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閱讀筆記-天黑前的夏天讀后感
“一部最好讀的諾貝爾獎杰作、一部讓女人找回女人感覺的杰作、被《紐約時報》譽(yù)為《百年孤獨》之后最好的小說。”我相信,對于這樣一本擁有如此高評價的書,不僅是我,所有人在讀之前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期待。我就是抱著這樣的期待開始讀這本書的,現(xiàn)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和讀完這本書之后的一些感受。
小說的主人公凱特,一個典型的中產(chǎn)階級家庭主婦,她雖然年過四十卻依然風(fēng)韻猶存,無論自己承受怎樣的壓力,也會盡力使自己在丈夫和四個孩子面前扮演一個體面的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二十多年都如此平淡美好的生活就在這年夏天的一次“出走”中徹底改變了。凱特接受了一份起初并不心甘情愿的兼職翻譯工作,因此,在一個夏天時間里,她脫離婚姻和家庭,開始以一個獨立女人的身份進(jìn)入社會,然而這次出走的代價除了最開始的欣喜與成就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反思了。曾經(jīng)美好的愛情在20多年的婚姻里消失殆盡,時刻操勞的子女們羽翼豐滿之后的疏遠(yuǎn),中年女人的抑郁和瘋狂,都在這個夏天的“出走”中變得越發(fā)明顯起來。
沒有步入中年,所以我沒有辦法理解凱特對于婚姻和家庭的否定,但同樣是女人,我卻可以理解她在逃離與失去中的徘徊。女人總在愛情、婚姻、家庭的某個轉(zhuǎn)彎處突然想起要重新審視自我,然后失落感就隨之而來。在“出走”的過程中,凱特不停地在尋找自己,無論是帶她“出走”的艾倫.波斯特,還是她旅途中的伴侶杰弗里,或者是她“出走”途中最后遇到的少女莫琳都在幫助她尋找自我。然而,在我看來,至少到小說的最后,凱特都沒有真正的找到自我,只是一味的在迷失自我的感覺中失落著。就像她對好友瑪麗的評價,既羨慕她自由任性的做派,又不能茍同她無視道德束縛的行為,“我永遠(yuǎn)不可能成為她那個樣子”;就像面對少女莫琳,她想起自己19歲時的青春,可是在莫琳的詢問中她卻無法給出答案。無論她做怎樣的改變,做出怎樣的決定,都不能改變最終的婚姻之路,她依然要會要原來生活的軌跡中去,做一個體面的妻子和體面的母親。
凱特一直在做一個有關(guān)海豹的夢,這個夢貫穿了整篇小說,其實,那只受傷的海豹又何嘗不是凱特自己,當(dāng)她在夢里終于把受傷的海豹送回到它的伙伴中時,其實也同樣預(yù)示著凱特回歸的必然性。
天黑前的夏天,一個女人在擺脫了家庭的、婚姻的束縛之后努力的找尋自己,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天黑之后,現(xiàn)實的影子重新圍攏,他要重新走進(jìn)婚姻、走進(jìn)家庭,扮演自己的角色,也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閱讀筆記-天黑前的夏天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天黑前小學(xué)作文10-08
西游記閱讀心得筆記05-29
水滸傳閱讀筆記通用06-19
閱讀筆記讀后感推薦03-14
天黑以后的讀后感10-11
《天黑以后》讀后感10-09
我的白天黑夜征文10-09
《天黑以后》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10-11
《天黑了,該回家了》讀后感03-16
2022年閱讀霍金《時間簡史》心得與筆記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