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集錦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佰》觀后感集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佰》觀后感集錦1
星期五下午,媽媽帶我和妹妹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抗日愛國電影。它的名字叫——《八佰》。電影里的故事讓我感動地哭了!
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役,“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的四行倉庫,在以少敵多的情況下頑強抵抗日軍四天四夜而最終取得勝利。
在這部電影中,有兩處場面令我熱淚盈眶。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強盾,組成了一個大盾瘋狂向倉庫攻擊,想把四行倉庫鏟成平地。國民黨用槍打,無疑是以卵擊石。在這危難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的往自己身上綁炸彈,跳下樓去犧牲自己,一個沒有炸死,第二個跳下樓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為止。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軀和鮮血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有用之人像他們一樣保衛(wèi)這個國家。
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個場面,讓我感動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的場面,因為掛國旗是無疑是對日本人說的“三天拿下四行倉庫”是個極大的諷刺。所以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起來很憤怒,他們按原先的計劃一隊一隊護住紅旗不倒,第一隊倒下第二隊繼續(xù)上,他們用身軀護住國旗不倒。其中一名戰(zhàn)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國旗也不讓它倒下,直到飛機被另一個戰(zhàn)士打跑了,但這個戰(zhàn)士不幸中槍犧牲了。這時我發(fā)現(xiàn)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淚浸濕。我對國旗意義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非常難過,有這么多的英雄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這個國家,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為生活在中國感到自豪,我愛中國!
《八佰》觀后感集錦2
最近火爆的電影《八佰》上映了,朋友圈和抖音都反響強烈。爸媽為了加強我的愛國情懷,讓哥哥給我們訂好了電影票。我懷著激動又復雜的心情來到電影院,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戰(zhàn)爭類的電影,我無法想象電影里的畫面,竟然是真正的歷史重現(xiàn)。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時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254團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zhàn)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zhàn)爭。為壯聲勢,團長謝晉元怕日本人發(fā)起下一場猛烈進攻,就把420人稱作800人。
第四個晝夜最讓我激動。外面日本人越來越多,但是戰(zhàn)士們子彈也越來越少,他們一個個背上炸藥包,打算和日本人同歸于盡,只要人在,就不會讓日本人靠近一步,勢必堅守著上海最后一道防線。讓我最感動的是有一個護送電話線的任務,租界原本可以安安全全的活下去,但他們知道自己是中國人,并沒有隔岸觀火,而是紛紛報名參加這次護送任務,犧牲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最終接上電話線。戰(zhàn)斗進入后期,謝晉元團長為了保住戰(zhàn)士們的生命,選擇沖過護城橋,雖然最終成功,但是只有三成的人生還。
在這部電影里,我認識到了雖然粗魯?shù)菒蹏鴲奂胰说睦纤惚P;年齡雖小,但是不屈不撓的小湖北;頑強向前,忠肝義膽的謝晉元團長……雖然人物角色都不同,但是都是保家衛(wèi)國的抗戰(zhàn)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我們的五星紅旗是戰(zhàn)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和平也是英雄們的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在舒適的現(xiàn)狀,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對于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惡行,我們沒有資格代替先輩選擇原諒。勿忘國恥,向英雄致敬,向偉大的中華民族致敬!
《八佰》觀后感集錦3
前幾天我看了剛上映的電影《八佰》。說實話,給我的震撼還是非常大的,看完這部電影,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戰(zhàn)士,他們也有親人,也有朋友,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放棄小家保大家。
一條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zhàn),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千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里展現(xiàn)的畫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不僅是希望與絕望相纏繞所呈現(xiàn)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交加的心靈撞擊。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摻雜了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地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戰(zhàn)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在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確實繁榮。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疤焯谩背涑庵槟荆暗鬲z”充斥著不屈與堅守!暗鬲z”承載著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梁。
當主動的壯士們,一個個從樓頂無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時,接連不斷地爆炸聲炸醒了河對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皣私匀绱,倭寇何敢”,這句話被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時,民眾歡呼叫好時,中國人的家園情懷,才被真正喚醒了。
影片最后在廢墟中出來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
那匹白駒,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梁。
《八佰》觀后感集錦4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電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國民黨組織70萬軍隊發(fā)動了淞滬戰(zhàn)役,由于當時國家不夠強大,淞滬戰(zhàn)役失敗了。國民黨在大規(guī)模撤退以后,組織420人留守四行倉庫,為上?箲(zhàn)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稱“八佰壯士”。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的這種愛國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如果我長大了,中日再發(fā)生戰(zhàn)爭,我一定會獻出生命,像那些英雄們一樣,奮勇保護自己的國家。我希望,中國人民團結(jié)起來,讓中國更加強大,永遠屹立在世界之林。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zhuǎn)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無論是正規(guī)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zhàn)斗,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愿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zhàn)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盡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nèi)轉(zhuǎn)場到戰(zhàn)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著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后,高樓林立的現(xiàn)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zhàn)役中犧牲的以及幸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八佰》觀后感集錦5
這部電影結(jié)束時,全場鴉雀無聲,都在默默的離開,這樣的場景絕無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淚。值得肯定的這是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以歷史為框架進行改編,刻畫出在抗日時期軍人民眾的真實寫照。我覺得一部好的歷史題材電影,就是在大家觀影結(jié)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歷史。讓我心生慚愧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空白,這部影片是我重拾歷史認知的契機。的確這樣歷史應該被人記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應被人銘記。而“他們”的出現(xiàn)就是群像而非個人,“他們”沒有決策的`權利,或許姓名都沒能載入歷史,拼死戰(zhàn)場,為抗日戰(zhàn)爭做最后的犧牲。
《八佰》全篇的戰(zhàn)場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畫展現(xiàn),在家國情懷、民族危難之際,小人物隨之成長,以細膩的心理寫實手法層層遞進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長過程中,也反映著當時各種類型各種群體各種不同的內(nèi)心活動。更是以一條河作為天堂和地獄的諷刺,在戰(zhàn)爭年代大多數(shù)民眾由麻木轉(zhuǎn)變?yōu)槿窨谷盏膬?nèi)心轉(zhuǎn)變。這部影片中你記住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他們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場有多個事件不斷地有層次的烘托宣揚愛國情懷。整部影片的故事流暢性很細膩同時也很悲壯。電影的觀感帶入性很強,仿佛就在經(jīng)歷著這場殊死搏斗。“隔岸相顧,盼愿再無喧囂。”“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中華民抵御外侮民族氣節(jié)未曾改變,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無論大家以何種角度去解讀這部電影,文明理性討論。
《八佰》觀后感集錦6
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正值電影《八佰》上映。為了紀念這個勝利時刻,爸爸決定帶我去觀看電影《八佰》。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zhàn)時,中國軍人在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戰(zhàn)斗的故事。
為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民族英雄謝晉元團長將駐守四行倉庫的四百多名戰(zhàn)士對外宣稱為八佰人,這也是這部電影名字《八佰》的由來。
電影中幾個場景讓我熱血沸騰,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激戰(zhàn)當中,日本人在鋼板掩護下靠近四行倉庫大樓,想用炸藥爆破樓體打開缺口。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戰(zhàn)士陳樹生扛起兩捆手榴彈舍身跳樓砸穿日軍鋼板陣,最后引爆手榴彈與日軍同歸于盡。為了阻止日軍,更多的戰(zhàn)士義無反顧地扛起手榴彈跳了下去,并報出自己的姓名,當我聽到“娘!孩兒不孝了!”這句話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侵略我中華大地!
隔河相望的百姓們看到戰(zhàn)士們艱苦地與日軍戰(zhàn)斗,想為戰(zhàn)士們提供幫助,但日軍殘忍地阻止這一切。百姓們?yōu)榘央娫捑送過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犧牲在路上,只為幫助到自己的.戰(zhàn)士?吹竭@里我想說:百姓不畏死,中國是不會亡的。
一位童子軍小姑娘深夜偷偷地游過河送來了一面國旗,謝團長準備第二天早晨升國旗,可是這樣會引來敵人更猛烈地攻擊,但中國軍人依然決定升國旗。為了保護升起的國旗,戰(zhàn)士們不怕犧牲,勇敢地與日軍的飛機戰(zhàn)斗,成功地擊落了日軍飛機。高高飄揚的國旗宣示著中國軍隊沒有撤退,上海沒有全部淪陷,我們國家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們要向這些英雄們致敬,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不再受到外敵欺辱;正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因為有他們,我們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八佰》觀后感集錦7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
10月26日晚,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第524團400余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jù)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這是一項死亡任務。
當時,大勢潰敗,為了保住大部隊撤退,留下了這400余人,他們都是亂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無名的英雄。
指揮官謝晉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塊陣地!
最后的陣地,便是后來的文具市場,曾經(jīng)的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始建于1931年,五層樓高,曾是4家銀行共用的倉庫,毗鄰蘇州河,河的另一邊是租界。
站在最高處,可以看見國際飯店。
1936年3月初,卓別林攜帶新婚妻子寶蓮·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亞洲蜜月旅行,與梅蘭芳和電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藝界人士就在那座國際飯店談笑風生。
沒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煙之中。
1937年10月,上級對謝晉元說:你們是孤軍,沒有后援。
這句話,等于間接的判了他們死刑。謝晉元帶著400多名士兵在四行倉庫里宣誓:此地就是我們埋骨之處!
10月27日,日軍開始進攻四行倉庫,但毗鄰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瘋狂轟炸。
悲壯的一幕出現(xiàn)了,對岸的上海市民隔著蘇州河親眼目睹了這場戰(zhàn)爭,成群結(jié)隊的人站在那里為對岸的將士們吶喊、助威。
有人舉著大黑板高呼,告訴將士們?nèi)哲姷男袆,當一個日本兵被擊斃后,岸那邊就會響起陣陣歡呼聲。
這是歷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愴,多年后,每當聽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著淚花,還有一種堅定且無法言說的力量。
往事藏著吾輩之氣節(jié)和精神圖騰。
【《八佰》觀后感】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八佰》觀后感06-25
八佰觀后感09-14
八佰觀后感09-06
《八佰》觀后感09-05
《八佰》觀后感(必備)09-05
(經(jīng)典)八佰電影觀后感08-30
(優(yōu)秀)《八佰》觀后感07-10
[必備]八佰觀后感12-17
《八佰》電影觀后感11-19
八佰電影觀后感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