- 報社實習報告 推薦度:
- 最新報社實習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報社實習報告
在現(xiàn)在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報社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報社實習報告1
三峽之行結(jié)束后,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愿者,而是去中國教育報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為此,我錯過了8月1日陜西省境內(nèi)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為此,我也沒有能和家人、朋友過多地相聚。但是因為提早來了三天,我有了兩個發(fā)表xx的機會。禍福相依,孰能辨之。
歷數(shù)在教育報實習的一個月,除周末外早上七點半起床,趕九點半到報社,下午四點半之后就可以離開。有兩天請假,一周休假,一天采訪,算來在報社的日子不過13天而已,真正實習的時間,就是15天。這十五天里,我發(fā)表了三篇xx,每一篇都曾四易其稿;排了兩個版,有一個版由于粗心數(shù)錯了行,連累了高老師和排版工作者周六回報社改版;采訪兩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園采訪4位北京市民,一次在學校用英語采訪一位外國奧運志愿者;撰寫一份策劃,關于高校學生媒體的情況。目前這篇大稿還在醞釀中。
一個月里,我認識了徐老師、高老師、兩位張老師、石老師,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還結(jié)識了幾位實習生,他們現(xiàn)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個月里,我接觸到正規(guī)的報社工作,看到了規(guī)范化的運作流程。關于報紙的收獲,雖然不多,但也相當受用。
1,定位
教育報的`定位是面向全國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內(nèi)容都是針對知識精英提供他們的所需。如此一來,中國教育報成為了教育行業(yè)的領跑者。專業(yè)化,是教育報做強做精的制勝法寶。也許中國教育報的發(fā)行量不如中國青年報大,知名度也沒有中國青年報高,但是它的廣告收入和記者待遇,確是遠遠好于前者。正是因為定位準,才容易出奇制勝。相反,如果和其他報紙一樣都做大綜合,競爭太過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實在不那么容易。
橫向定位于教育行業(yè),縱向還要定位于主流媒體。既然是主流媒體,那么重大事件、主流聲音就絕不能缺少,否則就是將自己邊緣化。所以汶川地震、奧運會這些所有媒體都在報道的事件,教育報也出了若干個專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經(jīng)緯坐標精確定位之后,接下來便是細分工作。文化周刊一周四五六日出版,每個版面分別定位為“人文焦點”——關注教育周圍時代文化現(xiàn)象,“人文博藝”——培養(yǎng)知美愛美文化情懷;“人文文史”——為教育提供人文常識;“人文筆記”——記錄教育時代的心靈和生活。
我第一次對定位和口號的感覺如此清晰。人文焦點記錄文化新聞和學術事件,人文博藝是陽春白雪的琴棋書畫,人人文史介紹歷史故事和文化常識,人文筆記則刊登教師們的感悟和點滴。這些xx的起點都非常高,因為精品的層次都是在大眾文化之上的。
報社實習報告2
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在杭州日報社記者部做了一名實習生記者。想到7月6號那天得知消息之后便開始興奮。后來更是得知我是將兩名大二新聞專業(yè)學生給踢掉,自己搶到了那個實習崗位時,更加的覺得自豪。那天晚上坐在人民廣場想,明天我一定要行為得體到位,注意細節(jié)。沒有經(jīng)驗不要緊,但一定要讓人家覺得有潛力。
但是有一句話是怎么說的來著?對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一天回來了,怪累的,但總的感受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挺無聊。那天早上七點四十五我就到了,但人家拿工資的八點四十五才陸陸續(xù)續(xù)的來。哦,對了,那天是星期一。早上中午我還忙了一陣,但到了下午就變得十分太平,記者部沒有一通電話打入,所以在那么涼快的屋里,坐在副主任的舒服椅子上,邊和某人發(fā)短信,邊靠著背椅這么靠著,從來不午睡的我一下就睡了一個小時。到后來,就是早上九點去報社,中午吃好午飯回家,下午兩點半上班,傍晚五點準時下班。然后去街上買些東西,五點二十準時在某人實習的公司門口等著,然后送某人上車回家。如此循環(huán)往復一月。
雖說我在報社里的活動粗略來說就是——采訪、撰稿、發(fā)表……過程挺無聊的,但細數(shù)一下,感受還是有一些。
先說點好玩的'吧。以前經(jīng)常聽到電臺騙人,比如虛假新聞、虛假廣告一類的,但很少想過電臺也很容易被人騙。今天一早就接到一通電話,說人民商場處有一女孩要從高架橋上向下跳。聽到這一消息,記者們興奮得不行,連忙帶了攝像機奔出門去。哎,記者的本性,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可不到半小時就回來了。原來他們在橋上轉(zhuǎn)了兩圈,也沒看到一個女孩的影子。(其實我到認為,他們應該到橋下看看,說不定已經(jīng)跳下去了呢)后來又有一通電話說是一河邊上有人要跳河,結(jié)果大家又是興奮地(造孽啊)出發(fā),沮喪的歸來。今天我算是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記者像農(nóng)民一樣好騙啊!
接下來的便稍有些沉重了。今天我一共出去陪同采訪了兩次,結(jié)果兩次被拒。第一次是在一家保姆公園,雇主家丟了一個價值四萬塊錢的攝影機、但我們就是剛進那保姆公司大門,才說明了來意,就被一個中年男子不大禮貌的往外趕,還說“誰讓你們來的!”第二次就更嚴重了。有一個女孩被騙了錢到公安局報案,我們就是到公安局了解點情況,竟被很粗暴的轟了出來。一個滿身肥膘、滿臉橫肉、滿眼蔑視、滿口官腔、滿嘴嚼著中午飯的胖公安逛出來,一口標準的土話“走走走,快走!”說著還推了一下拿相機的大二的實習生哥哥。我當時很是氣憤,出門就對那個哥哥說:“什么態(tài)度阿,又不是曝光!”可他好像很平靜:“咳,這種事多了,現(xiàn)在這些人想得太多!
我一直覺得自己待人比較真心,所以至今幾乎沒有被惡意拒絕過。今天的被拒,雖然有所準備,但當它真正到來時心里還是不大舒服。社會上的人不比身邊的熟人和朋友知道你的真心和好意,所以你的初衷并不一定被人家理解,你的心意也不一定能取得別人的信任,付出亦未必有回報。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我們這些要踏入社會的人卻不好接受。
報社實習報告3
實習時間:
20xx年8月5日——8月27日
實習地點:
xx省xx市xx日報報業(yè)集團(xx晚報)編輯部
實習目的:
了解和接觸當?shù)氐拿襟w發(fā)展情況、熟悉一線新聞媒體的工作流程以及增加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
關于xx晚報的簡介
xx年1月1日,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暑批準,xx晚報正式創(chuàng)刊。xx晚報是一張融時政、經(jīng)濟、文化、生活于一體的都市報、市民報,立足xx,全國發(fā)行。
辦報理念: 大眾化、平民化、都市化、時尚化。
辦報方針:面向市場,關注社會,服務大眾。
xx年1月1日起采用“文迅報刊數(shù)字化采編系統(tǒng)”,寫、編、組版、校對、審稿實現(xiàn)無紙化辦公,徹底告別紙和筆。
xx晚報成為xx二級城市中獲好新聞獎最多的晚報,成為目前xx版面最多的報紙,信息量最大的報紙,在城區(qū)覆蓋面和影響力最大的報紙,市民自費訂閱最多的報紙,成為一張具有全國影響的晚報,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企業(yè)文化
在晚報編輯部的走廊上,墻上是用膠卷的樣式組合成的各種經(jīng)典的新聞照片。黑板上每天都有著名報紙的各種優(yōu)秀新聞評點。
報社員工工作時,互幫互助;ハ嗵峁c子,共同合作,周末也有自發(fā)組織的聚會。
版式
xx要聞 要聞視點 社會新聞 生活新聞 熱線新聞
法治新聞 文娛新聞 影視新聞 晚報超市 財經(jīng)新聞 世界新聞 中國新聞 體育新聞
自我感觸
由于實習時間短暫,對于報紙的出版流程只有簡單的了解,不能贅述。我個人感觸比較深刻的是而對于(xx晚報)現(xiàn)在的版式設置。
首頁是新聞大圖配顯要新聞的標題。作為xx的都市報紙,在二、三版上是貼近xx百姓生活的“xx要聞”和“要聞視點”。新聞消息與新聞評述相結(jié)合,緊扣百姓關注的重點。
其中“社會新聞”、“熱線新聞”、“生活新聞”是晚報的主打新聞。晚報的定位就是面向市場,關注社會,服務大眾.這三個版塊圍繞都市生活和服務百姓為目的而進行采寫編輯。
社會新聞
依靠記者每日早上交的“新聞點子”,根據(jù)季節(jié)時間和國內(nèi)重大的主題的變化,來進行類似于“新聞策劃”的點子。
因為建國六十周年的臨近,xx晚報特別推出了“追尋xx紅色記憶”的一個主題活動,每一天都報道一個xx市三區(qū)六縣各個地方的解放故事或主要人物。
熱線新聞
主要依靠每天讀者打進的各種“報料”電話的新聞線索,然后由熱線部主任分派各個記者進行采訪調(diào)查。由于是貼近百姓生活,并且很多百姓反映的問題在經(jīng)過晚報的報道后,都能夠得到解決。因此廣大讀者還是比較熱衷于反映各種問題。比如,市民打進電話說某某小區(qū)垃圾堆積,某某河段電船捕魚……這些問題在報道后都引起了相關部門注意,使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晚報熱線連通的市長熱線,更好的起到了百姓與政府溝通的橋梁作用。
由于這幾個月來,國家在搞“城鄉(xiāng)環(huán)境綜合治理”,因此xx市政府和晚報編輯部進行合作,有力的改善了各個地區(qū)的環(huán)境治理。
自己曾在熱線部實習過三天。熱線電話是屬于一線接觸新聞的xxxx,特別是對于沒有出門坐在辦公室的記者。通過接聽讀者的電話,我不僅學會了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事情基本概況、理清事件的基本脈絡,而且學會了以心平氣和沉著冷靜的態(tài)度面對不同的讀者的電話。
生活新聞:每天必定的稿子內(nèi)容有“生活資訊”(以天氣預報、蔬菜肉類價格、生活指數(shù)為主)、晚報幫你問。屬于實用型和必備型欄目。
法治新聞
報社和公安紀檢部門合作,主要報道刑事案件。一方面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欲,一方面能夠起到引導社會的風尚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起到警示作用。多以特稿的體裁刊登。
文娛新聞
針對本市的各種娛樂活動進行報道,反映我市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與大型公司合作,舉辦模特大賽或者各種大型晚會) 影視新聞
綜合國內(nèi)流行娛樂事件,與全國影視同步。
晚報超市
綜合世界的搞笑娛樂事件。多選擇新鮮幽默的新聞。豐富的新鮮的內(nèi)容廣受好評。
財經(jīng)新聞
針對市內(nèi)的股票和房價及最新的國家經(jīng)濟政策,進行和本市相結(jié)合的報道,多是發(fā)布消息。
世界新聞
刊載世界大的新聞事件,涉獵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個方面。
中國新聞
概括國內(nèi)主要新聞,材料主要來自新華社。
體育新聞
摘自各大體育新聞或大的體育報紙,也會報道市內(nèi)的體育運動。
(8月是全民健身月,晚報就每天采訪刊登xx各個縣市的體育運動項目。并且還做另一個關于民間高手絕活的系列采訪)
也許xx只是一個普通的二級城市,xx晚報也是一個普通的都市報紙,在我國的眾多媒體中幾乎默默無聞。它的辦報內(nèi)容和稿件質(zhì)量也需要再次提高,但是對于生活在xx的老百姓,它是生活的必備品,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了切實的幫助,也在這個泛娛樂時代為普通百姓帶來了點點歡樂。它的存在也是由眾多默默無聞但每天仍然一絲不茍的普通媒體工作者完成的.。仍然是一份值得關注的報紙。而在我國的各個城市和地區(qū),也有很多和xx晚報一樣,立足本市進行多年以來長久報道的媒體。我想,這是我國新聞媒體一步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吧。
實習關鍵詞解析
貧困助學
這應該是自己在報社最大的收獲。
這是由“xx晚報”和“xx市團委聯(lián)合”舉辦的“我要上大學”愛心助學圓夢工程活動。通過市團委向晚報提供貧困學子的簡單檔案,再由晚報記者對學子家庭情況進行采訪寫出報道刊載在報紙上,以獲得社會上愛心企業(yè)及人士的捐款來幫助貧困學子。
因為帶自己的記者負責這一個項目,自己就有幸參與了這一項活動。從因為遠距離只能進行電話采訪到隨同記者到貧困學子家里進行實地采訪,都有了很大的收獲。
參與這次活動讓我明白:
報道誰都會寫,關鍵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和社會責任感。
無論捐款者捐款的目的如何,活動最后那些貧困學子都受到了資助。從四年學費生活費全部受到資助到至少兩千元的資助,每一個貧困學子都感受到了這一份來自社會的關愛,都離自己的大學夢近了一點。
在電話采訪的時候,由于沒有面對面的交流,大多數(shù)采訪對象還是能夠比較自然的提供關于家里的詳細狀況。而部分家長也很配合。而之于我最大的收獲則是學會了在了解學子的基本情況后會適當?shù)暮退麄冞M行感情上的交流,通過自己的大一一年的經(jīng)歷來和他們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這樣他們能夠敞開心扉,自然而然的進行交流,挖掘感人故事。而他們自強不熄的故事也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堅定了我做一個新聞人的信心。
新聞策劃
也許新聞的定義是屬于每天發(fā)生的新鮮的事件,但是當我們投入到媒體工作時,最難的不是如何寫稿和采訪,而是怎樣做出一系列有創(chuàng)新、有技術含量的策劃。任何的工作都必定有一個主題,生活在變,但是生命不變。對于很多人來說非常熟悉的東西另外一些人卻一無所知。而媒體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用最簡單明了的方式,來向更多的人進行有益的宣傳,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新聞策劃,做好策劃工作,是一切新聞宣傳進行的前提。
生活化寫作
由于自己大一下接觸的寫作方式主要是消息這一體裁。但是在晚報接觸的稿子,往往屬于實用性很強,但是對于是實效性的要求卻沒那么高。因此寫作時,自己就犯了過于書面呆板、嚴肅的寫作方式,沒能寫出符合晚報要求的文字。
由于晚報是面向大眾的服務性報紙。寫作時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文字要口語化、生活化。不必拘于固定的寫作格式。最主要是言簡意賅的同時又能讓讀者輕松愉快的看完報道。
小結(jié):這次為期二十天的實習,讓自己對一線媒體有了初步認識。明白做新聞是件很快樂的工作。因為在我國的二級城市,報紙扮演了一個橋梁作用。連接普通百姓和政府機構(gòu)的溝通。
從路邊一堆垃圾堆久了沒人管到市領導出席某個重要會議,報紙都會不遺余力的進行報道。這就是所謂的媒介作用。也許我認識的只是新聞媒體作用中的一個小的部分,但是這一點足以支持我繼續(xù)向前。
自己在學習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過程中也深刻的明白了這一句話的分量。
報道誰都會寫,關鍵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和社會責任感。
不管我們居何位置,默默無聞的記者,兢兢業(yè)業(yè)的編輯,還是支撐整個報社的老總。作為一個新聞人,沒有大新聞小新聞,只有能夠真正幫助群眾的新聞才是實實在在的好新聞。
報社實習報告4
xx年暑假——一個介于我的大學生活二年級和三年級之間的一個重要的假期,總共有將近兩個月的自由時間。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彈指一揮間,大學生活已經(jīng)度過了一半,但在自己的意識中似乎只是不經(jīng)意的一瞬。
回首往事,不禁一種強烈的緊張感涌上心頭,于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個假期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無所事事了,我必須做點什么。同時,經(jīng)過自己十余年的知識積淀和兩年多的專業(yè)知識學習,我也確實需要一個平臺來檢驗一下自己的實際水平,既能總結(jié)過去,也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找點支撐。
于是期末考試剛結(jié)束,7月5日——假期開始的第一天,我就馬不停蹄地來到了黃岡《鄂東晚報》報社參加實習。俗話說: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升華理論。在實習過程中,一方面,我可以用自己掌握的專業(yè)知識來指導實際的新聞采寫,而真刀真槍的實踐也能檢驗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升華、豐富自己理論知識。實習也就成了我這個假期的重頭戲。
來到報社,我被分配跟隨《鄂東晚報》采訪中心副主任熊慶萍老師。后來,熊老師又帶了一個實習生——一個來自華科的女孩,自然我們倆成了搭檔。像其他實習生的經(jīng)歷一樣,開始的一兩天我被要求去看報社以往出版過的報紙,我發(fā)現(xiàn)我不再像以前實習那樣視其為一件不可推脫的負擔,通過看報紙我熟悉了《鄂東晚報》的一貫辦報風格,了解了報紙所注重報道的新聞類型,掌握了報紙基本排版規(guī)律、新聞稿件構(gòu)成等諸多的信息,在我以后的實習過程中證明這項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提高了我寫作稿件的成功率。
在隨后實習的日子里,熊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有關黃州各小區(qū)物業(yè)管理情況調(diào)查的選題。這次稿件的采寫過程成為我本次實習中最難忘的經(jīng)歷,并且這篇稿件也成為了自己實習中所撰寫的眾多稿件中甚為自豪的一篇。
實習那些天,正是黃岡天氣較為炎熱的一段時間,每天氣溫都是35度以上。為了搞好采訪,我和搭檔頭頂烈日,常常是揮汗如雨,總共花費了四五天的時間去深入到黃州各小區(qū)采訪第一手資料。我們的足跡遍及城區(qū)東坡、東門、八一、大地、安居等七八個小區(qū),幾乎走遍了黃州城區(qū)的大街小巷。
因為之前實際采訪經(jīng)驗并不是很多,加上進入各個小區(qū)采訪我們也真的是人生地不熟,更為難的是好多時候采訪對象根本就不跟我們記者合作,不是“不知道”,就是不理不睬,我們倆一度都失去了采訪下去的勇氣,但是那些迫切希望盼望改變?nèi)缃裎飿I(yè)管理混亂局面而能夠安居樂業(yè)的小區(qū)居民那渴望的眼神,一次次給了我們繼續(xù)工作下去的勇氣。
自古英雄多磨難。這篇稿件也真是做到了三易其稿。采訪完成后,我梳理資料,借鑒網(wǎng)上的信息,查閱有關書籍,把稿件整理好,一次次送到《鄂東晚報》房產(chǎn)周刊的謝老師那里去審查,嚴格的謝老師總能從中找出很多不足,于是我就一遍遍的在拿回來改,心里真是很不情愿。但是,可喜的是,一次次稿件的失誤之處越來越少,稿件也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專業(yè),黃天不負有心人,最終一篇高質(zhì)量的稿件見諸報端。
此后,我在報社又相繼參與并撰寫了農(nóng)民工受傷、未成年人進網(wǎng)吧、區(qū)工商局表彰大會、夏季飲料消費調(diào)查等一些稿件(具體數(shù)量并未清點,也并未留有底稿),我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屈指算來,從7月5日開始,一直到8月4日結(jié)束,我總共在《鄂東晚報》待了一個月,自己是受益匪淺。除了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和提高外,我覺得最寶貴的就是我在報社里邊認識了很多優(yōu)秀的老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幾個實習生既從各位報社準記者那里學到了很多教科書里根本就沒有的東西,并且我們幾個人還在一起玩得很好,彼此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實習結(jié)束后,我就回到了青島老家,在家里一直是挺無聊的,沒有什么愿意做的事情,也很少有事情需要我去做,每天在家里除了吃就是看看電視什么的,偶爾也會出去上上網(wǎng),但是不經(jīng)常,因為父母在身邊,不能表現(xiàn)的太墮落了,裝裝乖孩子還是應該的。
【報社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在報社的實習報告04-19
報社的實習報告03-31
報社的實習報告04-13
報社實習報告范文08-26
關于在報社的實習報告04-04
關于報社的實習報告04-03
報社的實習報告模板10-15
2023在報社的實習報告05-30
報社的相關實習報告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