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調研報告

縣住房保障情況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4-09-18 16:42:13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縣住房保障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精選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縣住房保障基本情況,掌握廣大人民群眾對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需求,為政府年終決策提供必要的政策依據(jù),根據(jù)XX縣“三民”工程大走訪爭先創(chuàng)優(yōu)促發(fā)展活動的工作安排, 8月中旬,我部門由分管領導帶隊,產權產籍股、物業(yè)股、征收辦、房管所、危房改建辦、縣交易中心、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調研組,分赴太平社區(qū)8類、115戶被走訪家庭,采取實地察看、翻閱資料、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就全縣住房保障情況進行了調研,F(xiàn)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關于縣住房保障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精選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根據(jù)國家、省、市的相關文件精神,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住房保障工作,把實現(xiàn)城鎮(zhèn)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這一目標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大事來抓,并列入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年初即制定并下發(fā)了《XX縣廉租住房租售管理辦法》(全政〔2011〕13號),特別是今年6月份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現(xiàn)場工作會議在我縣順利召開之后,縣委、縣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并由縣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制定了《XX縣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方案》,切實把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踐行科學發(fā)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一項重點工程,積極推進,大力實施,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認識明確,態(tài)度積極。在調研中,我們普遍感受到,全縣住房保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政府思想認識明確,職能部門工作積極主動。我縣在2009年啟動了廉租住房建設工作,目前,已建成廉租住房800套4萬平方米,另外有1040套5.13萬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200套1 萬平方米廉租住房、989套近10萬平方米棚戶區(qū)改造安置房在建,走在了全市8個縣(市)區(qū)前列,起到了積極的表率作用。

  (二)合理規(guī)劃,領導重視。縣住房保障主管部門結合我縣實際,正在組織編制《XX縣“十二五”住房保障規(guī)劃》,為“十二五”住房保障明確工作目標。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早在2007年即成立了XX縣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組織協(xié)調。為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專門成立了住房保障股及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設立資金專戶,著力開展工作。

  (三)勇于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在大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同時,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探索總結有益經驗。在積極穩(wěn)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同時,嚴把工程質量關,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納入工程質量安全體系,明確各責任主體的工作職責,嚴格執(zhí)行工程“六制管理”,并建立了項目點聯(lián)系人制度。切實加強和規(guī)范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設管理工作。

  (四)注重實效,全力推進。按照省、市確定的目標任務,狠抓落實,強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障性住房在全縣住房體系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擴大。同時做好年度提標擴面工作,自2007年至今,住房保障條件從人均10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收入標準從人均月收入234元提高到450元;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4元/平方米提高到6元/平方米,對836戶申請保障的住房困難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其中實物配租411 戶,發(fā)放租賃補貼425戶。

  二、住房保障工作突出問題及原因分析

  我縣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在各級各部門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通過走訪調研發(fā)現(xiàn),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困難:

  (一)住房保障申報工作需要加強配合。由于對住房保障工作重要性理解上的差異,加之受社區(qū)管轄區(qū)域及人員調整等因素影響。社區(qū)在年度提標擴面申報工作中存在把關不嚴,吃不透政策等個別現(xiàn)象,導致部分符合保障條件的居民,社區(qū)不讓報,不完全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反而能申報,部分走訪對象對此反應較為強烈。

  (二)保障體系不夠完善。一是保障模式比較單一。目前我縣僅開展了廉租房建設、公共租賃住房,而經濟適用住房尚未真正啟動。二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缺少建設管理的專業(yè)人才,從政策制定、保障對象、土地供應、資金保障、建設標準等方面還沒有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三是低收入家庭住房狀況調查工作機制不完善,在資格審查的過程中,存在申請保障性住房家庭的經濟收入核定困難的問題。四是后續(xù)管理滯后。通過走訪調查普遍對保障性住房的后續(xù)管理心存疑慮,一些由住戶負擔的水、電、暖及物業(yè)等費用難以按時足額繳納,同時,在住房退出機制方面還不夠完善,給后續(xù)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融資渠道不夠暢通。由于我縣財政收入普遍較低,經濟總量較小,政府儲備土地有限、拆遷成本高、財政支出壓力大的問題。目前我縣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主要是國家、省、市、縣按比例的配套資金,要形成一種規(guī)范的“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融資渠道還需要一段時間。

  (四)保障性住房設計不夠合理。一是沒有考慮配比建設一定數(shù)量的無障礙房,在今年分配入住時,承租家庭成員中有重病或殘疾的,無法正常入住。二是房型設計二室一廳達不到10%,大部分為一室一廳的小戶型,走訪對象反應在使用及功能上受限制。三是小區(qū)在公共使用空間考慮上不夠合理,和苑小區(qū)、王曹小區(qū)的廉租住房底層設置了儲藏空間,但沒有殘疾車、來訪人員的車輛停放位置,給小區(qū)規(guī)范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

  (五)基礎配套需進一步完善。因土地受限,部分保障性住房在規(guī)劃選址上相對偏僻,教育、衛(wèi)生、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及時配套有一定難度,供水、供氣、供電得不到有效保證,保障戶出行不便,文化娛樂、購物場所等配套實施不能及時跟進的問題,增加了保障戶的生活成本。

  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一)明確目標,提高認識。縣委、縣政府將住房保障工作納入了今年工作目標績核考核,同時與縣住房保障部門簽訂了民生工程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年度工作目標和完成的時間節(jié)點。目前,全縣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進展速度較快,在做好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工作的基礎上,下一步應著手完善經濟適用住房的建設和管理機制,為解決中等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提供有效途徑。做好社區(qū)住房保障專職人員的培訓工作,熟悉、掌握政策,把好申報關,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要盡快納入住房保障體系,讓老百姓充分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二)協(xié)調發(fā)展,科學編制規(guī)劃。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應置于政府的全局工作之中,科學謀劃,統(tǒng)籌兼顧,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積極穩(wěn)妥地編制規(guī)劃。建議政府在今后每年的財政預算中適當作出安排,保證規(guī)劃編制的順利實施。項目規(guī)劃既要盡可能選擇市政設施健全,教育、醫(yī)療、交通便利的地方,又要考慮縣政府的財力可能和群眾的承受能力,把規(guī)劃制訂在扎實、可靠的基礎上,確保規(guī)劃一批,開工一批,建成一批,安置一批,使困難群眾真正享受到保障性住房建設帶來的實惠。

  (三)拓寬融資渠道,加大配套資金力度。縣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我縣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工作力度,為全縣保障性住房建設配套好項目資金。建議在積極爭取國家、省、市項目資金的同時,也要足額配套,以緩解建設資金不足的局面,使全縣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按計劃整體有序推進。廣泛動員并吸引有實力、社會責任感強、信譽好的企業(yè)家,投身于保障性住房的開發(fā)建設。同時,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用好用活中央、省市專項資金,積極開展廉租住房租售并舉的試點工作,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用出讓產權的收入,緩解政府投資壓力,滾動發(fā)展,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四)細化保障性住房設計,完善戶型功能。根據(jù)《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設導則(試行)》的要求,建議一是廉租住房中建設不于10%的無障礙房;二是戶型設計應以二室一廳為主,可參照《導則》的推薦戶型;三是在其他設計上,本著“確保使用、適度前瞻”的原則,取《導則》要求的中間值較為合理。

  (五)完善措施,促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健康發(fā)展。根據(jù)地方經濟發(fā)展,結合我縣實際,建議對已建成的廉租住房可以實行出租與出售相結合的“租售并舉”方式,按群眾自愿原則可以出租,也可以出售部分產權,實行共有產權制度,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要正確看待,進行深入的調研和探討,在不違背有關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或政策措施。同時,要按照相關文件精神,落實配建政策,做好商品房配建廉租保障住房等工作,普通商品住房中要配建不低于5%的廉租住房和不低于10%的公共租賃住房,必須在出讓合同中明確保障性住房的建筑總面積、分攤土地面積、套數(shù)套型面積、建成后政府收回或收購的條件,對沒有按照規(guī)定配建保障性住房的。

  (六)積極探索經驗,加強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務。住房保障管理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住房保障工作能否公平、公正實施、關系到住房保障資源能否公平善用、關系到政府的形象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因此,通過走訪調研,一是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方式。應對實物配租形式進行改進,可依據(jù)不同的收入狀況和住房情況對低保戶劃分等次,按類別繳納不同比例的住房保證金,強化約束管理,確保“易進易出”。二是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動態(tài)管理機制。應逐步建立、健全保障對象家庭收入和住房現(xiàn)狀監(jiān)控體系,提高核定工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不斷完善廉租房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三是加快建立兩級住房保障信息系統(tǒng),并與市級管理部門聯(lián)網,實現(xiàn)多部門共享,依托信息技術,建立健全縣、鎮(zhèn)、社區(qū)三級聯(lián)動的信息化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機制,只要我們按照中央、省、市的有關要求,上下一心,扎實推進,創(chuàng)新工作,通過共同努力,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難題一定能得到有效解決,“住有所居”的目標也一定能夠早日實現(xiàn)。

【縣住房保障情況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11-21

保障性住房調研報告11-22

縣生豬養(yǎng)殖情況調研報告03-21

經費保障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03-06

廣東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情況報告05-08

縣春耕備耕情況工作調研報告03-21

縣家庭農場發(fā)展情況調研報告06-21

縣服務業(yè)發(fā)展情況調研報告03-21

縣女干部培養(yǎng)選拔情況調研報告03-21

縣旅游業(yè)發(fā)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