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
。劢虒W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借助課文圖片,按順序說清楚小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
4、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是莊稼的好朋友,樹立保護青蛙的意識。
。劢虒W重難點]
1、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
2、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壅n時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教”。(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借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
。1)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2)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么長相相差這么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己的媽媽都不認識了。今天我們就跟隨小蝌蚪一起去找他們的媽媽吧!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對照課文注音,把生字讀準確。
2、同桌互讀字詞,共同識字。
3、集體交流識字方法。
。1)加一加,學生字:土+唐=塘代+衣=袋扌+甫=捕女+夷=姨
。2)比一比:披——波
。3)組詞識記。
4、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多音字“教”。
5、出示生字卡片,玩生字游戲,檢查識字情況。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同桌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標出自然段序號。
3、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4、小組學習:先觀察圖畫,再讀讀課文,找出與每幅圖畫相對應的自然段。
5、同桌討論:小蝌蚪為什么找媽媽?怎樣找媽媽?找到媽媽了嗎?在文中做上記號。
四、指導書寫
1、學生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練習寫字。
2、教師出示生字課件,講解難寫字的筆畫、筆順。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錯誤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4、學生練習給生字組詞,了解字義。
第二課時
。壅n時目標]
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借助課文圖片,按順序說清楚蝌蚪成長的變化過程,能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難點)
2、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講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
一、復習生字詞
課文里的生字寶寶想跟同學們玩一個捉迷藏的游戲,同學們愿意嗎?它們一個個都躲到詞語和句子里去了,同學們還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的課件)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1、課件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及配圖。
。1)看,池塘里的水草邊,生活著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長什么樣?
第1自然段先介紹了小蝌蚪腦袋的樣子,接著介紹了小蝌蚪的——生答:身子,最后介紹了小蝌蚪的尾巴。
。2)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小蝌蚪?(快活)
。3)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快樂的.語氣。
2、課件出示課文第1幅插圖,學生觀察、討論。
。1)思考:小蝌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們遇見了誰?(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他們遇見了鯉魚媽媽。)
(2)分角色朗讀第2自然段,討論: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小蝌蚪會想些什么呢?(小蝌蚪會想:小鯉魚多幸福啊,有媽媽陪著他們,教他們捕食,我們的媽媽在哪里呢?我們也要找到媽媽,讓媽媽教我們捕食。)
。3)指導朗讀對話,小蝌蚪的話要讀出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理解“迎”字),鯉魚媽媽的話要讀出慈愛的語氣。
。4)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思考: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四條腿,寬嘴巴。)
3、課件出示課文第2幅插圖,觀察圖片。
。1)圖片上小蝌蚪碰到了誰?小蝌蚪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小蝌蚪遇見了烏龜。他們的兩條前腿長出來了。)
。2)找出與圖片對應的自然段,讀一讀。
思考:看見烏龜,小蝌蚪是怎么做的?(連忙追上去,叫著:“媽媽,媽媽!”)他們?yōu)槭裁磿褳觚敭敵勺约旱膵寢?(鯉魚媽媽告訴他們,他們的媽媽有四條腿、寬嘴巴。)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自然段,提醒學生注意朗讀語氣。(小蝌蚪:急切、喜悅烏龜:和藹可親)
。4)想一想:小蝌蚪?jīng)]有找到媽媽,心情會怎樣?(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體驗說一說)
。5)指名讀對話,思考:烏龜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長什么樣?(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6)小蝌蚪知道了媽媽的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你們猜小蝌蚪能找到媽媽嗎?(學生自由討論)
4、課件出示課文第3幅插圖。
。1)從圖中你們看到了什么?(青蛙媽媽。)青蛙媽媽長什么樣子?(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對應的自然段,畫出描寫青蛙媽媽的句子。)
。2)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媽媽?(荷花旁邊,荷葉上。)這時候小蝌蚪有什么變化?(尾巴變短了。)
(3)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讓一名學生讀一讀。
5、指導學生分角色讀第5、6自然段。
。1)找到媽媽后,小蝌蚪是怎么做的?(游過去,叫著:“媽媽,媽媽!”)(引導學生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時的高興心情。)
。2)青蛙媽媽對他們說了什么?(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指名讀一讀。)
。3)找到青蛙媽媽后,小青蛙們跟著媽媽做了什么?(天天去捉害蟲。)
。4)齊讀第6自然段,想一想:小青蛙又有了什么變化?(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三、課堂總結(jié)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課件出示課文圖片,指名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師生互評。
3、師生共同總結(jié):小蝌蚪是如何找到媽媽的?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變化?是怎樣變化的呢?(出示圖片)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尾巴不見了
4、教師對學生進行保護青蛙的教育:小青蛙跟著媽媽,天天去捉害蟲,他們?yōu)槿藗儽Wo田地,保護莊稼,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愛護他們。
四、拓展延伸
小蝌蚪找媽媽找得好辛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媽媽的特征。大家知道自己媽媽的特征嗎?請你們畫一畫或?qū)懸粚,回家后給媽媽看看自己的記憶是不是正確的;丶液螅可以把今天學的課文講給爸爸媽媽聽。
。劢虒W反思]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朗讀的快樂。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個別朗讀、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朗讀是學好課文的前提,而讀好課文必須是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之上才能完成的。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激趣,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令學生們興致盎然。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2
活動目標:
1、利用周圍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戲場地。
2、大膽的利用肢體語言,連貫有序的進行游戲。
3、進一步學習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動重點:
能根據(jù)音樂大膽的用肢體語言,連貫有序的進行表演游戲。
活動難點:
在活動結(jié)束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動準備:
繼續(xù)豐富游戲環(huán)境,增添一些荷花,水草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入場,激發(fā)幼兒表演興趣。
二、回顧上次游戲,提出要求。
。ㄒ唬┬∨笥褌,上次我們表演了《小蝌蚪找媽媽》,在故事中你喜歡扮演什么角色?這次你想扮演什么角色?表演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鼓勵幼兒從表情、動作、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ǘ┬∨笥褌兩洗伪硌莸亩挤浅5陌簦裉靹P紅老師還請小朋友來表演,在表演之前凱紅老師有幾個要求:
1、能按順序進行表演,沒有輪到自己表演的時候能耐心的等待。
2、在表演時能大聲的進行對話及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
3、遇到問題不急躁,耐性地和同伴進行協(xié)商解決。
4、表演完的小朋友能安靜的`觀看別人表演。
三、引導幼兒利用周圍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戲場地,指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感受表演游戲的樂趣。
。ㄒ唬┌凑沼變旱囊庠高x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ǘ⿴熡坠餐贾脠龅亍
。ㄈ┯變洪_始表演。
四、評價游戲,結(jié)束活動:
。ㄒ唬┰谶@次表演中你覺得誰表演的比較好?為什么?
。ǘ┠阌X得還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怎么把它變得更好?
延伸活動:將頭飾等材料放到表演區(qū),供幼兒繼續(xù)表演。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9-28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8-11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1-02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1-17
教案《小蝌蚪找媽媽》01-09
小蝌蚪找媽媽中班教案03-25
關于《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10-11
課文《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10-10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教案10-10
小班小蝌蚪找媽媽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