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教學過程】
一、信息交流,導入新課
1、交流:
師:昨天,老師讓大家搜集有關狐貍的資料,你們都了解到什么?咱們交流交流吧?
生:談到狐貍的生活習性。
生:談到狐貍的種類。
生:談到狐貍的經(jīng)濟作用……
師:搜集信息的途徑很多,可以查閱課外書籍;可以上因特網(wǎng)查詢;也可以向別人請教;還可以自己親自去觀察、實踐……希望同學們養(yǎng)成搜集信息的好習慣,并將這些信息恰當?shù)膽玫綄W習中去。
2、導入:
師:從剛才的交流中,看得出大家對狐貍很感興趣,這節(jié)課我們來讀一篇《金色的腳印》,看看這里講述的狐貍是什么樣子的?
生:齊讀課題。
師:當“金色的腳印”這五個字映入你眼簾的時候,你的腦海里閃現(xiàn)出一些什么問題?
生:誰的腳印?
生:為什么叫金色的腳印?(腳印為什么是金色的?)
生:課文講述了什么事?
……
二、整體感知,自讀自悟(你已經(jīng)讀懂了些什么)
(過渡)師:同學們真會提問題,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本課要解決的問題,相信大家一定能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自己讀書解決這些問題,比比看,誰的問題解決得好。
(把課文讀通,讀順。)
生(自由讀書,勾畫。)
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師:同學們讀書的習慣好,你們都讀懂了哪些問題?
生自由匯報。
生: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生:課文的記敘順序。
生:以及讀懂的其他內(nèi)容。
三、精讀體會,自主匯報(哪些地方你最感動)
師:看到同學們剛才讀書時認真的神情,聆聽了你們的匯報,我知道你們被這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感動了,心靈受到了震撼。你們還想再讀讀課文嗎?好讓我們用心用情再讀課文,細細體味那些使你感動的地方,想想為什么感動?(閱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小組交流自讀自研。
(把學生的情感與文本溝通起來,使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
生:自主匯報。
(先讀一讀自己感動的地方,再說說為什么。這樣讀結合課文的語句來學習。)
1、老狐貍為搭救小狐貍不顧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窩、咬木樁)體會狐貍的聰明和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
2、正太郎為老狐貍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貍)體會正太郎對狐貍的愛護和幫助
3、正太郎失足掉下懸崖,老狐貍救正太郎。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依戀的和諧關系。
(師總結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當人類施惠與它們時,它們會全力報答人類對它們的愛護和尊重。但當動物對人類陸路感情時,一點也不亞于人類對人類流露的感情,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
師:同學們都非常關心這只小狐貍的命運,大家看(觀看課件)你們看到了什么?
(啟發(fā)想像理解“金色的腳印”含義。)
師:讓我們高高興興的讀讀課文的結尾。
師:你能概括起來說出感動的幾個方面嗎?(板書)
四、課外延伸,與作者對話
師:你能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的故事?
生:海豚奧利納、海龜救人的故事、丹頂鶴的故事、小獅子愛爾沙、昆索潑的猴子學校、倒賣大熊貓皮事件、狼的故事、雪貂救人的故事……
師:你能對作者以及像作者一樣愛護動物的人,或者對自己說一句話嗎?
五、總結
師:三只狐貍,一個男孩兒,一顆愛心構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是啊,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充滿了愛,但愿這顆愛心永駐人間。
【板書設計】
金色的腳印
小狐貍 愛 老狐貍
正太郎
【學校評點】
新的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的“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nèi)在品質而言的,與之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白灾鲗W習”是主體發(fā)展的最基本形式,要求個體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是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質量的學習。《金色的腳印》一課的教學設計抹濃了自主學習的色彩。
一、學習目標的自主性
學習目標,長期以來都是教師在備課時,根據(jù)大綱和教參上的要求以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而確定。如果用課程標準的理念來審視,就可以暴露出它的許多不足。學生對自己學習什么有“做主”的權力,無需教師為之包辦。學習目標的自主確立,是學生主體重新構建與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一刀切”地用集體的學習目標來取代個人的學習目標。《金色的腳印》一課教師在設計時用“讀了課題你的腦海中閃現(xiàn)出哪些問題”來打開師生相互交流的閘門;“你讀懂了什么?”這個問題則成了尋找學生閱讀中國的“探測儀”。教師沒有向學生交代這節(jié)課我們要去學什么或要學會些什么,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主確定“你還想讀文中哪些感動你的地方?”即自主確定學習目標,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動學習的地位,為學生走向主體性,走向自主性作了潛移默化的誘導。
二、學習方法的自主性
每個人的學習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并在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讓學生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課堂成了表達與交流的樂園,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補充和相互融合。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接受、汲取、學會欣賞,從而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有效轉化,產(chǎn)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和知識共享的增值效應。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自主選擇學習的方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中的人本思想,意味著對每個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同時教師也并沒有放棄指導,而是轉為更加大氣、更加開放的指導。
三、體驗感悟的自主性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與與文本進行對話、溝通。如“哪些地方讀了你最感動”、你想對作者或像作者一樣愛護動物的人或對自己說些什么?”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與文本的內(nèi)涵更吻合。既使學生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又使學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04-14
《金色的腳印》教學教案范文10-08
《金色的腳印》教案10-12
金色的腳印小學作文10-09
《金色的腳印》續(xù)寫08-10
金色的腳印續(xù)寫作文02-28
金色的腳印小學作文400字10-09
語文金色的秋天教學方案10-08
《金色的腳印》續(xù)寫作文12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