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7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nèi)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趙州橋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生字生詞卡片。
。、搜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薄⒉シ耪n件:昔日的洨河風光。
。病⒄勗拰耄
洨河兩岸景色優(yōu)美,可阻礙了兩岸文化的交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官府決定在這里建一座橋梁。造一座怎樣的橋呢?官座決定向社會公開招標,石匠李春設計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設計方案嗎?讀讀課文就清楚了。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訊課文,畫出生字詞,結(jié)合注意多讀幾遍。
2、采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教師檢查。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再讓學生選讀自己讀得最好的`語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薄⒂米约合矚g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怎樣的?
2、匯報交流:
學生可用多種方式匯報自己讀書的收獲。
、 畫一畫趙州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⑵ 以李春的口吻介紹趙州橋的建筑特色。
、 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出趙州橋的主要特點。
3、引導小結(jié):
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播放課件:趙州橋今日風貌。
四、識字學詞
。薄⒂蒙挚ㄆ樽x生字。
2、給生字組詞。認讀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指導寫字:
⑴ 分類指導,教師范寫并提示。
左右結(jié)構(gòu):部、橫、跨、欄、設
上下結(jié)構(gòu):參、堅、案、貴
獨體字:爪
、 學生寫字。
、 學生寫完后,選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
。、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搜集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薄⒙爩懺~語:
聽寫后,同座互相批改。
。、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二、朗讀體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病⒃囍痴b自己喜歡的部分。
3、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擴展交流
展示課前搜集的橋的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橋的特點。
四、布置作業(yè)
有興趣的,可完成課件選做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讀文時字字入目,讀準字音。
3.通過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卡片正音。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理清課文脈絡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yè)
1.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詞。
身( )其境 ( )人入勝 ( )生難忘 ( )( )動聽 教( )之恩 戛然而( )
3.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3)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4)用陳述語氣讀這一段。
2·細讀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閱讀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①第2自然段的描寫雖然簡單,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17歲就開始教書,足見出道早,經(jīng)驗足;口才、文筆都很好,說明他能說會寫,才學出眾)
、陂_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再紿一年級上課)
、鬯麨閷W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他把《一去二三里》這苜詩編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娓娓動聽是什玄意思?(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芄适屡c小詩有什么關系?對于剛?cè)藢W的孩子來說,這故事有意思嗎(故事巧妙地把小詩的詩句意思串連講解出來。對于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花草)
、輳哪膬嚎闯鑫衣牭萌肆嗣?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身臨其境、戛然而止。(我聽得人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聯(lián)系上下文身臨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師講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拮髡哂糜腥绱河挈c點的比喻是要說明什么?(田老師教技藝高超,作者在四年中聽了上千個故事,受到老師的教育熏,從內(nèi)心發(fā)出對老師的贊美)
(3)指導朗讀。
從這幾個自然段的閱讀中,你們覺得田老師教課有什么特點?(田老師善于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在學生的心田播撒知識的種子。)
我們應該怎樣讀?(深情地回憶,對老師的贊美、懷念之情要自然流露)
指名試讀,自由練讀,女生齊讀。
3·細讀第三段(第8、9自然段)。
。1)齊讀第三段
。2)哪些詞句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尊敬、感激之情?(仍然、像那樣恭恭敬敬、行禮、深深感謝、教誨之恩、終生難忘)
(3)兒時的一位鄉(xiāng)村小學老師為什么這樣令作者難忘?(啟發(fā)學生再次回顧人物形象,田老師才學出眾,教學技藝高超。40年后,老師雖已年邁,作者恭敬地行禮,表達了一片尊師之情)
(4)指導朗讀
這一段記敘有如濃墨潑灑的重筆描繪。老師的教誨使作者如浴春雨,終生難忘。讓我們帶著深情對老師唱一苜贊美之歌。
教師范讀、指名試讀、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5)小結(jié)并板書。
難忘:
像40年前
行禮
深深感謝
三、朗讀全文
四、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辨別組詞。
娓( ) 炊 ( ) 歇 ( )誨( )尾( ) 吹( )息 ( )海 ( )
2·訂正下面一句話中的錯別字。他先把這苜詩念一篇,又連起來講一篇,然后,遍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的講起來。
二、總結(jié)全文,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
2·總結(jié)全文。
本文通過回憶,記敘了自己在小學時的一位愛講故事的田老師,抒發(fā)了對這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這篇課文有什么特色?本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用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片深情。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本文生宇是什么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2·看看左右兩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
3·指導書寫。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要寫得緊湊,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邊的寫法。
4.學生練習描紅。
四、課堂作業(yè)
1·讀一讀,再抄寫。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2·照樣子,寫詞語。
例:歇歇腳恭恭敬敬
3.讀句子,然后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1)田老師先把詩念一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娓娓動聽王林的口才真好,她,我們都聽得入迷了。
。2)我聽得入迷了,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嘎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身臨其境讀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我仿佛,直到時鐘的丁當聲把我喚醒。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通過對詩中意象的賞析,體會它塑造的意境
通過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diào)
教學設想:對于詩歌的學習,學生總是感覺很茫然,似乎鑒賞詩歌沒有規(guī)律可循。通過對杜甫的《登高》一詩的鑒賞分析,以及對有類似特點的詩歌《送友人》的鑒賞,使同學們把握兩點學習詩歌的規(guī)律,為他們以后學習與《登高》類似的詩歌時提供一些借鑒。
教學過程:
導入:各位同學,前幾天我們學習了《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它的作者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簡介:因為以前同學們都學過他的一些詩歌,所以對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后人又稱他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人又稱他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詩歌因為多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所以又稱他的詩為“詩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稱為唐朝三大詩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他34歲時,抱著“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來到長安應試求官。適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權術,應試人無一錄取。杜甫困守長安達十年。又值安史之亂。他顛沛流離。聞唐肅宗在靈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軍捉住,押回長安。后來逃出,一人到達唐肅宗的臨時駐地鳳翔,皇上授他左拾遺的官職。上任不久,因為宰相房琯被罷官。他上疏營救,觸怒皇帝,被貶官到華州。公元759年他辭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蓋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軍叛亂,他又開始漂泊流浪。后來在節(jié)度使嚴武的保薦下,做了節(jié)度使參謀等職,嚴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輾轉(zhuǎn)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帶。公元770年冬天,這位飽經(jīng)憂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條小船里,時年59歲。(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處漂流。他的詩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處漂流時的所見所感。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這首《登高》,看看詩人在詩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樣來抒發(fā)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詩中意象的賞析,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養(yǎng)成能鑒賞類似詩歌的能力。(投影)
所謂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對這些景物賦予了自己的主觀感情色彩。(投影)
我們舉個例子來具體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馬致遠的元曲,[天凈沙](秋思)。大家都學過吧?現(xiàn)在齊背一遍!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投影)
在這首元曲中寫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18個字寫了9處景物。前三句一個名詞一處景物,這些景物寫出了一幅秋日黃昏的蕭瑟凄涼的畫面。面對著這樣的景物,遠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出一種思鄉(xiāng)之情。曲中的這些景物蘊含著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賦予了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這就是意象。
現(xiàn)在大家聽我讀一遍,注意我讀的感情、節(jié)奏。
找?guī)讉學生再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同學們再齊讀一遍,注意讀出感情。
鑒賞詩歌:
同學們來說一說看完這首詩,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學生發(fā)言來說一說)
現(xiàn)在我們來鑒賞一下這首詩。
教師: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了哪些景物?
明確:風、天、猿、渚、沙、鳥。
教師:這六種景物構(gòu)成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描述一下?
明確:急風在猛烈地吹著,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鳴。水中青色的小洲,沙灘上白色的沙子,鳥兒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聽來卻是一種哀鳴,鳥兒和雄鷹展翅飛翔還不一樣,而是在盤旋。這些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凄涼冷清的畫面。
教師:我們把對景物的領悟與杜甫當時的處境和命運聯(lián)系起來思考,說說這些景物在詩人看來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冷清而凄涼的畫面。
教師:咱們再來鑒賞一下頷聯(lián)!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葉紛紛而下,長江波濤滾滾,向東流去。在這樣的情境下,想一想詩人能聯(lián)想到什么呢?
明確:無邊的落葉,紛紛落下。遍地一片荒涼的景象。面對滔滔不絕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華就這樣逝去,卻沒有建立功業(yè)。不由得使人悲上心頭。
教師:頸聯(lián)中有一個字可以說很明顯的寫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慮是哪一個字?
明確:“悲”字。作客在外,已經(jīng)是夠可悲的了,卻又是離家萬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傷而愁苦!鞍倌甓嗖—毜桥_,年歲已大,卻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個人登高臺,作者的心情怎樣,自然不難理解。
登高臺想到了自己和國家的命運,一生中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現(xiàn)在卻已兩鬢斑白,歲月已逝。壯志不得申,如果有酒來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辦法,可是卻已戒酒了,只有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這種痛苦。
教師總結(jié):對于這首詩,它的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選取了八種景物,來渲染出一種冷清而悲涼的氣氛。為本詩奠定了抒情基調(diào)。
在頷聯(lián)中,一個“悲”字,把作者的悲傷感情直白的表現(xiàn)了出來。通過這首詩的學習,我們總結(jié)出兩點規(guī)律,一是抓住詩中的意象的特點。不同的意象蘊含著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這些意象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明顯的“猿嘯哀、鳥飛還、落木、長江滾滾。”這些意象及其特點明顯的為本詩奠定了悲傷的基調(diào)。(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關鍵性的字詞,頷聯(lián)中的“悲”字,就是本詩的詩眼。通過這個字,進一步了解作者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師:現(xiàn)在,給大家5分鐘時間來讀幾遍,把這首詩背誦下來。
由學生齊背一遍。
鑒賞《送友人》:剛才我們總結(jié)了學習詩歌的兩點規(guī)律,現(xiàn)在大家就來鑒賞一下李白的《送友人》,這首詩。(投影)。
給學生五分鐘時間,由學生來鑒賞討論。
然后由學生來發(fā)言。(略)教師略加指導、分析。
總結(jié)本課: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學到大量的詩歌,對于詩歌的學習,本課只是為同學們學習詩歌提供點借鑒,知道些鑒賞詩歌的方法。鑒賞詩歌的方法以及鑒賞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夠不斷探索出一些規(guī)律,從而能更好的鑒賞詩歌。
謝謝大家。下課。
板書:
登高
杜甫
意象: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
關鍵字:悲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課前準備】
1、教師:
深入認識關于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wǎng)站。
2、學生:
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zhàn)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借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洗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jié)選文中幾句或一節(jié),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
(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4、學生相互質(zhì)疑,也可師生相互質(zhì)疑,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diào)、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
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diào)整性的解答:語調(diào)激昂、感情豪邁;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shù)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chuàng)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1、教師質(zhì)疑: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詞?(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
、 把握詩詞的節(jié)奏、重音;
⑵ 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 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⑷ 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感情。
更多
2、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diào)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六、拓展延伸
教師緊接《黃河頌》: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著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于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同學們,你想再頌黃河嗎那就去讀讀《黃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認識黃河嗎那么,下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河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樂音由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三個特征。
2、常識性的知道音調(diào)的高低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振幅和距聲源的遠近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的音色不同。
3、能從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樂音有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的區(qū)別。常識性知道音調(diào)的高低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振幅和離聲源的遠近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的音色不同。
4、通過觀察聲波的圖形,初步學習利用儀器進行探究,觀察圖形進行分析的方法。
5、通過觀察波的圖形,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科學探究不能光憑人的感觀,還要借助于儀器,初步建立利用儀器進行測量的觀念。
教學重點: 音調(diào)及響度的概念
教學難點:
1、音調(diào)及響度的區(qū)分
2、音色
教具選擇: 刻度尺 橡皮筋 鉛筆 音叉 紙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聲是怎樣產(chǎn)生的?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比較聲在固、液、氣三種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
3、人耳的聽聲頻率范圍以及頻率的有關知識。
二、新課教學
1、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問題
⑴ 播放兩段音樂的片段,其中一段為音樂歌曲,一段為機械噪音。讓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是哪一些,由此提出樂音和噪音的區(qū)別。
、铺岢鰡栴}:其中音樂歌曲都屬于樂音,那他們同樣是歌曲,又有什么區(qū)別?啟發(fā)學生自己提出聲音又大小,高低之分。同時,不同的樂器,不同的人的聲音各有什么區(qū)別。
、强偨Y(jié)樂音的'三個特征。
并提出問題:這些特征又與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呢?
2、過程展開
A、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
實驗探究音調(diào)的高低,組織學生用刻度尺做此實驗。然后進行討論: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所發(fā)生的振動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由此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主觀感受的音調(diào)高低和刻度尺振動的快慢有什么關系?記錄下表
伸出長度
振動的快慢
振動的頻率
發(fā)聲的音調(diào)
1/4
1/3
1/2
3/4
再次提出頻率的概念,并復習其單位。強調(diào)一下音調(diào)決定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一般情況下聲源振動的頻率大,主觀感受的音調(diào)就高。
學生閱讀書43頁“一些聲音的頻率表”,
總結(jié):音調(diào)由聲源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
頻率越小,音調(diào)越低。
一般說,兒童的音調(diào)比成人的高,女同學的音調(diào)比男同學的高。
實驗探究:探究吉他弦線在以下哪種情況下彈撥時發(fā)出的音調(diào)高?
讓學生用橡皮筋模擬吉他弦來做這個實驗。
結(jié)論:越細、越短、越緊的聲源發(fā)出的音調(diào)更高;
越粗、越長、越松的聲源發(fā)出的音調(diào)更低。
B、響度:聲音的大。◤娙酰┙凶鲰懚,也叫音量。
提問:如果你想要聽到更響的聲音,你會怎么辦?那你覺得響度又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活動:把直尺的一部分伸出桌子,保持伸出桌子的部分長度不變,分別用不同的力度撥動直尺。
注意觀察 1、 刻度尺的振動幅度有什么不同?
2、 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振幅: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
。1)結(jié)論:力度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老師活動:敲擊音叉,前面和后面的同學聽到的聲音有什么差別?梢宰屚瑢W到教室外邊或者更遠的地方來聽。
。2)結(jié)論:響度與人與聲源的距離有關。
總結(jié):響度的大小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振幅)、距聲源的距離等有關。
C、音色:又叫音品。
兩個同學同唱一句歌詞(或者同說一句話),讓學生區(qū)分分別是哪位同學演唱(說)的,進而向?qū)W生提出問題:你是憑什么區(qū)分出他們呢?學生會感性地認識到不同聲源發(fā)出聲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佟⒉煌说囊羯煌
D、聲波的圖形 (書中第44-45 頁分別介紹)
波形圖有:波峰、波谷。頻率的高低:圖形曲線中,波峰(波谷)出現(xiàn)的個數(shù)多少,表示頻率的高低。
振幅的大。簩曉凑駝臃鹊拇笮.
三、小結(jié):樂音的三個特征、定義、決定因素
A、振動越快,頻率越大,聲音越尖銳,音調(diào)越高
B、越細、越短、越緊的聲源發(fā)出的音調(diào)越高
教學反思
1、以聽聲為主線,恰當?shù)氖褂昧宿r(nóng)村教學的實驗器材,讓學生在豐富的聽覺體驗中反復感受聲音的三個特征,使學生的認識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很好地突破了“音調(diào)與響度這兩個易混淆概念、聲波圖”等的教學難點。
2、以學生參與為主線,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討論等方式,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分工協(xié)作、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使不同展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發(fā)展,提高了學習效率。
3、學生對樂音三個特征的認識和展示實驗探究過程,學生代表的準確描述、學生間的密切配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很好的做到過渡自然、流暢、科學、有效展示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合作學習能力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
4、教學過程中討論交流、聽聲、實驗探究等,都緊緊圍繞教學重點來展開,讓學生在體驗、合作和探究中學習聲音的三個特征,氣氛熱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好。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單韻母ü和音節(jié)yu。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掌握ü、yu的四聲。
3利用教材的情景圖和兒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學拼音的樂趣。
課前準備
ü和yu以及帶調(diào)ü和yu的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教學掛圖。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i、u以及yi、wu的四個聲調(diào)
二、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觀察情境圖:小兔田田介紹這是他的家,你喜歡這個地方嗎?能說說你的'想法嗎?(學生討論交流)
2談話導入:春天多美啊!你看燕子回來了,細細的春雨在天空飄著,綠綠的禾苗快樂地喝著水。一陣春風吹來,河水輕輕地搖呀搖,把一群小魚送來了,他們和青蛙唱起了歌。
三、學習單韻母
1小魚的魚就是單韻母ü的讀音。
2老師示范發(fā)音,學生看老師的口型:扁圓嘴巴üüü。
3學生模仿發(fā)音,齊讀,個別讀。
4給ü帶上四個聲調(diào),請學生試讀,跟老師讀,然后打亂四個聲調(diào)順序讀。(集體讀、個別讀)
5用ü的四個聲調(diào)組詞,隨機在圖上貼上帶調(diào)的ü。
四、兒歌誦讀表演
1出示兒歌,小兔田田問大家認識哪些字。田田范讀。
2田田教讀,學生跟讀。
3學生練讀(個人讀、小組讀、表演讀、全班齊讀)。
五、指導書寫
1出示圖一,同桌觀察圖,討論怎么記住(圖形記憶、指拇游戲等多種方法)。
2觀察ü在拼音格所占的位置。
3老師在拼音格中板演ü,學生邊看筆畫筆順邊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先描紅,再仿寫。
六、學習音節(jié)yu
1小兔田田講故事:今天是小魚的生日,好朋友們好像都忘了這件事。到了晚上,小魚傷心地哭了起來,流著淚跑回家。剛一進家門,小伙伴們忽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唱起了生日快樂歌,還送給她一件特別的禮物——漂亮的新衣服!小魚穿上這件漂亮的衣服不哭了,高興地笑了!
2認讀音節(jié)yu,用順口溜幫學生記住ü上兩點省寫的規(guī)則:小魚見到漂亮衣,擦了眼淚笑嘻嘻,擦干眼淚還讀ü。
3練習讀yu的四個聲調(diào),分別用yu的四個聲調(diào)組詞。
4在兒歌中把音節(jié)yu找出來,再讀兒歌。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獨立學習課文中的相似小節(jié)。
2、懂得蘿卜、白菜、西紅柿和馬鈴薯的食用部分,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對學生進行認真學習,勤于觀察的.教育。
3、學習區(qū)分:“不好吃、不能吃、最好吃”這三個詞語的意思
4、進行仿寫練習,培養(yǎng)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教——扶——放,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自己學習相似小節(jié),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
2、進行段的仿寫練習。
3、辨別詞語的意思,并學習用“帶著”“跟著”說話。
教學難點:
1、通過學法指導,放手讓學生獨立學習課文。
2、進行段的仿寫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九課《熊媽媽收菜》的生字,通讀了課文,并給課文分了小節(jié),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
2、復習:開火車,讀生字并組詞
二、從扶到放,學習課文
。ㄒ唬、整體感知,學習第一節(jié)
1、過渡: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聽老師來讀課文的第一節(jié)。
“菜園里的蔬菜都長大了,熊媽媽帶著小熊去收菜!
出示:熊媽媽帶著小熊去收菜。
練習:問:“帶著”可以用什么詞替換?(領著)
讀一讀
能否說:“小熊帶著熊媽媽去收菜”?為什么?
應該用哪個詞來表達?(跟著)
請用“帶著”、“跟著”各說一句話。(老師示范,學生練習)
2、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跟著熊媽媽去收菜呢?
聽錄音,看課文,熊媽媽帶著小熊都來到了哪里?
生:回答
板書:蘿卜、白菜、西紅柿、馬鈴薯(四幅圖)
。ǘW習第二節(jié),掌握學習方法
1、過渡:在收菜過程中,小熊都增長了哪些知識呢?讓我們來學習第二小節(jié)
2、集體讀第二節(jié):數(shù)數(shù)有幾句話?每句講什么?
3、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
1)熊媽媽和小熊走到什么地方?熊媽媽干什么?
2)小熊要怎么樣?
3)熊媽媽說什么?
4、根據(jù)以上問題引讀,板書:葉子、根(最好吃)
5、學習了第二節(jié),你懂得了什么?
(三)、歸納學法,小組學習第三、四節(jié)
1、剛才,我們是按怎樣的步驟學習第二節(jié)的?
2、按這樣的學習方法,四人小組學習第三、四節(jié),并同時完成第43頁上的填空1-3題。
3、請二位同學上來,完成第三、四節(jié)的板書
4、分別請兩個學習小組的同學演示學習成果,并派代表給全班同學引讀。
。ㄋ模W生獨立學習第五節(jié)
1、學生自學,完成填空第4題
2、請一個同學上黑板完成板書,并帶領大家學習
三、總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老師想考考你:這里有三個詞:“最好吃、不好吃、不能吃”他們在使用時有什么區(qū)別?
2、是啊,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同的蔬菜,他們的食用部位也各不相同。
四、課外擴展
1、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蔬菜,它們分別吃什么部位?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蔬菜圖
2、你能照課文繼續(xù)編故事嗎?
四人小組仿寫練習
全班交流
3、課外閱讀
《長頸鹿的家》P60
9、熊媽媽收菜
小熊(圖) 熊媽媽(圖)
蘿卜 (圖) 葉子 根(最好吃)
白菜 (圖) 根 (不好吃) 葉子
西紅柿(圖) 葉子 (不能吃) 果實
馬鈴薯(圖) 果實 (不能吃) 塊莖(才好吃)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11-09
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03-01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7-1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08-27
生物教學設計方案03-27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0-11
《尊嚴》教學設計方案05-31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06-06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04-13
教學設計方案集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