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地球是我家》含反思》這是優(yōu)秀的大班美術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表現自己對地球家園的認識和熱愛,激發(fā)幼兒保護地球環(huán)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關地球表面的知識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進行渲染,注意顏色搭配協(xié)調、飽滿。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有關地球表面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地球的面貌。
活動難點:
合理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顏色搭配協(xié)調、飽滿。
活動準備:
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幼兒欣賞冊》、彩色卡紙、油畫棒、黑色水彩筆、教師范畫《我們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提問:我們住在那個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狀和不同地域的環(huán)境特點。
播放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引導幼兒欣賞在太空中的和鳥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美麗的生物以及人類現代生活的環(huán)境等。(提問: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點?)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地球的顏色與不同地域的關系。
4、引導幼兒欣賞教學欣賞VCD中的作品《韋雷德里克斯的牧場》感受作品中不規(guī)則的分割線和豐富的色彩。(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面中的線條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畫家要用這些顏色?這些色塊代表著什么?豐富的色彩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范畫《我們的地球》,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表現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小畫家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提問:畫中用了哪些顏色?地球的上下兩部分用了什么顏色?這樣的顏色代表什么含義?)
2、引導幼兒運用對比欣賞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兒作品的表現內容和方式,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出示彩色卡紙,啟發(fā)幼兒思考,你想表現一個怎樣的地球,為什么?
4、引導幼兒在畫紙中先畫一個大小適當的'圓形表現地球,在添畫表現地球的面貌。
5、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地球的外形運用黑色水彩筆添畫出相關的事物。
6、啟發(fā)幼兒用和諧的顏色表現主體地球和背景。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互相評價,說說同伴畫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熟悉同伴的名字。
2、能正確地接球和拋球。
3、享受運動肢體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個皮球;鈴鼓伴奏。
【活動過程】
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幼兒坐圍成一個大圈圈,做傳球游戲。
師:①小朋友,現在我們坐成一個(大圓形),上次我們玩過了一個游戲,叫傳東西,這次我們玩?zhèn)餍∏颍脝?你們想和小球一起玩游戲嗎?(想)
師:說明規(guī)則:
a、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
b、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小球就停止傳送,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__。
(第一遍游戲:主要看幼兒對游戲的熟悉度)
、诟淖円(guī)則:還是跟之前一樣當老師的鈴鼓聲響起時,第一個小朋友就把小球傳給旁邊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但是當老師的鈴鼓聲停止時,這時候拿到小球的小朋友不說自己的名字,而是要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我旁邊小朋友的名字叫__。
(當幼兒說不出名字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說出來,然后跟著老師一起講,反復多做幾次,讓幼兒熟悉同伴的名字。)
、蹆晌唤處熛仁痉督o幼兒看,邊說游戲規(guī)則邊做傳小球游戲。
游戲規(guī)則:幼兒A拋球給幼兒B時喊其名字,幼兒B去接球(在拋球的時候,教導幼兒怎么拋怎么接才是對的)保證幼兒的安全。
幼兒自己動手、動腳操作,體驗傳球游戲帶來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等幼兒玩法熟練后,可以改變游戲的方式,把拋球改為給球、滾球,增加游戲傳球的速度或者增加球的個數。
【教學反思】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還是得老師的'不斷提醒,幼兒現在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就是回答的時候聲音比較輕)第一個游戲還算順利。到了第二個游戲,很多幼兒還不能說出旁邊小朋友的名字,需要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的提醒。在玩拋球時,大部分幼兒還不會拋,也接不住,在玩的時候顯得很亂。我應該把游戲規(guī)則多強調幾遍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多讓幼兒接觸皮球,多運動運動,以便更好地掌握。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3
活動主題:春夏和秋冬
1.了解四季中常見的樹瓜花草和它們的變化。
2.樂于參加照顧樹木花草的活動,體會愛護他們的意義。
幼兒年齡:園園班5—6歲
活動目的:能和同伴共同回憶秋游的快樂過程,樂意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激發(fā)幼兒喜愛秋天的情感,嘗試用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投影儀、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出交流的話題:你喜歡秋天嗎?
2、出示幼兒秋游過程中的照片,共同回憶一起游戲的快樂情景。教師可根據幼兒的`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照片,回憶曾經高興的事;教師可根據幼兒的交流,引導幼兒聽賞歌曲《去郊游》;教師可根據幼兒的交流,鼓勵幼兒跟著音樂用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快樂秋游的情緒。
3、欣賞老師的舞蹈,進一步感受秋游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進行30以內的物群計數,說出總數
2、體驗兩個一數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致地用新的辦法計數。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
活動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兩個(自備)多用插板1個,已插好的29個組塊(如圖)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師“派派麥麥帶來了許多圍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嗎,怎樣才能知道呢?(數一數)“派派和麥麥想請你用一種新的方法數出有多少個棋子,這種方法叫兩個一數,你們知道兩個一數是怎么數的嗎?大家會數了嗎?”
2、演示規(guī)則 教師:“請小朋友每人去找一個好朋友,兩人合作來做數數的游戲。(請一名幼兒配合,邊說邊演示下面的操作),兩人分工,一個數白棋子,一個數黑棋子,一個數白棋子。數之前先在活動單上的方框先畫出你數的是那種棋子,然后開始兩個兩個數,數完之后在活動單上圈出你的總數,然后兩人交換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兩人圈出的總數是否一樣。“教師:“這個活動的名字就叫“數的快“。大家會玩了嗎?
3、介紹鞏固活動 出示底紙1(排座號):“今天我們可以接著玩“排座號“的游戲,還記得是怎么玩的嗎?“請幼兒復述規(guī)則。
4、分組操作
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幫助幼兒理解理解規(guī)則,教師重點關注幼兒合作游戲和兩個一數的表現,并做個別指導。觀察指導教師巡視幼兒的操作,觀察幼兒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將兩個數,選擇指導對象,適時提供幫助。
5、提示換組
教師:“做完一個活動的小朋友 請你先把材料還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組去玩一玩。
6、交流評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為三點:
1、能進行30以內的物群計數,說出總數。
2、體驗兩個一數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致地用新的.辦法計數。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參與操作,興趣點很高。但是對于兩個一起數的方式,很多幼兒還是在這節(jié)活動中很難掌握,我發(fā)現大部分幼兒在操作活動環(huán)節(jié)還是會一個一個的點數。通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減少棋子的數量,比如一開始各投放20個黑白棋子,然后通過幼兒的掌握水平,再逐漸增加棋子的數量。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扮演孫悟空的角色,學習投擲的基本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的品質和合作意識,體驗成功的快樂。
3、提高幼兒正確的投擲方法并擊中目標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紙球若干、紙棒若干、平衡木三條、鐵圈三個、樹六條、妖怪圖畫三張。
活動過程:
。1)聽口令,做動作:立正!向前看——齊!
(2)準備活動。師:“你們看我是誰”,(孫悟空)“對,我是猴王,你們來做小猴子,好不好?你們知道本大王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嗎?(金箍棒)我們用金箍棒來活動活動筋骨,好不好?
(3)引導并介紹動作要領。
師:猴兒們你們看,今天大王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就是紙球。今天我們用這個紙球學習一個本領,叫投擲。
猴兒們要認真的看大王怎樣做:兩腳前后開立(左腳在前)面對前方,右手拿東西向后向上放,上體稍向后屈,重心落在右腳上,右腳用力蹬地,同時右臂向前上方揮動,把球扔出去。
。4)練習動作:
師:現在我們來練習投擲,我們分兩組進行,比一比看誰投得遠!注意:前面一組投出去、撿完紙球回來,下一組聽到口令才能投球,一定要聽口令、注意安全,不能打到別的'猴子。第一排聽口令,我數到三就投出去,一、二、三!第二排準備……
。5)師:猴兒們真棒,本領練好了!看,那邊來了幾只妖怪,我們一起去消滅它們!在消滅它們時我們要走過小橋、鉆過山洞、繞過樹林,注意了,找到妖怪消滅它。來到距離妖怪五、六米的地方拿起一個紙球站在線外面向妖怪投去,然后從兩邊跑回來,站到隊伍的最后面。
(6)幼兒示范一遍。那只猴子愿意先去探路?注意:路上有一定的危險,過橋時一定不能掉到河里,時同打妖怪時不能離得太近,小心受傷!準備!行動!
。7)教師觀察示范的幼兒動作掌握情況,小結示范情況并糾正動作:“走過小橋、鉆過山洞、繞過樹林,找到妖怪,相隔一定的距離瞄準目標,打過去!”
。8)全班分三組游戲。師:你們想不想去打妖怪呀?(想)好,兩隊一組,集合,準備!行動!
。9)師小結:剛才,猴兒們打妖怪的時候都非常勇敢。(表揚一下自己。但是本大王發(fā)現有的猴兒打妖怪時,沒有站在線外面,差點被妖怪抓去了,還有的猴兒,回來的時候是從中間跑回的,這樣對不對呀?(不對)那要從哪里回來呀?)
。10)現在,我們做好準備,這次一定要把妖怪給打死。準備!行動!
(11)鳴哨前師:猴兒們,快看,妖怪被我們打死了,耶!我們勝利了。ㄐ∨笥褮g呼)
(12)鳴哨,整隊(分成六組)
。13)今天,猴兒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真能干,給自己鼓鼓掌!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消滅妖怪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害怕了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那我們以后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勇敢面對、一起想辦法解決。能做到嗎?
(14)師:現在我們都累了,我們一起來放松放松身體吧!
。15)師:我們回家去吧!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6
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空氣無處不在,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但對于中班幼兒的孩子,空氣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我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孩子通過小實驗和游戲,調動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發(fā)現空氣的秘密,使幼兒變被動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發(fā)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無處不在的氣體。
2.喜歡進行小實驗活動,積極探究空氣的秘密。
活動重難點
知道空氣的的特性,即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無處不在的氣體。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裝有適量水的透明方形魚缸5個,沙子、粉筆、塑料瓶、方糖、蓮藕適量。
(2)使用過一次的透明塑料袋。
(3)教室平面圖、記號筆若干。
(4)教學ppt。
2.經驗準備
幼兒對教室的平面圖已經有充分地認識。
活動過程
一、以小實驗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它就藏在老師準備的材料里,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吧!
2.介紹材料,講解操作方法。
。1)介紹小實驗材料。【課件顯示5種實驗材料圖片】
教師:我們的材料有沙子、粉筆、方糖、塑料瓶和蓮藕。
(2)講解實驗操作方法。【課件出現透明魚缸圖片】
教師:請你選擇一種操作材料,放到水里,看看會發(fā)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3.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4.實驗結束,請幼兒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5.教師小結:從實驗材料里冒出來大大小小的氣泡就是空氣。【課件出現透明魚缸中冒氣泡的圖片】
二、探究空氣在哪里
1.教師:我們的身邊有空氣嗎?我們能捉住它嗎?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透明塑料袋裝空氣后,教師示范并將袋口放入裝有水的透明魚缸中,請幼兒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
2.游戲:捉空氣
。1)教師:除了我們的身邊有空氣,我們的教室里會有空氣嗎?請你去找一找,用塑料袋把它抓住。 (2)幼兒在教室活動區(qū)內自由游戲。
3.集體分享:你捉住空氣了嗎?在哪捉住的?【出示教室平面圖】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記號筆在教室平面圖上做相應的標記。
4.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教室的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氣,空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三、探究空氣的性質
1.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摸一摸。
教師:既然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小朋友睜大眼睛看一看,空氣是什么顏色的?用鼻子聞一聞,空氣是什么氣味?用舌頭嘗一嘗,空氣是什么味道?用手摸一摸,摸得到空氣嗎?
2.教師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到、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氣體。
四、感知空氣的本領
1.教師:你見過的、玩過的什么玩具里有空氣?【課件顯示球、游泳圈、充氣堡壘圖片】 2.和空氣做游戲
教師:一位聰明的哥哥還想到了一個和空氣做游戲的的新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課件播放游戲玩法視頻】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熱愛家鄉(xiāng)、對自己是新疆人感到驕傲。
2.了解新疆的一些重要成就,知道與新疆相關的人物、事物。
3.能感受到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
重點難點:了解新疆的一些重要成就,知道與新疆相關的人物、事物。
能感受到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
活動準備
PPT文稿、《我愛雪蓮花》歌曲、阿迪力視頻、阿里木視頻、《我的家鄉(xiāng)》數字故事、記分牌、選手胸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今天,崔老師想和大班的朋友們再玩兒一下猜猜樂游戲。”
教師:“我們分為藍隊和紅隊進行比賽,請自由分組。你是哪一組的就佩戴哪一組的號牌。”“現在請小選手們上場!”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并由幼兒商量比賽規(guī)則。
教師分別出示“葡萄”“石榴”“大巴扎”“紅山”“阿凡提”“雪蓮花”“阿迪力”“阿里木”的圖片請幼兒描述特征。
要求:兩組每次各派一名幼兒輪流參賽,其余幼兒提供信息,猜對得分,如果提供信息的幼兒直接說出謎底則減分。
師:“我已經把所有要猜的東西放在大屏幕里了。來猜謎的孩子要背對大屏。坐在座位上的朋友們任務很重的,要通過你們的語言或者動作去描述這個東西的最大特點。比如打一個什么?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等等。”“可是這個圖片上物品的名字可以直接說出來嗎?”最重要的信息:所有的`圖片都與新疆有關。
2。觀看阿迪力高空達瓦孜視頻。
提問:(1)看完來自新疆的高空王子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覺?
。2)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什么意思?
3。觀看阿里木感動中國領獎視頻。
提問:
。1)為什么要流淚?
(2)當我們新疆人在感動中國的領獎臺上時,你有什么感覺?
4。我對家鄉(xiāng)的心里話。
教師播放數字故事《我的家鄉(xiāng)》
(三)結束部分
師幼共同合著《新疆吆喝》的音樂,跳舞結束活動。
師:“親愛的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了這么多和家鄉(xiāng)新疆有關的事,希望我們的家鄉(xiāng)越來越好,新疆亞克西!”“讓我們一起給我們的家鄉(xiāng)送一個祝福吧!”
活動總結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社會領域的目標中指出:5—6歲的幼兒應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還能說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名稱。知道家鄉(xiāng)的代表性特征。本次活動體現了《指南》精神,讓幼兒在活動中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為孩子進入社會打下一定的認知基礎,使孩子更關心、更愿意了解身邊的人與事。
本活動來自于幼兒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是幼兒所熟悉的但又是相對零散的知識經驗。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通過與自然、成人,社會的交往與接觸,取得了對家鄉(xiāng)較感性、零散、片面的生活知識經驗。通過本次活動,不但使幼兒對家鄉(xiāng)的已知經驗得到了進一步梳理,而且通過交流與討論,使幼兒學會了分享彼此的知識經驗,體驗到交流分享的樂趣。
大班幼兒有根據圖片或其他信息自主表達的能力,活動中給與幼兒充分的自主表達的時間。孩子在個別交流、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我關注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結果,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的能力。
在社會活動中我避免了過多說教與灌輸,選擇了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知識點與多媒體的有機結合、動與靜的學習方法相結合,始終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
我的提問、談話、交流和講解語言可以更加精煉,更適合幼兒的傾聽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 體驗創(chuàng)造性的裝飾面具的樂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2..嘗試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臉譜裝飾,聯系粘、畫、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種動物的輪廓并能畫出來,能夠用鮮艷的色彩大膽的繪制面具。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卡紙或掛歷紙、毛線、彩條、彩筆、膠棒
心理準備:根據主題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相關的環(huán)境,激起幼兒興趣,同時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幼兒更好的參與活動,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可把桌椅圍成圓圈,讓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動過程】
。ㄒ唬┯螒驅入,吸引孩子學習的興趣
師:叮鈴鈴……
幼:誰呀?
師:我是小小郵遞員呀!
幼:哪里來的信呀?
師:東營來的信呀!
幼:送給誰呀?
師:送給***
幼:叮鈴鈴……
。ㄟ@個小游戲孩子們都會玩,在課后已經玩過幾次。信依次送給34個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師手里)
師:哈哈,信又送回老師手里了,那讓老師幫小朋友們看看信上都寫了些什么呢?豎起耳朵仔細聽哦!噢!信上說啦,森林里呀,要開一個聯歡晚會,請咱們大一班的小朋友參加。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動物們一起開晚會。
幼:想……
師:恩,老師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但是信上說啦,這是動物的聯歡晚會,每一個小朋友都必須親手做一個面具,帶著這個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動物一起玩呢!
幼:老師,可是我不會做?
師:看,這封信里小動物已經告訴小朋友們面具應該怎么做了,讓我們一起來學做這個動物面具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都仔細聽哦!仔細聽你才會做,老師看看那個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參加晚會!
。ǘ 結合圖片,講解動物面具的做法
師:看,這是什么動物?邊說邊出示老虎面具的圖片,看看他有什么特點?頭上寫著一個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寫著“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師:對,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顏色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ɡ蠋熯呎f邊在小黑板上畫老虎的輪廓,依次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征)
師:我們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畫,首先在你的卡紙上畫出你想畫的動物的圖案,然后給它涂上相應的顏色。
師:看,這是什么動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
幼:獅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長長的胡子
師:對,獅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獅子的胡子用什么來做的,想想老師讓你們帶什么來了?
幼:毛線
師:對,毛線可以當成獅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線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膠棒把毛線粘上,就是獅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線的話可以直接畫在卡紙上,圖上相應的顏色就可以了。
。ɡ蠋熞来纬尸F多種動物的.面具圖片,兔子、貓咪、蝴蝶等,簡要介紹各種動物的畫法及做法。比如說兔子的頭發(fā)可以用膠棒把彩條粘成小卷,粘在兔子頭上就是頭發(fā)了。)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關鍵環(huán)節(jié),知識目標3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得到解決。
(三)提出要求,教師指導,孩子自己動手做面具
孩子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面具,老師在做之前再依次強調,先在卡紙上畫出圖案,然后涂上相應的自己喜歡的顏色,再用剪刀按照輪廓剪下來,最后用毛線穿上戴在頭上。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解決能力目標2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孩子在操作時教師適時根據隨時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注意特別照顧操作能力較差的幼兒,并記得隨時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互相評價對方的作品
好,我們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會要求很高,你們做的面具必須很完美才行,現在請小朋友欣賞、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說,我覺得她畫的很好,或者涂的顏色不夠亮,給你的伙伴指出來,并給你的面具起個好好聽的名字,我們互相改正,爭取做一個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解決活動重難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情感目標1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得到實現。在互相交流欣賞的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如何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并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對幼兒的教育不是一節(jié)課一個活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與活動的前延后續(xù)分不開的,所以在活動結束后,播放《森林進行曲》,組織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動物木偶,一起開一個小小的聯歡晚會。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9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小雨點跳舞》。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
3、在創(chuàng)編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 4個,小雨點4種各2個,︵2個。
2、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老師,您好》。
二、學習副歌部分,探索用象聲詞表現小雨點跳舞的聲音
1、(出示圖片︵)教師邊指圖邊范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師:這是彩虹,它會唱歌,讓我們聽一聽彩虹是怎么唱歌的。
(教師范唱:4 6 6.6︱4 6 6-︱3 5 5 .5︱3 5 5 -︱)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師:彩虹是怎么唱歌的'呀?(幼兒隨樂演唱)。
2、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并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師:(出示圖片小雨點)這是小雨點,它會跳舞,還有幾個小朋友和它一起跳舞呢。ㄒ来纬鍪緢D片小雨點)。
師: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它們跳舞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
。ń處煼冻6 4 6 4 6 4︱ 5 3 5 3 5 3 ︱4 2 4 2 4 2 ︱31 - ︱31 - ︱)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 答 滴 答
3、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演唱歌曲后半段。
師:這一次我們把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的音樂連起來唱一唱。
三、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片,并學唱歌曲前半段。
師:我這里還有許多小圖片,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2、幼兒欣賞教師完整范唱歌曲的前半段。
師:那小問號究竟唱了什么?請仔細聽!
(教師范唱歌曲前四句)
3、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的前半段。
四、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前四句歌詞,同時在繪畫活動中傾聽教師完整范唱。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作畫。
師:小雨點可能會在哪里跳舞呢?請你用勾線筆在紙上畫出你的想法。
2、幼兒交流繪畫作品,教師選擇適合的四幅答案貼在“?”處。
五、看教師指圖,完整演唱歌曲
1、師幼問答式合作演唱歌曲。
師:有問號的地方我來唱,貼圖片的地方你們唱,好嗎?記住在我唱完四句話后你們再唱,行嗎?
2、教師更換四幅繪畫作品,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0
一拳一尺一寸
【活動設計】
到了大班第二學期,孩子們書寫的機會日益增多。在觀察中我發(fā)現許多幼兒書寫的姿勢不正確,如身體緊靠桌子,眼睛離桌面很近,手握筆尖處等。怎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呢?我們提出了“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即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但在隨后的觀察中,我們發(fā)現能這樣做的幼兒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班幼兒并沒有“尺”“寸”的概念,再加上幼兒在實踐中也沒有一定的參照物,所以他們并不能做到“三個一”。于是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試圖讓“尺”“寸”的含義顯性化,以幫助幼兒理解和實踐。我們讓孩子們在制作書寫輔助工具的過程中了解什么樣的距離為一尺、一寸,并利用這些工具自我調整手指與筆尖以及眼睛與書本的距離,從而逐漸形成正確的書寫姿勢。
【活動目標】
1、了解近視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以及書寫活動中的用眼衛(wèi)生知識,重視保護自己的眼睛,知道書寫時“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學習運用書寫輔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書寫姿勢。
【活動準備】
1、鉛筆,一寸寬的紙圈,一尺長的直尺,用彩色萬通板裁好的長條板,照相機,視頻投影儀。
2、活動前請幼兒進行關于“家里及周圍其他人中有誰戴眼鏡,為什么要戴眼鏡”的調查。
【活動過程】
1、交流調查結果,了解近視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①師:這幾天,你們做了一些調查。家里及周圍其他人中有誰戴眼鏡?為什么要戴眼鏡?
②請個別戴眼鏡的幼兒講述戴眼鏡給生活帶來的不便。
、劢處熜〗Y:戴眼鏡會有很多不便,比如下雨天看不清道路,喝熱水時蒸汽會使眼鏡變模糊。所以我們要注意保護眼睛,不戴眼鏡。
2、通過討論、交流調動幼兒保護視力的已有經驗,了解保護視力的常識。
、賻煟涸鯓幼瞿軌虮Wo我們的眼睛,讓眼睛不會近視?(幼兒交流保護視力的方法。)
、诮處熜〗Y,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師:少看電視,少玩電腦,在光線明亮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時姿勢正確,這些都是保護視力的'好方法。
③觀看錄像,了解書寫活動中的正確姿勢。
師:請看看圖上這兩個小朋友,他們在寫字時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
、芙處熃Y合圖片向幼兒介紹“三個一”的含義。
師:寫字時身體要離開桌子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老師這里有一張小學生寫字的圖片,請你們看看她是怎樣做的。照她的樣子做做看。(幼兒擺出正確的書寫姿勢,教師檢查指導。)
3、制作書寫輔助工具。
、偌ぐl(fā)幼兒自制輔助工具的愿望。
師:我們寫字時怎樣才能知道身體離桌子一拳,眼睛離書本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呢?要做到“身體離桌子一拳”,我們只要手握拳頭,放在桌子和身體之間就可以了。要想知道“眼睛離桌面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老師也有很好的方法,等會告訴你們。
、趯W習測量身體離桌子一拳的方法。
、劢淮谱骷笆褂脺y量“一尺”“一寸”工具的方法。
師:用直尺測量彩板的長度,把它和直尺對齊劃一個印子,沿印子剪斷,做成彩板尺。寫字的時候就可以用它量一量眼睛到書本的距離是不是一尺。用小紙圈套在鉛筆上,下面的邊和鉛筆刨過的邊緣對齊,用的時候手握在小紙圈的上面,這就是一寸的位置。
④幼兒制作。
4、幼兒利用書寫輔助工具按照正確的姿勢書寫數字。
、賻煟何覀冇辛藥椭覀冋_書寫的工具,就能保持正確的姿勢了,別的班的小朋友還不知道怎樣做呢。我們來拍幾張照片教一教他們吧!
②幼兒書寫數字,教師拍照,激勵幼兒堅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延伸活動:
家園合作,利用輔助工具提醒幼兒堅持用正確的姿勢書寫。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理解什么是長大,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2.學習復述小動物們自我介紹的話語。
活動準備
掛圖第1號,幼兒人手一本操作書。
動物圖片小熊、小馬、小兔、小象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導入。
師:過了一個暑假,你們長大了嗎?你們可以用動作來告訴大家你在哪方面長大了嗎?幼兒自由發(fā)言
師:今天,小動物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依次出示小熊、小馬、小兔、小象,并依次用這些小動物的語氣做“自我介紹”
小熊:大家好,我是愛睡懶覺的小熊。
小兔:小朋友們好,大家認識我嗎?對啦,我就是愛蹦蹦跳跳的小兔
小象:兩只小象河邊走,揚起鼻子勾一勾,大家好,我是小象
小馬:大家好,我是跑步健將小馬
師:小熊他們到底有沒有長大呢,聽聽故事你們就找到答案了。
二、傾聽故事
第1―4段,欣賞、理解故事,并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悅心情。
師: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暑假過去的.一天早晨)
故事里有誰?(小熊、小馬、小兔、小象)
小熊在干什么?(小熊在樹洞里呼呼睡覺)
小熊的朋友們都來了,他們說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們長大了嗎?
師:小馬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有表情地復述小馬的話,并加上一定的動作)小兔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復述并做動作)
小象呢?它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要求同上)
小熊做了一個什么動作?說了什么?
小熊穿衣服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穿鞋子的時候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小熊對大家說,原來的衣服、鞋子怎么變小了,真的是變小了嗎?那是為什么?
小熊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現自己長大了呢?小熊長大了嗎?我們繼續(xù)聽故事。
三、繼續(xù)傾聽故事第5段至結尾,感受小熊的變化,理解什么是長大。
小熊到底有沒有長大?
小熊長大了嗎?你從故事中什么地方聽出來的?
師小結: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小熊已經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了,小動物們是幼兒園中最大的孩子了。
完整傾聽一遍故事,學習講述故事。
分別請四名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四、討論:你長大了嗎?體驗成長的快樂。
1、師:我們班級里最大的孩子
是誰呢?你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你是從哪些方面知道自己長大了呢?
2、幼兒講述有關自己長大的事情,可引導幼兒從身體的長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來等方面來講述。
結束部分:教師進行總結講評,課后到活動室外用肢體動作表現自己長大了。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jié)的經驗,體驗端午節(jié)的民俗氛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jié)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叫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jié)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jié)。
。2)交流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jié)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jié)的經驗。
3、節(jié)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jié)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重新站上講臺,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學校里上公開課,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做準備。在一番對課文和相關資料的'細致研讀后,大致的教學思路逐漸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講的東西很多,但要上好課顯然不宜面面俱到。本著“一課一得”的有效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學習精彩的場景描寫”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案并付諸實施。
臨到上課時,教室后面坐著的一排老師讓我的學生們多少有些緊張,我自覺準備還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勵他們。整節(jié)課基本上順利地按計劃進行,也基本達到我所預期的教學目標。但課還沒上完,我已經有了遺憾之感。因為臨場發(fā)揮的能力和經驗的欠缺,交流討論場景鑒賞和實踐場景描寫兩個板塊完成得比較倉促,未能達到應有的程度和水平。
現在想來,這些應該算是我對自己的教學所做的最原生態(tài)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聽了各位前輩和同仁的評價之后開始的。他們在給予肯定的同時,給了我很多切實有力、極富啟發(fā)性的指點。我歸納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語文課應該實現內容的深化理解?鬃佑醒裕骸拔膭儋|則野,質勝文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我想,為人、為文固然要追求文質兼美,上課也應該以此為旨歸。而我這節(jié)課在處理內容和形式時有些偏頗,執(zhí)著于窮盡對描寫手法的鑒賞,而對課文本身的核心內容有所忽略!抖宋缛铡分辛鲃拥氖菨庥舻南嫖髅袼孜幕惋L土人情,也是我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體現,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而我卻未能加以強化,這是一處不容忽視的敗筆。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內容的傾向,多配的動畫圖片有點喧賓奪主。
第二,語文課應該實現方法的落實掌握。本課中,我著重以《端午日》的場景描寫為例子,系統(tǒng)地總結了文中所體現的各種描寫方法。遺憾的是,我在講授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沒有進行強化總結,這使得學生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流于倉促和浮泛,對這幾種描寫方法的認知不夠扎實。在隨后的對“追鴨競賽”的場景描寫中,有的學生就沒有能夠有意識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練習。
第三,語文課必須重視語文特有的感悟體驗。在本課中,我在強化方法的指導的同時,弱化了對朗讀的要求。我想,語文課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導,更要有朗讀感悟,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上課時當把二者有機結合,以理解促進朗讀,用朗讀體現理解。
再次回望開公開課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種無形的壓力,然而也深知這些壓力正是成長的契機。我想,也只有在不斷的歷練與反思中才能不斷地成長吧。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氣球、吸管、小杯子、塑料袋與幼兒人數相等。
2、魚缸里養(yǎng)一條活魚、土塊兒、三只短蠟燭、火柴、兩個不同大小的玻璃杯、抹布一塊、一盆水。
【活動過程】
一、 謎語引入
1、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見 摸不到,沒有顏色和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
二、找空氣
出示實驗材料,教師指導幼兒操作,尋找空氣。
1、請幼兒把瘦氣球變成胖氣球,往里吹氣,氣球吹鼓后問:“氣球里面有什么?”讓胖氣球減肥變瘦氣球,將吹鼓的氣球口放開,請幼兒觀察發(fā)生的情況(空氣跑掉了,氣球變瘦了)。
2、請幼兒用塑料管往水里吹氣,有氣泡產生。說明人體有空氣。
3、 師:今天老師再用塑料袋變個魔術,認真看老師手里的塑料袋會變出一個什么秘密來?請看塑料袋怎么樣了?(鼓起來了)誰能告訴我鼓鼓的塑料袋里有什么?(空氣)請幼兒用手摸一摸。
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發(fā)現哪里有空氣呢?(氣球、杯子、水、塑料袋。)
師:那就是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 3f
三、感知活動:空氣的特征。
師:我們知道周圍到處都有空氣,那么空氣是什么樣的呢?
1、請幼兒看一看杯子里的空氣,身體周圍的空氣。
師:你看見空氣了嗎?(沒有。)
師:說明空氣是看不見的。
2、請幼兒摸一摸身體周圍的空氣。
師:你摸著空氣了嗎?(沒有。)
師:說明空氣是摸不著的。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用眼睛看、用手摸空氣了,誰能告訴我空氣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四、空氣的作用
師:我們知道了l
3、那么空氣有什么用途呢?
。ㄒ唬┪覀兊纳铍x不開它
請幼兒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覺?(有點兒憋氣,很難受。)為什么?(不能呼吸到空氣。)
得出結論:人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人會死的。
。ǘ┛諝膺可以幫我們做什么呢?
實驗:
教師點燃三支蠟燭,用大小不同兩個玻璃杯同時罩住兩支蠟燭,一支蠟燭不罩,看看有什么變化?(蓋上小杯子的最先熄滅,蓋上大一點杯子的再滅,不蓋的一直燃燒。)
師:你看蠟燭怎么樣了?為什么滅了呢?(空氣進不去,蠟燭就滅了。)
得出結論: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課下在家長的幫助下搜集信息:那些物品是利用空氣原理制成的。(如:救生圈、風箏、輪胎等。)
活動延伸:
在日;顒又,讓幼兒繼續(xù)玩塑料袋裝空氣的游戲,以鞏固對空氣到處都存在的認識。
【活動反思】
通過實驗和操作,孩子們掌握了空氣的特征和用途,同時孩子們也喜歡上了科學小實驗,特別是紙放進水里不濕的實驗,孩子們反復做了幾遍,才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只是在觀察土塊里有空氣時,通過投影儀看的不太清楚,如果讓孩子們座次擺成半圓形,做實驗時離孩子近一點效果會更好些。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通過斯、折、剪、貼等技能,激發(fā)幼兒的表現欲望。
2.通過活動給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
活動準備
1.廢舊的報紙若干。
2.調好的各色水粉顏料盤,美毛筆,抹布,剪刀等。
活動提示
1.讓幼兒用舊報紙撕撕、折折、剪剪、貼貼,任意發(fā)揮。
2.用水粉顏料進行涂涂、畫畫,滿足幼兒對藝術的自由表現的'欲望。
讓幼兒在活動中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創(chuàng)作。
3.引導幼兒利用報紙進行折紙、制作、撕貼畫、大幅水粉畫等。
4.利用報紙制作角色表演服飾及道具。
提醒幼兒可以從多角度入手,制作出與眾不同的款色。
5.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報紙制作道具服裝。
大班班級特色活動記錄:種植葵花籽、黃豆
名稱:種植葵花籽、黃豆的活動記錄
時間:20xx年4月15日
地點:大三班教室
過程:一、觀察認識葵花籽、黃豆
1、 說說葵花籽、黃豆的外形、用途。
2、 挑選顆粒大且飽滿的種子發(fā)芽。
二、種子發(fā)芽
1、每位幼兒準備一個方便面桶,貼上自己的姓名,里面裝上土。
2、按照孩子的學號,前十九位小朋友種植葵花,后一半小朋友種植黃豆,將自己挑選的種子埋入土里。
3、每天澆水,并認真做好觀察記錄。
三、將發(fā)芽的葵花芽、黃豆芽移植到幼兒園的種植園地
1.每人選一塊土地,用鏟子挖個坑,將方便面剪開,將發(fā)芽的黃豆放入坑里,再蓋上土,將土壓平。
2.利用每天散步的時間,給它澆水,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并請園丁師傅幫我們施肥。
3.繼續(xù)認真做好觀察記錄。
效檢:小朋友可喜歡自己的種植天地,要有空就去看,盆子大的,里面的種子長勢要旺盛些,小點的盆子長得要差點。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了解老北京的特色叫賣吆喝,體驗生活,從中學會怎樣做人。
活動準備:
自制:糖葫蘆(山楂、草莓、橘子瓣、山藥等),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視頻。
活動過程:
一、 甜甜糖葫蘆。
1、播放歌曲片段《冰糖葫蘆》,通過歌詞回憶提問,引出今天的活動,并出示自制山楂串葫蘆。
2、談話引導幼兒回想自己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小朋友們還記得糖葫蘆除了山楂做的,還有什么樣的嗎?橘子瓣、山藥。。。。)
3、根據幼兒回憶,出示其他品種的糖葫蘆,草莓、橘子瓣、山藥(豆)等。
二、 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
1、教師扮演賣冰糖葫蘆的人,唱買糖葫蘆,引出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幼兒觀看欣賞。
。ㄎ疫汉鹊南褓u糖葫蘆的嗎?不像、像。那接下來請小朋友欣賞一段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你們注意觀察小品中買糖葫蘆的.是怎么做的。)
2、幼兒欣賞小品后提問:
小品中都有誰?賣糖葫蘆的是怎么吆喝的?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娘是怎樣做的?
3、討論:小姑娘那樣做對不對?她為什么要那樣做?
假如你是賣糖葫蘆的,你會怎么做呢?
三、我來演幼兒學習吆喝唱賣糖葫蘆,模仿小品中人物的語氣對話,并進行分角色表演。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
延伸活動:
制作糖葫蘆串。
小品簡略內容: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賣糖葫蘆的喊。媽媽給了小姑娘一元錢,小姑娘邊唱邊跳出門了。碰到一個叫賣糖葫蘆的,他想買,糖葫蘆一元一支,小姑娘還價五毛,賣糖葫蘆的不賣。一會又來一時髦女郎,賣糖葫蘆的急忙攬生意,時髦女郎給十元買一串,找9元,時髦女郎嘗過糖葫蘆后說酸,就隨手扔掉了。賣糖葫蘆的四處看沒人注意撿起來又重新賣,小姑娘發(fā)現后用1元錢買下后扔進了垃圾桶。
設計思路:我班主題活動為"我愛北京",老北京吆喝是北京的一大特色,通過欣賞相聲小品活動,可以讓幼兒體驗感受叫賣吆喝的藝術特色,對北京有另一面的認識。另一方面是學會做事、做人。
活動評析:
糖葫蘆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食品,以糖葫蘆為題材,幼兒的興趣點高;顒永酶枨问揭觯黝},幫助幼兒回憶生活中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方式新穎。教具準備新穎,充分,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很好的帶動活動氣氛;顒又校嗦曅∑贰顿u糖葫蘆》利用多媒體形式,幼兒易于接受,聲、影結合,形式新穎。活動提問能抓住重點。一系列活動后,為后面的學習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顒又袧B透了10以內錢幣的換算,并教育幼兒不要亂花錢,并體驗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還進一步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講衛(wèi)生、不吃臟東西,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01-10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5篇01-10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15篇)01-10
大班游戲教學活動教案11-06
大班藝術教學活動教案01-18
大班游戲活動教學教案01-17
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教案合集15篇01-10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04-24
幼兒園大班教學教案11-02
大班幼兒園教學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