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鼠讀后感實用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狗貓鼠讀后感實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狗貓鼠讀后感實用1
這個周末我的語文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讓我們細讀魯迅先生寫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并寫出讀后感。我回到家,就翻開書,簡單看了一下目錄。頓時,我的目光落在了一篇名叫《狗·貓·鼠》的章節(jié)上。初看題目,還以為是先生小時候與他們家的三種動物發(fā)生的奇聞軼事。但當我把這章看完之后,我才茅塞頓開。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魯迅先生仇貓——既不喜歡貓的原因。在這一章節(jié)中,先生清算了貓的三種惡性: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玩弄厭了,才肯吃掉它;第二,貓與獅子、老虎等兇殘的肉食動物同為一類,但展現(xiàn)在人面前的卻是一副嬌寵可愛的姿態(tài);第三,它總在配偶時嚎叫,讓人心煩。讀到這里,除了對先生精湛的寫作手法感嘆外,也不得不對魯迅先生的`“罵人術”心生贊嘆!先生就是先生,連寫一個兒時的回憶錄也不忘罵罵那些跟貓一樣的“正人君子”。
在《狗·貓·鼠》這一章節(jié)中,魯迅先生取貓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恰到好處得把生活中那些與貓相似的偽君子描寫得淋漓盡致,生動形象得把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欺軟怕硬、恃強凌弱的特點表達出來,表述了他們對弱者的“盡情折磨”和對強者的“一副媚態(tài)”,寫出了先生對這些人的厭惡。同時,作者追憶童年時救下的一只隱鼠的經(jīng)歷,也表達了作者對弱小者的同情。
《狗·貓·鼠》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諷刺了那些與貓一樣有丑惡嘴臉的人。直到現(xiàn)在,對文壇的影響依然十分巨大。
狗貓鼠讀后感實用2
那是一個迷信權威的世界,“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個字不錯。這些既然都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睓嗤@個角色,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太大的影響,人們往往盲目的去迷信他,去相信他,也強迫自己的子孫相信他,我們茫然從他的手中接過了知識,這知識卻堵住了我們的求知的欲望,大多數(shù)人會想:既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知識了,又何必去鉆研呢?就這樣,一個錯誤的知識往往占據(jù)了人們的大腦幾百年。
哥白尼提出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熟知的日心說,但當時的人們都只相信地心說,日心說的支持者很少,甚至有一位名叫布魯諾的`科學家為了維護日心說而被燒死,雖然日心說被提出很久后才被注意,但它引領人們找到了真理,擺脫了錯誤。
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但年輕的伽利略不信這個邪。他在比薩斜塔上進行實驗,推翻了統(tǒng)治千年的教條。明明只要自己親手實驗一下便可證明的錯誤,卻能成為流傳千年的教條,權威的影響太大了,它統(tǒng)治了人們的身心,讓人只懂得相信權威而不明白探索真理。權威的話,也毒害了人們的求知欲。
讓我們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一味的迷信權威,要相信真理,用自己的雙手親自去驗證真理!
狗貓鼠讀后感實用3
《狗貓鼠》文中透過描述貓、狗及隱鼠的一些性情等事例的描述,來比喻人際關系。魯迅先生以簡潔的語言,細致的描述,生動的比喻,把貓與狗、鼠之間的敵對關系委婉地表達出來。這篇文章處處充斥著魯迅先生對貓殘忍態(tài)度的厭惡,對隱鼠的可憐,對狗的忠誠。魯迅先生還引用了狗貓結仇來說明當時社會中的腐敗,嘲諷那些無中生有的言論。這令我想起了當今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以及被貶低的正義。
一開始讀到狗貓鼠這篇文章,有許多段落都讓我感覺晦澀難懂。
魯迅不喜歡狗,覺得他愚蠢、沒見識。在《自然史底國民童話》中動物們說象弓著背,狗就傻里傻氣的說弓著背的貓就是象,著實傻到?jīng)]底。
魯迅倒是喜歡那弱小的小隱鼠。覺得他可憐、靈活、嬌小、可愛。在魯迅的筆下,確實是只有趣的小寵物呢!
我想魯迅的想法也不會與我相差太多,他為何對貓、狗如此厭惡,又對鼠如此喜愛呢?仔細看看才發(fā)現(xiàn):這文章多處提到了人。細細琢磨,才明白了魯迅先生的比喻。那貓不就是愛持槍凌弱的人嗎?狗不就是自以為學識淵博的“富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之流嗎?那弱小的鼠正是社會上那些受人欺凌的人民。這篇文章正是魯迅對欺壓、誤導者的不滿,對苦難人民的憐憫與關懷的表現(xiàn)哪!
【狗貓鼠讀后感】相關文章:
狗貓鼠初中讀后感《狗貓鼠》讀后感悟12-26
《狗貓鼠》心得體會03-09
狗貓鼠的讀后感02-11
《狗貓鼠》讀后感11-04
狗貓鼠讀后感02-08
《狗·貓·鼠》讀后感03-02
《狗貓鼠》讀書心得09-06
狗貓鼠讀后感范文05-22
狗貓鼠學生讀后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