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報告房屋建筑學
在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訓報告房屋建筑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了開闊我們的視野,提高建筑設計課程的興趣,學校組織我們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生去杭州、上海、蘇州三個大城市去考察,觀看那些著名建筑和一些風土人情。
由于個人處于學生的身份,受經(jīng)濟條件的原因,所以很少外出旅游,學校此次組織外出考察,我事先對此十分期待。期待“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的杭州西湖;期待“最魅力的時尚中心,最發(fā)達的金融中心”的上海大都市。期待有“江南水鄉(xiāng)”美譽之稱的蘇州。
我們參觀各大城市,各個旅游景點,不一樣的建筑風格,我將這些建筑分為四類。
一、中國古建筑
在杭州的河坊街、西湖,上海的豫園,蘇州的博物館、蘇州園林(拙政園)、忠王府、楓橋鎮(zhèn)、唐山街、夫子廟。
河坊街位于吳山腳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屬于杭州老城區(qū),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國以來,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煙、萬隆火腿店、張允升帽莊四家各踞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得區(qū)片。河坊街為杭州歷史文化街區(qū),街上最具影響的有胡雪巖故居和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成為此街的一大亮點。
豫園路也跟河坊街一個性質。穿梭于其中,就好像回到古代一樣,又做了一回古人,但不同的是城隍廟的那種古建筑很多很華麗,建筑梁架、屋檐下的斗拱結構都非常清晰,重檐屋頂、死角攢尖都有,紅色墻柱,華麗麗的屋檐下掛滿了燈籠,看得我眼花繚亂,陶醉不已。這樣精美富麗堂皇的古建筑高大上,都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的一種智慧結晶。
蘇州拙政園我將她當作避暑山莊,記得小學就讀過一篇文章就蘇州園林,那個時候就讓我如此陶醉。如今有機會親臨其中感受一下,也算是開心、知足了。走入其中,卻是人見人擠啊,不過也沒有因此而掃興,拙政園里面的假山居多,小道穿插不斷,漫步于林間小道,能讓內心瞬間找到寧靜和舒適之感,這也是反映了古代人的一種追求人與自然合一的理念。
楓橋鎮(zhèn)和唐山街處于江南水鄉(xiāng)一代,小橋流水人家是這里的地方特色。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地大物博,建筑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在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筑材料及裝飾藝術等建筑風格方面各有差異,自成派系,而江南水鄉(xiāng)建筑風格獨特、結構精巧,在中國古建筑史上獨樹一幟。在現(xiàn)代展示藝術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展示設計體現(xiàn)水鄉(xiāng)建筑的特征,實現(xiàn)文化古鎮(zhèn)與現(xiàn)代展示藝術完美融合,歷史與現(xiàn)代共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契合,讓現(xiàn)代展示藝術設計成為一種既有思想性又有文化意義的創(chuàng)作過程。
二、現(xiàn)代建筑摩天大樓
說到現(xiàn)代建筑,那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現(xiàn)代化大都市了,我列舉了一下一些代表性的現(xiàn)代建筑,此次也算是飽我眼福了:金茂大廈、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東方之門。
一下車就到了三座大廈的腳下,抬頭仰望真是壯觀啊,突出一個聳入云,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逆世界》里通往異界的摩天大樓。未來的發(fā)展樓層估計還會繼續(xù)上攀,“上海中心”建筑外觀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開口由底部旋轉貫穿至頂部,城市天際線很期待上海的再造奇跡。
為了與蘇州這個充滿道統(tǒng)中國園林建筑文化的歷史古城相協(xié)調,設計選擇了黑、白、灰三色作為整個建筑的基色,與古典園林的黛瓦白墻相呼應。門式的建筑形象靈感來源于道統(tǒng)的花瓶門與城門的巧妙結合,并透過簡潔的幾何曲線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發(fā)了蘇州市東方之門即將完工的照片,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群起吐槽。網(wǎng)友調侃東方之門的造型就像一條秋褲,還有網(wǎng)友表示東方之門更像一條低腰牛仔褲,更有細心的網(wǎng)友上傳了更多東方之門的照片,表示幕墻在建中的東方之門,更像一條英倫風格的格子背帶褲,外立面上的格子和背帶紋路都很明顯。有網(wǎng)友表示,有了東方之門這條牛仔褲,北京央視的大褲衩就不再寂寞了。另有網(wǎng)友表示,央視的大褲衩是跪著的,蘇州東方之門這條牛仔褲則是站著的。被稱為“世界第一門”的蘇州“東方之門”即將竣工,網(wǎng)友又有新發(fā)現(xiàn):“大秋褲”穿上了時尚潮品方頭大鞋。看下面的圖片,還真有點神似。
各大城市都在試圖打造自己的地標性建筑,或高度或造型,總是竭力創(chuàng)新,以求表達自己的城市精神或審美理想。但隨著一個個建筑的先后落成,似乎總是受到好評的少,被噴口水的多。
作為萬國建筑博覽會的上海,外灘可以作為一個代表。站在浦江邊上,從北到南舉目望去矗立在西面一字排開的高高低低、樣式各異的建筑物,也真如同參觀世界建筑博物館,凡是形成風格的異國建筑,都可在這里一睹風采。
三、外灘建筑風格在上海,外灘是一定要去的,那里除了南京東路步行街聚集了你向往的品牌,還有很多老建筑,讓你回到舊時的上海灘年代,站在浦東看未來,站在浦西看歷史呀。現(xiàn)在就一一介紹外灘的老建筑
在上海,外灘是一定要去的,那里除了南京東路步行街聚集了你向往的品牌,還有很多老建筑,讓你回到舊時的上海灘年代,站在浦東看未來,站在浦西看歷史呀。現(xiàn)在就一一介紹外灘的老建筑。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
曾用名:麥克倍恩大樓,現(xiàn)在主要使用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位于中山東一路延安東路口的亞細亞大樓,有“外灘第一樓”之稱。建于1913年。原為7層,后加了1層。外觀為折衷主義風格,正立面為巴洛克式,柱式以愛奧尼克式為主,底層拱圈用鎮(zhèn)石,外墻用石面磚?傮w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3號上?倳髽
1861年由在滬英僑發(fā)起創(chuàng)設,當時為英國總會所用,又叫上海總會,也稱上海俱樂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樓,成為當時重要的社交場所。
新樓建筑為橫直線條三段式處理,二層至三層中段增加了6根愛奧尼克柱頭,為整幢大樓增加了立體感,大樓南北兩側對稱,頂端各設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窗戶形狀變化多端,細部雕刻細膩優(yōu)美。大樓的室內裝潢由日本建筑師設計,裝飾華麗,長達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裝飾,在當時聞名于世。大樓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又名:元芳大樓,現(xiàn)在使用單位:香港僑福國際企業(yè)有限公司。
此樓原是一幢3層磚木結構的房子,東印度式建筑風格。1906年拆舊建新,由英商瑪禮遜洋行設計,為假4層磚木結構,大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筑風格。裝飾上具有歐洲宗教建筑色彩,青紅磚鑲砌,眾多細長柱子鉤勒墻面。后因維修時用水泥粉刷墻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復存在。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廊柱。底層、二層為落地長窗,券狀窗框,兩肩對稱。上層為坡式屋頂,并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樓南面為平臺,是觀光黃浦江的勝處。
四、陵墓
中山陵:南京的中山陵是一代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由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計,開建于1926年1月,1931年全陵完工,歷時近5年;這里擁有大量的政治、歷史、文化、藝術、建筑、山水、綠
【實訓報告房屋建筑學】相關文章:
房屋建筑學實訓報告(通用9篇)11-29
房屋建筑學實訓報告范文(通用6篇)12-07
房屋構造與識圖實訓報告103-15
實訓的報告02-21
銀行柜臺綜合實訓實訓報告12-08
汽車技能實訓車間實訓報告01-07
鉗工實訓的實訓報告(通用10篇)12-25
審計實訓報告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