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婚嫁狀況調研報告
引導農村青年摒棄婚嫁舊俗,倡導新婚尚。下面是農村婚嫁狀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歡迎繼續(xù)訪問應屆畢業(yè)生報告網(wǎng)!
農村婚嫁狀況調研報告一: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我市農民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高額的婚嫁費用水漲船高、愈演愈烈,已經(jīng)成為許多家庭的重負。
二、存在的問題
高額婚嫁花費和節(jié)節(jié)攀升的彩禮與新農村建設進程是不相協(xié)調的,已經(jīng)對農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民生活的改善和社會風氣的好轉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2.不良婚俗蔓延,不利于農村的和諧與穩(wěn)定。高額的彩禮使原本純潔的婚姻關系帶上了“銅臭”的氣息和買賣的性質,使愛情因金錢而異化。個別女方認為彩禮要了是自己的,不管男方是否有能力,就是要。男方則東借西湊,甚至因“抬”錢而負債累累。高額的彩禮已成為婚姻的“絆腳石”,結不起婚的'男青年,往往會遷怒于父母的無能;有的成為婚后產生矛盾的誘因,引發(fā)家庭不和,因彩禮問題引發(fā)的糾紛時有發(fā)生,嚴重地影響了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
3.婚嫁攀比現(xiàn)象腐化農村社會風氣。在農村,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后,農家孩子少了,子女的婚事是農民一生中最奢華的消費。許多家庭不顧及經(jīng)濟能力,“寧可受罪也要面子”,助長了婚事大辦,送彩禮等講排場、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問卷調查結果表明,82.3%的農民認為同村存在婚嫁彩禮攀比現(xiàn)象,78.5%的農民認為婚嫁彩禮額度高是因為面子問題。此外,索要彩禮陋習的盛行,使部分年輕人養(yǎng)成“擠榨”父母,不勞而獲,貪圖享受的不良習氣,已然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顆“毒瘤”。
4.男青年婚后,父母生活舉步維艱。調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男青年父母在兒子結婚后,靠僅剩的少量耕地維持生活,還要償還所欠債務,身體好的大都在農閑時外出打工,生活質量、幸福指數(shù)明顯低于以往。有的老人將住房騰給兒子而借住親屬家,或搭建泥草居住,有的甚至連水電費都拿不出。黃泥河鎮(zhèn)一位村婦代會主任說,有些年青人簡直不可理喻,婚后小兩口生活滋潤、有存款,而所欠債務卻由父母償還,老人的生活來源只靠少量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何時能還清?何時能過上好日子?老少兩輩的生活差距太懸殊了。
三、幾點建議
根據(jù)調查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倡導文明婚嫁。高額的婚嫁費用嚴重影響婚后生活和家庭和諧,開展具有針對性和有影響力的宣傳教育活動勢在必行。建議由黨委宣傳部門牽頭,發(fā)揮各類媒體的宣傳督導作用,在鄉(xiāng)鎮(zhèn)村屯開展“反對大操大辦,倡導婚事新風”的主題教育活動,揭露和曝光反面典型,廣泛宣傳文明節(jié)儉婚事的新風;市文明辦和婦聯(lián)通過組織開展農村“十星級文明戶”、“文明信用戶”以及婚姻簡辦評比等活動,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的婚姻家庭風尚,教育農村青年樹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能養(yǎng)成啃老族,把個人幸福建立在一家債臺高筑之上,讓婚嫁新風真正進家庭,促進家庭和諧,提高老人生活幸福指數(shù)。
2.引導農村青年摒棄婚嫁舊俗,倡導新婚尚。各相關部門應切實發(fā)揮職能作用,引導廣大農村青年自覺摒棄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帶頭移風易俗、婚事簡辦,鼓勵婚嫁中送知識、送農技、送農機,把消費型嫁妝變?yōu)橛袑嶋H用途的效益型嫁妝。針對農村青年婚嫁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現(xiàn)象,團組織要積極倡導和開展集體婚禮、旅游結婚等形式,引導廣大農村青年新事新辦,倡導農村婚嫁新風尚。不斷引導農村家庭把心思用到發(fā)展家庭經(jīng)濟提高收入上,逐步改變傳統(tǒng)不文明的婚嫁陋習。
農村婚嫁狀況調研報告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和農業(yè)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使農村出現(xiàn)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為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這些占勞動力(18歲-60歲)總數(shù)8%的已婚剩余勞動力也都紛紛向城市轉移。這些轉移的已婚勞動力中男性占98%,從而在農村就出現(xiàn)了一些留守婦女。這些留守婦女大多仍在農村從事農業(yè),照顧老人和孩子。近期,xxx鄉(xiāng)婦聯(lián)通過召開村婦代會主任和部分留守婦女座談會,調查問卷,入戶走訪等方式對本地區(qū)留守婦女的婚姻家庭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婚姻家庭狀況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這些留守婦女家庭只有50%是穩(wěn)定的,婚姻是幸福和諧的,而這些家庭的夫妻年齡基本都是45歲以上;有40%的家庭是有矛盾的,夫妻之間是不和諧的;另有10%的家庭因此已破裂或處于破裂邊緣的`。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在全鄉(xiāng)每年40個左右的離婚婦女中,留守婦女足足占了一半。
二、家庭不穩(wěn)定不和諧的原因
(一)改革開放30多年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對人們思想觀念產生巨大沖擊和影響。尤其大城市的環(huán)境極具誘惑力。一些外出打工的男性賺到錢后禁不住誘惑,其行為似乎印證了饑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欲這句古話,直接導致家庭破。一些男性盡管還維持著原有家庭,但他已看不上那個只顧在家干農活的黃臉婆。這種狀況導致婚姻家庭不穩(wěn)定不和諧的在整個留守婦女中占有33%。
(二)農村人受教育程度低,遇事缺乏理性思考,加上自身責任心不強,導致在外打工不是為家里賺得補貼,而是只顧自己享受或盲目搞投資,最終還欠下了外債,從而導致家庭不和諧乃至破裂。
(三)留守婦女自身思想守舊,生性多疑,對外出打工的丈夫缺乏信任。而外出打工的丈夫經(jīng)過大城市的熏陶,視野開闊,思想開放,性格開朗大方,這些又是一些留守婦女眼里所不能容忍的。無辜的丈夫又不能包容這一切,從而導致家庭矛盾重重。
三、留守婦女對婚姻家庭的心理狀態(tài)及期盼
(一)對于年齡偏大的留守婦女,她們比較關心的是丈夫在外所從事的工種、安全性、收入和生活狀況,并不擔心會發(fā)生影響家庭或破壞婚姻的問題。因為她們對自己多年來的婚姻家庭有信心,尤其她們確信年紀已漸成熟的孩子是維系她們婚姻生活的牢固紐帶。她們當中多數(shù)所期待的是等孩子念高中或讀大學后,自己把家中的土地出租或轉讓他人,隨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少數(shù)年齡偏大的婦女仍愿意留在農村務農。
(二)對于45歲以下的留守婦女盡管她們也關心丈夫在外邊的冷暖和安全,但她們更擔心年富力強的丈夫禁不住繽紛世界的誘惑。她們有的通過隨時打電話方式監(jiān)督丈夫;有的想盡辦法阻止丈夫外出打工;而有的婦女則表現(xiàn)為無可奈何之狀,她們認為婚姻都是命中注定的事;另外也有個別留守婦女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丈夫的言行,在努力改變自己,加強自己與丈夫之間的溝通交流。
【農村婚嫁狀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婚嫁彩禮調研報告03-08
農村婚嫁彩禮調研報告03-25
農村發(fā)展狀況調研報告01-12
農村建設狀況調研報告03-29
關于農村新聞事業(yè)狀況的調研報告03-30
農村弱勢兒童生活狀況調研報告03-22
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狀況的調研報告03-31
牧區(qū)扶貧狀況調研報告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