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讀后感

《萬物簡史》讀后感

時間:2022-10-01 01:09:06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1

  《萬物簡史》,英國比爾。布萊森的一部科普書。這的確是一本值得多讀幾遍的書——第一遍,我只讀懂了三分之一,緣于自己的知識面不夠和對于英式幽默的思維方式不理解。好在還有時間多讀幾遍,等兒子到五年級時,再詳細給他講解。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

  有許多問題,在書中得到了答案。宇宙是怎么產(chǎn)生的?冥王星為什么被開除出行星俱樂部?旅行者一號走到哪里,要去向哪里?月球為什么不會被地球吸引過來?地球上的隕石坑什么樣?等等。邊讀書,邊查資料,邊給兒子講解。這本書也是給我上了一堂深刻的科學課。

  感觸最深的是關于旅行者一號的故事:旅行者1號(Voyager 1)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研制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重815千克,于1977年9月5日發(fā)射,截止到20xx年7月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其衛(wèi)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航天器;現(xiàn)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目前處于太陽影響范圍與星際介質之間。20xx年9月12日,NASA確認,”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jīng)離開太陽系,一系列相關資料證明了旅行者號已經(jīng)脫離了包裹著太陽系的由熾熱而活躍的粒子組成的太陽圈頂層,進入了寒冷黑暗的恒星際空間,它將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且將需要4萬年的時間才能抵達下一個行星系。這是人類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在過去36年的'時間里飛行了180億千米的距離,使”旅行者1號“成為飛越距離最遠的人類探測器。

  韓寒在他的電影《后會無期》中有句臺詞:你們的偶像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顆衛(wèi)星!度f物簡史》,也可以稱得上科普讀物的衛(wèi)星,指引我們觀察世界,了解世界。比爾。布萊森帶給我們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而是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所以觀世界,后有世界觀。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2

  從古至今,科技發(fā)展變化的迅速是我們祖祖輩輩都親眼見證過的,科技讓飛機飛上藍天,讓人類發(fā)明字體,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但在我們正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幸福時,有沒有想到,科技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便?《萬物簡史》告訴了我們答案。

  《萬物簡史》主要講述了人類一切科技成果的來源,以及科技帶來的不便,例如:科技經(jīng)常會危害環(huán)境、我們對科技的依賴使自己染上各種疾病等,而我們卻毫無察覺。比爾·布萊森寫的這本書是一本在科技史上,在全世界都稱得上”絕世著作“的書。他告訴我們在科技的背后有著多少艱辛的努力,并對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都有一些詳細的介紹。他為了這本書,足足準備了十年,并且在發(fā)表這本書后,立刻患上了嚴重的病。

  比爾·布萊森在文壇算是幽默派的作家,因此,它簡潔的語言中流露出層層疊疊的風趣。比如,描寫火箭的那一段:”火箭顧名思義就是火和箭的意思,你不會相信了吧?你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嗎?“我看到這段時,以為作者僅僅是在湊字數(shù)。接著往下讀,卻發(fā)現(xiàn)火箭真的是由火和箭組成的,火箭軀體的原形只是一支箭,像漢字一樣,不知道演變了多少年,最后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這使我不禁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

  這本書里有著名人的成長過程,萬物的形成與起因,相當于把整個世界的縮寫……這是一本以創(chuàng)造為主的書,我不禁想起了語文書中的一句話: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3

  這是一本介紹科學知識的書,書中對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是如何出現(xiàn)在地球上的?人類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地球的主宰的?等問題做了回答。我現(xiàn)在上二年級,有時候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比方說:地球有多重啊?為什么我們養(yǎng)貓狗而不是貓狗養(yǎng)我們呢?

  宇宙是什么樣子的?讀這本書后我就知道了,在”地球“這個主題中,我知道了可以用三角測量法來測量地球的大小,還知道了地球原來是中間鼓起來的, 這樣的`發(fā)現(xiàn)源自于牛頓的《原理》中的一項發(fā)現(xiàn)——地球自轉產(chǎn)生的離心力會使兩級有點扁平,赤道有點鼓起,這樣,地球看上去更像個橢圓形的”橄欖球“,而不是我想象的圓圓的”足球“啦。

  看,多么有趣的科學知識啊!你也來看看吧!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4

  今天有幸重新再回顧一下小學時看的一本著名科普著作——《萬物簡史》。他的作者比爾布萊森的幽默直白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你不會和另一個世界的你握手,因為和反物質的你握手會發(fā)生湮滅,然后你們都會消失!边@樣的表述使我在小時候也能很好地理解物質和反物質作用之后的關系。說道宇宙的起源,術中這樣比喻“其實我們個體都是由電子組成的,如果把我們身上的'電子一個一個夾出來就會變成一堆灰色的灰塵了”是多么的直白和簡潔。

  作者用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筆法給我們展現(xiàn)了宇宙大爆炸到現(xiàn)代的各種妙趣橫生的故事。從小時候疑問地球模型是怎么可以切出四分之一看到地球的核心到人類對地球的環(huán)境污染;從動物進化的精彩到人類對動物的濫捕濫殺;從人類社會的茹毛飲血到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殘酷。《萬物簡史》讓我重新認真的思索起“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題,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們”,“我們”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將駛向光明美好的未來——回顧四十多億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堅持這條信念!

  ”一個星球,一次試驗“。我想對待對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為她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我們——人類,應當自求多福,好自為之。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5

  經(jīng)過同學和小伙伴的推薦,這個寒假我讀了《萬物簡史》這本科學書。它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我覺得這本書內(nèi)容很精彩,而且讀后有很多感悟。

  書中講述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而奇妙的時刻:宇宙起源于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qū)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fā),噴涌而出的熔巖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里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全書從科學發(fā)展史的角度對”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里去?“這一千古話題作了極為精當?shù)拿鑼,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后,都會對生命、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chǎn)生全新的感悟。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嘆:在科學不斷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人類的一些發(fā)明又對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比如:海洋危害、大氣污染、動物瀕臨滅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引起重視,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的家園!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6

  科學是一扎無字書卷,在素色的紙上,人們將一點一點歷史寫下,一點一點智慧寫下,一點一點執(zhí)著寫下。當書卷成華章時,我知道,這便是人生。

  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被翻開,被開封的同時還有積淀于人類歷史中已久的智慧。我渴望讀它,讀懂它是如何“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

  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居里夫人……《萬物簡史》將這些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史上綴著的群星一一羅列,造就了閃爍璀璨的美麗科學星空,勾起我無限的幻想。

  科學并非是披著華美袍子的貴婦,它是一位青年,帶著一點理性,一點冷酷俯視著物質世界。

  猶記書中那位目光敏銳的科學家,誕生于十八世紀末的法國,用雙手將科學推進入現(xiàn)代。他的名字是安托萬?洛朗?拉瓦錫。那一位一邊掙錢一邊從事科學的推動者。他的重大意義并非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的元素,而在于“嚴格化、明晰化和條理化出了力!

  科學正是如此,而比爾?布萊森,這位聞名遐邇的非虛構作家,卻從幽默獨特的文風中將晦澀、枯燥之感一掃而盡。例如:宇宙起源于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奇點;牛頓將一根大針插入眼窩,為的是看看會有什么事發(fā)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雷雨天放風箏;達爾文為蚯蚓彈起了鋼琴;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點擊強度實驗,以致失去知覺……這些奇聞軼事向我們展現(xiàn)了沉迷于科學的、千奇百怪的科學家們的事跡,讓一位位科學巨人們生動立體地向我們款款而來。

  比爾·布萊森以輕松生動的語言把從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史的產(chǎn)生的歷程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同時又將自然科學巧妙地嵌入書中,令人頓生閱盡萬物萬象,縱橫億萬光年之感。

  《萬物簡史》引領我探索宇宙生命,人類的產(chǎn)生、變化與發(fā)展的進程,令我對人類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滿了崇拜。

  從中我了解到,生命在它長達四十多億的時間里,縱然歷經(jīng)無數(shù)艱難險阻亦或是瀕臨絕境,更甚者受到滅頂之災,但仍是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我沉迷于《萬物簡史》的世界,因它縱橫捭闔、馳騁古今,將世界的玄秘娓娓道來,在無盡的未來與過去中,它超脫生活,卻每每回歸生活,令人在一瞬驚嘆萬物之神奇猶如鬼斧神工。

  讀書,悟史,透視科學,我們?nèi)松臅砣辗e月累,密密匝匝。我終于開顏,為這繁盛的生命,浩渺的智慧,以及最后的,我所愛上的,時刻伴我成長的科學。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7

  從浩瀚的宇宙到微觀的細胞,從地球的行程、人類進化到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作者都像是在用一種說評書的方式娓娓道來,使人沉浸其中,卻又愛不釋手。這本書內(nèi)容涵蓋極為廣泛,天文、地理、理化等等皆包羅其中,可以說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讀物。雖然只是匆匆掠讀,但也深感受益匪淺。 作者在用大量的文字、數(shù)據(jù)講述了行星的演變、以及人類主宰地球的過程,最后筆峰一轉,明確表明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我們?nèi)祟悓叨噙h,將會走向何方。當前人類對地球資源肆無忌憚的消耗、破壞,所引起的嚴重后果如霧霾、臭氧層破壞等等,如果不進行制止,會加速人類在地球上的消失。

  但是,我們也不要過于悲觀,"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作者在文中講到"我們已經(jīng)被選中了 ﹍我們應該是最優(yōu)秀的。 "歷史的使命已賦予了我們!不論老少,我們都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加入到拯救地球的活動當中。李瑞軒: 《萬物簡史》讀后感

  萬物的根本、浩瀚的宇宙、汪洋的大海······你知道地球的大?你知道大陸的移動?你知道微生物有多少?你知道······你有沒有夢到自己飛向遙遠的太空?你有夢見潛到深海中去尋找美麗的珍珠?

  一本《萬物簡史》會告訴你答案。在眾多的書中,我為什么選《萬物簡史》,是那一張張精美的插畫,一頁頁扣人心弦故事,從插畫到思考,從思考再到想象,從想象再到回味。

  了解地球,了解生物,了解宇宙。這生命的`美妙,像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曲,對萬物感恩,感謝上帝讓我們來到地球,讀后感《萬物簡史讀后感》。

  把人們看不懂的相對論,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它。

  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這就是《萬物簡史》的主旨,但人們的破壞,造成了地球主人的厭惡,如果有人來到你家,到處亂翻,到處破壞,你還會高興嗎 ?

  我們要感謝地球收留我們?nèi)祟,我們最好不要去破壞,既要去保護,又要去增添色彩。∪绻k不到,你的"家"就會遭到地球主人"破壞".就是一本書,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懂得了地球和其他"客人"的珍惜!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8

  人人都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看幾本書那怎么行呢,于是我堅持只要有空就看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萬物簡史》。

  這本書是一本科普書籍,剛剛翻開這本書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讀了一頁就想讀下一頁,書里化學的碰撞讓我激情澎湃;宇宙的浩大讓我無限感慨;歷史的悠久讓我穿越空間……一頁又一頁,一篇又一篇,讓我很快讀完了這本書。讀完后我反而覺得作者是我的知音,因為他解決了我一直疑惑的東西,還說出了我的.吶喊,更重要的是他和我一樣都提倡四個字:保護地球,F(xiàn)在的地球正在日益惡化,環(huán)境不斷下降,惡劣的天氣日益增加,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自己,不光我們受到了傷害,就連許多動物也被牽連,河水不再清澈,山脈不再挺拔,就連空氣也不再新鮮。很多物種因此而消失了,就像渡渡鳥。我們只知道它是一種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不會飛的鳥,這種鳥頭腦簡單,所以很容易被欺負,但就是這種笨笨傻傻的鳥,在1693年被人類無情地殘殺掉了,從此,渡渡鳥一去不復返了。所有人不知道它長什么樣。如果按自然滅絕比例每四年消滅一個物種,但是現(xiàn)在,人類造成的滅絕比例高達那個數(shù)字的12萬倍?上攵,這些動物都成了人類進化文明的犧牲品。

  雖然,我們想避免這些已沒有用,但是我們可以展望未來,去保護那些瀕危物種,保護地球我們的家園,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地球也會更加美麗,所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9

  進入校長室,我的眼球被這本書吸引去了,我在想,難道這本書是記載每個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死亡過程嗎?我好奇,決定暑假期間抽空把這本書看好。

  《萬物簡史》的作者是一個很有名的美國作家——肯﹒威爾伯,從整體上看,本書內(nèi)容精煉而緊湊,分三大篇章,第一編《演化中的大精神》,第二編《演化中的大精神所達到的境界,第三編《平地》。題為"萬物簡史"十分宏大,令人難以置信。然而,它恰恰陳述了它所陳諾的內(nèi)容,它有著寬廣的歷史跨度,從創(chuàng)世大爆炸直到枯竭的后現(xiàn)代的今天。

  沿著這條路,肯﹒威爾伯采用一種簡單的、讓人容易接受的對話體娓娓道來,試圖弄清楚人類在物質、感情、智力、道德、靈性上經(jīng)常被困憂的一些矛盾的形式。

  讀完這本書印象最深的,是說看過這本書的人,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因此我對它來了興趣,我認真地閱讀這本書的簡介、作者譯者、序言、目錄、引言。

  哦,幸運的是,這些在我看來并不怎么有用的東西,在這本書里顯得尤為生動。以下我摘錄引言中的一段話:‘因此,在過去38億年的不同時期里,你先是討厭氧氣,后又酷愛氧氣,長過鰭、肢和漂亮的翅膀,生過蛋,用叉子般的舌頭舔過空氣,曾經(jīng)長得油光光、毛茸茸,住過地下,住過樹上,曾經(jīng)大得像麋鹿,小的像老鼠,以及超過100萬種別的東西。

  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演變步驟,只要發(fā)生哪怕最細微的一點偏差,你現(xiàn)在也許就會在舔食長在洞壁上的藻類,或者像海象那樣懶洋洋地躺在哪個卵石海灘上,或者用你頭頂?shù)谋强淄鲁隹諝猓缓筱@到18米的深處去吃一口美味的蚯蚓。'

  乍看一下,好像是在貶低人類一樣(至少我有過這種感覺,但我不介意),但是這段話確實形象的描述了生物的進化史,或者說是組成細胞的原子的一生。就像書里說的,也許我身上的某一粒原子,在它那綿長的生命中,曾經(jīng)是秦始皇龍袍的組成部分也說不定。我已經(jīng)看完了這本書,但我發(fā)誓在我看過的章節(jié)中,我還記得最多的東西是出自第三部。這并不是說別的章節(jié)不好,而是說明了人的記憶力有限。我想,第三部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說,如果你想在一滴水中用肉眼看清一只草履蟲,那么你需要把這滴水的直徑放大到12米,如果你想看到同一滴水里的一個原子,那你則需要把水滴的直徑放大到24公里寬。比如說,一個原子的壽命有十的三十五次冪年,或者還要多,所以你的一部分極有可能比地球還要古老。又比如說,一個原子中真正有很大的密度的是它那小的可憐的原子核,而如果沒有原子核外面的電荷的話,你可以從墻上穿過去,所以與其說你是坐在板凳上,不如說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10

  在最近,我新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萬物簡史》。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讀過這么科學,這么生動,這么令人嘆為觀止,能讓人真正學到知識的好書。

  這本書以世界萬物為主題,從大到無邊無際的宇宙,到小地肉眼根本看不見,但是卻起著重要作用的質子;從我們依賴的地球,到地球上的化學元素;從一些偉大的發(fā)明和人物,到威力巨大的自然災害;從令人驚嘆的生命進化史,最后又到了被我們?nèi)祟惤y(tǒng)治的糟糕的地球。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詳細而精確,匯聚了所有科學中的真理,語言生動有趣而優(yōu)美,幾乎到處都運用到了一些修辭手法,不禁引人入勝。

  我特別喜歡讀一些有關生物的書,《萬物簡史》正好是我的最愛。不過,與其它書不同的.是,我還特別感謝這本書,是它讓我知道了,科學是如此引人入勝,讓我不知不覺遨游了知識的海洋,探索宇宙與世界的奧秘,思索人類的未來······謝謝它讓我知道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結論及數(shù)據(jù),如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令95%的生物退出了生命的舞臺,一個字母i上面的點里面有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個質子!

  特別感謝本書的作者——英國的比尓·布萊森,也特別感謝《萬物簡史》,是他們給予了我這一個繽紛絢麗的科學世界。"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一切的一切,等待著我們的發(fā)掘和探索,這是《萬物簡史》讓我知道的一種偉大的科學精神。

【《萬物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萬物簡史》心得體會04-26

《萬物簡史》讀后感02-24

萬物簡史的讀后感11-29

萬物簡史讀后感03-29

萬物簡史讀后感10-08

《萬物簡史》讀后感通用02-28

萬物簡史的讀后感范文04-20

萬物簡史讀后感范文01-25

萬物簡史讀后感作文10-09

《萬物簡史》讀書心得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