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公開課觀后感范文通用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校共育公開課觀后感范文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校共育公開課觀后感范文通用1
通過觀看家庭教育講座第四期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關于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知識。
家訓、家風、家學,包括孝、禮都是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那么具體什么是家訓家風,我們又如何做到它們?
中國自古有著“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古代每個家庭都有著自己的.家訓家風,在現(xiàn)代仍然會有在傳統(tǒng)家訓家風上建立的現(xiàn)代式家庭教育。家訓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教誨,風氣習性。而傳統(tǒng)家庭教育是一個傳承,傳統(tǒng),一個家庭歷經(jīng)三代以上傳承下來的不朽家風家訓。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呢?首先要把傳承家風家訓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次父母長輩要以身作則,為子女后輩樹立良好的榜樣;最后要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社會的大家庭中不斷深化我們的家風家訓。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成就好家庭!踐行家風家訓是治家的尺子,為人的本分,我們不但要繼承下來還要傳承下去,讓我們世世代代都在社會這片沃土上開出永不凋零的花。
家校共育公開課觀后感范文通用2
首先感謝徐勇和王小慧老師給我們帶來精彩的家庭教育公開課。
傳統(tǒng)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是不能隔斷,現(xiàn)代教育是建立在傳統(tǒng)教育的基礎上,傳統(tǒng)教育不是指古代,是指傳承和延續(xù)。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現(xiàn)代教育需要在傳統(tǒng)教育中吸取好的文化。
中國傳統(tǒng)家庭教育包括的核心內容是家訓,家風,家學。家訓是長輩對子孫后代的.訓教,是看得見的可操性。守規(guī)矩,講誠信等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嚴格執(zhí)行。家風是耳習目染,是言傳身教,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和傳統(tǒng),具有獨特性和傳承性。好家風需要建設,需要有序推進,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以己示范,做好孩子的榜樣,在家庭中家長是主體,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
孝道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孝順自己,就要給孩子做好模范,身體力行的感染孩子,讓孩子真正的從內心去感受,產(chǎn)生出情感。家庭是一個組合體,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美滿的幸福家庭生活。
家校共育公開課觀后感范文通用3
認真聆聽了楊老師關于自己如何開展家校共育的一些舉措,收獲很多,楊老師工作得法,家校溝通順暢,是一位有心有愛有法的好老師。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培育,和諧順暢的家校關系有利于學生成長,對班級各項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關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正如楊老師所說:在孩子的成長路上,老師和家長是“戰(zhàn)友”而不是”對手“。很多時候我們教師和家長各自忙于孩子的學習,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則,特別是家長會雙家長出席制,很多學校都沒有做到,缺乏對孩子的溝通,交流和互動。楊老師的.講座很務實,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為一線班主任的家校溝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舉措。楊老師以“五個一”促進家校合作,制作一個檔案,詮釋了教師對學生的用心;組織一場活動,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攝一張照片,發(fā)現(xiàn)平時看不到的美;認識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長;寫好一封書信,紙短情長,情真意切。致力于創(chuàng)建和諧融洽的家校關系,目標一致,讓家長和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成為的隊友,從而構建“家校共育”目標,值得我們一線班主任學習。
【家校共育公開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的方案11-06
家校共育家長心得11-29
家校共育合作心得11-24
家校共育活動方案04-03
家校合作共育培訓心得12-07
家校共育學校方案03-23
家校共育的實施方案04-10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03-02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02-26
家校共育的心得體會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