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推薦度:
-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精選10篇)
為了對逝者表示紀(jì)念,準(zhǔn)備一份悼詞是必不可少的,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的悼念性文章。悼詞怎樣寫才合乎規(guī)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1
又是一年的清明到來時節(jié),總讓人有隱隱的心痛與不安,這個時候,又總會讓我想起我的奶奶和我的姥姥,已經(jīng)有12年了,整整一輪的時間。
因為離家在外的緣故,幾乎從未回家給兩位老人上過墳,只是每年的春節(jié)會在家里他們的遺像前上香叩頭,表表心意而已。清明節(jié),是這些年我唯一一次回老家,那時不知什么原因,快到清明時,心里特別地?zé)┰昶饋,仿佛被什么牽引著一樣,迫著自己放下手頭的一切回到了山東的老家。
清明節(jié)的早晨,就與爸媽踏上回鄉(xiāng)的路,想想距上次回老家已有9年的'時間了,那次是送奶奶的靈柩回村。兩邊的田地里已是蔥綠一片了,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土地,再加上暖暖的陽光,一路上還是感覺很是好奇,也很舒暢,仿佛是來踏青的一樣。老家其實離家所在的那個城市并不遠(yuǎn),也就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
車在離村不算遠(yuǎn)的地頭停下,沿著窄窄的田埂走進去,家族的墳地只是堆在田間地頭的幾個小土丘而已,為了辨認(rèn)的方便,早年在墳頭的旁邊栽了一棵桑樹,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枝繁葉茂了。爺爺奶奶,還有太爺爺太奶奶的墳緊挨著,墳頭前有燒過紙的痕跡,看來已有近房的本家拜祭過了。旁邊不遠(yuǎn)處有幾個也在掃墓的鄉(xiāng)人,似曾相識的感覺,看到我們時,紛紛跟爸媽打著招呼,媽說都是些本村的鄉(xiāng)親,面對他們投來的詢問的眼光,我只是不停地點頭致意,不知該如何跟人家攀談。
這時候,媽媽已經(jīng)把帶來的供果依次擺在奶奶和其他幾位先人的墳前,拿出疊好的紙錢,我跟在爸媽的后面跪在奶奶的墳前,還沒等媽媽開始禱告,我已經(jīng)哭得不行了,我從來沒見過爺爺?shù)拿,爺爺是去世后才從很遠(yuǎn)的地方被送回老家的,現(xiàn)在跟奶奶合葬在了一起,我不知道他們以前為什么分離,我只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爺爺和奶奶可以永遠(yuǎn)相守,永遠(yuǎn)守在太爺爺太奶奶身邊。
給奶奶掃完墓,已接近中午時分,跟著爸媽進到村里,那是我小時候經(jīng)常回來的地方,但自從上了高中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十多年了,一切都變得陌生。奶奶的老屋還在,應(yīng)該是這村里最破舊的一個院落了吧?一二十年沒有人住也還是屬于我們家的,門口的那棵老槐樹更蒼老了,枝葉也更繁茂了,只是落寞孤伶了許多。小時候放暑假回家時,幾乎每個晚上都是在這棵老槐樹下度過的,鋪張大大的涼席,躺在奶奶的身邊,看著滿天的星星,聽在樹底下納涼的叔伯爺爺奶奶們講天女的故事,一切又都似乎回到了過去。扒著門縫看院落里已是狼藉一片,淚水又止不住地流下來,那一刻突然可以體會到為什么父母不愿意丟掉那些我們認(rèn)為是垃圾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在他們眼里不只是一個物件,更是一段不愿丟棄的回憶。
奶奶,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不能回家給您掃墓了,就把這里作為你掃墓的地方,我只想告訴你,我過得很好,我們都過得很好,你在那里也要過得好好的,跟太爺爺太奶奶一起,不要擔(dān)心我們,我大爺在去年底的時候找您去了,你一定已經(jīng)見到他了吧?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2
奶奶!清明節(jié)到了,在遙遠(yuǎn)的天堂您還好嗎?20多年了,想起您,還是那么溫暖和牽掛。您離開的那年,我9歲,是一個心里盛滿幻想的孩子,也記得關(guān)于您的很多很多的事情。您的生命里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饑荒,貧窮,早年喪夫。聽父親說起,爺爺過世的時候,父親剛剛八歲。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您一手拉扯著4個孩子長大。
歷經(jīng)了多少的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飽嘗了多少人生世態(tài)炎涼。但在我記憶里,您是那么的樂觀,慈祥,心靈手巧,您會剪紙,每當(dāng)村子里的紅白喜事,你都去給張羅,在那個時候的故鄉(xiāng)的村子里,幾乎每家每戶的新房里的都貼著您的剪紙,喜鵲登梅,紅雙喜字,貼在屋頂四周的一串串的漂亮的花邊。您會很多的兒歌童謠,會很多的謎語故事。我的記憶里還有很多您教給我的兒歌童謠,雖然那是用我們的方言——小白白雞,鉆葦葦,明年娶個新嬸嬸,會做鞋,會做襪。在您的兒歌和童謠里,度過了幸福而快樂的童年。
記得您有哮喘,經(jīng)常咳嗽,媽媽給您買山楂罐頭,買冰糖,買鴨梨,買那些吃了可以讓你舒服點的吃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因為家里條件不好,媽媽不讓我們吃,您在半夜咳嗽醒的時候,偷偷叫我起來和您一起吃,好幾歲了我都一直和您一個被窩睡,至今還記得山楂罐頭的味道,后來吃過很多次,但是小時候和您一起吃的那種味道永遠(yuǎn)的留在了童年的回憶里。您喜歡吸煙,那個時候我們那里叫旱煙,我和您學(xué)著給您卷煙卷。
您喜歡和周圍的奶奶們玩紙牌,小小的我經(jīng)常安靜的坐在你身邊看,看累了,您就給我?guī)酌X,我費勁的爬過門檻,穿過家鄉(xiāng)的小胡同去街上的小攤上買瓜子,買糖果。記得有一次您出去玩紙牌的時候,家鄉(xiāng)下雹子,小小的我頂著家里大大的鍋蓋去接您回家,找到您的時候,我頂著鍋蓋的狼狽的樣子惹的滿屋子的人哈哈大笑,您一把把我攬在懷里叫我小人精,說我知道疼奶奶了。我給牙齒掉光的您嚼花生吃,就像小時候您一口口的喂我們的一樣。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您給我用花花綠綠的的布,縫一串串漂亮的小荷包掛在頭上。
母親說,為了祈禱我長命百歲,在我滿月的時候,您到村子里各家各戶去要來五谷雜糧和布頭,給我做“百家飯”,縫制“白家衣”。記憶里的第一吃餃子和包餃子,是您帶著我到家鄉(xiāng)的小土坡上,親自采摘的春天苜蓿芽?粗兔,和您一起包,那時候我不到7歲,還記我舉著您教我包的第一個餃子向媽媽炫耀的場景。每當(dāng)蒸饅頭的時候,您會給我做小動物,兩顆紅豆眼睛的小兔子,滿身是刺的小刺猬。這些和您相處的點點滴滴的場景,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我回想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回想起都是那么的溫暖和幸福。
您的身體不好,經(jīng)常生病,那時候我們都小,爸爸常年在北京工作,家里只有母親一個人,忙里忙外,洗衣做飯。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經(jīng)常眼里含著淚和母親說:“麗他媽,你太累了,你就像一只大燕子,每天出去打食給我們這老燕子小燕子吃”。
和母親說到您的時候,母親也是眼含熱淚,說您知道疼她,體諒她。每到冬天的時候,您的哮喘就很厲害,臥床不起,媽媽一次次的叫大夫給您打針,在那個時候的故鄉(xiāng),大夫很少,您體諒大夫每天上門打針太辛苦,您就鼓勵母親,讓她去大夫那里拿來針劑,自己給你打針。母親說,她從來沒有摸著針筒,帕扎疼您,都每次都是笑著說,不疼一點也不疼,打得挺好的,我老胳膊老腿的禁扎。
那年的冬天您病的特別厲害,家里蓋了新房子,您和媽媽一遍遍的說,等到屋子收拾好了,我們都能住新房子了,麗她媽,新房子的院子大,等開春了我身體好了,我給你看孩子,喂很多的雞和鴨子。那一年的冬天您73歲,您經(jīng)常和母親和姑媽嘮叨,說您的母親還有姥姥也是73歲去世的,您害怕抗不過去那個冬天,就一遍遍的教給母親和姑媽,那些喪葬里的風(fēng)俗習(xí)慣。
在您身體好的時候,故鄉(xiāng)有老人去世的時候,那些人家總是請您過去操辦的。我還記得你教給母親和姑媽那些在葬禮上念叨的話:吃餃子,助腳力,吃點心,是仙丹,走完金山走銀山。20多年過去了,那些葬禮上出殯時該念叨的話,那些流傳下來的風(fēng)俗習(xí)慣,或許很多人都忘記了,但那一切在您去世的那年在我的年幼的生命里又重演了悲痛的一遍。您去的時候是一個冬天的夜晚,我痛哭著光著腳跑到大娘那邊的`哥嫂那邊告訴他們您去世的消息。按照故鄉(xiāng)的習(xí)俗,要在故鄉(xiāng)的堂屋里停尸三天,以供村子里的父老鄉(xiāng)親瞻仰吊孝,作為與人世間最后的告別。
小小的我整天的跪在你的身邊,伸過您蓋著的白布,去偷偷的握您冰涼的手,使勁的的握著,心里想著,要是我能把您的手握熱了,您就可以醒來了,我還可以告訴父親,母親還有那些親戚,奶奶又活了。時隔很多年后,現(xiàn)在的我想起來那時候我的行為一點都不覺得荒唐,那是小時候的我對奶奶生生不舍的愛和留戀吧!您入殮的時候,母親痛哭著把我抱到您的棺木前,和我說,麗阿,再看奶奶最后一眼吧,那個疼你的奶奶從此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我掂著腳,最后看了躺在棺木你安詳?shù)哪恪?/p>
隨著棺木蓋子的蓋上,我才知道,那個愛我的奶奶,那個陪伴我9年的最親的奶奶真的走了,從那時候,無論是生的還是死的容顏,只能在我的記憶里一遍遍的重演,從那一刻起,從此不見。在靈堂里,作為您最大的孫女我一遍遍的給來吊唁的親戚叩頭還禮,用這個中國鄉(xiāng)村最古老的禮節(jié)來祭奠您,以至于在您去世后,村里的人們看到我的時候說,這是葬禮上給她奶奶叩頭扣的特別好的孩子。
在您去后的日子后,全家人都很懷念你,經(jīng)常在夢到您。后來我們搬了新房子,在后來,我和父母搬離了故鄉(xiāng),到了另一個陌生的城市。但是無論距離有多么遙遠(yuǎn),對您的愛,對您的思念永遠(yuǎn)都不會變。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3
清明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了。
這個日子也已經(jīng)過去了好多天,今天信手翻看以前涂鴉的文章,才發(fā)現(xiàn)這篇清明追憶尚未發(fā)到自己的BLOG里,所以在此補發(fā)。
這個節(jié)日對于我來說,只是普通的一天而己,但對兒子來說是好奇的,在不到清明節(jié)時就嚷著要過:看見別人在路邊燒紙,就催促著要買紙,可是燒給誰呀?兒子想了半天說燒給老太太。
老太太是前兩年在瑪納斯縣城去世的,對于兒子來說雖然小時見過老太太幾面,但恐怕早已記憶全無了,也只是偶爾聽我嘮叨時記住了。
兒子的提議雖然無法付諸現(xiàn)實,但卻輕輕的勾起了埋在心底的一些記憶。
70年代,我家還在瑪納斯縣城居住,我的記憶最深處也就是5、6歲的時候,對老太太的第一個印象是老太太帶著年齡尚小的小叔,有時來家偶爾“吵吵”,不記得吵吵些什么了,但母親從來都只聽不說,該做什么做什么。
父親是在15歲的時候就到了新疆,因為家里鬧饑荒,按父親的話來說,家里很窮,有餓的站起來就打晃,為了避免不被餓死,扒了一輛火車尋兄而來,父親的兄長——也就是我的大伯,在新疆鐵路局,結(jié)果沒有找著,恰適交通廳招人,就留了下來。
當(dāng)父親穩(wěn)定下來后,先把自己的大弟弟帶了過來,找人托關(guān)系,在縣城附近的農(nóng)村落了戶口。
父親和叔叔兄弟倆人后來就合計著將家里的老太太也落戶到新疆,對于這個決定,母親是堅決不同意的,在結(jié)婚之前,母親是跟著父親回過一次家的,對于老太太的厲害是耳聞目見了的。
但是,在叔叔一力鼓動下,架不住勁的父親私下里運作著將老太太和小叔辦到了瑪納斯,并在縣城里落了戶。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朋友很多,家里經(jīng)常請客,也經(jīng)常參加別人的請客吃飯,父親曾經(jīng)總是醉著的,因為要求人辦事,也有幫朋友的朋友辦事,所以,家里好象隨時都會出現(xiàn)斷頓,出現(xiàn)寅吃卯糧的現(xiàn)象,好在母親很能干,趕毛驢車、砌墻、搬水泥。
總之,只要是能找著掙錢的活都做,父親那時的工資盡管微薄,但在母親的精心調(diào)理下,從來也不曾餓著自己的`子女。
即使父親因有胃病,不能吃粗糧,而且天天吃中藥調(diào)理,母親也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老太太從老家徐州過來,也帶來了積年經(jīng)久的惡習(xí),性格比較蠻悍,又逼著父親將姑姑接到了新疆。
老太太來后,想要掌控家里的財權(quán),對這一點母親是堅決不讓步的,母親說在這里吃可以、穿可以,但財權(quán)決不能讓出去。
奶奶吵鬧得很兇,但母親從不還口,該干什么還干什么,老太太一氣之下,從家里出走,帶著小叔到外面租了房子,老太太本來是做樣子給父親看的,但父親對這一點看的很清楚,如果財權(quán)交給了老太太,那這一大家子恐怕真要到大街上去討飯了。
父親沒有依照老太太所想的將財權(quán)收到老太太手里,對于父親的“軟弱”,老太太是相當(dāng)生氣的,于是一氣之下,在父親的單位里鬧得一塌糊涂,搞得父親很狼狽,但即使這樣,母親也還是將老太太和小叔子的生活費按月奉上。
后來在我們8歲左右,我家搬遷到了獨山子,父親給又托關(guān)系給老太太找了塊地居住。
由于新找的地地理位置靠近縣城,又在路邊,叔叔打著照顧老人的名義在地上蓋了幾間房子開起了飯館,從此,老太太和父母親的糾結(jié)也告一段落了。
也許說是距離產(chǎn)生美感,老太太在我們來獨后,反而會經(jīng)常在我們家小住一段日子,但老太太從不長住,和母親的關(guān)系也有了很大的好轉(zhuǎn),后來經(jīng)常和老太太聊天,老太太就會念叨母親的好,對以前的所為很后悔。
對于母親的能干左鄰右舍,包括老太太也是從來沒有懷疑的,現(xiàn)在想來,大概就是因為掌家的欲望,使得老太太對母親產(chǎn)生唯一的不滿罷了。
老太太抽煙是比較兇的,在新疆形成的習(xí)慣,都是抽莫合煙,勁是比較大的,父親有時給老太太的紙煙,老太太是從來不愿動的,嫌勁太小,也都給小叔抽了。
后來在我家的一次小住期間,老太太說牙口不行了,母親就給老太太沖了奶粉喝,看老太太喝得很香,母親除了給老太太每月生活費以外,還每月買上好幾袋奶粉。
再后來,瑪納斯電站在老太太居住的附近征地,大叔怕老太太分得征地款,著了急,將老太太從小房子里趕了出來,聞訊的父母親和叔叔大吵一架,但即使這樣,老太太在我家居住了一段日子后還是吵著回了瑪納斯,在父親的過問下,老太太回到了原先的屋子,但回去后和大叔從此不再說話。
母親有一次看老太太時,才發(fā)現(xiàn)老太太舍不得喝,奶粉全給了大叔家的小孫子。
大叔一家以前和我家的關(guān)系很好,也經(jīng)常走動,父親離開瑪納斯時對將老太太交給大叔也很是放心的。
上大學(xué)時,我去大叔家玩,看到叔叔合伙司機偷油,便對以前的叔叔有了全新的認(rèn)識,叔叔那天說了很多,對父親不利用職權(quán)倒油很有看法,認(rèn)為父親前怕狼后怕虎,一輩子也發(fā)不了財,因為有些司機和父親很熟,怕父親知道而不敢倒油,也阻擋了自己的發(fā)財路。
再后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父親說他已經(jīng)知道了,因為不久周圍的人就告發(fā)了,聽說罰了一大筆錢。
在我懂事以后的影響里,我家和大叔家的關(guān)系一直非常好,母親也時常幫助家住農(nóng)村的大叔一家,但自發(fā)生征地款一事后,兩家的關(guān)系明顯差了下來,老太太去了以后,雖然大叔的表情對老太太的離去顯得很悲戚,但老太太去世時,臉上有一塊傷跡,小嬸子說是大叔的小兒子對老太太動了手,具體情況已無法了解。
父親、母親對大叔已經(jīng)很是傷透了心,自此以后,我們兩家斷絕往來。
再后來,大叔打電話給小叔,說要將骨灰盒運回江蘇老家,要小叔出路費,小嬸子合計著做子女的都應(yīng)該盡孝,將電話打給母親詢問,母親一聽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小嬸子將大叔打算拿老太太的骨灰盒帶回去請客收禮的算盤說了出來,大叔再也不吱聲了,盡管父親的同學(xué)打電話給父親說了操辦的事,但禮錢大叔卻沒有落著,聽說讓老家的大伯的兒子全部截留了,大叔沒敢吱聲。
雜七雜八的寫了一大堆,只是想說明人有時表現(xiàn)得惡,但心里并不丑,有些人表顯得善,但內(nèi)心很丑陋,但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還是有報的。
清明,本是一個祭奠親人靈魂的地方,愿我的親人在地下有知,安息,愿我的朋友在地下安息。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4
時屆清明,天郎氣清,松柏凝翠,郁郁蔥蔥。我們滿懷崇敬之情,來到這個莊嚴(yán)、神圣、肅穆的殿堂,來到這個中華民族無數(shù)英靈長眠的地方,追憶先烈們的音容笑貌,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上下五千年,寄托哀思之情于巍巍龍首山,縱橫九萬里,告慰在天之靈于滔滔柴河水。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遠(yuǎn)逝的畫面,依舊清晰可辨。時至今日,我們?nèi)匀荒苡|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紫荊花才能夠飄揚,水蓮花才得以綻放。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戰(zhàn)爭的硝煙雖然散去,在先烈們用生命為我們開拓的廣闊天地里,我們卻不能無憂無慮。居安思危,中華民族時刻都處在最危險的時刻。死者長已矣,落日萬人思。走在先烈們流盡最后一滴血,披荊斬棘為我們開辟的一條民族振興的光明大道上,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們,有什么權(quán)力不為祖國的前途奮斗終生,有什么資格不為民族的振興竭盡所能?繼承先烈的遺志,是一股激情澎湃的動力;發(fā)揚先烈的傳統(tǒng),是一條堅定不移的信念;完成先烈的遺愿,是一句鐵骨錚錚的誓言。
在用生命與淚水鋪筑成的康莊大道上,我們必須踏踏實實地醞釀著積極而無窮的力量,勤勤懇懇地服務(wù)社會,時時刻刻地準(zhǔn)備著獻身祖國,只有這樣,我們才無愧于英勇的先烈,無愧于偉大的中國,這就是我們無悔的抉擇。
春風(fēng)已解千層雪,后輩難忘先烈恩。就讓我們在這樣的抉擇中,踏著先烈們的足跡,為民族昌盛,國家富強,個人幸福奮然前行。青山作證,綠水作證,偉大的時代為我們作證!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5
在母親離開三十二年的日子里,我懂得了什么叫思念,在母親離我而去那一日,我更加理解這份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我總愛躲在某個黑暗角落回憶。
母親的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笑意,就可以打開我一直關(guān)閉的新窗,讓我看到春天的新綠,讓我感到春日的溫情;是他們一聲再也平常不過的叮囑,銘刻在我生命的路標(biāo)上,讓我感到生活的美好,讓我恢復(fù)了對生活的信念,生命可以過時,可那份親情永遠(yuǎn)不會走遠(yuǎn)!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今天,是清明節(jié),一早起來,便踏上返鄉(xiāng)祭母的路,一個多時辰來到母親墳前,化紙、燒紙錢、燒香、上土……這也便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習(xí)俗,各地祭祖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孝子孝心都是一樣的,祭上一份思緒,讓已故的母親在天之靈安息并與松柏一樣長青長存,讓母親的美德家風(fēng)永遠(yuǎn)留在我們心中,香火相傳,永激后人!
清明時節(jié),我又一次想起故去的`母親,沉寂在心底無數(shù)的文字,再一次走進這個清明時節(jié)。
這些年來,與他們一起走掉的事物還有很多,猶如是藏在墻腳的蟲的叫聲;一個老人在闌珊外,隔墻喊叫鄰居的渾濁嗓音;一只蝴蝶飛過花叢,翅膀碰觸花朵的微響。
或一陣忽高忽低的叫賣聲,都會把人們象蟄冬的蟲子那樣瞬間叫醒……
"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
但對父母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fù)擔(dān)。
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lián)P起生活的風(fēng)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jīng)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
敬愛的母親大人!今天我們都站在您的面前,兒女們會更加的團結(jié)!更加的友愛互助!昨日您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今日您卻與我們天各一方,明日我們將永遠(yuǎn)的懷念您的點滴、銘記您的恩情,永遠(yuǎn)的緬懷您——母親!您永遠(yuǎn)活在我們心中!安息吧,母親!我們心中偉大高尚無私奉獻的母親!天國里您會更加幸福安康!但愿下輩子您還要做我的母親!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拜托清明的細(xì)雨了,風(fēng)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6
前一次的回鄉(xiāng),本是去赴推脫不掉的客邀的,準(zhǔn)備折回來前一天,外祖母卻突然故世了,訂好的車票只好退掉。清早晨趕過去,天色很陰沉,冷峭得可以。先晚落了些生雪,到清早還有些沒有消化的,余在田里草間,使得灰黃中間就有些白。在村口看到姨媽拿著長柄鐮出來,說是去林中鉤柏枝的。這個習(xí)俗我一直想不明白,新人結(jié)婚時,要用上這柏枝,其時是用蘸了紅的花生夾在柏葉上。而老人故世也用它,這其中的道理,我許久都想不明白。其實,老家的許多風(fēng)習(xí)的“個中道理”,我都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但向來也沒有要深究的意思。我和母親于是沒有就進村,先陪姨媽一起去,她也正說有些怕,看天地盡黯淡,倒是將暮的顏色。
外祖母所住的村子只有幾戶人家,小村老例,但凡有紅白喜事,幫忙的人手不夠,是要到鄰村請人的。到時已經(jīng)很有幾個認(rèn)識與不認(rèn)識的人在做事了,不認(rèn)識的該就是鄰村請來的罷,而那幾個雖說是“認(rèn)識”的,其實叫不出名姓,因為有許多年不見面了。
最先的事情是被指點著在外祖母的床前拜了三下,陰暗的屋子里也不能久待,人們的臉面都有些凝重?磶讉做事的人很忙碌,就想去幫著做些事,問了兩個人,回說是正缺人手,可以先去幫忙搭棚,就是準(zhǔn)備停靈的地處。這小村原先有一個小祠堂,前幾年倒了,后來沒有再建,現(xiàn)在只能在那老地基上搭個棚。挖了兩個坑,以備載竹竿用,又理平了地面,另幾個鄰村幫忙的人也就來了,說是交給他們好了。一個個的發(fā)煙道了謝,再去問先前指點的那個人,這回是派到樓上去搬桌凳,于是就去。
這木料的樓梯還沒有換過,卻不像早先的樣子,踩著有些顫巍巍的,記憶中的這樓梯可是沉穩(wěn)而結(jié)實,兒時上上下下不知走過幾多回。樓板走著也咯吱作響,陰暗中看樓門已然破敗,幾道白光從大縫中穿過,四下灰塵積厚、蛛網(wǎng)滿布,這光景又讓我的心地有些莫名的凄涼。我所記得的樓上可不是這番模樣,先前可是要好多了。然而,倘真要我回想起來,我又說不出那時是怎樣的好了。只是記憶里有一幕場景很清楚,也是這樣一個冷極的冬日的夜里,其時外祖母家正辦喜事,因為下雪,晚上我們都留住下來,然而睡的床卻不夠,于是到這樓上來打地鋪,姨媽大姨媽一家,自然還有表哥表姐們。屋外是正下著紛紛揚揚的雪,里面卻很暖適,毫沒有一些寒意。憶念里那臨時掛的電燈確乎分外耀亮,我們都沒有睡意,嘻嘻鬧鬧的到很深夜,至于都不知道是怎樣終于都睡去的。
其實這屋子曾經(jīng)是外祖母家的老屋,雖說是老屋,其實年月也并不算老,只是樣式是老式的,F(xiàn)在是早經(jīng)轉(zhuǎn)賣給一戶鄰家了,這鄰家說起來也是帶些親的,這一次的外婆的喪事的茶飯之類的物事,大半都是在這屋里辦行。外祖母無子,十多年前隨著姨媽一起到城里,我于是也有十多年沒有再到過這小村。然而住了一些年,去年卻執(zhí)意要回來,但老屋已然賣掉,最后是將一間原先做廚房的小屋修繕一番來住。
現(xiàn)在正是嚴(yán)冬,遍處都是枯黃顏色,蕭瑟得很。從老屋走出來,轉(zhuǎn)左不多遠(yuǎn)是一株棗樹,再前面一點,也還是一株棗樹。原先其實有五六株的,現(xiàn)在只剩了兩株,看旁近的三四個灰黑的根樁還在,知道是被砍掉了,但我不知道為什么它們會被砍掉。棗樹是外祖母家的,那時就不小了,結(jié)的果也很多,兒時到外祖母家摘棗子是一大樂事,每年的快到那個時間,早先就要盼望好久。現(xiàn)在的這兩株葉子是早經(jīng)落盡,單剩下干子,脫了當(dāng)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只顯得蕭條、零落。
沿路再走下去,是大片的田地,順著一條蜿蜒的小路,不很久就是一條小江,站在石板橋上,看冷清流水,想記著幼時往事。那時這小江也不像現(xiàn)在一般的淤堵,兩邊也不像現(xiàn)在這般的荊棘叢生,水雖然不很深,卻是我們夏時每晚必去的樂地。其時每每是同表姐們放牛回來,太陽雖已下山,熱氣并沒有消,而這小江里便是消暑的好去處。然而太久了也不行,外祖母是要說的,但我們總是要等到大人叫才肯回去。
再要走,就是山了,到那里,我的記憶才告終結(jié),因為兒時很少去那邊山上,比較多的倒是在山下的小江的閘門下面抓魚,但只是靠近,其實是跟山無關(guān)的。既然記憶到此結(jié)束,我也沒有再順著走的必要,那么,轉(zhuǎn)回去罷,午飯時間也快到了。
第一天的事情是入殮,我們那里似乎是叫做“封靈”的,這些的名目,我實在也弄不大清楚。但在先很有些準(zhǔn)備工作要做,擦洗身子,給穿“壽衣”之類,其間還很有些細(xì)微的講究。其實最難的便是這些,三個女兒,竟沒有哪個敢去擦身子,但不做卻不行,后來還是姨媽過去,站在幫忙的人后面閉著眼睛擦了幾下,其余的便都由幾個幫忙的代勞。
其余的都是拜、哭、放鞭炮、奏“哀樂”、殺雞、奉酒之類,順序與步驟都是一個“禮生”在指揮。其實這些我也有些了然,因為幾年前祖父過世,大哥不在,就由我“代長孫位”,來行這不知有多少的拜禮。這樣儀式上事務(wù)最多的倒是“禮生”,因為他不單要指揮者儀式的進程與步驟,自己還要帶著哭腔半念半唱的說唱許久。當(dāng)然這些都是慣有的老套,并沒有什么新意的,然而每到這時候,人們都似乎有些竦息起來。其次便是“主拜”的人,我前幾年就擔(dān)當(dāng)過這職務(wù),也不單是叩拜多,其他的動作也很不少,這樣的場合又不能亂動,有時候“禮生”一下沒有指點,就不知所措,心里是很有些著慌的。
一套儀式下來,一個小時不到,人們即刻從這儀式中出來,全然回復(fù)了往時情狀,幫忙的照例去幫忙,做飯的還是去做飯,四村八寨拼湊起來的吹奏隊自去打牌消遣,當(dāng)事的還要商議第三天下葬的一些事宜。只是有兩個女人在爭論剛剛“禮生”說唱的內(nèi)容,一個說外祖母的年紀(jì)其實并沒有那“禮生”所說的那么多,一個說應(yīng)該有,但爭論的結(jié)果,是誰也不能確證。我是覺得她們有些無聊的,一個人已經(jīng)死了,這“陽壽”的或多少一兩歲還有意義么?
想想覺得真有些可悲哀,一個人死后,余留下來的也就這么些“話柄”,一半是無聊,譬如那些爭論“陽壽”的多少一兩歲的;一半是評論,這些自然是懷著好意的人們,回憶些能證明其好的生前有過的交往,以這些或多或少的交往,來證明“確是個好人”。曾子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彼f的是一個將死之人到最后大抵會“吐善言”,這該是不錯的罷。但對于已死之人,只要不是“罪大惡極”,人們大抵也是愿意給他一些善評的。“斯人已逝”,一切云散,人又何必吝于將幾句好話說給死人呢。然而“斯人”也就在這幾句好話中“云散”了,什么也不能帶走。不論是親人的悲哭,旁人的善言,或無聊人的閑話,于他們都是無謂的。我們這里的習(xí)俗是第三日“上山”,似乎也有的地方是第二日,這些個中緣由我也不很清楚。出殯時間是第三日的下午,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因為村里距墓地不很遠(yuǎn),出發(fā)時還不能走直路,得特意繞個彎子,這些的個中緣由,我也不很清楚。但吃過中午飯卻下起了小雨,為防雨會愈大而礙事,主事的決議早一些開始跪拜的儀式,一套儀式未完,雨卻停了,于是出殯時間仍須等到不早不遲的時候。四下里天色很慘然,滿天宇又看不見云,只是灰蒙蒙的一大塊,似乎沒有盡頭,而嗚嗚的老北風(fēng)讓這寒凍的天氣更其嚴(yán)冷了。原本張開的花圈為了不被吹破,現(xiàn)在只能收起。舉著禾草火把的人當(dāng)先,他一面還負(fù)責(zé)敲鑼,其后是幾個一路打爆竹的。抬棺的人們在中間,撫棺的是姨媽,后面是鼓樂隊以及拿花圈和不拿花圈的親友們,無親非友的人們就只在出發(fā)的地點站看。田間無路,水卻不少,走起來很不方便,然而兩句嗚呼,一陣哀樂,幾聲嚎哭,墓地也就近了。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7
大地春暖,清明將至。杜鵑紅遍祖國千山萬巖,松濤陣陣如泣如咽。今天,我們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代表南豐縣二千多名師生,來到醒儂烈士陵園,沉痛悼念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著千嬌萬媚的壯麗山河,她是多么的美麗!近代百年,我們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列強入侵,倭寇肆虐,白偽胡行,美麗山河殘破不堪,中華數(shù)億兒女悲傷哭泣。
祖國,在殘暴的侵略者的鐵蹄下悲鳴。但祖國母親并沒有絕望,因為,她有著千千萬萬的驕傲兒女。是你們,拿起大刀,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是你們,拿起長矛,長矛向侵略者心臟刺去;是你們,拿起長槍,子彈向殘暴的敵人飛去;是你們,用正義的炮火,把一切來犯之?dāng)匙兂膳诨。祖國驕傲了,因為,她有著你們這些英勇無畏的英雄兒女。烈士們,你們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山河,你們用生命筑起了祖國的萬里長城。為了建立新中國,你們視死如歸,英勇無畏,你們,是祖國永不磨滅的英雄。烈士們,你們的英名,將永遠(yuǎn)銘記在我們心中;你們的忠魂,永遠(yuǎn)激勵著我們?yōu)榻ㄔO(shè)美好的祖國而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奮斗!長江后浪推前浪,同學(xué)們,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將義不容辭的繼承烈士的遺志,承擔(dān)起振興中華的重任。梁啟超先生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今天,我們站在烈士碑前,清醒地認(rèn)識到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需要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繼地去建設(shè),面對重任,我們不會退縮,我們將勇敢的擔(dān)當(dāng)起建設(shè)強大祖國的重任。今天我們是學(xué)生,明天,我們就是強大祖國的建設(shè)者。 “青山綠水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后英靈”。革命烈士們的“魂魄托日月,肝膽映河山”。你們艱苦奮斗、無所畏懼的崇高精神,你們不畏困難、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將永遠(yuǎn)激勵著我們前進,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前進。烈士們,你們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了,但你們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永存。今天,在這里,讓我們盡情道出對烈士繾綣的思念,盡情灑下哀傷而又崇敬的淚水;今天,在這里,讓我們牢牢銘記烈士的精神,銘記烈士的囑托;今天,在這里,讓我們深深立下不悔的誓言,好好學(xué)習(xí),準(zhǔn)備著,為建設(shè)祖國而努力!安息吧,革命先烈們,你們未竟的事業(yè),我們一定努力去完成!為新中國的建立、新中國的富強而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8
媽媽,您走了,我們明白,您離開我們?nèi)フ覍ぐ职至,我們來給您送行。
登上這并不平坦的路,只有崎嶇。愿腳下的流螢?zāi)軌蛘樟聊h(yuǎn)行的路程。當(dāng)黎明來臨的時候,我們相信,您已經(jīng)靜靜地在爸爸的身旁安息。
您太累了,您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著整個家庭,您用瘦弱的雙臂整日操勞,給我們帶來了溫馨、祥和與歡樂。在解放前后那動蕩不安的歲月乃至躲避戰(zhàn)火的艱難旅程中,從三巷底到牛奶坊,從國貨路到公園巷,還有早年體育場邊上那破敗的"老君廟"以及新橫街、冰凍街……都留下了您匆匆忙碌的、勞累的身影。任憑風(fēng)雨吹打,任憑困窘不堪,我們在您和爸爸的護衛(wèi)下,感到溫暖,甚至忘記了人世間的炎涼。每當(dāng)我們來到破舊的房屋,一碗湯、一碟菜、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親切的眼神,都讓我們感受到偉大的母愛和家的溫暖。不論您的哪個兒女,只要他正在遭遇困難或病痛,他必須就是您那時最牽掛的。但是,我們站在您的`面前感到內(nèi)疚,我們給您的回報太少、太少,而您恬退隱忍,以巨大的包容、寬容,始終不渝地愛著我們,直到臨終還給我們留下了深情難忘的目光和發(fā)自肺腑的叮囑……
媽媽,這天我們站在你的面前,我們就是您和爸爸的作品,是您和爸爸的驕傲。我們將像你們一樣,堂堂正正地做人,在任何艱難困苦中,挺直腰桿朝前走;我們將像您一樣,為國家竭盡全力;我們將像您一樣教育、養(yǎng)育好我們的后代。這天我們聚在一起,今后,我們將每年聚會在您和爸爸的墳前,您走了,但是,我們還是在一起,永遠(yuǎn)在一起!當(dāng)我們回憶那些幸福時光的時候,相信你們也會含笑于九泉……
媽媽,慢慢地垂下您辛勤的雙臂,靜靜地安息吧!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9
在母親離開三十二年的日子里,我懂得了什么叫思念,在母親離我而去那一日,我更加理解這份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我總愛躲在某個黑暗角落回憶。
母親的一個再也平凡不過的笑意,就可以打開我一直關(guān)閉的新窗,讓我看到春天的新綠,讓我感到春日的溫情;是他們一聲再也平常不過的叮囑,銘刻在我生命的路標(biāo)上,讓我感到生活的美好,讓我恢復(fù)了對生活的信念,生命可以過時,可那份親情永遠(yuǎn)不會走遠(yuǎn)!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今天,是清明節(jié),一早起來,便踏上返鄉(xiāng)祭母的路,一個多時辰來到母親墳前,化紙、燒紙錢、燒香、上土……這也便是老祖宗留傳下來的習(xí)俗,各地祭祖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孝子孝心都是一樣的,祭上一份思緒,讓已故的母親在天之靈安息并與松柏一樣長青長存,讓母親的美德家風(fēng)永遠(yuǎn)留在我們心中,香火相傳,永激后人!
清明時節(jié),我又一次想起故去的母親,沉寂在心底無數(shù)的文字,再一次走進這個清明時節(jié)。
這些年來,與他們一起走掉的事物還有很多,猶如是藏在墻腳的`蟲的叫聲;一個老人在闌珊外,隔墻喊叫鄰居的渾濁嗓音;一只蝴蝶飛過花叢,翅膀碰觸花朵的微響。
或一陣忽高忽低的叫賣聲,都會把人們象蟄冬的蟲子那樣瞬間叫醒……
"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
但對父母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fù)擔(dān)。
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lián)P起生活的風(fēng)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jīng)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
敬愛的母親大人!今天我們都站在您的面前,兒女們會更加的團結(jié)!更加的友愛互助!昨日您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今日您卻與我們天各一方,明日我們將永遠(yuǎn)的懷念您的點滴、銘記您的恩情,永遠(yuǎn)的緬懷您——母親!您永遠(yuǎn)活在我們心中!安息吧,母親!我們心中偉大高尚無私奉獻的母親!天國里您會更加幸福安康!但愿下輩子您還要做我的母親!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拜托清明的細(xì)雨了,風(fēng)飄飄,雨瀟瀟,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 篇10
親愛的父親,您就要離開我們了,我們舍不得您,您走得太倉促,給我們留下更大的思念,更多的后悔,老父親,您含辛如苦養(yǎng)育了二個兒子,三個女兒。您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父親,我們永遠(yuǎn)想念您。記得我們還小的時候,您為了我們能吃上飽飯能穿上衣服,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一家七口,您有多不易!父親呀!想您想得心痛!之后為了每個兒女能夠上學(xué),更是省吃儉用,您目不識丁,卻讓我們努力學(xué)習(xí),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此刻兒女們都長大了,立了業(yè)成了家,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也有了自已的兒女。您還是舍不得花錢,買的酒是最差的,肉是的',兒女們給您的錢卻省著不用。您患病后兒女們才明白您竟然省下了十萬元。老父親我們都明白,您是為給兒女省錢,更惦記我們的老媽媽,兒女們向您發(fā)誓;我們一會更孝敬老媽媽,讓她安度晚年,媽媽和您一樣偉大!
父親,您生前喜歡喝酒,這天給您帶來了五糧液,還有茶葉茶具,您喜歡打麻將,也給您準(zhǔn)備好啦。以后,您需要什么,盡管托夢告訴我們,我們都能辦到。
父親,這天您在世的二個兒子、三個女兒都到齊了,跪在您面前,您的兒媳,女婿,孫子,孫媳,孫女,孫女婿,也來了,還有您的重孫女,重外孫,也來了,您放心地走吧,您要多保重,一路走好。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相關(guān)文章: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03-15
清明節(jié)祭文悼詞模板08-17
祭文的悼詞01-08
祭文與悼詞02-26
清明祭文悼詞06-07
清明祭文悼詞10-20
催人淚下的祭文悼詞06-01
催人淚下的祭文悼詞03-16
父親祭文悼詞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