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影戲的作文 推薦度:
- 皮影戲的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皮影戲的作文5篇
皮影戲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門藝術,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篇關于皮影戲的作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一門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隨著時代變遷,這門藝術日漸淡出人們視線。 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巫山縣騾坪鎮(zhèn),殘存著當地最后一支傳統(tǒng)皮影戲班子,堅持給村民的文藝生活增添古色古香的味道。說起皮影戲,我可是情有獨鐘。
記得那一次是仲夏的一個晚上,我們正在吃飯,爺爺說:“大壩里來了個皮影劇團,吃完飯我?guī)闳デ魄啤?rdquo;皮影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鮮物,不知啥樣。我扒了幾口飯便要去。路上我又蹦又跳,不一會兒,我和爺爺來到大壩里,只聽見鑼聲、鼓聲、喝彩聲吵作一團。演皮影戲的場地被里三層外三層的觀眾包得嚴嚴實實,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只見那兒擺著一個一米來高的木架子。框架上繃著一塊半透明的驢皮,驢皮上武松把老虎摁在地上揮動著鐵錘大的拳頭向老虎頭上猛擊,大老虎咆哮起來,不住的扒著地下的什么東西。老虎一用勁翻身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武松,勁兒先瀉了一半。武松隨手拿起身邊的哨棒,一陣亂打,老虎倒下了。鑼聲、鼓聲、喝彩聲更響了。接著又表演了《哪吒鬧!、《西游記》、《葫蘆娃》……精彩絕倫。
半夜節(jié)目結束了,我意猶未盡。我走到架子后面發(fā)現了許多帶木棒的圖片,爺爺見我好奇便給我講:“這是用牛皮做的,在上面做了彩繪,很精致。這皮影共有十一個關節(jié)是仿照人得關節(jié)制作而成的。這讓我越來越喜歡皮影了。
皮影戲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它歷經多少年才流傳至今。雖然現在有了電視、電腦等高科技給我們的視覺享受,但皮影始終有它獨特的魅力和深層的文化內涵。
我愛我家鄉(xiāng)的皮影戲!
篇二:皮影戲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演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真人造假人的影子做各種動作?而假人借人靈活的手動起來?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能融雕刻,繪畫,戲曲,音樂為一體?
還是先從漢武帝劉徹的故事來說吧。
那時候漢武帝劉徹最心愛的妃子李夫人過早去世,漢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徹夜難眠,這時,有齊人少翁深知漢武帝的心事。他花了三個晝夜,用皮子雕刻和李夫人一樣大小的形象,圖上顏色學著李夫人前的動作,在室內掛起了一塊白色方形帷幕,點上燈燭,讓漢武帝坐在方帷外觀看,少翁貼著帷幕操縱皮人,那影子像真人一樣活靈活現展現在漢武帝面前,從此皮影戲漸漸流傳下來,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山西發(fā)現最早的皮影是由陜西流傳過來的。
皮腔紙影戲是流傳在孝義民間的說唱藝術。白色麻紙做窗亮影,當地群眾稱之為 紙窗燈影兒。 演唱時,是以小嗩吶為主要的伴奏樂器,學術界稱之為 吹腔影戲。 還有的刻在獸皮上,下面固定好,用紙板,控制皮人的動作,也可以用皮人影一出精彩的戲。
皮影木偶師全國稀有的,孝義特有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其皮影木偶制作精美,操作傳神逼真,表演手段逼真,為了這門藝術,劇團闖進了市場,首先他們立足國內的旅游旺點,在全國內循回演出奪得了觀眾的冠譽如今皮影戲已經發(fā)展成了碗碗腔,受到了當地秧歌的影響,獨樹一幟,正漸漸的發(fā)楊光大。
篇三: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并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并配以音樂。尤其表演民間神話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騰云駕霧,做出各種高難動作,變幻莫測,這是其他戲劇難以做到的,因此深愛觀眾喜愛,尤其是兒童百看不厭。 2011年11月27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有一次,我們學校搞活動讓我們觀看了一場精彩的皮影戲。戲中演的是一只烏龜想要抓注一只青蛙,但有一只仙鶴不讓抓住青蛙,烏龜很生氣,就和仙鶴打了起來,青蛙趁它們在打架,偷偷溜了。仙鶴打不過烏龜就飛走了。烏龜回頭一看,青蛙沒了,它又鉆進池塘去找青蛙了。這場戲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定要發(fā)揚光大!
篇四:皮影戲
在上周,我們在學校里看了一場由“龍在天”皮影文化組織表演的皮影戲《紅孩兒》。那不僅僅是光表演皮影,還是時不時的讓“袖珍人”出來與同學們互動,增加氣氛。“袖珍人”聽導演講是年齡比我們大好幾歲,但個子卻與我們相仿,多神奇呀!
這部戲中把古典的語言改成現代的語言,如紅孩兒在戲中演到師傅讓八戒去救掛在樹上的紅孩兒時八戒問:“你怎么會掛在樹上呢?”紅孩兒答到:“我…… 我在吃漢堡包,一陣風就把我掛樹上了!”“哈哈哈哈……”同學們該是被這妙趣橫生的語言給逗樂了!可以說,這次經歷是難得的。更別說沒看過皮影戲,就連皮影的人物、材料我們都不知道,那機會就更難得了。
這也反駁了人民科技水平再發(fā)達,也不該處處都講先進。往往回顧一下老戲曲、老物件也是挺有意思的!
篇五:皮影戲
昨天晚上,我看了CCTV—4臺播放的皮影戲,太美了!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我想寫這個題材。
我查了一下資料,皮影戲呢,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發(fā)源于我國陜西,到了唐宋時代,在我國山西、河南都很發(fā)達,極盛時期是清代,特別是河北一帶,玩的人很多,以前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玩得起,后來,隨著軍事遠征和經商,相繼傳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泰國、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西歐等國家。1955年起,全國殘存的皮影戲班,在黨的關懷和扶持之下,又獲新生。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傳統(tǒng)文化復蘇了,現在的皮影藝人,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作出更好的皮影戲。
皮影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制品,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的藝術形式,是我國藝術寶庫里的一顆明珠。它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皮影偶人表演的燈影,來表現戲劇形式,服裝鮮艷,唱腔優(yōu)美,表演得非常動人,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我喜愛皮影戲,因為皮影戲的偶人是要很仔細的雕刻才能做出來的,表演有聲有色,特別是我看的“豬八戒背媳婦”,笑的我前俯后仰,差點從沙發(fā)上摔下來,要是以后還有皮影戲,我還會看的。
【皮影戲的作文】相關文章:
皮影戲作文03-19
皮影戲作文素材10-08
看皮影戲小學作文10-12
皮影戲作文10篇05-17
皮影戲的作文(精選11篇)10-07
皮影戲作文15篇(合集)01-03
關于皮影戲的作文(通用43篇)03-29
遠去家鄉(xiāng)的皮影戲隨筆散文10-10
《皮影戲》大班社會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