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通用11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1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yǎng)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題記
這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zhì),提升了自己的修養(yǎng),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節(jié)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
一、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
四、如何培養(yǎng)孩子抵抗挫折的潛力?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說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練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潛力,使人嘆為觀止。
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
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 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讓我們在應(yīng)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里!
感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這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2
這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告訴了大家怎樣去感恩父母。
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4、5歲時,去一棵大樹下摘樹葉,拔樹枝玩,有時他不高興了,就會在樹上刻字。到了小學時期,孩子來到樹下一臉不快樂,大樹就問:“孩子啊,你有什么不高興的事嗎?”孩子說:“你看別的孩子有足夠的學費,有錢去買玩具玩,而我卻沒有!贝髽湔f:“那這樣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賣錢,就有交學費和買玩具的錢了!焙⒆痈吲d極了,每年秋天都來摘果,然后就不來了。到了成年階段,孩子又回到樹下開心不起來,再也結(jié)不出果子的老樹問:“孩子,你把書都念完了,還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孩子說:“你看我的同齡人都有家了,可我沒房來迎接我的新娘!崩蠘湔f:“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壯的樹枝,你能夠把它們砍了然后去蓋房!焙⒆勇犃肆⒖炭沉死蠘渌械臉渲ψ吡恕:⒆拥搅酥心陼r,又一次不開心的.回到老樹下,樹干問他:“你又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啊?”孩子說:“我總要看看遠方吧!我的朋友都飄過大海去了遠方,而我卻不能。”樹干想了一會兒說:“你能夠砍了我的樹干,做一個木筏去遠方!焙⒆勇犃伺d沖沖地把樹干砍下拿走了。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孩子頭上長出了白發(fā)。一天,他來到樹前,樹根說:“我沒了果子,沒了樹枝,沒了樹干,你就不會再陪我了吧?”孩子說:“
該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此刻,我就想陪著您曬太陽!
其實,我們的父母一向像這樣滿足著我們,我們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讓他們也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3
今天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感恩教育》專題講座,受益匪淺,于丹老師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讓他們知道勇敢的承擔愛與責任,幫助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孩子的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愛心,使我們的孩子學會自立、自信、自強。
于丹老師說:“知識固然重要,但比知識重要的是人的'經(jīng)驗,比經(jīng)驗重要的是人的悟性!币虼耍覀儾坏虝⒆訉W習好知識,還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培養(yǎng)孩子仁愛的行為,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性格:比如在家里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在外面讓他學會與人打交道,知道力所能及的去幫助別人,體會助人為樂的感受;讓他們懂得自信是一種力量,一個人要想寫下無悔的青春,寫出人生瑰麗的詩篇,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對自身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有了自信就有了希望,只要擁有自信成功就屬于你;要讓孩子接觸陌生的世界,學會適應(yīng)環(huán)境。 孩子是張白紙,要描繪這張白紙,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種理念和鼓勵,而最終成全的是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在人群中學會去愛,在山水中去發(fā)現(xiàn)永恒,在社會的規(guī)律中去勇敢承擔,在一切中建立人格,這樣孩子在社會中,才會茁壯成長,才會生活的快樂。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4
今天上午8:16分,我和媽媽一起收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我深受教育。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首先講到“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家庭維系家庭關(guān)系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然后,又講到了“仁”。仁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是一個“人”加一個“二”,強調(diào)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要讓我們有責任心,必須讓我們出去與其他人交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我們的不足,看到別人的困境和自己的環(huán)境對比,從而培養(yǎng)責任心,懂得體諒人,關(guān)心人。一個人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我們要關(guān)愛他人,與人交往,使自己健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最后談到“自立、自強、自立”。自立,自己勞動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不依賴別人。自強就是需要勤奮,進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向上。自信的意思是自己要相信自己。自己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正是有了自信,人們的心中才有無盡的.希望。
感恩并不是要我們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從小事中也能體現(xiàn)出來,早上父母出門前的一聲招呼,下班回家后的一句問候。感恩是父母回家后遞上的一雙拖鞋,一杯暖茶。行動吧,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5
于丹教授的講座,使我明白了許多,我怎樣去做一個“大寫的人”?怎樣做一個知恩、感恩的人?怎樣解決問題和做事?
看到爸爸那兩鬂的白發(fā),心中的愧疚油然而生,我從前做的事太傷父母的心了,理解之后精神得以重生。
孝,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法律規(guī)定子女應(yīng)盡的義務(wù)。其實,不管是本分、傳統(tǒng)美德、還是義務(wù)都無所謂。難道沒有這些規(guī)定,我們就不愛自己的父母了嗎?不要把這當成一項工作,這是愛的行動,是本能的付出,F(xiàn)在,我們還小,在物質(zhì)上不能給太多父母的需求,但是我們完全可以用其它方式來孝敬父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的'心意,聽取父母的教誨,關(guān)心父母的健康,體貼父母的辛勞,分擔父母的憂愁,同時自己也不要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當然,如果我們長大了,年老的父母也只是希望痑陪伴著他們,像兒時一樣,簇擁在父母的膝下,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雖然我們正值青春期,但是我們絕對不能以所謂的“逆反心理”為借口,去傷父母的心,我們沒有理由,因為父母為我們犧牲了青春,給了我們生命和太多的愛!
人生就是一本書,時間的手匆匆將它翻過,并不理會誰讀懂了,誰還在糊涂。如要使做事有效率,最好是“想到就做”。養(yǎng)成“想到就做”的習慣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隨時都有新的成績:問題隨手解決,事務(wù)即刻辦妥。不論做什么事,都要堅定自己必勝的信念。面對困難,要學會冷靜,沉著思考,要以寧靜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全局。然后,一步接一步,有系統(tǒng)地剖析它的形成原因,不利和有利兩方面的影響。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wù),解決復(fù)雜多變的社會問題。我想這也是我在今后成長過程中應(yīng)該做切實努力的方向。
朝陽,向天穹的額頂升起;
光明,將大地的陰郁驅(qū)盡;
生命,在光輝中誕生、延續(xù);
在光明的世界里尋求希望的蹤影。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6
于丹老師主講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dǎo)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于丹老師其中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讓我特別有感觸:從前,有一個小男孩每天都會在一課大樹下玩,可是有一天,孩子愁容滿面的對大樹說:“你看別人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是我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結(jié)的果子摘去賣,你就可以買玩具了!币院蠛⒆又挥忻磕甑那锾觳艜䜩泶髽湎抡尤ベu。過了幾年小男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都有家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砍下來做房子!庇诌^了許多年青年人成了中年人,他又對大樹說:“別人都漂過海了,可我沒有!贝髽湔f:“你可以把我的樹干砍了做獨木舟”。 他把獨木舟推進海里漂走了,漸漸的這個男人變老了,長出了根根白發(fā),他又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jīng)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應(yīng)該不會理我了吧?”可是這個男孩不離不棄,一直陪這樹樁曬太陽。
這讓我想到了天下的`父母像大樹一樣,為了成就孩子的一生,在無私的奉獻而不求回報。為了孩子過得好,甚至連生命都可以犧牲掉。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的承擔愛與責任,將來回報父母。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很幫助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我們的老師,老師您每天都在默默的奉獻著,為班里的事情操心,多辛苦。而您從來沒有抱怨過,我們還總是惹您生氣,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后要好好學習,來回報您!
看完于丹老師的講座,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我們樹立自信,講究仁愛,克服一切困難堅定信心,把自己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7
周六早上八點十分,我準時打開電視,收看于丹老師感恩教育的專題講座。我個性的感興趣,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于丹老師先講了一個故事《樹與人》,男孩小時候很喜歡和大樹玩耍,大樹每一天都等待著男孩;到了男孩少年時期,大樹讓他摘取果子換取學費和玩具;青年時期,大樹又把樹枝給了男孩蓋房子和娶新娘;之后大樹貢獻出樹干給中年時期的男孩做獨木舟去周游世界。能夠說大樹為男孩付出了一切,最后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樁。當男孩成為老人時,他想去的地方已經(jīng)去過了,想看的東西也已經(jīng)看過了,此刻他只想和樹樁在一起曬曬太陽。聽完這個故事我忽然想到:這不就是孩子與家長的故事嗎?孩子想要什么,家長狠下心來再貴也要達成孩子的心愿。之后于丹老師講起“孝”這個字來,“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孔融讓梨等很多的成語故事都與“孝”字有關(guān)。這使我想到了一個故事,在吉林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一位阿姨對她的女兒百依百順。一次,阿姨的手被熱水燒傷了,女兒正在看動畫片,她把手伸向女兒,女兒卻不聞不問,還把阿姨的手推到旁邊說:“別煩我,我在看動畫片呢!”我不禁想到了這位小女孩太不懂事,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教育我們,而她卻不會感恩,我真為她感到羞恥。
其實,生活中爸爸媽媽總是在一點一滴地關(guān)心著我。好吃的、好喝的都是讓我先吃;而剩飯剩菜從不讓我吃;臟了的衣褲、襪子只有我脫下來放在一邊,媽媽總是第一時間將它們洗干凈;每一天下班后他們又總是第一時間沖進廚房為我準備可口、豐盛的飯菜;我有不開心、不順心的.事總是向他們述說,他們會為我排憂解難,而他們卻從未對我講述自我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難事和不快,因為他們總期望我每一天快快樂樂地、健健康康的。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后讓我明白孝敬父母,從家中的家務(wù)事做起,盡一份孝心,讓父母也能夠快樂起來。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8
今天,看了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使我對感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感恩,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恩,現(xiàn)實生活中無處不在。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鳥,方成其壯闊。感恩是出于真誠懇切的對別人的幫助表示感謝,但感恩,并不止于此。當一個人經(jīng)常說感恩的時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報怨,多了份珍惜;當一個社會經(jīng)常說感恩時,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紛爭,多了份和諧。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它是一種知足,一種珍惜,一種前進。
我們感謝父母,從哇哇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成人,父母們花去了多少的心血與汗水,編織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所以感謝他們給予的.生命,撫養(yǎng)我們成人;感謝老師,從上小學到初中,乃至大學,又有多少老師為我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著光和熱,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引領(lǐng)我們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感謝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所有給予我們關(guān)心和幫助的人。
感恩,讓我懂得天下父母之心尤為貴;感恩,讓我懂得承膝于祖輩的樂趣;感恩,讓我領(lǐng)略到陽光的嫵媚;感恩讓我明白什么是披肝瀝膽,風雨同舟;感恩,讓我明白鳥語花香,蔚藍的蒼穹。
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因為有了愛,所以感動;因為感動了,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有過這樣的感動嗎?如果你曾感動于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于一縷陽光、一片綠葉、一顆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動于乳羊跪母、烏鳥反哺、落紅護花、落葉歸根那么,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的禱告,愿天下人都學會感恩!讓感恩意識傳遞,相信我們的前途會更加光明,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9
這天我觀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于丹老師演講風格語氣平和、神閑氣定,常常用小故事比喻一個道理,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為四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抵抗挫折潛力的重要好處,四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其中第一個主題是我最有感觸。
在講第一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首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明白,但它卻再一次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顆粗壯的大樹和一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每一天小男孩都來找大樹玩,摘幾個果子吃、摘幾片樹葉玩,大樹都不生氣,每一天都盼著小男孩來和它玩,大樹一天一天的盼著,但是有一天小男孩不再來找大樹了,又過了很久他已經(jīng)是個初中的孩子了,小男孩很苦惱的嘆著氣,大樹說:“孩子啊,你怎樣了?”小男孩說:“別人都有錢買新玩具我都沒有!贝髽湔f:“你把我的果子都摘了去賣錢吧!庇谑切∧泻⒚磕昵锾於紒硎展印V,小男孩于是好久都不來看它,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大樹底下嘆氣,大樹問:“你又怎樣了?”“別人都有錢蓋新房子、娶新娘,我卻沒有!薄澳悄惆盐掖蟮臉渲Χ伎聪聛碣u錢吧!毙∧泻⒕驼兆隽。小男孩又是好久不來看大樹,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樹下嘆氣,“你學業(yè)也成了,房子也蓋了,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呀?”大樹問,“別人都去海外了,我卻在家里待著!贝髽湔f:“你把我的樹干砍了做船吧!它能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庇谑,小男孩就把樹干砍了坐船了。有一天小男孩回來了,他已經(jīng)是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了,大樹問:“我什么也沒有了,只是一個大樹樁,你肯定我不愿理我了,
哎!薄安唬一貋,是因為想和你一起曬太陽,這是我的心愿,一生的心愿!
父母無私地給予我們這么多,我們就應(yīng)懂得珍惜和回報。目前作為學生能回報父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于丹老師還講了周總理每次回家都給老父親喂飯,然后才自我吃,父親去世后好長時間都不斷流淚。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
名人尚且如此,作為普通人我們也要孝敬父母,讓她們覺得幸福!作為教師的我們還要教育好自我的學生心存感恩,對家人、對長輩、對老師、對朋友、對社會,和以前幫忙過自我的人都就應(yīng)感激!感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這一刻做起!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10
交往,如同茫茫大海上的燈塔;交往,如同無邊沙漠上的綠洲;交往,如同饑餓難忍時的食物……交往時十分重要的,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那天,我觀看了于丹教授的講座,感觸頗深。
講座是關(guān)于交往的,于丹教授對中小學生交往情況進行了分析: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愛把自己鎖在家里,不愿與別人交往,本是該快樂嬉戲的時候,卻很少見到他們玩耍的身影。中小學生中54%的人認為交往不重要,他們更愿意看電腦與電視。36%的人更愿意與父母等長輩交往。只有10%的人有自己的朋友圈子。這充分的說明了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不懂的交往,不愿意交往。當我看到這時,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我認為,交往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通過交往,我們能交到許許多多的新朋友。我們可以從朋友身上學到我們身上所沒有的優(yōu)點,正所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梢院芎玫奶岣咦约。當我們快樂的時候,把快樂與朋友分享,會得到兩分快樂。當我們煩惱的時候,把煩惱與朋友分擔,煩惱會減少一半。當我們需要朋友時,朋友也會給予我們:在我們成功的時候,朋友的一句真心的鼓勵,會告誡自己不要驕傲;在我們失敗的時候,朋友的一句安慰,讓我們不氣餒,給予我們溫暖與希望。愛因斯坦說過:世間最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這說明了交往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這使我忽然想起一個故事:一位科學家為測試交往的重要性,找了學習相差不大的兩個中學生,同時轉(zhuǎn)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上課,其中一位性格很外向,很喜歡與人交往,而另一位則有一些內(nèi)向,也沒有什么朋友。當他們兩個轉(zhuǎn)入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上課時,都十分的.不習慣,成績也快速滑下。過了一個月后,令科學家所震驚的是:那個外向的學生在下課時身邊聚滿了人,和他有說有笑,他的成績也提高很快;而那個內(nèi)向的學生下課時孤零零的坐在那里,沒有一絲生機,他的成績也在繼續(xù)下滑。當科學家問那個外向的學生為什么成績上升的那么快時,他笑了笑,說:“在我成績下滑時,我結(jié)交了許多好朋友,他們給我講解我不會的問題,還給予我許許多多的鼓勵,我的成績自然開始提高!倍鴨柕搅硪粋學生時,他含著淚,說:“沒有一個人愿意和我玩耍,當我感到傷心難過與無助時,沒有人安慰我,我感到十分自卑……”通過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交往的重要性。
杰利密·泰勒說過:友誼是我人哀傷時的緩和劑,激情的舒解劑,是我們的壓力的流泄口,我們?yōu)碾y時的庇護所,是我們猶疑時的商議者,是我們腦子的清新劑,我們思想的散發(fā)口,也是我們沉思的鍛炬和改進。我們要學會交往,結(jié)識一些良友,會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因為交往是人生中的重中之重。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 11
主講是以一則預(yù)言故事而展開,每每聽到這個故事,都會一次一次地打動著我的心,我相信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都是全身心的付出。而現(xiàn)如今,當孩子聽到這則故事,是不是真的能打動他們幼小的心,能夠體會父母含辛茹苦的將他們撫養(yǎng)長大呢?
父母和孩子之間既是愛的結(jié)合體,也是矛盾的結(jié)合體,往往因為有愛而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甚至會形成積怨。
我是一個母親,當我第一天看到我的女兒時,突然覺得我有了孩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可就在昨天,我還是一個人的女兒,而今天我要負起一個母親的責任,要用自己的全部去愛這個孩子。在我小的時候,我的母親很忙,她要照顧全家,還要在外農(nóng)忙,很少陪伴在我身邊,和我一起玩兒。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漸漸長大,完成學業(yè),參加工作,結(jié)婚生子,我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幾乎全部用來陪伴我的女兒,她一天天的長大,漸漸的有了自己的喜好,我們往往會因為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而相互爭吵。孩子是任性的,父母是固執(zhí)的,矛盾因此產(chǎn)生。有時,我在想:是不是對孩子管得太多了,總是一廂情愿的希望,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少碰荊棘,想給她的人生道路上點上一盞指明燈,但結(jié)果總是不隨人愿。于丹老師講了他大學時登泰山的經(jīng)歷,她走了兩條不同的路,最終都能夠到達頂峰。或許我們還是不了解我們的孩子,或許我們的孩子也想走一條不同尋常的路,完成她的人生目標。我們作父母的也應(yīng)該反思,孩子不是我們的復(fù)制品,不應(yīng)該一定要按著我們的路走下去,可能在她人生的道路上,幫助她選好自己的人生目標,鼓勵她堅強的走下去,是對她最好的愛。
于丹老師講到 “仁”,也就是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仁”或“不仁”。對此我也深有感觸,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個體,是不能脫離社會的這個整體而獨立存在的,父母有責任有義務(wù)教導(dǎo)孩子如何和周圍的人打交道。學齡前的孩子,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如果我們經(jīng)常和孩子發(fā)脾氣,打罵孩子,甚至不考慮他的個人感受,固執(zhí)己見,這會對孩子的人格是一個很大的傷害。當他進入到校園,周圍有很多性格各異的孩子,她會很難和同學們建立和善的關(guān)系。試想一下,我們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想給他最好的,可這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嗎?我們會經(jīng)常在路上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有一個兩三歲的小孩,掙脫了家長的手,一直往前跑,家長就在后面喊他,叫他,狠狠的批評他,死死的抓住了這只小手。這個孩子在馬路上跑的時候,并不是他勇敢,而是他并不知道危險的所在,他的好奇心迫使他干各種各樣危險的事情。我們家長也可能在這個時期,漸漸的打擊了他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而沒有更好的引導(dǎo)他。這種好奇心和自信心的缺失,將會影響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現(xiàn)在的孩子在一起玩,不是跳皮筋、踢毽子、跳山羊,而是一群孩子圍在一起打游戲,要么就是追逐打鬧,要么就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互相攀比誰的最好玩,各夸各的好。就這樣孩子漸漸的獨立,沒有團隊競爭意識,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當事情的發(fā)展違背了自己的意愿時,往往會表現(xiàn)出手足無措或不敢面對困難,難道這就是我們家長花重金給孩子的愛嗎?
聽完這次《感恩教育》的講座,我深深的感覺到,在很多家庭,不是孩子不會感恩,而是我們家長在很大程度上讓孩子有了依賴,有了對物質(zhì)的攀比,等等……,讓孩子們覺得一切來之容易,更不會珍惜,包括父母的愛。
教育好一個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在我們還不是父母的時候,沒有一堂課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合格的父母,可如今不論我們是不是合格的父母,都上了崗,所以,只有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最后,祝愿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優(yōu)秀02-24
于丹講座感恩教育觀后感12-09
于丹感恩教育觀后感作文03-23
中小學生感恩教育于丹觀后感優(yōu)秀02-27
于丹感恩教育讀后感04-14
感恩教育講座觀后感范文觀《感恩教育》有感02-21
于丹講座觀后感11-21
《于丹講座》觀后感11-27
感恩父母感恩教育觀后感通用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