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反映了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三國演義》全篇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漢室衰弱,全國爆發(fā)了著名的黃巾起義,各路英雄趁圍剿之機發(fā)展各自的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在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滅袁紹,統(tǒng)一北方。赤壁之戰(zhàn)后,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從而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wěn)定的局面。小說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jié),也有兵法韜略,是一部非常不錯的歷史演義經(jīng)典。
讀完這本書,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及思考,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曹操及呂布這幾個人物:我知道了劉備張飛關羽在桃園三結義,他們帶兵去打仗,立了許多戰(zhàn)功。曹操讓關羽去刺殺官兵的頭子,關羽很厲害,一杯酒還沒冷就已經(jīng)回來稟告曹操,已經(jīng)殺了官兵頭子。當呂布的干爸被人殺了之后,他加入了劉備的軍隊,等到他們軍隊壯大之后,他們打敗了想戰(zhàn)勝他們的曹操,最后曹操逃跑了。到了后來呂布叛變了,劉備讓關羽和張飛把他殺了,后面曹操大軍再次和劉備大戰(zhàn)時,劉備卻輸了,這應證了“戰(zhàn)場無長勝將軍”這句話。
劉備三人到諸葛亮的茅屋三請諸葛亮,當去第三次時,諸葛亮被他們行為所感動,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從中我知道了“三顧茅廬”這個詞的意思。我還知道了關羽最后被殺因為沒有聽從屬下意見,中計而死,張飛要去報仇,被刺客殺死,劉備也想去報仇,但卻沒成功。到了后面,劉備兒子繼承王位。書中還寫到了諸葛亮幫趙云出了很多主計謀對付曹操,但都沒有成功,諸葛亮神機妙算,他連自己生命快到盡頭都能算出來。
從這些內(nèi)容中,我知道曹操和劉備都是很聰明的人,他們之間打了很多仗,關羽和張飛稱得上是劉備的左膀右臂,而諸葛亮真可謂稱得上是“神算子”。從整本書中,我知道了當時戰(zhàn)爭的殘酷無情,也知道了這里運用了很多孫子兵法戰(zhàn)術,我也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勇有謀。
讀完這本書,我也在思考:為什么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結義時說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不是這樣的呢?這本書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多影響,有哪些影響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12-10
讀《三國演義》有感07-03
讀《三國演義》有感(熱)08-25
讀三國演義有感集合01-13
讀《三國演義》有感500字02-12
讀三國演義有感15篇06-15
讀三國演義有感(精選35篇)12-28
[薦]讀《三國演義》有感15篇08-24
[推薦]讀《三國演義》有感14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