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導游詞

泉州導游詞

時間:2023-04-26 10:20:24 導游詞 我要投稿

泉州導游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游,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導游詞可以幫助旅游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泉州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泉州導游詞

泉州導游詞1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有“秀出東南”之美譽的清源山觀光旅游。我是春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小林。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陳師傅,他有多年的駕車經(jīng)驗,相信我們會有一段愉快而又舒適的旅程。很高興今天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在這里我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由于時間的限制,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是老君巖和清源山第一洞,希望大家玩得開心游的盡興!

  整個景區(qū)是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qū)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 米,是泉州城一顆璀璨的明珠。大家知道我們清源山為什么如此出名嗎?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清源山也正是借仙而出名的。

  傳說當年鐵拐李云游到此地的時候,看到這里的景色如此的美麗,樂得他舉起了拐杖不停地點地,大呼:妙哉!妙哉!沒想到用力過猛,鐵杖深入地層數(shù)丈,突然就冒出一股清泉,噴射不止。因此,當時第一個發(fā)現(xiàn)此泉的人,就把此山命名為“泉山”。此城也因此得名“泉州”。

  清源山景區(qū)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gòu)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xiàn)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jié)構(gòu)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

  好的,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往前走,先去參觀--老君巖。 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是老君巖的山門,這座山門是以牌坊的形式建立的,高12.6米,寬21米。而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還有這石構(gòu)山門,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使人有種進入物外仙境的感覺。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cè),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瑰寶。它刻于宋代,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占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它為“老子天下第一”。 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zhì)樸淳厚的內(nèi)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tài)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 神仙架勢。同時,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边@是用我們閩南的方言講的。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摸摸看。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的清源山之旅就到此結(jié)束了。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們今天所見僅僅是鳳毛麟角,但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后,能讓各位對清源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發(fā)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謝謝大家的配合,愿有機會再和各位朋友相聚!

泉州導游詞2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座古城,就叫做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國僅存的一座比較完整的石頭城,也是我國海防史上一個比較完整的史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武古城座落在泉州市惠安縣東南24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近年來,崇武半島優(yōu)雅的環(huán)境,漁村的民俗,引起了許多游客的廣泛興趣;而半島上這座巍峨的古城,更吸引了無數(shù)專家、學者和游客不遠萬里,慕名而來。各位朋友一定也有同感吧? 我們要想了解祟武古城,就必須追本溯源,從頭講起。崇武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地勢起自大霧山脈,婉蜒起伏,十分壯觀。它夾在湄州灣與泉州灣之間。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臺灣海峽。近處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是個戰(zhàn)略位置十分顯著的國防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備。據(jù)說宋朝時,這里就稱為崇武鄉(xiāng)守節(jié)里。宋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惠安置縣后,在這里設(shè)小兜巡檢寨。元朝初期改為小兜巡檢司。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活動在朝鮮和我國沿海的日本海盜集團一倭寇突然登陸祥芝的蚶江,對泉州地區(qū)的安全造成威脅。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防御倭寇人侵,委派江夏侯周德興巡視東南沿海。周德興是個軍事工程專家,他根據(jù)泉州沿海地區(qū)海岸線曲折,地形險要的特點,“一郡者設(shè)所,連郡者設(shè)衛(wèi)”。當年,泉州設(shè)永寧衛(wèi),管轄五個所,即福全、中左、金門、高浦、崇武五所;莅苍O(shè)立五座城,即崇武城、獺窟城、小岞城、黃崎城、峰尾城。祟武城為五城之一,隸屬福建司永寧衛(wèi)的一個千戶所。建城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了。

  崇武古城全部用白色花崗巖壘成,城墻共長2457米,城基高5米,墻高7米,并設(shè)有兩層跑馬逍。墻上有墻碟1304個,箭窗1300個,窩鋪26座。四面設(shè)城門,內(nèi)門每扇高3.2米,寬1.3米,前門每扇高2.6米,寬o.9米,東、西、北三座城門相似,各有城門兩道,城門上各設(shè)烽火臺一座,南城門外加設(shè)一照墻。在城內(nèi)蓮花山制高點,還設(shè)有了望臺。四面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內(nèi)的十大街相接四個城門,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城墻又加高1.3米。這些城墻、窩鋪、門樓、月城、墩臺、捍寨和演武廳,構(gòu)成我國古代一套完整的戰(zhàn)略防御工程體系。明代守丞丁少鶴曾有詩句贊道:“孤城三而魚龍窟,大岞雙峰虎豹關(guān)”。

  作為海防的最前沿,崇武古城曾經(jīng)在明代倭患其間首當其沖,屢遭進犯;亦曾失利陷城,鐵馬哀鳴。幾百年來,古城幾代軍民憑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jīng)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詩篇。這里的“護龍官”、“崇山官”、“崇報祠”、“元飼宮”、“十二爺官”等,都是古城軍民為紀念抗倭犧牲的英雄而建造的。

  祟武建城之初,由各地抽丁防守,至今還有“百家姓,萬人丁”之稱(現(xiàn)尚有98姓氏),兵士們在這里生息繁衍,為捍衛(wèi)古城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據(jù)史書記載,明朝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倭寇一千多人從大山登陸,燒殺搶掠。崇武的千戶張榮率領(lǐng)軍民奮起抗倭,力戰(zhàn)身死,終于保住古城,崇武城免卻一場災難。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正月,倭寇偷襲崇武城,全城軍民浴血奮戰(zhàn),由于孤立無援,糧盡城陷。倭寇入城洗劫42天,無惡不作,令人發(fā)指。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親臨崇武,指揮剿倭,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yè)。十年倭亂平定后,崇武也成了東南沿海的重鎮(zhèn)。

【泉州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福建泉州清源山導游詞范文03-15

泉州鄭成功墓導游詞02-12

泉州九日山導游詞04-26

福建泉州安平橋?qū)в卧~范文03-19

福建省泉州安平橋?qū)в卧~02-16

泉州德育網(wǎng)征文07-30

泉州妝糕人作文02-14

魅力泉州作文范文及寫作指導03-17

泉州文化作文(精選18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