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017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
這些天我一直在看《蘇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時空中閃現(xiàn)的哲人們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義的。
“蘇菲”這個名字有“智慧”的意思。
那么,《蘇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
哲學,便是能夠讓人變得更加智慧的學說。
在我13歲的時候我買下了這本書,沒有想到,一看就是四年,看了三遍。
說它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真的一點都不為過。
“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在我心中時時縈繞,排解不開。
世界仿佛是重新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而我是剛剛在那只“大兔子”的皮毛中抬起頭,準備端詳宇宙中這位“魔術(shù)師”——“生命最初的意義”——的臉。
我并不確定我會知道什么,我也不確定我會發(fā)現(xiàn)什么,可是我知道,過程有時候比結(jié)果更重要。
于是我開始追隨艾伯特和蘇菲的腳步,展開了這場在哲學世界里的游歷。
十四歲的少女蘇菲看見鏡子里的自己瘋狂地眨眼,于是她走進了哲學的世界。
笛卡爾說:“Cogito,ergo sum(我思故我在)。”這個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帶領(lǐng)下開始在哲學這個世界中徜徉著,思索著。
世界起源的紗幕一層層被掀開,但是新的疑團卻又接踵而來。
席德,蘇菲,艾伯特;席德佳,蘇菲亞,大艾伯特;樹林中無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從吉普賽婦人那里買來的一面“魔鏡”……每件事物都是線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謎團。
蘇菲邊走邊想,一個個新的哲學天地展現(xiàn)在她的面前。
事情的真相,原來竟是如此……
果真是我思故我在。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都在這本書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處。
像另一個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
在這個缺乏夢境缺乏哲學的時代,我在這本書里找到了他們兩者之間最完美的統(tǒng)一。
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經(jīng)“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
有位哲學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
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其實我沒有什么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著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負責。
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
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著,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
可是,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么浩瀚這么偉大的世界。
可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術(shù)師”。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2】
文學是無數(shù)的語言文字拼湊而成的藝術(shù),科學是無數(shù)的定理定律組成的知識體系,美學是無數(shù)人對現(xiàn)實的感覺所組成的審美意識,而哲學,我覺得它是無數(shù)個世界的概括與總結(ji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談到哲學,也很少有人會去研究哲學。
在大學里有那么一句話:選擇哲學,等于待業(yè)。
這句話說明了哲學這條路是條死胡同。
在以前我對哲學從來就沒有任何的概念,從不知道哲學是什么,也從沒接觸過,但在初中的時候我第一次認識了哲學。
在一次演講中我選擇了《蘇菲的世界》作為題材。
閱讀了它之后,我總算明白哲學其實并不是那么的陌生,其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不論是文學、科學、美學等等它們都有哲學。
印象最深的就是開篇蘇菲收到了一封信,里面只有1個問題:你是誰。
從這個問題它就把我?guī)нM了哲學里。
你是誰?多么奇怪的一個問題。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看似非常簡單,卻又似乎永遠也沒有答案。
我是王憶瑋?還是說我是一個生活在銀河系里的太陽系里的地球上的中國浙江杭州的人?但是叫王憶瑋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已經(jīng)有了多少個,在未來還會出現(xiàn)多少個,他們都叫王憶瑋,但是就是我么?而在杭州又有成千上萬的人他們又可以替代我么?答案顯然不對。
在思考了很久以后,我只能回答說,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出任何的詞匯來說清楚“我”到底是誰。
就這么一個問題,便把我吸引進了哲學的世界里,它是多么的神秘,多么的有趣,我似乎永遠也摸不透它……
在書中我分清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我認識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笛卡爾,佛洛依德等等著名的哲學家。
記憶中最有趣的一句話就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所說的一句話:Cogito, ergo sum。
這是法語翻譯成中文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
根據(jù)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
意思就是因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可是笛卡爾為什么要說這么一句話呢。
笛卡爾是當時懷疑論者的代表人物,他懷疑世界上的每一樣東西,但有一件事情是他絕對肯定,那就是他一直在懷疑。
也因為他一直在懷疑,所以他一定是無時不刻的在思考,而因為他必然是在思考的所以他也一定是一個思考的存在者。
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也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了。
但是這個時候我又有了新的疑問,為什么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難道他就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么。
之后我便用我哲學的頭腦解開了這個疑問。
因為如果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卻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那無疑,他和一具行尸走肉是完全沒有區(qū)別的,也只有當自己在不停的思考當中,生活才變的有意義,而世界也將會承認這一個思考的存在者。
剛解決一個問題,不自覺的,我的腦海中又跳出一個問題,難道只要思考了,存在了,生活就一定有意義嗎?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想要自殺,想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呢。
他們并沒有感覺這個世界有意義,他們是厭倦了這個世界。
所以我覺得并非只要思考,那生活就是有意義的。
記得在書中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天早上一家三口吃完了早餐,媽媽便轉(zhuǎn)身去收拾碗筷了,就在這時,爸爸突然飛了起來,懸在了空中,僅有2歲的孩子看見了什么表情也沒有,但是當媽媽轉(zhuǎn)過身來的時候卻嚇的暈倒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呢?只是因為孩子并不知道萬有引力,他不知道人在正常狀態(tài)下不會飛,但是媽媽知道這一切,她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世界,接受了這個世界。
而孩子他什么也不知道,他最多只會好奇,為什么爸爸飛起來了,媽媽沒有飛。
他只有一顆好奇心。
但是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人都早已習慣了這個世界,不會愿意多費精力去思考那些費腦筋的問題,所以他們總是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而對于生活條件差的人,自然就會產(chǎn)生了厭倦的心理。
如果當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愿意接受這么一個世界,不愿多加思考的話,那這個社會也就將停止發(fā)展。
而當我們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思考時,我們自然會明白得越來越多,而這個世界也將加快腳步發(fā)展。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完全不切實際的學問,一門無趣乏味的學問,但是當我讀完整本書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哲學是最貼近生活的,它就是關(guān)于每個人心中的問題的一門學問。
只有哲學才可以打開每個人心中的那個世界,只有哲學才可以解釋我們心中的那些“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
而當它在打開我們心中的那個世界的同時,也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世界,成為我們各自世界中的那株萌芽。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3】
有一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世界,改變了我的一生,它就叫做《蘇菲的世界》。
它是由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寫的一本哲學啟蒙讀物。
賈德?lián)胃咧姓軐W老師多年,同時撰寫了這本風靡全球書,并憑此奠定了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
本書主人公是一個叫做蘇菲的14歲女孩,在她某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只寫了兩句話:“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一開始她只認為這是一個惡作劇,可她的思維卻不知不覺的思考這個問題,此后,蘇菲不斷收到這個叫艾伯特的神秘導師的來信,從信中,蘇菲開始了她的哲學課,開始探索人生,探索世界了。
作者正是通過艾伯特給蘇菲傳授哲學知識的經(jīng)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的發(fā)展。
從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爾,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通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并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并加以解釋。
然而隨著蘇菲哲學課越來越深入,她和艾伯特漸漸發(fā)現(xiàn)他們只不過是一位挪威少校為他的女兒席德寫的一本書中的人物。
最后,蘇菲和艾伯特終于脫離了少校的控制,并隨著小說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了他們的世界。
簡單的構(gòu)思就是作者賈德跟我們是同一層面同一世界的人,而少校和她的女兒是作者創(chuàng)造的人,而蘇菲和她的哲學導師又是少校為他女兒創(chuàng)造的人,作者用“少校與蘇菲”的關(guān)系,在跟我們探究著人存在的形式究竟是什么,因為主宰著蘇菲的世界的少校也只不過是作者筆下的人物,而這也恰恰是作者的反諷,或許我們活著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寫的一本小說罷了,連我們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證明。
我不禁聯(lián)想到到了笛卡爾說過的一句話:“我思故我在。”也許我們只是在這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存在過而已。
我們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人生開始慢慢形成的階段,而這本書對自身素質(zhì)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好處,其實能不能做社會的強者是一回事,能做一個真人才是最重要的,剛?cè)ナ赖膯滩妓咕褪翘K格拉底的超級粉絲,他酷愛哲學,他曾自問自答:“哲學是什么?—哲學就是認識你自己。”所以讀這本書可以讓你的思想更深刻,更清楚的認識你自己甚至是認識世界。
哲學可以提高人心靈層次,現(xiàn)在的社會尤其是當今中國社會被實用主義占領(lǐng),人們天天都在為生活而忙碌,沒什么人去關(guān)心心靈的問題,什么哲學還不如一份快餐,一部網(wǎng)絡小說,一張影碟,。
我希望更多的人去看看《蘇菲的世界》,蘇菲的世界即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能喚醒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guān)懷和好奇。
我們應該好好看看這個世界,不要總是覺得凡事都是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么東西都有它的根源,它的道理,我們要抱著好奇心去探索,去發(fā)掘,去應用。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8-08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02
名著《蘇菲的世界》心得及筆記10篇06-09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作文10-11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1-22
關(guān)于寫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10-09
初中作文《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12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3篇]06-09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5篇10-18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通用34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