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文調(diào)查報告 推薦度:
- 水文調(diào)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水文調(diào)查報告范文
為了充分開發(fā)利用有限的煤炭資源,提高礦井防治水害的能力,促進安全生產(chǎn),根據(jù)生產(chǎn)礦長馬飛宇指示,由生產(chǎn)科科長任元方親自帶隊,組織技術(shù)人員對前和煤業(yè)周邊水害隱患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此次專項行動從2010年10月4日至13日結(jié)束,主要對煤礦周邊地表水滲透情況進行調(diào)查。
礦井的地表水體——董峰河、南河、北山河經(jīng)本礦井田外圍。
此次調(diào)查董峰河設測三站,第一站水磨灣橋80米處, 12日下午為最大水流量2.85m3/min,11日下午為最小流量1.06m3/min,平均流量為1.95m3/min。第二站馮村村西橋下,7日下午為最大流量3.36m3/min,11日上午為最小流量1.67m3/min,平均流量為2..37m3/min。第三站良戶河與南河交叉口北處,7日下午為最大流量3.28m3/min,11日上午為最小流量0.978m3/min,平均流量為1.86m3/min,
南河設測五站,第一站秦城橋西160米處,6日下午為最大流量2.78m3/min,10日下午為最小流量0.43m3/min,平均流量為1.25m3/min。第二站秦城橋東60米處,6日下午為最大流量2.38m3/min,10日下午為最小流量0.29m3/min,平均流量為1.04 m3/min。第三站前和橋西100米處,6日下午為最大流量1.28 m3/min, 10日下午無水,平均流
量為0.49 m3/min。第四站前和橋東10米處,6日下午為最大流量1.28 m3/min,9日、10日、11日和12日,下午均無水,平均流量為0.332 m3/min。第五站污水處理廠西,6日下午為最大流量0.92m3/min, 9日上午為最小流量0.37m3/min,平均流量為0.56 m3/min 。
北山河設測2站,第一站火藥庫北100米處,期間10日下午為最大流量1.68 m3/min ,9日下午為最小流量0.29m3/min,平均流量為1.337m3/min。北山河出口北100米處,13日上午為最大流量0.78m3/min,10日下午為最小流量0.2m3/min,平均流量為0.491m3/min。
本次調(diào)查工作基本情況:董峰河,經(jīng)測三站水量無明顯變化,滲透較正常。南河,經(jīng)測各測站水量變化明顯,以秦城橋東60米處至前河橋西100米處滲透較嚴重,良戶與南河叉口北至秦城橋西100米處滲透次之。北山河,經(jīng)測火藥庫北無明顯變化,兩側(cè)站之間水量變化明顯,考慮到前河村河道已鋪墊,則滲漏嚴重地段為前河村南橋至北山河出口段。
本次資料收集時,由于地理環(huán)境復雜,河流沿線有村莊和田地,因此河流使用量和源頭量無法準確了解。其次,由于測量期間天氣以晴天為主,無降大到暴雨和降雨后,水量異常時的河水流量和滲透率。第三,測河儀器不夠先進,方法不夠科學,不能準確測出流量。
為了我礦能夠順利通過省里驗收,我們必須做到第一,加強領(lǐng)導,把煤礦水害防治工作作為煤礦安全工作的重點,納入重要工作日程,認真進行安排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超前預防,嚴防各類水害事故的發(fā)生。第二,加強水害防治技術(shù)管理,給防治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shù)指導,完善礦井排水系統(tǒng)。第三,加強對職工進行防治水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保證職工具備必要的防治水知識,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災的能力。
【水文調(diào)查報告】相關(guān)文章:
水文調(diào)查報告11-30
水文調(diào)查報告范文11-29
水文實習報告05-12
工程水文實習報告01-03
水文地質(zhì)報告06-20
水文站實習報告05-04
水文生產(chǎn)實習報告05-04
水文實習報告15篇06-25
水文個人工作總結(jié)03-15
水文與水資源學實習報告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