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導游詞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時間:2024-06-16 22:49:42 導游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通用9篇)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通用9篇)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歡迎您來蠡湖新城游覽,我是導游員小張。今天有幸陪同大家游覽蠡湖新城,共度美好時光,我感到十分榮幸。

  無錫因為瀕臨著美麗的太湖而著名,而蠡湖,就是太湖伸入無錫境內的內湖。相傳2500多年前,越國大夫范蠡幫助越王戰(zhàn)勝吳國后,功成身退,偕同美女西施隱居于此,在這里寫下了中國第一部人工養(yǎng)魚的專著《養(yǎng)魚經》,后來的無錫百姓為了紀念范蠡,稱之為蠡湖。今天我們要前往游覽的蠡湖新城,就是無錫為了打造山水城市形象、創(chuàng)建美麗家園,而在蠡湖的沿湖區(qū)域規(guī)劃開發(fā)營造的一個由開放式公園、高品質居住區(qū)和各類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組成的集旅游服務中心和居住社區(qū)為一體的新型生態(tài)型城市社區(qū)。

  曾經幾何,有關權威人士在評價無錫時這樣說過:“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人文、自然資源領先于無錫的寥寥無幾,但無錫城建水平排名起碼在20位之后!边@一遺憾,使得不甘于落后的無錫人清醒的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從2000年起,在反復論證、科學規(guī)劃的前提下,掀起了無錫新一輪的城市建設熱潮。

  面對未來的城市規(guī)劃,無錫市政府提出了三城一中心的格局。三城即城中城、城外城和山水城。一中心是指以目前無錫市中心解放環(huán)路內側以及火車站地區(qū),面積2.5平方公里以內的中心商務區(qū)。這個區(qū)域商貿繁榮,區(qū)域內密集分布著商業(yè)零售、文化娛樂等設施,是城市的心臟部分。以中心商務區(qū)為核心,擴大至周圍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的范圍就是城中城。這個區(qū)域以第三產業(yè)為主,分布著古運河風光帶、崇寧路文化街以及東林書院、薛福成欽賜第和崇安寺地段。城外城位于無錫的東南方向,靠近蘇州,規(guī)劃范圍80多平方公里,沿滬寧二級公路呈帶狀布局,目前已開始建設并基本形成“一區(qū)”( 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一園”(新加坡工業(yè)園)的中心格局。它是無錫經濟新的增長空間,在無錫21世紀進程中發(fā)揮先導作用。無錫素來被稱為“太湖明珠”,因此建設一座美麗的`山水城體現(xiàn)了無錫的城市特色,它將是無錫未來重要的旅游區(qū)和居住社區(qū)。整個山水城的規(guī)劃總面積約為320 平方公里,其中太湖的湖面約180平方公里,山地約60平方公里。其陸地部分形狀就好象是人的兩只手臂把太湖緊緊環(huán)抱胸前一樣:從十八灣至馬山為“右臂”,以度假休閑和觀賞景點為主;從黿頭渚至軍嶂山為“左臂”,以觀賞游覽和影視娛樂為主;而錫山、惠山一帶構成腹地,分別作為游覽無錫的區(qū)域和集中發(fā)展為旅游度假的各項配套設施的后方基地。整個山水城的規(guī)劃建設體現(xiàn)了城市發(fā)展與景區(qū)間的共生、共存和共同繁榮的關系,通過向自然借景,設置公共綠地及大面積草地;整治河道水系,規(guī)劃“城中河”,結合綠地、公建,突出“水”的特色,將由河湖、綠地組成的自然空間,與人文居住空間的巧妙組合,達到整個城市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協(xié)調,有機融合,形成“天人合一”的完善境界。山水城的規(guī)劃包括了馬山度假區(qū)、蠡湖新城和濱湖新城三個區(qū)域。其中,圍繞蠡湖規(guī)劃建設的蠡湖新城就是這山水城中的核心地區(qū)。蠡湖新城位北至金匱路,東至青祁路,西以環(huán)湖路為界,用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臻g布局形態(tài)為以太湖大道和青祁路交匯處為中心的環(huán)形放射狀,建筑高度由北向南依次降低,體現(xiàn)從高密度、大尺度開發(fā)的城市景觀到自然形態(tài)的清晰轉變,規(guī)劃設計結合人文歷史、自然景觀的特征,突出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集旅游、觀光、居住、休閑于一體的生態(tài)型新城的典范。

  今天我們主要要游覽的蠡湖景區(qū)便處于蠡湖新城的中心地帶。它西起犢山大壩,東至蠡湖大橋,總面積135萬平方米,自2002年起,無錫市政府對沿太湖風景區(qū)進行了全面整治,經過退漁還湖、生態(tài)清淤、拆房建綠等一系列工程,這里的水面由6.4平方公里擴大到8.6平方公里,水質明顯改善。如今,沿太湖9公里的湖岸線已建成無錫最大的開放式公園,散布著“水秀垂雪、寶界雙虹、湖門溢彩、鹿峰流霞、漁島曉月、西堤拂春、飛泉帆影、臥石醉波、鷺島飛鷗、渤公含秋”十大景觀,成為一個集自然、人文特色于一體的無錫都市中心觀賞花園。從青祁路口的蠡湖大橋至犢山壩,一條長長的開放式景觀帶沿湖而建,不花一分錢就可讓人飽覽蠡湖美景,今天各位游客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哦。

  好,我們現(xiàn)在的游覽車已經來到蠡湖大道。前面這座橫跨橋面的大橋,便是蠡湖大橋,它是中國第一座集拱梁、懸索和斜塔于一體的景觀大橋——無錫蠡湖大橋,它于2004年4月21日建成通車,是我們本地建造的第一座跨太湖大橋,也是無錫打造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區(qū)域性交通樞紐中心的重要標志建筑之一。蠡湖大橋全長750米,其中700米跨于水上,橋面總寬33米、設置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80公里,主橋凈空符合7級航道通航要求。四座縱向傾斜50度的橋塔,遠遠望去,恰似在朦朧湖面上寫就的無錫城市名的英文縮寫“WX”,它就像一張支起的漁網,和四周優(yōu)美的太湖風光融為一體,寓意無錫是個魚米之鄉(xiāng)。無錫一直是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旅游勝地,以往,從無錫城區(qū)繞道到湖對岸的最近路程有7公里,現(xiàn)在汽車只要短短2分鐘車程。蠡湖大橋通車后,作為環(huán)太湖公路的一部分,打通了無錫各風景旅游區(qū)間的橫向通道,到汽車站、火車站和飛機場也更加快捷方便,并使市區(qū)與風景區(qū)間的交通形成一個互通網絡。在蠡湖大橋的右邊便是環(huán)湖線上第一個開放式公園——橋頭公園。占地300畝的蠡湖公園,有“春之媚”、“夏之秀”、“秋之韻”、“冬之凝”的四季花木林帶。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2

  梅園始建于1912年。全國著名實業(yè)家榮、榮德生在東山開園。利用清末徐殿毅學者小陶園舊址種植了數千株李樹。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占地81畝。當時種的梅花多為果梅。解放后,李樹的`數量和品種逐漸增加。園內有4000多棵李子樹,2000多盆李子樹,多為蘇州、常熟、揚州、杭州、成都、武漢、安徽進口。

  梅園衡山景區(qū)充分利用自身優(yōu)勢。在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陳俊宇先生的支持下,將占地200畝的“李品種國際注冊園”向北拓展,種植了381個李品種,擁有2000多株已獲得國際注冊的植物,建設了一個李品種國際注冊園,展示了陳俊宇院士一生的科研成果,培育了一個擁有百年梅花樁景觀的李藝術園。

  經過幾十年不懈的園林建設,梅園衡山風景區(qū)已經成為集自然景觀、文物古跡、名花名草、園林建筑、休閑健身于一體的著名旅游勝地。2006年,梅園衡山風景區(qū)“融石梅園”古跡被國務院宣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梅園衡山風景區(qū)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同年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評為“國家重點公園”。

  梅園以古老的藤蔓、古梅、新桂樹和奇石展現(xiàn)其優(yōu)雅簡約的風格,F(xiàn)在,如果你去梅園看尋梅的雪,你就辜負了湖光山色的春天。每當梅花在寒冷中綻放,梅園的大門便是車水馬龍,笑語不斷,游人如云。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3

  黿頭渚是太湖北部的一處半島,形似浮黿翹首而得名。在這里你可以游覽龐大的園林群,坐船感受太湖的煙波浩渺,登太湖仙島一探秘境,也可以在春日來此品賞櫻花,體會郭沫若先生所贊“太湖佳絕處、畢竟黿頭渚”的意境。

  黿頭渚位于無錫市區(qū)西南,這里三面環(huán)水,既有山長水闊、帆影點點的自然美景,又有小橋流水的山鄉(xiāng)田園風光,是太湖山水景色最美之處。太湖仙島是黿頭渚必游之處,島上有道教仙宮和道、佛兩教石窟塑像,登頂島上小山可環(huán)望四周,天氣晴好時能看到湖面上的翩翩舟影,感受到太湖的浩淼之美。每年春季的櫻花齊放是這里的一大奇觀,更有熱鬧的'櫻花節(jié)。

  登臨黿頭渚半島上的鹿頂山可環(huán)顧湖濱翠色,黿頭渚還有諸多古跡和舊時的名流顯貴所建的私家園林,比如包含了“太湖佳絕處”門樓和長春橋的橫云山莊、無錫最古老的寺院廣福寺等。而細細品味隨處可見的歷代名人雅士游蹤、石刻、書畫等遺存,也是游黿頭渚的一大樂趣。另外,若有時間還可去萬浪橋看看,這里是觀賞太湖落日的好地方。

  黿頭渚風景區(qū)的充山大門(正大門,景區(qū)東南部)可進可出,犢山大門(景區(qū)北部)只出不進,整個景區(qū)主要由黿頭渚半島、太湖仙島、中犢山組成。所有景點游覽下來,大約需要一整天。對于大多數游客,一般推薦精華游法:游船碼頭-太湖仙島-太湖佳絕處-橫云山莊-黿渚春濤-廣福寺-鹿頂山。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4

  寄暢園位于無錫惠山東麓、錫惠公園之內,是無錫最著名的古典園林。寄暢園引惠山泉水成為園中水景,巧妙地利用借景手法,在園內可以見到遠處錫山上的龍光塔倒影在池塘的景象,布置相當別致。

  寄暢園曾是明朝歸鄉(xiāng)官員的私人園林,與南京瞻園、蘇州拙政園和留園并稱為“江南四大名園”。園內以假山池塘為中心,有郁盤亭廊、知魚檻、七星橋、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環(huán)繞池水。還引“二泉”(惠山泉)水注入溝澗,因潺潺有聲,被稱作“八音澗”。園內另有園中園“秉禮堂”、園主曾經的書齋“含貞齋”等建筑。

  寄暢園深受清朝康熙、乾隆二帝的喜愛,他們南巡數次必游此園,如今還能看到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樅”御書石匾額各一方。就連北京頤和園內的諧趣園,以及圓明園內的'廓然大公(已毀于戰(zhàn)火),也是仿寄暢園而建。

  此外,園內大樹參天,還是消夏小憩的好去處,而秋季來更可見到絢彩的紅楓與銀杏。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5

  藕花深處是黿頭渚最幽靜的地方。據說:1931年“藕花深處”這組景建成時,楊翰西的親朋好友都來祝賀,酒宴之后,園主便請來賓為這建筑題名。當時這亭立于小島之上,四周都是荷花。而且沒有東面的這座小橋,只有西邊的曲橋相通,有人題名“湖心亭”,楊翰西覺得太俗。

  這時有一個工匠說:“我是否也能題個名字?”楊翰西想,你能題什么好名字呢?但轉念一想,你說說也無妨,就說:“你說吧!蹦枪そ痴f:“我讀書時讀過李清照的《如夢令》,我記得里面有一句是這樣念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這里亭子四周都是荷花,而且這亭子又最深,題‘藕花深處’怎么樣?”楊翰西覺得這名字題的非常確切,便將此亭題名為“藕花深處”。

  現(xiàn)在我們看見的“藕花深處”額是1981年由田原書寫的。亭子東面的`小橋是文革時建造的,雖然避免了走回頭路,但“深處”的意境卻沒有了,本來“深處”就是到極限了,沒法再往前了,現(xiàn)在通了,也就不深了,完全破壞了原來的意境。為什么還留著這座橋呢?主要是考慮到黿頭渚的客流量太大了。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6

  游客朋友們好!

  歡迎參觀蠡湖新城。我是導游小張。今天,我很榮幸陪你參觀蠡湖新城,一起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無錫以美麗的太湖而聞名,蠡湖是太湖延伸到無錫的內湖。相傳2500多年前,越國大夫幫助越王打敗了吳國,與美女師一起退休。他寫了中國第一部關于人工養(yǎng)魚的專著《養(yǎng)魚經》,后被無錫人稱為“蠡湖”,以紀念。我們今天要參觀的蠡湖新城是一個由開放的公園、優(yōu)質的住宅區(qū)和各種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組成的新型生態(tài)城市社區(qū),它集旅游服務中心和住宅社區(qū)于一體,以創(chuàng)造山水城市形象和美麗的家園。

  曾經幾何,有關部門在評價無錫時是這么說的:“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領先無錫的人文和自然資源非常少,但無錫的城市建設水平至少排在20后!边@種遺憾讓不甘落后的無錫人看清了自己的'不足。2000年以來,在反復論證和科學規(guī)劃的前提下,無錫掀起了新一輪的城市建設熱潮。

  面對未來的城市規(guī)劃,無錫市政府提出了三城一中心的格局。這三個城市是內城、外城和山水城市。第一中心是指解放環(huán)路內側2.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務區(qū)和無錫市中心的火車站區(qū)。該地區(qū)商貿繁榮,商業(yè)零售、文化娛樂等設施密集分布在該地區(qū),是城市的心臟。以中央商務區(qū)為核心,向周邊擴展約15平方公里,是一城之內的城市。該區(qū)以第三產業(yè)為主,有古運河風光帶、崇寧路文化街、東林書院、薛福成親祠、崇安寺。市外城市位于無錫東南部,緊鄰蘇州,規(guī)劃面積80多平方公里。它位于滬寧二級公路沿線的一個帶內。目前建設已經啟動,基本形成“一區(qū)”(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和“一園”(新加坡工業(yè)園)的中心格局。它是無錫經濟新的增長空間,在無錫21世紀起著主導作用。無錫素有“太湖明珠”之稱,所以建設美麗的山水城市體現(xiàn)了無錫的城市特色,未來將是無錫重要的旅游區(qū)和居住區(qū)。整個山水城規(guī)劃總面積約320平方公里,其中太湖湖面約180平方公里,山區(qū)約60平方公里。它的陸地部分,形似一個人緊緊圍繞太湖的兩條手臂:從十八灣到馬山為“右臂”,主要用于度假、休閑、游覽景點;從七頭渚到君宜山作為“左臂”,主要是觀光和影視娛樂;西山和惠山構成腹地,是無錫旅游的區(qū)域,也是各種旅游度假配套的后方基地。整個山水城市的規(guī)劃建設體現(xiàn)了城市發(fā)展與景區(qū)的共生、共存、共榮。借用自然風光,建立公共綠地和大面積草地;整治水系,規(guī)劃“城市中的河流”,將綠地與公共建筑相結合,突出“水”的特征,將河流、湖泊、綠地組成的自然空間與人文居住空間巧妙結合,實現(xiàn)整個城市的人文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有機融合,形成“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山水城市規(guī)劃包括馬山度假區(qū)、蠡湖新城和濱湖新城。其中,圍繞蠡湖規(guī)劃建設的蠡湖新城是這個山水城市的核心區(qū)域。蠡湖新城位于金葵路以北,輕騎路以東,環(huán)湖路以西,面積約6平方公里。空間布局以太湖大道和輕騎路交叉口為中心呈圓形、放射狀,建筑高度由北向南依次遞減,體現(xiàn)了城市景觀從高密度、大規(guī)模發(fā)展到自然形態(tài)的清晰轉變。規(guī)劃設計結合了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的特點,突出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集旅游、觀光、居住、休閑為一體的生態(tài)新城典范。

  今天,我們主要想去的蠡湖風景區(qū)位于蠡湖新城的中心。西起獨山壩,東至蠡湖橋,總面積135萬平方米。自2002年以來,無錫市政府對太湖沿岸的景點進行了綜合整治。經過退漁還湖、生態(tài)疏浚、拆屋綠化等一系列工程,這里的水面從6.4平方公里擴大到8.6平方公里,水質明顯改善。今天,無錫最大的開放公園已沿太湖湖岸線建成,擁有“美麗的水和雪,寶藏世界的雙彩虹,湖門溢彩,鹿峰流云,漁島小月,西岸春天,飛泉范穎,臥石醉波,蘆島飛鷗,渤公秋”等十大景觀,成為無錫市中心集自然和人文特色于一體的觀賞性園林。從輕騎路的蠡湖橋到獨山壩,沿著湖邊建起了一條長長的開闊景觀帶,可以讓人不花一分錢就能欣賞到蠡湖的美景。今天,游客不應該錯過這個機會。

  嗯,我們現(xiàn)在的旅游大巴到了蠡湖大道。前面跨橋面的橋是蠡湖橋,是我國第一座集拱梁、懸索、斜塔于一體的景觀橋——無錫蠡湖橋。2004年4月21日竣工通車。這是當地第一座橫跨太湖的橋梁,也是無錫建設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區(qū)域交通樞紐的重要標志性建筑之一。蠡湖大橋全長750米,其中700米跨水,橋面總寬33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主橋凈空滿足七級航道通航要求。遠遠望去,縱傾50度的四座橋塔,宛如寫在朦朧湖面上的無錫市名英文縮寫“WX”。它就像一張漁網,與周圍美麗的太湖風光融為一體,寓意無錫是魚米之鄉(xiāng)。無錫一直是環(huán)太湖的旅游勝地。以前無錫市繞道到湖對岸最短的距離是7公里,現(xiàn)在開車只要2分鐘。蠡湖大橋通車后,作為環(huán)太湖公路的一部分,開辟了無錫各景區(qū)旅游區(qū)之間的橫向通道,使得到汽車站、火車站、機場更加快捷方便,使市區(qū)與景區(qū)之間的交通形成互通網絡。蠡湖橋的右邊是橋頭公園,這是環(huán)湖第一個開放的公園。占地300畝的蠡湖公園,有“春之韻”、“夏之秀”、“秋之韻”、“冬之凝”等四季花木林帶。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7

  無錫太湖龍頭渚自然風景區(qū)位于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最南端,面對萬頃太湖,背靠靈山大佛,得天地之靈氣,沐大佛之恩澤。

  龍頭渚由大儲山蜿蜒伸入太湖中腹,形成半島,酷似巨龍伏臥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龍頭渚。從龍舌、龍眼、龍耳、龍頸到龍背,全長2500米,這里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深而煙波浩淼,山青水秀,是一幅天然的江南山水畫。

  山上四時佳果不斷,水中常年湖鮮不絕,龍頭楊梅和太湖銀魚早已弛名江南。人游其上,四周水抱山環(huán),松柏疊翠,氣勢壯闊;處處曲徑通幽,柳暗花明,風景優(yōu)美。

  遠眺:萬頃碧波,群雁南歸;近觀:椒山浮碧,帆影鷗逐。波濤與松濤齊鳴,落霞與孤鶩齊飛,更覺湖天壯闊,怡然有超凡絕塵之感。1994年4月10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度趙樸初為其題名,并盛贊道:"龍頭渚,景色勝天堂"。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8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橫街交接處),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它的前身是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創(chuàng)立的“歷山草堂”。當時他歸隱在歷山(惠山),與南朝的南平王劉爍以詩章酬和,齊江淹亦有繼作,后人把他們的詩作列于壁間。劉宋景平元年(420年),把歷山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元徽(474年——476年)間,沙門僧顯,從京師(今南京)入吳地,在“華山精舍”休息過,這是最早而有名望的高僧。梁朝大同三年(537年),把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寺僧陳大德建大同殿,又名“法云禪院”。

  唐朝會昌(841年—846年)間,寺毀,唐朝大中(847年——859年)期間重建。北宋至道(995年——997年)間,賜額“普利院”。北宋靖康元年(1120年),賜給名相李綱作“功德院”。宋紹興元年(1131年),把該院賜給信安郡王孟忠厚,祀昭慈圣憲孟太后,改額“旌忠薦福寺”,賜銅印一顆,上鐫“旌忠薦福功德禪院之印”,元朝末年被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僧普真重修。永樂五年(1420年)僧懷祖又修建。正統(tǒng)十年(1445年)被火燒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僧普真重修。永樂五年(1420年)僧懷祖又修建。

  正統(tǒng)十年(1445年)被火燒毀。巡撫周忱,知縣項伾重建。萬歷二十三年(1959年),有個唐裕的,挾妓游春,競放火炮,炮火飛上殿脊,殿被焚毀,次年吳申錫捐千金重建,他的兒子澄時又造了禪堂和不二法門?滴跤诙(1684年)南巡時,至惠山寺,在漪瀾堂品泉。第二年,無錫人周宏詞力加修治,題額為“圣敬式臨”。后來,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園和竹爐山房休息,寫了不少詩詞,題了不少匾聯(lián),還特地為“惠山寺”題額。清朝感豐至同治年間,李鴻章的.淮湘軍曾與太平軍在江南一帶激戰(zhàn),惠山的寺院毀于戰(zhàn)火,僅存寺門匾額。后來,李鴻章在惠山寺的廢墟上建立了“昭忠祠”,辛亥革命后改為“忠烈祠”。

  由于惠山寺座落在名勝之地,聲譽早已隨著天下第二泉的美名而滿天下。它早在唐宋之時,就香火不絕,盛極一時。寺院范圍包括整個愚公谷和寄暢園,僧舍就有一千零四十八間之多。古往今來,多少騷人墨客,以至帝王將相,在經過京杭大運河時,都要在惠山寺逗留。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對惠山寺進行了全面整修,1954年重新設計改建了“古華山門”和二山門,非常壯嚴古樸。

  現(xiàn)在惠山寺還保留著古跡和建筑物有古華山門、唐宋石經幢、金剛殿、香花橋和日月池、金蓮橋和金蓮池、御碑亭、聽松石床、古銀杏樹、大同殿、竹爐山房和云起樓等。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 篇9

  “太湖佳絕處”牌坊—長春花漪—藕花深處—黿頭渚—“黿渚春濤”刻石—摩崖石刻—澄瀾堂

  黿頭渚位于無錫西南郊的太湖之濱,距離市區(qū)約18公里。渚是指三面臨水的小陸地,因為它狀如黿頭而叫黿頭渚。它可以說是獨占太湖最美的一角,向南望,太湖有著青島海濱的氣概;向北望太湖又有著杭州西湖的明媚風光。在這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輔之以別具匠心的`人工點綴,使之成為觀賞太湖最為理想的游覽勝地。難怪詩人郭沫若暢游太湖之后,作出了“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的評價。黿頭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遼闊”的無邊風月,以及早中晚、晴陰雨景致各異的神奇變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時之景吸引著歷代文人墨客和無數中外游人 。

  民國初年,無錫人楊翰西在此購得60畝山地,并于1918年開始對黿頭渚進行最初的開發(fā),開始建構“橫云山莊”;1924年他又撥地1畝多給量如和尚,由量如募款將后山的廣福庵遷于此,更名為廣福寺。1925年,楊翰西利用無錫商團會長的身份,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閣”?谷諔(zhàn)爭時期,改名為“橫云公園”。

  黿頭渚地區(qū)還有王心如在1927年建的“太湖別墅”;1928年陳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鄭明山建的“鄭園”;以及何緝伍和蔡緘三的退廬。當時這些風景都因為蠡湖的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游人不多。1934年榮德生老先生60大壽,他利用壽禮在蠡湖上架起了一座長達375米的長橋,因南端架在寶界山上而取名“寶界橋”,從此溝通了蠡湖南北兩岸的陸路交通,把梅園、蠡園和黿頭渚等景色連成一片,便于游人游覽觀光,同時長橋臥波,恰給蠡湖攔腰一束,平添幾分秀色,橋下的60個橋孔又正好象征著榮德生老先生的60大壽,提醒人們過橋不忘修橋人。

  解放后政府將這里原有的園林、別墅合并為“黿頭渚公園”。1982年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面積從原來的480畝,擴大到1950畝,統(tǒng)稱“具區(qū)勝境”。園內有十大景區(qū)(黿渚春濤、萬浪卷雪、蘆灣消夏、湖山真意、鹿頂迎暉、充山隱秀、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中犢晨霧、三山映碧),我們所要游覽的是黿渚春濤景區(qū),它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江蘇無錫導游詞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江蘇無錫太湖三國城導游詞11-15

無錫導游詞11-25

無錫梅園導游詞12-07

無錫旅游導游詞08-09

江蘇蘇州導游詞06-19

無錫靈山大佛導游詞04-24

江蘇古跡導游詞范文04-01

江蘇雨花臺導游詞01-04

關于江蘇的導游詞04-07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