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聽到的聲音》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xué)、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聽到的聲音》中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到的聲音》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能聽辨好聽的和不好聽的聲音。
2、感受各種聲音的特點,嘗試制造好聽的。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空瓶子、盒子、罐子,小石塊、沙子、紅豆、黃豆、小紙片,樂音與噪音的音樂,雷聲、動物叫聲、流水聲、鋼琴聲等錄音。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dǎo)入,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師:“小朋友們,今天咱們來玩?zhèn)游戲,請你閉上小眼睛。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1、教師播放打雷的聲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幼兒:“雷聲”
師:“來學(xué)一學(xué)雷聲”
幼兒模仿。
2、教師播放流水聲“這是什么聲音?”
幼兒:“水的聲音”
3、教師播放鑼鼓聲“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幼兒:“敲鼓的聲音。”
教師:“你再哪里聽到過敲鼓的聲音。俊
幼兒1:“電視里”
幼兒2:“過年的時候”
幼兒3:“廣場上”
幼兒學(xué)小貓的叫聲。
教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我們剛剛聽到了打雷的聲音/流水聲/敲鼓聲/小貓的叫聲,生活中還有許多聲音,你都聽到過什么聲音呢?”
幼兒交流自己聽到過的聲音。
。ń處熞云綍r聽到過的、感興趣的聲音為切入點,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生活中各種有趣的聲音,通過模仿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為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打下了基礎(chǔ)。)
二、制造聲音
教師:“小朋友們都聽到了老師帶來的聲音,現(xiàn)在我們來自己制作聲音?,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么?”
幼兒:“盒子/瓶子/還有小罐子!
教師:“來,我們每人一個來試著制造聲音吧!
幼兒自由操作。
教師:“好啦,誰來說說你方法?”
幼兒1:“我用手捏瓶子就會有聲音。”
幼兒2:“我用瓶蓋來刮瓶子。”
幼兒3:“用罐子敲一敲地就會有聲音!
幼兒4:“用兩個盒子來碰一碰!
教師:“哇,小朋友真的很有辦法啊,那有沒有和他們想法不一樣的?”
幼兒:“還可以裝上東西搖一搖!
三、嘗試比較裝有不同物品的聲音的不同
教師:“老師就給你們準備了東西,看看都有什么?”
幼兒:“小石子、紅豆、黃豆、紙片、沙子!
教師:“我們來試一試,這些東西裝在瓶子里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但是老師有要求,聽清要求再去裝。第一,每個瓶子里只能裝一種東西,裝完吧瓶子寶寶的蓋子蓋的緊緊的,不要讓里面的東西跑出來,第二,在裝東西時在桌子上面裝,裝時候要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凈,第三,聽到老師唱12345—的時拿著瓶子候趕緊回到座位上,聽清楚了嗎?去吧。(教師進行巡視指導(dǎo),指導(dǎo)幼兒之間裝的相同和不同材料進行對比)
師:12345—,都做好了嗎?吧你們的.瓶子保護好,不能讓他發(fā)出聲音,(請兩位裝有相同豆子量多和量少的幼兒進行對比,讓幼兒說說有什么不同聲音,然后再請裝有小石子和紙片的兩位小朋友進行對比讓幼兒說說有什么不同聲音)
幼兒1:裝的豆子多聲音大,裝的豆子少聲音就小。
幼兒2:裝小石子的盒子聲音重,裝紙片的盒子聲音輕。
師:“原來裝的東西一樣,裝的多和裝的少它發(fā)出的聲音就會不同,裝不同的東西聲音也會不一樣,恩小朋友們真棒,F(xiàn)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你來聽一聽老師播放的聲音哪個更好聽?”
四、樂音和噪音
教師分別播放鋼琴曲和電鋸的聲音,讓幼兒傾聽并說出感覺。
“你喜歡哪種聲音?”
“聽到電鋸的聲音你會有什么感覺?”(難聽、刺耳)
“聽到刺耳的聲音你會怎么辦?”
幼兒1:“我會把耳朵堵上!
幼兒2:“戴上耳麥!
五、活動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聲音,也比較了聲音的不同,其實在生活中還可以找到很多很多聲音哦,那我們到外面去找找好聽的聲音吧。
。ù谁h(huán)節(jié)以幼兒主動探究為主,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教師循序漸進一步步的引導(dǎo)幼兒制作聲音,在幼兒擺弄的過程中他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活動中一直保持著和諧自主的氛圍,尊重了幼兒的個性需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shè)計我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出發(fā),利用多種感官通過聽一聽、玩一玩、學(xué)一學(xué)的方式,讓幼兒主動尋找生活中的聲音探索聲音的特點。
第一環(huán)節(jié)尋找生活中的聲音。突然發(fā)出的、特別的聲音總是能引起幼兒極大地好奇心,所以,我找了一些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而又引起幼兒興趣的聲音,讓幼兒們能感受自制聲音帶來的樂趣,充分的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
第二環(huán)節(jié)制造聲音。我以一個組織者、引導(dǎo)者的身份,為幼兒提供了操作材料讓他們自由去嘗試怎樣讓物體本身發(fā)出聲音,幼兒通過親自游戲,發(fā)現(xiàn)了通過碰、擠、刮、敲等方式來使物體發(fā)出聲音,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情緒高漲。
第三環(huán)節(jié)時探索聲音的特點。教師通過在操作區(qū)放置不同的材料來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探索,教師提前設(shè)計探索性的問題,講清活動時規(guī)則,使幼兒在操作時有目的性。很多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很認真,等老師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的時候,很多幼兒已經(jīng)得出了結(jié)論。很多幼兒都明白了一樣的物體,數(shù)量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不同的物體裝在同一個瓶子或罐子里聲音也會不同。但在本環(huán)節(jié),也發(fā)生了突發(fā)情況,一個孩子的瓶蓋沒有蓋好導(dǎo)致豆子跑了出來,引發(fā)了其他幼兒的哄搶。在此時就考驗了教師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我在此環(huán)節(jié)沒有及時清理好豆子,使幼兒的注意力分散了。
第四環(huán)節(jié)是分辨樂音和噪音。通過兩種聲音明顯的對比,幼兒分清了好聽的聲音和不好聽的聲音,并學(xué)會了在噪音環(huán)境下保護自己的身體。
整個活動的層次還是比較清晰,孩子們始終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自由的游戲著。在操作中嘗試、模仿、觀察、比較、傾聽,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告訴我以后該要怎么去處理,不要忽視每一個小細節(jié)。
《聽到的聲音》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操作知道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響,軟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輕;
2、能夠使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變輕;
3、在游戲中,對聲音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硬幣,塑料塊,小石頭,毛線球,紙團,棉絮各人手一份
2、小貓杯每人一個
3、餐巾紙,棉絮,布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主題
教師讓幼兒區(qū)分小貓杯聲音的輕與響
師: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種聲音,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師:這是什么聲音?
師:這兩種聲音有什么不同?
二、知道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響,軟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輕
。ㄒ唬┙榻B材料:棉絮,毛線球,紙團,硬幣,塑料塊,小石頭
1、教師拿出小貓杯說:“小貓剛才跟我說它餓了,那該怎么辦?”
(幼兒自由回答)
2、師:那我們一起去給小貓喂食物吧!看看老師都準備了哪些食物?
。ǘ┨岢鋈蝿(wù):喂小貓時聽聽哪個掉在杯子里的聲音響,哪個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輕,待會兒告訴老師。
(三)幼兒嘗試:喂不同的東西,聽聽聲音的輕與響
。ㄋ模├蠋熤笇(dǎo)
1、哪個掉在杯子里的聲音響,哪個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輕
2、喂過的東西拿出來放到另一邊
。ㄎ澹┙處熜〗Y(jié)
1、小貓吃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一樣嗎?哪個掉下去的聲音響,哪個掉下去的聲音輕?
2、教師逐個演示(幫助幼兒回顧)
。┻M行分類(軟、硬各一邊)
1、提出任務(wù):把掉在杯子里發(fā)出聲音響的放在一邊,聲音輕的放在另一邊
2、小結(jié):摸一摸感受軟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輕,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響
三、讓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變輕
。ㄒ唬┨岢鰡栴}:怎么使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變輕?
。ǘ┙處熝菔荆罕永飰|上一張紙巾,使聲音變輕
。ㄈ┯變簢L試也用一張紙巾使聲音變輕
。ㄋ模┙處熌贸霾牧希扌、布)讓幼兒用多種方法使硬的東西掉在杯子里的聲音變輕
四、游戲《聽一聽》,分辨聲音的輕與響
教師放一段音樂,當音樂很響時,幼兒的小手也要拍得響;當聲音很輕時,幼兒的小手也要拍得輕。
【《聽到的聲音》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教案聲音教案12-16
我聽到了春天的聲音優(yōu)秀作文(精選43篇)04-28
聽到的作文12-03
精華聽到的作文12-02
有趣的聲音教案01-07
聲音小班教案03-31
《奇妙的聲音》小班教案01-10
小班奇妙的聲音教案03-27
《好聽的聲音》小班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