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通用7篇)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就不得不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要怎么寫好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歡迎大家分享。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1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州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
廣州沙面建筑群是國務(wù)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廣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qū)。沙面曾是中國惟一的租界人工島,是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及廣州人民反帝斗爭的歷史見證,也是近代西方建筑文化輸入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廣州人民的一塊寶地。
保護和利用好沙面建筑群及周邊環(huán)境,把它完好地傳給、后人,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湯國華和他的學生們在廣州市文化局的支持和指導下,按照廣州市政府的部署,結(jié)合教學計劃,對沙面建筑群做了大量有意義的保護工作,包括對每一座歷史建筑進行詳細測繪,對沙面整體環(huán)境的通風、溫濕度變化、太陽輻射、噪聲干擾、采光質(zhì)量、環(huán)境心理等進行科學測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些成果大多數(shù)已被廣州市文化局采納,成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工作的依據(jù)之一。
沙面歐洲建筑群位于廣州市荔灣區(qū),沙面原為珠江河中由泥沙堆積而成的一個沙洲,東西長900米、南北寬300米,總面積22萬平方米。原名為“拾翠洲”,此地自宋代至清代均為廣州對外通商要道和游覽勝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同意把沙面“租”給英、法帝國主義,該地淪為英法租界,現(xiàn)已改名。 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筑,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diào)的歐洲建筑群。
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guān)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筑風格;沙面大街54號的建筑,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筑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墻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shù)耐ぷ樱簧趁娲蠼?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墻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規(guī)模雖小,結(jié)構(gòu)簡單,但在其入口處仍然為仿哥特式。 沙面位于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占地面積330畝。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憑著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恢復商館洋行”為借口,強迫兩廣總督租借沙面,雇工修護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島。英、法兩國在島內(nèi)分設(shè)領(lǐng)事館,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面租界內(nèi)的公共設(shè)施已基本完備,建筑主要有領(lǐng)事館、教堂、銀行、郵局、電報局、商行、醫(yī)院、酒店和主宅,另外還有俱樂部、酒吧、網(wǎng)球場和游泳場等,其住戶多是各國領(lǐng)事館、銀行、洋行的人員以及外籍的稅務(wù)官和傳教士。
廣州沙面是中國最早的租界之一,先后有19個國家相繼在此建立領(lǐng)事館,還興建了一批洋行、教堂、住宅等。正因如此,這里被稱為歐陸建筑的大觀園。如此數(shù)量集中、風格多樣的西式建筑群,在舊中國留下的34個租界中也是不多見的。沙面169幢建筑中,其中被列為文物建筑的有53幢。1996年沙面被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中國第一例對文物保護群進行單項規(guī)劃。
建國后市政府成立了專門機構(gòu)管理。 該建筑群于1990年國家建設(shè)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筑學會核定公布為中國近代優(yōu)秀建筑單位。1996年國務(wù)院公布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筑,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diào)的歐洲建筑群。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guān)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筑風格;沙面大街54號的建筑,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筑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墻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shù)耐ぷ;沙面大?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墻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規(guī)模雖小,結(jié)構(gòu)簡單,但在其入口處仍然為仿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古典式是模仿西方古典復興手法,一般以粗大的石材砌筑底層基礎(chǔ),以古典柱式和各種組合形式為建筑主體,加以細部裝飾。如沙面大街54號的匯豐銀行、沙面南街18號的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沙面南街60號的英國圣公會都是新古典主義作品。
折衷主義式(新巴洛克式):19世紀上半葉至20世紀初,西方流行折衷主義風格。折衷主義建筑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筑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筑形式,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由于折衷主義建筑往往在古典等風格上加上巴洛克裝飾,故也可稱為新巴洛克式。沙面英國領(lǐng)事館以及沙面英國亞細火油有限公司、沙面招商局都屬折衷主義式建筑。
券廊式:該種類型的建筑特點是平面簡單,立面是連續(xù)的拱廊組合,形式簡潔,線腳明朗而無其他裝飾。這種形式是西方建筑傳入東南亞后為適應(yīng)當?shù)貧夂蚨a(chǎn)生的,故稱為殖民地式。 多立克柱式:希臘多立克柱式(DoricOrder)的特點是比較粗大雄壯,沒有柱礎(chǔ),柱身有20條凹槽,柱頭沒有裝飾,多立克柱又被稱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衛(wèi)城(AthenAcropolis)的帕提農(nóng)神廟(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愛奧尼柱式:希臘愛奧尼柱式(IonicOrder)的特點是比較纖細秀美,柱身有24條凹槽,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愛奧尼柱又被稱為女性柱。
愛奧尼柱由于其優(yōu)雅高貴的氣質(zhì),廣泛出現(xiàn)在古希臘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衛(wèi)城的勝利女神神廟(TempleofAthena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um)。 科林斯柱式:希臘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Order)的比列比愛奧尼柱更為纖細,柱頭是用毛莨葉(Acanthus)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于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yīng)用并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TempleofZeus)采用的是科林斯柱式。
廣州沙面是中國唯一被列為保護對象的租界建筑群,1959年周恩來總理視察時就指示要保護沙面原貌和環(huán)境,F(xiàn)在整個沙面已被定為文物保護區(qū),擁有富有特色的建筑169棟,其中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筑53棟。
英法租界被收回后,沙面開始住入中國普通居民,這是歷史的進步。新中國成立后,就像打土豪分田地,沙面建筑分屬于各個單位。許多特色建筑作為單位宿舍分給了普通居民,很多家庭的戶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沙面百年歷史的建筑群在跨越了兩個世紀的門檻后,越來越凸顯出它們作為歷史文物的重要性。1996年,沙面文物建筑群被定為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jù)規(guī)定,中國對文物建筑的管理方式分為A、B兩級:A級必須原狀保護(指從外立面到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間隔、裝飾、構(gòu)件都不能改變文物原狀);B級的外立面、結(jié)構(gòu)等原狀保留,間隔可作小量調(diào)整。在沙面文物建筑中,原純用作住宅的只有幾處,其余大多是原領(lǐng)事館、銀行、公司等辦公機構(gòu)。國家文物管理局認為,沙面文物建筑使用功能應(yīng)與其文化價值相容。但該局亦無入住何種住戶的具體規(guī)定。如何合理保護、開發(fā)、利用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的問題,越來越迫切地擺到人們的面前。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2
沙面曾稱拾翠洲。在廣州城區(qū)西南,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nèi)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zhàn)爭后,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后淪為英、法租界,F(xiàn)為廣州重要商埠。
沙面是廣州著名的旅游區(qū)、風景區(qū)和休閑勝地。綠化較好,有古樹150多株,空氣清新,環(huán)境衛(wèi)生甚佳,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
建筑方面,多為19世紀末建造,并帶有西方風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F(xiàn)在的美國駐廣州總領(lǐng)事館也同樣位于沙面島,這使得沙面島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此辦公。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筑,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diào)的歐洲建筑群。該建筑群于1990年國家建設(shè)部、國家文物局、#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建筑學會核定公布為全國近代優(yōu)秀建筑單位。1996年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務(wù)院將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qū)。
大家印象:樹木茂密,很幽靜很有特色。而且保存的很好,建筑很有風格。你可以感受到喧囂城市中的寧靜,類似小型鼓浪嶼,不過缺少濃厚的商業(yè)氣息。浪漫愜意熱鬧。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3
在許多廣州人眼里,沙面可能是廣州最有意思的地方,來這里主要是看建筑。這里的建筑向人展現(xiàn)著19世紀英法租界地的歐陸風情,環(huán)境極美,很適合漫步其中,抑或是文藝青年們拍照。
因為處處都是風景,你時不時可以在這見到拍婚紗照的新人,可以感受到那份幸福。若有興致,也可以等到華燈初上,找一家咖啡館,沉思往事,遙望天鵝潭,別有一番情調(diào)。
沙面的街頭巷陌漫布著雕像、涼亭、花圃、木椅和噴水池等西式街道的元素,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筑,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diào)的歐洲建筑群。
比較知名的建筑有:
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guān)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筑風格。
沙面大街54號的建筑,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筑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墻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shù)耐ぷ印?/p>
沙面大街4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墻刷水洗石米。
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規(guī)模雖小,結(jié)構(gòu)簡單,但在其入口處仍然為仿哥特式。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4
沙面可能是#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于荔灣區(qū)珠江白鵝潭北岸,是一個橢圓形的小島,面積為0.3平方千米的彈丸之地。最近由于其島上西方古典主義建筑群頗具特色,而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之為"羊城第九景"。
沙面原為珠江沖積而成的一個沙洲,早期稱為中流沙、拾翠洲。此地自宋至清代均為廣州對外通商要津。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同意把沙面"租"給英、法帝國主義,該地淪為英法租界,改為現(xiàn)名。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時,將沙面與珠江北岸隔開,只在東面架設(shè)一座石橋與北岸相通,F(xiàn)在沙面有沙面北街、沙面大街和沙面南街3條東西走向和沙面一至五街5條南北走向的.共8條主要街道和馬路。而在東、北、西三面則分別有東橋、西橋、新西橋等與六二三路相通。島上綠樹成陰,環(huán)境幽雅,有勝利賓館、沙面賓館、白天鵝賓館、廣州國際海員俱樂部、波蘭駐廣州領(lǐng)事館、朝鮮輸出入商業(yè)、中波輪船股份公司廣州辦事處、沙面#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網(wǎng)球場、沙面游泳場等建筑和外事單位及體育娛樂設(shè)施。
沙面在#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沙面最值得關(guān)注的是其控制規(guī)劃區(qū),也即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范疇的,包括有近代沙面建造的外國租界建筑群在內(nèi)的范圍。這片地方,1859年劃為外國租界后,陸續(xù)便設(shè)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領(lǐng)事館及銀行、洋行。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由國民#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黨政府接管。舊建筑中不少為西洋的古典格局。1959年周視察沙面時便指示要妥善安排、保護舊貌,作為半殖民地的歷史見證,并可開放為旅游區(qū)供游人參觀。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5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市區(qū)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中國國內(nèi)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zhàn)爭后,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后淪為英、法租界。
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歷經(jīng)百年,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shè)立領(lǐng)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jīng)營,粵海關(guān)會所、廣州俱樂部等在沙面相繼成立。
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等偉人的足跡,沙面已成為我國近代史與租界史的縮影,沙面島上歐陸風情建筑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館"。已被開發(fā)成國家5A級景區(qū),是廣州著名的旅游區(qū)、風景區(qū)和休閑勝地。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6
今天我來到廣州的沙面島嶼。沙面島是一個含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島嶼。今天我來到沙面島不單是為了完成作業(yè),還是來沙面島了解這里的歷史的。
天上的太陽火辣辣的,感覺地面都快要被烤熟了似的。我頂著頭頂上的大太陽,順著大橋來到了沙面島,F(xiàn)在是早上九點,當我的步伐踏進了沙面島時,我瞬間覺得輕風拂面涼快極了。我進了沙面島往后右轉(zhuǎn)開始慢慢的的地散步,眼望又寬又長的珠江河讓我瞬間感覺神清氣爽!
隨著鳥兒的歡叫聲,我來到了沙面島的炮臺遺跡。
我看見兩門即莊嚴又威武的大炮擺在堅硬的石臺上。我情不自禁地爬上了第一門大炮的炮筒上拍了一張照。正當我要下來時,突然注意到第二門炮臺的石臺上刻著一段字。我走過去把這些字仔細地看了一遍。我看見上面寫的是沙面島的歷史。清政府統(tǒng)治期間因有一次打了敗仗迫不得已才把沙面島做成外國租界的。大炮的表面是石頭,如果你不認真觀察絕不會發(fā)現(xiàn)大炮上還真有一個點火孔呢!我了解完后又出發(fā)去下一個地點:外國教堂。
在前往教堂的路上我看見了許許多多外國風格的房子呢。
那我就先從英式的房子講起吧。英式公寓的特點是非常有趣的。英式房子的.第一層比第二層高兩倍。除了英式的房子還有其它的建筑物,不過我就不多說了。
在路上我看見了許多落葉,還有許許多多的大榕樹。進過我的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些大榕樹都是很老的了。正是這些老榕樹才能帶給我們陰涼。
我隨著輕風繼續(xù)走往教堂了。
過了一會兒,我來到了神圣的教堂。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襯托著一棵棵綠蔥蔥的大榕樹。那無比神圣的教堂高高地豎立在天空中。
教堂的構(gòu)造很特別因此我就先從房頂講起。這個教堂的房頂前部和我們的大房子一樣都是三角形的,但是房頂?shù)暮蟀氩渴菆A形的。我順著彎曲的道路走進了教堂
我一進到教堂就禁不住驚訝起來。教堂的內(nèi)部不僅華麗無比而且無比柛圣呢。教堂里有四根柱子,又高大又堅固堅硬無比。教堂的發(fā)言臺后面有幾束花。在教堂的后墻上有一個十字架。教堂的窗戶上有許多美麗的花紋呢。
我在沙面島玩了一整天也可真是累的。不過我積累到了許多歷史文化,也完成了作業(yè)可算是不白來一趟了!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 篇7
大家好,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的英文名William。歡#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迎大家來到風景優(yōu)美、歷史悠久的沙面。沙面是珠江沖積成的沙洲,地處廣州西南,占地面積約330畝。鴉片戰(zhàn)爭后,沙面成為英、法租界,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的建筑。來到沙面,大家是不是覺得自己仿佛身處歐洲呢?不僅如此,沙面還有150多株古樹,他們的年齡都在一百歲以上。
游客們,大家現(xiàn)在在沙面大街,大家往我的右手邊看,這棟建筑叫紅樓,以前是海關(guān)洋員華員俱樂部。紅樓有三層,由紅磚砌成,因此被稱為紅樓。走進里面,被踩得嘎吱響的地板、木頭做的門,大家是不是覺得自己好像在古代外國電影里?
大家跟我來。這里是路德天主教圣母堂。它的特點是:整棟建筑都是尖尖的。
大家跟緊點兒。這里是沙面小學。沙面小學創(chuàng)辦于1947年。這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是首批省一級學校,省綠色學校。我現(xiàn)在就讀于沙面小學,每天在如詩如畫的環(huán)境中學習,使人心平氣爽、能靜下心來思考。我很喜歡我的學校。
大家跟上。你們一定會問我,來這兒做什么?告訴你們吧,我?guī)Т蠹襾磉@里是為了讓大家欣賞沙面的古樹。這些古樹種類眾多,有飄著長發(fā)的老公公--榕樹;有彌漫著幽香的巨樟。這些古樹不但種類繁多而且千姿百態(tài)、蒼翠欲滴。因為有這些古樹,所以沙面的空氣清新、綠樹成蔭、古木參天,仿佛是鬧市中的一片世外桃源。大家跟我一起深呼吸,體驗沙面清新甘甜的空氣。
游客們,我們馬上就要來到白天鵝賓館了,瞧,那棟高高的建筑就是了。白天鵝賓館的名氣可大了,它是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級酒店?上КF(xiàn)在正在升級改造,我們今天無法參觀。
請大家跟我一起往前走,我們的正前方是沙面公園。它臨江而建,在沙面的南部,里面有開闊的廣場,是廣州市民賞月、開聯(lián)歡會的好地方。但這并不是我?guī)Т蠹襾磉@里的'目的。我真正的意圖是帶大家去參觀炮臺。沙面公園里面有兩座炮臺,請大家猜一猜炮臺是建于什么年代?在這里我也不難#E590E5;padding:0px>#E590E5;padding:0px>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為大家了,馬上公布答案:兩座炮臺建于1841年,分別重3噸和4噸。在當時稱為xx。這兩座炮臺當年在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戰(zhàn)斗中重創(chuàng)英國艦隊。
今天的旅途即將結(jié)束。沙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這里的每一棟建筑、每一棵古樹,甚至是每一棵小草都默默地訴說著一個個老故事。今后如果大家有空,不妨再來沙面,細細品味歷史的痕跡。謝謝大家的配合。
【廣州沙面導游詞介紹】相關(guān)文章:
廣州沙面導游詞11-25
介紹廣州景點導游詞04-06
介紹廣東廣州塔的導游詞范文04-14
廣州旅游導游詞02-11
廣州景點導游詞05-20
廣州陳家祠導游詞05-30
廣州百萬葵園導游詞09-19
廣州陳家祠導游詞優(yōu)秀11-05
廣州小蠻腰導游詞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