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絳先生傳讀后感 推薦度:
- 楊絳傳讀后感 推薦度:
- 楊絳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楊絳傳讀后感
當(dāng)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楊絳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每當(dāng)夜深人靜之時,忘卻了白天的緊張與疲憊,處世的煩惱與愁緒也消失了。沒有塵世的喧鬧和打擾,我獨游于字里行間!稐罱{傳》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記得在學(xué)校的頒獎詞中聽聞過這個名字,封面中幾個大字"生命的烤火者"令人遐想。不禁翻開書頁,了解楊絳先生的一生。
書的一開頭便介紹了楊絳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無錫小鎮(zhèn)的楊季康,那一片鐘靈毓秀的土地讓小小的楊季康渾身上下給人一種和顏悅色、溫文爾雅的氣息。想象中這樣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即可,其實溫潤是楊絳先生的底色,但要誤認為她是個"面人",那就大錯特錯了。文革期間,她的丈夫錢鐘書被莫名的扣上了一個"罪名",被貼上了大字報,楊絳激烈的反應(yīng),震動了她的同事,人們沒想到弱質(zhì)芊芊的楊絳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外柔內(nèi)剛。她抗議,她吶喊,這正是文革期間中國知識分子的表現(xiàn),鐵骨錚錚、剛正不阿,更表現(xiàn)她對丈夫真摯、深厚的愛。她常說:"憂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難方能滋生修養(yǎng)。"在最艱難的日子里,她始終和祖國共沉浮,這才是知識分子應(yīng)有的擔(dān)當(dāng)。
楊絳與他的丈夫錢鐘書被稱為文學(xué)界的珠聯(lián)璧合,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夫婦二人始終如一、淡泊名利、潛心向?qū)W。楊絳先生的作品《我們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著會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雜瑣事的事的回憶錄,就在我將書往下翻閱,我才明白:這是充斥著生死離別的回憶錄。女兒與丈夫相繼離去,楊絳先生已心靜如水,感嘆:"世間好物不堅拆,彩云易散琉璃脆。"生死無常,世事就如一場長夢,夢醒了,就回家了。不得不感嘆先生的文學(xué)功底以及對世俗紅塵的釋懷。她的筆清淡,她的文哀而不傷。她給人以無限慰藉,給人以生命的希望。
經(jīng)歷了與家人的生離死別,中國的分崩離析種種事變,楊絳先生孑然一身地生活在世上,飽經(jīng)滄桑后,她并沒有一臉戾氣反而更加沉穩(wěn)。歲月將她打磨成了一顆珍珠,光芒并不耀眼,內(nèi)斂而溫潤。
也許我對楊絳先生還沒有理解透徹,對她的作品也沒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從《楊絳傳》中至少我認識了一個堅韌、愛國、勇敢的女人。她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接受了中西文化之火的洗禮,她的生命亦烘烤著百年的文學(xué)歷史;鹞耍沧吡,她的文字,她的品質(zhì),將永存于我的心中。
【楊絳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楊絳語錄10-26
楊絳的語錄02-15
楊絳經(jīng)典語錄08-17
楊絳的經(jīng)典語錄11-03
楊絳傳讀后感03-05
楊絳的語錄34句12-31
楊絳經(jīng)典語錄精彩02-17
楊絳先生傳讀后感06-09
楊絳傳讀后感范文通用04-25
楊絳經(jīng)典語錄唯美句子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