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感言

記者節(jié)感言

時間:2022-10-09 00:05:37 感言 我要投稿

2016年記者節(jié)感言

  2016年記者節(jié)感言(一)

2016年記者節(jié)感言

  林書喜(南國都市報記者):

  心中常有“四心”

  當了10多年的記者,總結(jié)了一些感悟,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要用好“四心”,即:耐心、虛心、細心、平常心。工作上要有耐心,生活還要耐得住寂寞,在新的工作環(huán)境里,沒有人脈關系,工作難以展開,這時要懂得調(diào)整心態(tài),要虛心向同行學習,不斷提高采訪技巧和寫作能力,新聞就在身邊,做個有心人,從各方面中尋找新聞線索;不要因為上稿量少而耿耿于懷,要嚴格要求自己,深挖好新聞,寫出精品。時刻提醒自己,好的新聞永遠不缺版面。

  鄭邦京(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

  工作即生活

  作為長年在基層的新聞工作者,累了病了說不出,只能默默地干,心里所想的,就是在職一天,就要做好本職工作.至于說最難忘的,這么多年經(jīng)歷了很多事,采訪了許多人與事物和現(xiàn)象,已經(jīng)分不清了,眼光總是看前面,因事物總是在變化,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多年新聞生涯,只牢牢記住一句話:遵循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少說多做,與時俱進,弘揚社會真善美、正能量。

  范志平(本報編輯部副主任):

  從事新聞事業(yè)要有熱情

  從1994年參加工作至今,我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已經(jīng)有20個年頭了,足跡踏遍了州的山山水水,現(xiàn)回想20年的工作經(jīng)歷,感觸頗深,曾有過面對采訪對象時的手足無措,經(jīng)歷熬夜加班寫(編)稿后的身心俱疲,也曾有過新聞稿件首次發(fā)表后的欣喜和自己取得成績受到肯定以及作品獲獎后的興奮,但更多的則是自己對所從事新聞行業(yè)的熱情、期待和憧憬,以及深感從事新聞這一職業(yè)責任重大的強烈憂患意識,還有自己對新聞事業(yè)的無限熱愛和執(zhí)著追求。

  鄭云炯(本報記者部副主任):

  收獲的是快樂和驕傲

  回想起當年最難忘的一次經(jīng)歷,仿佛還在眼前,記得當時自己正在和家人吃飯,突然接到工作電話,急忙放下筷子,趕到事故現(xiàn)場了解情況,并且經(jīng)常加班加點的工作,常常想,這是為什么?但還是加班加點做好,在完成一個個報道任務,看到自己采寫的臺風新聞、人物故事變成鉛字奉獻給讀者之后,收獲的是快樂和驕傲,那是自己堅持的責任和擔當。

  黎有科(本報記者):

  工作永遠在路上

  記者的工作就是永遠在路上。我經(jīng)常用鏡頭記錄每一瞬間,在文字的配合下,每一張圖片都充滿了故事,記得那一年“達維”臺風席卷我市,我到影響最大的白馬井鎮(zhèn)去采訪,那是我第一次在臺風天工作,想要好的圖片,表達深刻的新聞內(nèi)容,冒著狂風暴雨,拿著相機在雨中前行,因為做記者,是光榮的,是有社會責任的,我們要永遠保持奔跑的姿勢。

  符丹丹(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記者的責任和擔當

  成為一名記者后,我認為自己應該有擔當和責任。在采訪中遇到阻礙的時候,依然能夠堅強面對;在雙腿發(fā)抖的時候,依然能夠向前邁進。記者之路還在延伸,內(nèi)涵還在豐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時刻牢記肩上的責任,履行新聞工作者神圣的職責,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按照“三貼近”的要求,多報道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多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接受新媒體的挑戰(zhàn),發(fā)揮廣電人傳統(tǒng)媒體的優(yōu)勢,努力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記者”這個神圣職業(yè)的新業(yè)績,為州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冼賀(本報記者):

  忙碌卻也充實

  看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不到我們的時候,我們在路上,這是對新聞記者的真實寫照。記者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記者的我都在忙碌著。來不及好好回味,來不及好好慶祝。3年多了,從事記者這一行整整三年了,“忙碌”與我相伴。然而,我卻深深地愛著這種“忙碌”。因為這種“忙碌”,我的生活繽紛而多彩;因為這種“忙碌”,我的人生充實而快樂。

  2016年記者節(jié)感言(二)

  一提到記者,就會想到鏡頭、文字、聲音,他們用這些工具觀察、記錄時代的變遷和歷史足跡,反映波瀾壯闊的現(xiàn)實生活,用筆墨、鍵盤譜寫出精彩紛呈的新聞篇章。

  記者是社會的瞭望者,是時代的參與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yè)。與其他所有職業(yè)一樣,當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但更重要的是,記者是責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義,這一職業(yè)考驗著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這不僅是職業(yè)的要求,更是人民群眾對新聞工作者寄予的厚望。也難怪記者這般感慨:記者是青春無悔,是樂此不疲,是激蕩的生命,是沸騰的熱血,是我們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業(yè)!

  許多人小時候,就很羨慕屏幕上那些手持話筒的人。尤其是新聞專業(yè)的學生,都會視當一名記者為最初的夢想與憧憬,喜歡他們的從容不迫,喜歡他們的瀟灑大方。到后來,才懂得了,“記者的生活是鐵腳馬眼神仙肚”。在美麗光環(huán)的背后,記者也有鮮為人知的艱辛和苦衷。一幅幅感人的畫面、動人的場景是他們用汗水,甚至是生命譜就的詩篇。實際上,記者并不是那么自由自在、風光無限。作為“靠頭腦吃飯的群體”,他們也有辛酸、無奈。

  作為記者,注定了要餐風沐雨、飽受煎熬。他們將最真實的場景傳至千里之外,又將最溫暖的祝福帶到需要安慰的人身邊。他們是一群忠實于生活、貼近生活的人,一群為了使命不知疲倦,為了工作不畏艱險的人。

  時代歷來對記者寄予厚望。李大釗指出:“現(xiàn)在的新聞,就是將來的歷史。”記者首先要像一名真正的記者那樣去崇尚真實、信仰真理、熱戀真誠,忠于新聞事實。記者見證歷史,但并不單單記錄歷史。記者的稱號蘊含一種動力,向生活學,向?qū)嶋H學,向群眾學。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新聞作品思想上的震撼力,在實際中挖掘新聞作品藝術上的感染力,在群眾中探究新聞作品審美觀賞的愉悅性。記者要以自己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心,傾聽民聲,反映民意,對上負責,對下負責,不因盲從和麻木而忘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記者的道德。

  記者應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范長江、穆青等老一輩杰出新聞工作者是當代記者的楷模。作為一名記者,必須在提高政治素質(zhì)的同時,更多地注重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有敬業(yè)精神,有修養(yǎng),還要有骨氣。古人說得好,無欲則剛。我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你還能把我怎么樣?有這么一首詩,記不清楚是誰寫的了:“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時光如淘蕩泥土,砥柱觸天立中流。”一旦進入此般境界,記者就會心胸磊落,坦坦蕩蕩。

  新聞報道是一份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記者用心、用情感悟生活,歷經(jīng)千辛萬苦,在一線捕捉新聞線索,一雙眼緊盯不放,一雙腳不停追蹤,一雙手拍攝不停,一顆心永系百姓。記者從不說累,哪怕奔波不停;記者從不說怕,哪怕槍林彈雨;記者從不說忙,哪怕沒空吃飯……

  記者憑敏銳洞察社會,將激情融入筆端。每一名記者都是紀實作家,每一名記者都是歌頌生活的詩人。我們贊美記者,我們歡慶記者節(jié)。記者節(jié)是加油站,是記者們最美麗的回憶,最溫馨的家。

  就在此刻,依然有很多記者執(zhí)著于自己的新聞理想,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謹向所有的記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大家記者節(jié)快樂!

【記者節(jié)感言】相關文章:

記者節(jié)感言范文07-05

記者節(jié)感言路上的范文10-05

記者節(jié)征文07-11

記者節(jié)征文01-12

記者節(jié)表彰方案04-10

慶祝記者節(jié)方案04-10

記者節(jié)活動方案01-03

記者節(jié)的活動方案12-09

記者節(jié)活動方案03-10

記者節(jié)的活動策劃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