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假如三天光明閱讀后感覺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假如三天光明閱讀后感覺,歡迎閱讀與收藏。
假如三天光明閱讀后感覺1
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后,我感到非常感動。因為我一字不漏地讀了這本書,甚至沒有錯過一個標點符號。然而,我不明白書中的信息。
她,海倫·凱勒出生后不久,她的視力一天比一天差。之后,她病得很重。病好后不久,她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什么都看不見,然后失去了聽力,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那以后,她生活在這個黑暗的世界里。
海倫。雖然凱勒失去了視力和聽力,但她只是悲傷了一會兒。雖然她有時會極度沮喪,并表現(xiàn)出這種情緒,但她并沒有減少對生活的信心,就像羅馬座右銘一樣:被驅(qū)逐出羅馬,只是生活在羅馬以外。有了目標,她就努力爭取。最后,皇帝不負有心人,她終于以自己的'努力上了哈佛大學,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她理解了疾病的挑戰(zhàn),以驚人的毅力應(yīng)對了困難,最終在黑暗中找到了生命的光明面!
海倫·凱勒說:她的身體不自由,但她的心是自由的。她把別人眼睛看到的光當作她的太陽,別人聽到的音樂當作自己的音樂,別人嘴角的微笑動作她的快樂。正因為如此,她創(chuàng)造了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海倫·凱勒永遠是學生們的驕傲!
假如三天光明閱讀后感覺2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愛,給人光明,給人智慧,應(yīng)該說知識是幸福,因為知識,是觸摸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你不懂人類生活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正是知識讓海倫創(chuàng)造了這些人間奇跡!她祈禱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這個世界,讓她熟悉身邊的`一切,海倫·凱勒想看的東西太多了,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海倫·凱勒曾經(jīng)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女孩。19個月大的時候,她因為急病失明、失聰、失語。從此,小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孤獨。直到七歲,在充滿愛心和耐心、接近失明的莎莉文老師的指導(dǎo)下,她走出了黑暗和孤獨,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秘,理解了知識的魔力。從那時起,海倫·凱勒渴望知識。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
海倫的三天是如此的充實和美麗,但我們還年輕,還有很多三天可以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一英寸的時間,一英寸的黃金,時間不再是。對我們來說,我們需要的是頑強的斗爭,努力前進的意志,不投降于命運,不斷的自我完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積極、樂觀、敢于創(chuàng)造奇跡的心!
【假如三天光明閱讀后感覺】相關(guān)文章: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閱讀心得05-08
讀完《愛的教育》后的感覺02-02
讀完地心游記后,感覺01-02
讀完《羊皮卷》后感覺02-28
課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案03-30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詞好句08-01
讀完哈利波特后,感覺303-10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小學作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