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中
看了《三國演義》卻不會寫讀后感?800字《三國演義》讀后感小編為你奉上,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1】
從小,總聽哥哥姐姐們提起中外名著《三國演義》,于是便纏著家人為我講《三國演義》。
無奈當(dāng)時年紀(jì)尚小,歪著個腦袋傻呆呆地聽家人費力地跟我解釋每-句話的意思。
當(dāng)?shù)搅诵W(xué)二年級時,終于把這本我思念已久的書勉勉強強讀完。
可是-個剛步入學(xué)習(xí)的殿堂的小學(xué)生,怎能深刻地理解到書中的含義呢?到了現(xiàn)在,我才漸漸讀懂魏國、蜀國、吳國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三國時代,戰(zhàn)火紛飛,英雄輩出,但--誰是英雄?
劉備是英雄嗎?有人會說,他當(dāng)然是英雄!劉備知道沒有-個足智多謀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業(yè)的。
于是他三顧茅廬,找諸葛亮來共謀大事,前兩次拜訪諸葛亮不在家,當(dāng)劉備第三次找他時,諸葛亮卻在午睡。
劉備當(dāng)時雖不算很有名氣,卻也是-個將軍呀。
而這位將軍,卻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等諸葛亮睡醒。
這件小事,足以看出劉備的謙虛和明智。
況且曹操曾對劉備說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看人達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這么說,劉備怎么會不是英雄?不過,我卻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
且不說劉備沒有強大的軍隊;且不說劉備沒有穩(wěn)固的地盤;且不說劉備沒有太大的名氣,劉備的人品也有點問題,呂布之死足以證明。
想當(dāng)初,呂布曾在劉備危難之時救過他,使他避免了-場注定就不可能成功的敗仗。
可當(dāng)呂布被曹操捉住,曹操問劉備該不該留下呂布時,劉備卻忘恩負(fù)義地說了句:“別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呂布就這樣被自己恩惠過的人的-句話給斃命了。
有軍事謀略的人--諸葛亮。
那么,諸葛亮是英雄嗎?不錯,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期間,曾促成劉備與孫權(quán)軍事集團的聯(lián)合,以及在劉備去世前,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
大家可能還會想起很著名的空城計。
但是,《三國志》里對此事卻予以駁斥,說當(dāng)時在陽平這個地方根本不可能發(fā)生這種事。
因為當(dāng)時的司馬懿官居荊州都督,駐扎在宛城,不在陽平戰(zhàn)場,不可能發(fā)生空城計。
而且,像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fēng)等事情都是編出來的。
如果《三國演義》里沒有出現(xiàn)這些事情,恐怕人們也不會對他那么崇拜了吧。
那么曹操呢,他算是英雄嗎?我看他也不是英雄。
有-次,曹操住在朋友呂伯奢家里,聽見門外傳來磨刀聲,他起了疑心,把那家人全給殺了,還說了-句令人氣憤的話:“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誤殺人還這么理直氣壯,此人不奸,何人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讀不厭。
但是,這其中有的人物愚不可及;有的人物狡猾奸詐;有的人物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心胸狹窄。
如果用我的標(biāo)準(zhǔn)來評價《三國演義》中各具特點的人物,恐怕沒有-個算得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應(yīng)該聰明透頂、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寬宏大量、與人為善。
他們就在我們身邊,如孔繁森、劉玉儒、任長霞,他們都是我們的時代楷模,民族英雄。
因為有了這些英雄,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我們應(yīng)該在生活中學(xué)習(xí)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為家長、老師、同學(xu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要人人都有為他人著想的精神,祖國的明天會變的更美好。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2】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于是寫下這篇三國演義讀后感。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xué)名著。
《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
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西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的英雄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趙云,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也趙云是一名智將吧。
在跟曹操打仗時,因弄丟了二嫂,義無反顧的就帶著僅有的20多名官兵,向曹操的大軍中沖了過去,路上遇到敵將,幾槍就刺于馬下,找到阿斗后,放下護心鏡,殺進曹操的大軍之中,勇猛過人,其中還奪得了一口尚方寶劍--青鋼劍。
趙云在曹操的陣中所向披靡,一連砍到好幾名武將,好幾面旗幟,曹操在這場戰(zhàn)役對著云刮目相看,但由于體力不支,要不是張翼德在長坂坡上,趙云早就死于亂軍之中了吧,不過趙云到死也不放棄阿斗,這一點讓我非常敬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jǐn)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武力、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
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
再說蜀國,首當(dāng)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
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
還有像鳳雛:龐統(tǒng)、姜維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rèn)為都不如孔明。
吳,一個占據(jù)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魯肅、陸遜吧,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性格關(guān)系著成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yīng)該要有誠信吧。
如果一個人把現(xiàn)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么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
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3】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不同的時期讀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幼時,看《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個個傳奇的故事,桃園三結(jié)義,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
我還明白了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計。”……的含義。
在低年級,我看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記著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的人物: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yīng)M義的關(guān)羽,粗中有細(xì)的張飛,赤膊上陣的許褚、抬棺上戰(zhàn)的龐德、陰險狡詐的曹操、軟弱無能的劉禪……
在高年級,再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
對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rèn)識。
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dǎo)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zhèn),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
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yīng)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zé),也不應(yīng)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yīng)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著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yán)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guān)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wù)正業(yè),無故鞭打士兵,導(dǎo)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tài)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
可見當(dāng)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yīng)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
【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初中】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初中讀后感11-05
三國演義讀后感初中12-29
三國演義讀后感初中范文06-06
三國演義初中生讀后感04-28
《三國演義》初中生讀后感05-16
三國演義初中生讀后感07-16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12-22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初中03-14
初中三國演義讀后感多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