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課堂實驗個人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課堂實驗個人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課堂實驗個人工作總結1
水文化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的“靈動高效”課堂,構建此課堂模式的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教學是一門以客觀再現教學內容而求“實”的科學和以主觀表現思想感情(心靈)而求“活”的藝術。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新時代教育呼喚“靈動”的課堂教學。靈動的課堂教學需要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從表現形式上看,就是要求課堂教學呈現出“生動活潑、寬松和諧”的“滿意場”。從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構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課堂教學這個“整體”之中,“教”、“學”這兩個子系統(tǒng)能夠優(yōu)化組合,有機統(tǒng)一。即教師把“循循善誘”調諧到學生的“獨立思考”、“熱烈討論”、“爭論和交流”與“體驗領悟”之上,從而使“教”、“學”和諧一致。在“和諧”的教學中,師生交往、互動、相互交流、流通、相互啟發(fā)、補充以達到教學相長,共同發(fā)展的目的。非靈動的課堂是“教師主宰,學生被宰”,“教師主講,學生聽講”,“教師主問,學生主答”的課堂。沒有學生的內心體驗,沒有情感,品不出濃厚的參與味道。學生被當作知識的容器,任由教師“硬灌”。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學,使學習成為一樁苦差使而索然無味。
緊扣水文化課堂的靈動高效的靈魂,細數水文化課堂的特征:
a、和諧、輕松愉悅、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b、充滿激昂的求知欲情感的磁場。c、跌宕的課堂節(jié)奏。d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基本形式,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研究性學習為主轉變。e、學生參與度高,思維有深度,表現為“三敢”,即敢問、敢說、敢做;“三動”,即“手動、心動、神動”。f、訓練無痕的課堂。g、多維延伸的課堂。
在課堂模式的實驗階段,部分老師因循守舊,對新型模式不適應,甚至抱有懷疑態(tài)度,認為新型模式束縛了教師的手腳,似讓教師帶著鐐銬跳舞。現行模式是否必要?我個人認為創(chuàng)建課堂模式是為了以強制性手段解脫學對教的依附,解脫教師的“責任”,限制“講”是為了保障“學”,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才能保障權益,“放手”才能學會“走路”。所以在真正實現教的方式轉變、學的方式的轉變之前須模式先行。正如書法學習中的三個層次:先臨帖、再入帖,然后破帖,F在強調統(tǒng)一有痕的模式,是為了達到無痕靈動的理想的課堂狀態(tài)。
現行模式又是否合理?帶著疑惑,我們小學數學組走進了課堂,嘗試了此模式,與實踐對話,努力探尋通往靈動課堂的路徑。我們采用先試驗后推廣,最后再匯報總結的形式,全體參與,共上課評課共二十一節(jié)。在這二十一節(jié)課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有:
1、教師對自學作用的認識不到位,自學流于形式,作用未能突顯,而錯失了收集學情、了解學力的好時機。自學實為投石問路,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學情,即學生知識起點、現有思維狀態(tài)。這是教師確立教學起點的依據,是以學定教的把手。
2、自學題的設計目標不夠明確,目標驅動性不強,步驟不夠精細,要求過于籠統(tǒng)。部分教師不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讓學生閱讀通篇內容,籠統(tǒng)提出“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的問題,學生要么無從下手,要么就是遍地開花,交流未果。制定自學的目標和步驟,要充分解讀教材,了解內容的整合程度及學生思維邏輯推進的順序。自學可采用分段自學、分塊自學。
3、自學題呈現形式單一,部分教師一上課就顯現多條問答題,這種高度抽象化的呈現方式不適應小學生心理特征,他們喜歡解決形式多樣,可操作性強的問題。
4、課堂上學生在自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表現出自主思維的積極,沒有表現出手、腦被解放后的主動,更多表現為被動應付情緒。在新課的開始,老師往往以最簡單的形式揭題,直接進入自學環(huán)節(jié),缺少以學生的情緒調動和問題引導。這種方法既不合情,合乎小學生的性情,又不合理,合乎數學學習起于問題引導,任務驅動之理。
5、自學方法單一。部分老師把自學片面地理解為閱讀數學課本,因此自學形式正常表現為帶著問題讀課本。默讀是一種高級的心智活動,因此不受低、中年級學生的歡迎。另外,要解決的問題通常是由教師給出,學生的思維還是由教師牽引著。
6、在新知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等生和學困生主動交流的習慣和表達的信心有待培養(yǎng),教師應鼓勵每個學生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學生傾聽的能力有待培養(yǎng)。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帶著自己的思想去聽,學會思辨。更因為缺乏積極表達和傾聽的習慣,學生間的`互動不夠活躍。
7、教師有讓學生當堂訓練的意識,但往往在實施時難以保證練習時間。練習題型偏重于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指向應用能力的訓練不多。
反思這些問題,我個人認為教師要從以下幾點努力:
1、教師就學會“煮”教材,煮熟煮透,準確把握偏者意圖和教材旨意。重組教材時考慮問題的空間和價值,調整或設計探究順序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學習內容前置要充分考慮操作的可行性,不要給學生造成識知障礙或拔苗助長。
2、設計自學題時充分考慮其目標指向性,制定適合學生自學的問題。自學不等于自主閱讀教材,自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具體個性特征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時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觀察法、直覺猜想、操作法、實驗法、討論法、包括閱讀教材。在自學時,教師不應統(tǒng)一方法,只應以問題為導向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以個性化的方法學習新知。因此,我認為現行模式中的“自學”的含義應加以擴展,不要理解為單一的閱讀文本式。這樣就能改變目前實施過程中課堂學習方法單一、唯“自學法”是用的問題。
3、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懷特海曾經說過:通往智慧的惟一的道路是在知識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識的惟一途徑是在獲取有條理的事實時保持紀律,自由和紀律是教育的兩個要素。教師應讓出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自主活動,但同時要進行活動組織和引導。沒有教師組織和引導的活動是混沌的,教師的作用就是帶領學生從混沌中尋找秩序,也就是讓學生學會理性的思維。教師的引領要借問題這一載體才能產生作用力。好的問題,承載著大量數學知識,蘊藏著較大的探究空間。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做到更好的引領。這樣就能解決自主學習異化為放羊式學習的問題,解決面對學生活躍而散亂思維時該何去何從的問題。
4、“課堂互動”也是實現學生知識建構的重要形式和過程——這是一個產生想法和發(fā)展想法的過程:你的思想點燃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又可能豐富、深化和修正你的思想。當我們對一個問題理解和意見一致時,我們就有可能實現由“知”到“信”的轉變;當我們理解和意見不一致時,則有可能開闊我們的思路,實現對問題的多元理解。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表達想法,交流看法,同時應提出聽的要求,如“聽了他的發(fā)言,你知道了什么?”“聽了你的發(fā)言,你有什么新的想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問題可以強化傾聽的習慣,使課堂因“你說我聽,我說你聽”的螺旋式互動而精彩。
二十一節(jié)課,二十一種風格,主題只在一個:構建自主互動式靈動課堂。我們都能認真解讀、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嚴格按121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我們經歷了轉型時的糾結與困惑,感受了失敗的郁悶和成功的竊喜,收獲了自身的成長和學生的進步。驀然回首,我們驚喜地發(fā)現學生數學觀察力,發(fā)現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增強,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所改善。這些足以成為我們走下去的理由。
小學數學課堂實驗個人工作總結2
尊敬的李老師
您好!
李老師,感謝您給我溫暖,感謝您的陪伴,F在工作還順利吧?我很想念您!
記得那一次,我向您保證會考到年級前十名,可是卻只考到了班級前十名。您和我說:“不要放棄,堅持努力!钡诙慰荚囄铱剂四昙壍腵前二十名,還是沒有考到年級前十名,您依然和我說:“不要放棄,堅持努力!崩罾蠋,感謝您一次又一次地鼓勵我,讓我學習上更有動力。
李老師,您記得那次讓我們寫一篇關于月亮的作文嗎?我坐在椅子上,使勁地想呀想,最終還是沒想到,就在網上抄了一篇。第二天,我發(fā)現老師沒有找我就放心了。第三天,那一篇作文發(fā)了下來,打開第一頁滿滿的好詞好句都畫了出來,全部是您的表揚,我變得開心起來,可是我打開了第二頁的時候,上面寫著“不要抄網上的”,我很慚愧。李老師,我知道我讓您失望了,我保證以后不會再抄網上的文章了,我會多積累好詞好句,自己去挖掘好的素材來寫作文。
一次考試,我因作文沒有寫夠字數,被扣了十分,您找到了我,問:“為什么這一次作文沒有寫夠字數?”我說:“這一次作文太難了,所以寫不夠字數!蹦植粎捚錈┑亟探o我寫作方法,從此,我的作文好了起來。
三年級下學期,我成功的考進了年級前十名,但是您已不再教我們了。李老師,我想念您,我沒有讓您失望。
祝李老師
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此致
敬禮!
寫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小學數學課堂實驗個人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工作總結04-18
實驗小學個人總結11-27
小學數學教育課堂隨筆04-28
小學數學和諧課堂構建論文10-11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的論文10-09
課堂教學隨筆小學數學10-08
小學課堂達標個人總結10-26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案01-30
課堂教學小學數學論文10-08
高校課堂上的小學數學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