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珍愛生命感恩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珍愛生命感恩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珍愛生命感恩作文1
生命,是每一位母親用血肉與靈魂孕育的瑰寶;生命,是每一位藝術家用感情和肢體塑造的奇跡;生命,是每一位智者用心智和時間探討的奧秘……
可見,生命誠可貴。不要輕視自己的生命,不要拋棄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人活在世上,必須將生命緊握在手中,永不放開,永不遺棄。珍愛生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我們的另一個責任,就是感恩。
有一次,我在汽車上看到一個小男孩把座位讓給了一位孕婦,然而沒想到這位孕婦不但沒正面看一眼小男孩,而且連句感謝話也沒說,就心安理得地坐下了。男孩下車后問媽媽,為什么我讓座了,那個阿姨不說聲“謝謝”呢?
我寧愿把那位孕婦的麻木行為看作是一時的疏忽,而非內心冷漠。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他絕不是為了換取一聲感謝的話語才讓座的,他的讓座行為完全是心甘情愿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聲謝謝,其實并無多少實際價值,然而,這聲道謝又是無價的,因為它象征著對社會美德的認同。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誰都有窘迫的`時候,窘迫的時候施人以援手對被救者是一種幫助,對施救者也是一件樂事。中國古人有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據(jù)歷史記載,漢初韓信功成名就后,費盡千辛萬苦,尋到對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優(yōu)厚贍養(yǎng)以報其恩;諸葛亮感劉備三顧茅廬知遇之恩,盡管后主“樂不思蜀”,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古人尚且明白的淺顯道理,可是為什么在我們今天看來卻是如此的難以施行呢?為什么不斷出現(xiàn)被救者冷漠絕情的聲音?為什么知恩、報恩的聲音越來越少?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臺灣著名作家劉墉也在他的一篇勵志文章中,勸勉一些年輕人要心存一顆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xiàn),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人人懷有感恩之心,處處心生感激之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才會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陽光,少一點冷漠。這樣也會使得我們所處的社會更文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融洽。
當有人“哇哇”地哭著降臨到這個美麗繽紛的世界,就意味著這個世界又多了一個生靈,世界變得更加亮麗;當有人躺在病床上,和親人難舍難分時,世間瞬間又少了一種獨特的聲音,世界變得安寧了許多。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去之間,我們應該把握生命,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精彩。反而,在珍愛生命的同時,也要去學會感恩!
珍愛生命感恩作文2
生命是寶貴的,生命一但失去就不會再有。我們尚還年輕的生命就像一根根華麗的金絲線,正等著我們智慧去編織,讓它綻放出耀眼的光彩。你忍心讓這么華麗的金絲線還沒有編織,便逝去嗎?你忍心讓你那尚還年輕的生命一下子終結了嗎?而危險,就像一把剪刀,隨時都有可能冒出來剪斷你那華麗的絲線,剪斷你那年輕的生命;危險,就像午夜般神秘,在你不經意時來到你身邊,箭在弦上,只要你稍不留心,致命的毒箭便會朝你飛來;危險,就像狡詐的騙子,引誘你走向死亡的陷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卡住你的喉嚨……
在死亡的面前,我們束手無策,我們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在危險到來的最后一步前,離開可能引發(fā)危險的地方。有時,危險就像是在和你下棋似的,只要你走錯一步,就可能滿盤皆輸,無奈地看著死神把你生命的蠟燭吹熄。所以,我們要隨時警惕危險的到來。
生命,是那般寶貴,那般短暫,而危險的到來,卻能使我短暫的生命變得更加匆忙。有許多關于生命的散文與小說,我曾讀過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中的保爾為革命付出了一身,最后腿部殘疾,雙眼也瞎了,耳朵成為他和外界建立聯(lián)系的唯一渠道。然而,在各種病痛的威脅下,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沒有放棄自己的價值,并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
我們的身邊有許多不安全因素,交通事故就是其中之一。20xx年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66.7萬起!造成10.4萬人死亡、49.4萬人受傷!你想想會有多少家庭破裂,會有多少人失去爸爸媽媽、外公外婆、兒子女兒、爺爺奶奶、孫子孫女……會有多少人的眼睛哭腫,會有多少人悲痛欲絕?首先,我們自己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綠燈,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才能保證自身的安全。
過年,我和堂弟、鄰家的大哥哥一起去逛街。街上的小攤很多,堂弟看到有一個小攤在賣綠豆糕,拉著我,正要去買,又看到其它好玩的.東西,就去買其它東西了。大哥哥卻買了一塊綠豆糕。
逛完街,回到家,大哥哥把買來的綠豆糕喂給他養(yǎng)的小倉鼠吃,我和堂弟圍在那里看。只見小倉鼠小心翼翼地啃了一小口綠豆糕,它可愛的小臉痛苦地擰成一團,片刻工夫,便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了。我們用手指碰碰它,還是不動!八懒。”弟弟說。沒想到,綠豆糕里竟摻著老鼠藥!要是弟弟或大哥哥買了吃,會怎么樣?他們還這么年輕呀!我簡直都不敢往下想了。
像摻有老鼠藥的綠豆糕這樣危險的事件還有很多,有的孩子玩鞭炮時被炸瞎了眼睛,有的從樓梯上摔下來,有的被汽車撞倒……
我們身邊的不安全因素還有許多,但只要我們認真聽從老師、父母的囑咐,上下樓梯不擁擠,不在走廊里奔跑,不闖紅綠燈,遵守交通規(guī)則……就能有效制止這些危險事故的發(fā)生,就能手握安全的金鑰匙。
珍愛生命感恩作文3
一條感恩圖報的新聞,讓人動容。4月2日《新民晚報》的頭版頭條,講了一個來自蘇州的讀者,要尋找一位好心的“上海叔叔”。24年前,他一出生就患有一種罕見的血液病,若不及時換血,有生命危險。找到一位叫張瑞德的建筑工人后,這位血型相配的建筑工人二話不說,爽快地表示,孩子需要多少血,就抽多少血。為了記住這位救命恩人,父母將他取名為“張瑞德”;4歲時,母親帶他看望過救命恩人;后來救命恩人搬了家,失去了聯(lián)系,F(xiàn)在他找上媒體,要找到那位好心的“上海叔叔”。
非常不巧的是,同一天《新民晚報》的頭版倒頭條,有一條題為《不懂感恩,受助孩子讓人心寒》的新聞,講的是某區(qū)青少年保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十幾年來為3000多名孤兒和貧困家庭孩子牽線搭橋,使他們得到社會各界的資助,其中大部分已經大學畢業(yè)。這些受助者中,很少有人想到要對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說一聲“謝謝”;有些認養(yǎng)過的孤兒,見了認養(yǎng)人,竟然故意繞道避開,滿眼冷漠,毫不在乎。
一熱一冷的兩條新聞,至少說明:懂得感恩的人,肯定是有的;缺乏良好的感恩教育,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要知道,沒有感恩節(jié)的中國,并不缺乏感恩傳統(tǒng)!暗嗡,當涌泉相報”,就是一種極高的感恩境界,不僅要求感念,還要求回報。“結草”、“銜環(huán)”之類的典故,更是為了讓人深信感恩之效。那么,我們的感恩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才使那么多的人缺失感恩這一不可缺失的為人品質?
我看過一位初中學生寫的作文,題為《道一聲“謝謝”為什么那么難》,其中寫了她心中的許多困惑:為什么讀英語課文,凡是生活對話,開口一個“thankyou”,閉口一個“thankyou”?而讀語文課文,凡是到了要感謝的時候,要么就是“還來不及說一聲‘謝謝’,他就走遠了”;要么就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心里的'感激之情”?難道真的會連說一聲“謝謝”也來不及嗎?既然千言萬語都說不盡的“感激之情”,為什么最后連一聲“謝謝”也省掉了呢?
學生的困惑,也是整個社會的困惑。莫非是“大恩不言謝”的傳統(tǒng),成了拒絕道謝的托辭?莫非是所謂的“含蓄”、“內向”,成了道謝的性格障礙?莫非是崇尚做了好事不留名,倒成了某些人不僅知恩不報,甚至連一聲“謝謝”也懶得說的借口?……其中的荒謬自不待言,但尷尬的事實更不容回避。解除這一困惑的辦法并不復雜。連學生也知道,感恩教育要從學會說一聲“謝謝”開始。大恩當言謝,只是光“謝”是不夠的;“含蓄”不能把對人的禮貌也“蓄”了起來;做了好事不留名是一種高尚,得了好處不感恩卻是一種缺德。讓“來不及說一聲‘謝謝’”的滑稽少一點,“千言萬語說不盡感激之情”的時候,道一聲“謝謝”必不可少!
【珍愛生命感恩作文】相關文章:
珍愛生命感恩父母心得02-10
珍愛生命的作文12-13
珍愛生命的作文01-19
珍愛生命02-17
珍愛生命小學作文07-20
珍愛生命勵志作文12-08
關于珍愛生命的作文12-09
珍愛生命作文12-10
珍愛生命之水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