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讀后感
《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復仇記》,講述了十九世紀一位名叫愛德蒙·唐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慘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復仇的故事。下面是YJBYS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痘缴讲簟纷x后感,歡迎閱讀,希望你喜歡。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
時光匆匆獨白將顛沛磨成卡帶,十四年的光陰已過,就連莫雷爾船長都一認不出唐泰斯的模樣。“你像我見過的一個人,一個很重要的人”梅瑟苔絲如是說著。
我想每部傳奇的小說都會有一條故事線留給愛情,基督山伯爵也不例外。簡禎曾言:
“愛情容不得道路以目,一切都應是烈日下的曝曬,愛就要讓自己聽到身體里因為愛而裂帛的聲響,如暗夜里盛情而放的焰火棒,絢爛而靈異。”為愛直入烈日,是一種勇敢。而隨著年紀的增長,烈日與理性似乎成立矛盾的對立面,越理性越似乎面對感情也愈發(fā)小心謹慎。就像青年時的唐泰斯為梅瑟苔絲而瘋狂,但他入獄以后,梅瑟苔絲不但嫁給了仇人還生了孩子,即便愛的再深,他也是無法接受的。他像一個帶著面具的棄兒,帶著冷漠的復仇的新穿梭在巴黎,而身旁的海黛卻給了他新的感情,相比仇恨更為清澈的愛情。
或許這相較于其他小說里的愛情,不那么的搶眼。那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的愛情,源于某日阿里薩無意間經(jīng)過費爾明娜達薩那小小的縫紉室時那偶然的一瞥。是啊,愛情可以來的那么突如其來,那么讓人猝不及防。而《基督山伯爵》里的愛情則是在整本書最溫情的碎片。當然,這種碎片式的愛情定不會有那么悲慘的苦杏仁的味道。“沒有比愛更感到艱難的事了”,也沒有什么比愛更能讓人感到愉悅的事了。然而,愛可以開始于一念之間,也可以泯滅于一念之間。當重生般的唐泰斯穿梭于集市中,在他偶然看到曾經(jīng)讓自己魂牽夢繞、私定終身的人時,他忽然間問自己怎么會殘酷地讓那樣一個幻影在自己的心里占據(jù)了那么長時間。再然后,當他再次拾起那種愛情,那上帝的棄兒摘下面具最終還是聽從內(nèi)心的想法,與海黛泛舟遠去。果如其言:“誰也不知道這種依賴是建立在愛情,還是相互習慣?”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
看過近五遍的《基督山伯爵》,卻遲遲不敢下筆寫讀后感,只是覺得自己資歷淺,無法對這樣一部傳世之作發(fā)表什么評論。大仲馬在文學上的成就曾經(jīng)沒有被提到一定的高度,與同時期的雨果比起來,人們覺得他的光芒要暗淡得多。而《基督山伯爵》這樣一部作品客觀而言也并非上乘之作。然而,經(jīng)典絕非是庸俗而單調(diào)的,經(jīng)百年時光輾轉,當這本書承受過歷史的車轍,歷練出了一種沉靜和睿智,品味甘醇,歷久彌新。
“在許多浪漫派作家,甚至包括雨果這樣揭露社會罪惡有一定深度的作家都在宣揚容忍、寬恕、仁愛等階級觀點并在其作品當中刻畫相應的道德完善的苦役犯冉·阿讓這樣的人物形象時,大仲馬卻在《基度山伯爵》當中極力鼓吹復仇,為弱者伸冤,極力刻畫艾德蒙這樣一個復仇天使的形象”我想這便是《基督山伯爵》能一百多年來吸引著世界廣大的讀者,而且讀后總令人回味無窮的原因。
還記得《肖申克的救贖》里有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一切高墻都關不住的東西,他就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那就是希望”它與《基督山伯爵》奇妙的統(tǒng)一著,就像這本書的結尾這樣寫道:“世上沒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況的比較,唯有經(jīng)歷苦難的人才能感受到無上的幸福。必須經(jīng)歷過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歡樂;钕氯ゲ⑶疑蠲罎M,我心靈珍視的孩子們。永遠不要忘記,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來之日,人類全部智慧就包含在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
14年的伊夫堡牢獄生活給了他除了日復一日被自由與痛苦撕扯的焦灼和一副病態(tài)的高貴蒼白之外,還有法利亞神甫給予他的無價智慧。遲遲不能忘記的是,艾德蒙在監(jiān)獄的墻壁上一遍又一遍的刻著“god will give us justice”當法利亞神甫出現(xiàn)在他的監(jiān)獄里,他驚恐著,慌張著,與此同時興奮而激動。他清晰地記著墻壁上磚數(shù),支支吾吾的與神父交談,近四年的時間沒有與外人交談。當神甫反問,你給他們?nèi)∶至嗣?我不禁笑出聲,然后知后覺,深感心酸又覺敬佩,近半生的牢獄生涯,日復一日的在狹小漆黑的監(jiān)牢里忍受饑餓和寒冷,還能用幽默的口吻和唐泰斯開玩笑。
我們得相信,痛苦有時并不是一件壞事,在絕望的邊緣往往蘊藏希望:而在死的旁邊,常有生相隨。也正是這段暗無天日的囚徒生活把迷惘膚淺的鄧蒂斯變得智慧、堅強,他的仇敵讓他歷經(jīng)的苦難與折磨,不但沒有打倒他,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由于“無法確定突然降臨的災難來自于哪一只手,他泄怒于自己,泄怒于那些來惹惱他的最微小的東西——一粒沙,一莖草,或一絲氣”唐泰斯在獄中想到了死亡,餓死自己,輕生或許是結束痛苦最直接的方式。然而,人生最動人的奇觀也就是死亡,人最不能直視的就是那些顯而易見的不公平,只有在一些場合人性才回暴露的一覽無余,觸摸死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最后還是選擇了等待,因為心里還存有一絲希望。劫后重生猶如鳳凰涅槃,就像古語所言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最終成功復仇。
當唐泰斯一動不動的倒在孤島上,精疲力盡的聽著狂風暴雨,那卻是他睡的最舒服的一晚。心中的復仇計劃即將可以實行,可我又忍不住想,當他的復仇計劃成功,心中那積存已久的仇恨巨石粉身碎骨,是不是也會有悵然失落的感覺。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相關文章: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10-26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10-24
《基督山伯爵》的讀后感05-30
《基督山伯爵》的讀后感10-09
《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02-10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02-07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10-28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精選)09-11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范文10-05
有關《基督山伯爵》的讀后感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