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心雕龍》讀后感作文
《文心雕龍》讀后感(一)
最初知道劉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話,“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安恢蛔,盡得風流”。寫出我心中所想,只是覺得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東西,沒怎么就給他說出來了,然后就開始想了解他,就買了這《本文心雕龍》,今日決定研究國學,才開始認真去了解他,學習他。
至今,劉勰的去世,將盡15個世紀,但他的名字在人們的心目中,并不陌生,比起他當年的身世,甚至還顯赫些。這不是偶然的,他在文學批評史上,建樹了一套有系統(tǒng)的理論,這套理論在歷史上放出了異彩,有很大的貢獻,即使到今天,還同樣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此,主要闡述他在文學理論上提出的問題之一:他的宇宙觀點是唯心的,但文學觀卻是合于唯物的。
在《文心雕龍》前三章強調(diào)儒學是文學的根底,這是因為劉勰的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從劉勰的生活時代看,在劉勰之前,從兩漢以來,出現(xiàn)了一些樸素的唯物主義者,如桓譚、尹敏、王充、張衡等。與劉勰同時,劉孝標的《辨命論》,范縝的《神滅論》,也是進步的作品。劉勰顯然受了他們的影響。另外,他在寫《文》的時候,正是佛學盛行之際,他早年在鐘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隨僧佑長期研讀過佛書,而之后他卻寧愿打著儒家旗號來達到使自己的作品為后世所重的目的,這正是儒家入世的傳統(tǒng)心態(tài)?梢姡陉P于文學的一般論述上,他的宇宙觀雖然是唯心的,但文學觀卻是合于唯物的。
在《原道》中,劉勰認為美并不始于人為美,在人為美之外,先有客觀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內(nèi)明確的指出:孔夫子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寫天地之輝光,曉民生之耳目矣”。這就是劉勰的文學觀所以合于唯物論的基本立足點。再者,他不把代表客觀本體的道,看成是無知無識的器,卻把他看成是有心之物。因而所謂“道之文”,就是這個有心之物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合于自然之美的人文,就以合于天地神明之心而可貴。歸根到底,就不可不把劉勰的宇宙觀歸于唯心主義了。但是,又不能說劉勰是一個成熟的客觀唯心主義者,因其從客觀美得觀點出發(fā),正確地回答了文學上兩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系,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在《明詩》里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痹凇对徺x》里說:“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痹凇段锷防镎f:“物色之動,心亦搖焉”。都提出了客觀的物,為創(chuàng)作對象,認為文學是反映客觀事物的。此外,劉勰又不主張自然主義的;馕铮J為感物寫形,是帶有主觀愛憎的。因為“情以物遷,詞以情發(fā)”,所以進一步說:“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詞必巧麗”。這就不僅合于唯物論,而且?guī)еq證的觀點。
總結起來說,劉勰的宇宙觀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但他的文學觀是合于唯物主義的,他探討了人為美與客觀美的關系,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系,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段摹返恼桌碚擉w系,在歷史上自然是難能可貴的,對今天來說在整個文學理論發(fā)展過程中,也應該是一塊里程碑。
除了這些大塊的來說關于他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外,其實好多時候我們這些后人在研究他的作品受益的時候,反而是在一些字句里面受益不少,這就是唯物主義的好處了。像宗經(jīng)里面,“至根柢盤深,枝葉峻茂,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是以往者雖舊,余味日新,后勁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為先,可謂太山遍雨,河潤千里者也!苯(jīng)典著作在劉勰眼里就是這樣的,經(jīng)典可以澤被萬年,以至于到現(xiàn)在我們讀這些經(jīng)典的文集都覺得特別受惠,劉勰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他自己的書有朝一日竟也會成為經(jīng)典呢!只是這個"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的確成為了我們寫作的一個典范要求。是我們追求的方向。我對這句話就是尤其的喜歡。
劉勰的《詮賦》。有文是這樣說的,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物以情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詞比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文章是先要有情感然后配以麗詞佳句才能是好文章,但是若沒有睹物興情的基本條件,不知道作賦的基本要求,那么這樣的賦就是花朵太繁,把骨頭都壓斷了。所以不論是什么時候,什么情況,有一點是不能變的,那就是真情,而且是永遠的。到現(xiàn)在我們寫作,是;離不了這些東西的。
《哀吊》里面有幾句話是這樣說的,隱心而結文則事愜,觀文而屬心則題奢,奢體為辭,則雖麗而不衰;必使情往會悲,文來引泣,乃其貴耳。依然是指寫文章先要心情先定下來,自己先有情,然后才能感動別人。如果只是追求問題奢華,那么必是華麗但是情必不哀,一定是自己愛情之所至,才能使讀者哀痛,才更可貴!講的都是這個道理!直至今天我們好多的文章這樣講那樣講寫法,其實何如讓學生多讀點書,多積累點真感情!下筆如有神才能得千古佳句,而不是寫成新時代的八股文!
十七篇《諸子》講,身與時舛,志共道申,標心于萬古之上,而送懷于千載之下,金石靡矣,聲其銷乎!六國以前的作者,在當時雖說不得意,但是他們的主張缺流傳下來了,他們寫的時候是千古以前,但是他們的感情想到的是千古以后,他們的名聲不會消失的。所以千古之前劉勰就已經(jīng)認定他們的光芒以后也是不會磨滅的,定是要有于后人有益的,有一定的貢獻于人類,必定會使人類記住他!從這個角度講,劉勰是讓人佩服的,也值得人學習!
研究劉勰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很大的精力,才能探得他的精髓,我知道,這一時三刻也不過是得起皮毛,但是讀一點得一點,我會繼續(xù)努力,一直最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做這個課題了,我一樣去讀他的書,繼而帶動我去讀其他的讀點名著,受益頗深!
《文心雕龍》讀后感(二)
閱讀《文心雕龍》,我感覺到了這本書的詞匯量與閱讀量非常的大,覺得劉勰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作者。整本書將才智與韻律以文字的形式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他有關寫作的建議,一直在現(xiàn)在仍然受用,他書中文學批判的精神更具有深度和廣度。
但是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心雕龍》的真正魅力所在是他向世人表達了一種文學觀。這是我從未思考過的,但是早在一千年前的劉勰卻把它清晰的滲透在他的作品中。他將文學觀、世界觀、人生觀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然后去審視他們?nèi)叩难h(huán)關系。
【《文心雕龍》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淺談《文心雕龍》中的“風骨”10-26
文心雕龍讀書心得03-30
《文心雕龍》讀書心得04-11
文心雕龍讀書心得13篇06-09
獵人筆記讀后感優(yōu)秀作文《獵人筆記》讀后感作文12-13
讀后感的作文[經(jīng)典]09-26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0-12
讀后感作文02-24
讀后感的作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