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我心理評估報告分析報告
在現(xiàn)在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我心理評估報告分析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要經歷許多許多的故事,我不知道自己經歷的是悲傷還是快樂,但我也知道,每個殯儀學子,都有自己的故事。
首先,這可能是我的第一個身份,這個身份帶給了我一些際遇,我是一個獨生女,一個城市中的獨生女,同時,我還是一個90后。
從小到大,我給人的感覺,永遠是很灑脫,活得很自由,永遠悠閑,從不在乎任何事和物,這種極端的不在乎,變成了一種極端的樂觀。有些人非常羨慕我,因為當他們在努力的為高考分數(shù)拼搏的時候,只有我在一旁悠閑的睡覺,或是聽音樂,但我知道,如果我的成績不好的話,他們就會認為我在玩物喪志,他們之所以羨慕我,是因為我明明吧怎么學,什么都不在意,卻能考到理想的分數(shù)。還有一些人,他們極度的排斥我,可能這種情緒在女生中體現(xiàn)得特別突出,但我永遠不知道為什么。
我的成長經歷并不復雜,可以說是非常簡單,但卻又充滿著雙面性。我清楚的知道我自己性格的兩面,但是我不想去改變。從七歲起,我媽為了工作離開了我和爸爸所在的城市,這期間很奇跡的我沒有出現(xiàn)什么叛逆期,也許是那時還不懂事,所以還不知道叛逆為何物。上了初中,爸爸也和媽媽一起去外地工作了,整個家里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十三歲的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獨居生活。
也許我天生就是一個獨立而樂觀的人,我的自制力比任何人都強,也許是我的思想仍舊被所謂的“規(guī)矩”束縛著,一個人住的我依舊是一個好學生,成績優(yōu)異,懂事,能擔當大任,甚至連副班主任――我們的英語老師也在所有的英語課代表中特別的倚重我,對我信賴有佳。可是,也許是壓抑得太久了,但當時的我并沒有意識到,我潛在的那股叛逆勁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記得我初三的那一年,我度過了我人生中最叛逆的時期,也許直到現(xiàn)在,我的父母都無法想象,我為什么會變成這樣。那時的我完全變了一個人,在初三的關鍵時期,我逃學了,逃了整整一個月,一個月,我沒有和老師和同學聯(lián)系,也沒有去上課,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網(wǎng)絡里。但那時的我無比清醒,又無比的迷惑,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知道自己從不沉迷網(wǎng)絡,我只是想找個方式發(fā)泄一些,發(fā)泄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壓抑,雖然我知道那種壓抑的導火索,但我直到現(xiàn)在,也依然沒有告訴任何人。而同時我又迷惑,我在迷惑自己的價值,也許那時我并沒有察覺出自己為什么會突然變得迷茫,已經習慣了那種定期領生活費,當班干部的日子,讓我短暫地忘卻了親情和友情的樣子,而當我迷惑自己的價值時,卻又難以發(fā)覺原因,F(xiàn)在的我已經知曉那些原因,那個原因,只是因為自己不受重視。記得有調查問卷問過是否想過自殺,而在那個時候的我,確實是想過自殺的,只是我沒有這樣做而已。當時的我,心理極度的脆弱,我似乎永遠都想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想著即使自己死了,應該也不會有人知道。但是,也許是那時的我雖然迷茫,卻仍舊被規(guī)矩所束縛著,最后的我在爸媽的逼迫下屈服了,去上學了。但那又怎樣呢,那時的我即使去上課了,也是每天睡覺,看小說,似乎一切都顯得不重要,一直到我考上了一所很普通的高中,也沒有改變。
上了高中以后,我開始是在普通班,但我開始了解自己了,我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了,雖然后來我進了尖子班,但一個學期,我又退下來了,因為成績下降了。為什么下降?因為受不了那種壓力。不知道為什么,我是一個特別排斥壓力的人,很少有人能在我身上看到眉頭緊皺的表情,我永遠都很輕松,可能是初中的那段日子,養(yǎng)成了我那種什么都不在乎的個性,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的人,又怎么會在乎高考的分數(shù)呢。高三那一年,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和叛逆期不同,那時的自己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即使因為當班干部沒有朋友,也沒太多感覺,而上了高中之后,沒有再當班干部的我,卻體會到了那種被孤立的痛苦,最重要的朋友被奪走,得到了又再失去。我不知道為什么,她們的冷笑和嘲諷是那么的刺眼,但漸漸的,我學會了不在乎它們,我本來就不會在乎任何東西,又何必去在乎自己討厭的東西,當時的我抱著這個想法,繼續(xù)獨自一人生活著。
那一段時期,我無法去描繪它,在我學會徹底忽視她們那種把我當成玩物,隨處想讓我出丑的視線之前,我每一天都如坐針氈,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我明明什么都沒有做錯,她們卻那樣的討厭和鄙視我,這種鄙視中又帶了嫉妒和不滿,因為我是她們最討厭的人,卻又是成績的人。也許每個班里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小團體,她們都是一群“講義氣”的小太妹,喜歡等著看人出丑,抓住他人的把柄,只是不巧,我正好成為了她們諷刺的對象而已。而當我忽視掉這些視線的時候,她們已經把所有在我身邊的人全部奪走了,通過各種手段,把我從人群中隔離了。那時的我,與初中不同,初中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孤單,但在那個時候,在我意識到的時候,我已經一無所有了,父母的從不關心,每次領生活費都會對我發(fā)牢騷,甚至生病和過節(jié)也不會回來看一眼,一回來就抱怨我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做一個短暫的停留,就離開,那個時候的我,恐怕對這種一無所有的狀態(tài),已經有所預感了。
也許是已經習慣了,那時的我強迫自己忽略了這種痛苦,依然堅持著活下去,沒有把自己逼上絕路,其實現(xiàn)在想想挺可悲的,那時自己的朋友,居然是一個在網(wǎng)上相識了三年,和我相距千里之外的干姐姐,她就像我一顆救命的稻草,讓我堅持了下來。
高考,也許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分水嶺,但我卻絲毫不在乎。高考之后,我取得了二本線以上的分數(shù),聽著父母的話,報了二本的大學。但也許是老天給我開了個玩笑,四個學校竟然都沒有錄取我。爸媽不敢相信,還期望著我復讀,可那時我說了一句“好馬不吃回頭草”把他們堵了回去。我不會復讀,我也沒有任何的失望和傷心,對于這個結果,雖然意外,卻也有心理準備,我重新翻開了高考指南,只不過這回的重點不在于本科,而是?。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命運,當我看到長沙有殯儀專業(yè)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勾選了,沒有絲毫的動搖。我把這個志愿寫在了第一個位子,我不確定我會不會錄取,但我知道,它一定要放在第一志愿。結果,我錄取了,在我對這個學校和這個專業(yè)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下,我來到了長沙民政殯儀學院,這個選擇,知道現(xiàn)在,我依然沒有后悔,只因為當我站在寢室窗前眺望羅馬廣場時,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一種曾經來過這里的熟悉感,讓我感到,這一切,或許都是我腦中的“命運”安排的。
這里是大學,是我最愛的大學,我從不后悔自己選擇殯儀,因為在這里,我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雖然我進了之后常會哭,但是至少比以前好,以前的自己,即使想哭,眼淚也掉不下來,現(xiàn)在我至少還能哭,有關心我的室友和同學,還有一些特別的感情,還有變得越來越關心我的老媽,我已經很滿足了。我相信自己會快樂下去,至少在大學里,我會快樂下去。
【自我心理評估報告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自我心理分析報告04-28
心理自我分析報告04-04
心理自我成長分析報告06-16
心理自我分析報告范文06-13
土地資產評估報告的分析10-09
資產評估案例分析報告04-01
自我心理成長分析報告01-12
心理健康自我分析報告03-21
自我評估報告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