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暑假里的平安學問,知道防溺水和防雷電的方法。
2、增加在生活中的自我愛護意識。
3、加強幼兒的平安意識。
4、探究、發(fā)覺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章,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了解暑假里的平安學問,知道防溺水和防雷電的方法。
活動難點:
增加在生活中的自我愛護意識。
活動預備:
各種平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小伴侶們,再過幾天,小伴侶就要放暑假了,放暑假期間小伴侶就在家里休息,那么在暑假里你們會怎么愛護自己呢?
二、學習防溺水、防雷電學問。
1、防溺水
老師:暑假里是酷熱的`天氣,好多小伴侶就喜愛去游泳,我們學了許多防溺水的學問,我想請小伴侶來說一說,誰知道怎樣來愛護自己才不會發(fā)生溺水大事。
我們來看看這些圖片上的小伴侶做法對不對。
出示圖片一:幾個小伴侶一起在河里玩水,這樣對嗎?
小班平安教案:假期里的平安
出示圖片二:玩具掉到了河、湖、池塘里,應當怎么做呢?
小班平安教案:假期里的平安
出示圖片三:小伴侶在河、湖、池塘、海邊玩,應當留意什么呢?
小班平安教案:假期里的平安
老師小結:
我們知道不正確地玩水會帶來危急,我們不能在沒有大人的伴隨下和小伴侶去玩水,也不能自己去撿河里的東西,假如小伴侶在海邊或者游泳池上玩,肯定要和大人在一起,愛護好自己。
2、防雷電
老師:在暑假里,還常常下大雨呢,而且夏天下雨時常常打雷,假如是雷雨天氣我們應當怎么愛護自己呢?
引導幼兒依據自己的閱歷來說一說一些相應的做法和措施。
出示圖片一:打雷時閃光簡單擊中電線,假如發(fā)生這樣的事應當怎么辦呢?
出示圖片二:大樹濕濕的,也簡單被雷電擊中,下雨天我們能躲在大樹下面嗎?
出示圖片三:外面在打雷下雨時,我們在家里應當怎樣留意用電平安呢?
老師小結:
暑假簡單下大雨,小伴侶肯定要留意不能躲到大樹的底下,大樹下很擔心全。小伴侶也不能躲到電線桿旁邊或者電線桿底下,這些地方特別的擔心全。下了大雨肯定要把窗戶關掉,也要提示自己的爸爸媽媽不能接打電話,盡量不要用電器,這些也擔心全。
三、小結活動
1、暑假里小伴侶在家要留意很多的平安,今日我們學習了在暑假里防溺水和防雷電的平安,老師請小伴侶自己說一說,你在家里會怎樣愛護自己。
2、小伴侶們在家里過暑假的時間很長,小伴侶們要學會愛護自己,每天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開快樂心地生活,可以關心爸爸媽媽做一些你們會做的事情,到下個學期回來你們就是中班的哥哥姐姐啦。
活動反思:
1、幼兒期盼著暑假的到來,在談論暑假時做哪些事情時,孩子們都表現(xiàn)得興高采烈,許多幼兒都說要去游泳?磥恚⒆觽儗λ膶檺厶貏e之深。
2、幼兒的平安意識增加了許多,都能明顯區(qū)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行以做。這是有關于平常的平安教育活動開展得比較好。
3、小部分幼兒的一般話水平較低,表達力量較弱,要加強做好家長的工作,要求家長在家要多用一般話和孩子溝通,關心提高幼兒的一般話和語言表達力量。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吞吃小紐扣等異物是十分危險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像:小紐扣旅行記。
2、預先約見“吞吃過異物”的小朋友。
3、聯(lián)系醫(yī)生到園。
活動過程:
1、看錄像,思考討論:
。1)看錄像:珊珊有一條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總是喜歡低頭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鏡頭一:珊珊發(fā)現(xiàn)紐扣掉在地上了。鏡頭二:珊珊把紐扣放在嘴里了,想嘗一嘗。鏡頭三:唉呀,紐扣吞下去了,珊珊難受極了。鏡頭四:珊珊看醫(yī)生,醫(yī)生說要等紐扣隨大便拉出來。
提問:珊珊難受嗎?為什么?
。2)師生共同小結:紐扣不能吞吃,既不衛(wèi)生,又會危害身體健康。
2、交談與訪問:紐扣不能吃。
。1)與“吞吃過異物”的幼兒交談其經歷,引起幼兒注意。
。2)提問:“除了紐扣以外,還有什么東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圍“小”、“巧”易誤會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討論:紐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問:你的紐扣在哪里?有幾顆?它們有什么用途?
。2)討論:紐扣掉了怎么辦?(告訴大人,先收起來,及時釘上。)
延伸提示:
1、設立小盒子:發(fā)現(xiàn)異物及時收撿。
2、手工角放置針、線,及時為孩子釘補紐扣。
3、建議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服裝,特別是紐扣是否松脫。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在水邊玩耍的危險。
2、知道在沒有成人陪伴的時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到危險的地方玩水。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
。1)有水的地方:湖邊、河邊、海邊、游泳池等場景一組;
(2)故事《小貓咪咪落水記》。
2、相關多媒體教學資源,幼兒學習資源《水中游玩要當心》。
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喜歡玩水嗎?
幼: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玩水,你們有沒有去過這些地方?
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有水的地方(湖邊、河邊、海邊、游泳池等)。
師:誰陪你們去的?你們是怎么玩的?(幼兒回答)
基本部分
1、師:小貓咪咪也很喜歡去這些地方玩耍。(教師出示小貓咪咪的.圖片)但是呢,小貓咪咪在水邊發(fā)生了一件事,讓小貓咪咪再也不敢獨自去水邊玩水了,是什么事呢?請聽故事。
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故事《小貓咪咪落水記》。
提問:小貓咪咪是怎么跑出家門的?它都在水邊干什么了?它為什么落水?如果沒有鴨大嬸,小貓咪咪會怎么樣呢?
小結:水邊雖然很好玩,但是水邊又濕又滑,很容易發(fā)生危險。沒有大人在身邊,小朋友不能獨自到水邊玩耍。
2、互動討論:他們的做法對不對。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故事《水中游玩要當心》。提問:他們的做法對不對?為什么?
(1)在公園的中心湖:爸爸媽媽帶淘淘劃船,淘淘趴在船舷上,使勁夠湖里的水草,船都被他壓歪了。
。2)小河邊:當當一個人挽著褲腿在捉魚,晴晴站在窄窄的河沿上兩手伸開在玩走平衡木的游戲。
。3)大海中:兵兵不顧媽媽呼喊,自己去追趕被海浪卷走的皮球;莉莉在爸爸媽媽的保護下跳海浪。
。4) 游泳池里:婷婷在媽媽的幫助下,帶著游泳圈玩水;丁丁站在游泳池邊模仿運動員跳水。
小結: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遠離大人,要避免做危險的動作。
結束部分:
完成幼兒學習資源的操作練習。
活動延伸: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帶領孩子到水邊玩耍時及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因素,培養(yǎng)幼兒遠離危險的意識。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大聲講話。
3、引導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紅色圓形粘貼紙。
活動過程:
1、教師出師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情?對不對?為什么?
2、教師鼓勵幼兒在教師里找一找危險的東西都有什么?(插座、電源開關、飲水機、桌子縫等。)
3、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能躲開危險。如:不從高處往下跳;不拿小剪刀;跑時系上鞋帶;不將手伸插座;不把小扣子放在嘴里、耳朵里、鼻子里等
4、教師引導幼兒將小紅圓點貼在幼兒園戶外、活動室內有危險的地方。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5
活動目標:
1、懂得離園時要等自己的家長來接,不能跟別人走。
2、能對不同的行為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斷,并做正確標記。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水彩筆人手一盒。
2、成人女性和小女孩木偶各一。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簡單介紹情境
教師:
。1)小朋友們,放學的時候誰來接你們呀?
。2)如果媽媽沒有來接,有其他人要帶走,你會怎么辦?
二、教師使用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教師:有一個小朋友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我們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
旁白:很多小朋友都回家了,妮妮還沒有人來接,這是時來了一個阿姨。
陌生阿姨:妮妮,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媽媽加班,她讓我來接你。來,我?guī)闳フ覌寢尅?/p>
妮妮:你真的認識我媽媽嗎?你會帶我去找媽媽?
。3)教師:
、傩∨笥褌儯銈冋f妮妮該怎么辦呢?
②如果妮妮跟著這個不認識的阿姨走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如果跟著不認識的人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媽媽了,也看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了。
三、其他班的教師扮演陌生阿姨,邀請幼兒參與即興的情景表演
。1)情景創(chuàng)設:
旁白:xx小朋友正在等媽媽來接他,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媽媽在說話。這時,一位不認識的阿姨悄悄地靠過來,跟這個小朋友說話。
別班教師扮演的陌生阿姨:你叫xx吧,你媽媽讓我來接你。
(2)教師依次邀請三名幼兒參與即興的情景表演,請幼兒觀看、評價他們的反應。
。3)組織幼兒討論:你覺得他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4)教師幫助幼兒整理應對這種情況的方法。
、儆龅竭@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對這個不認識的阿姨說:我不跟你走,我要等媽媽。
、谖覀円部梢愿嬖V老師,對老師說:老師,這個阿姨要接我。
、畚覀円黄饘W說這兩句話。
四、幼兒閱讀、操作幼兒用書
。1)教師:說一說圖上小朋友哪種做法是對的,在那幅圖上打√。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進餐時正確的方法和錯誤的行為。
2、能對各種進餐過程中的行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斷。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1、幼兒人手一支筆。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1、談話引發(fā)幼兒生活經驗的興趣,導入活動。
(1)小朋友們,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飯時有沒有發(fā)生什么危險的事。
2、引導幼兒閱讀教學圖書第一組圖。
(1)我們來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樣吃飯。
(2)引導幼兒閱讀圖畫中的行為。
(3)引導幼兒閱讀圖畫并判斷正確。
3、引導幼兒閱讀教學掛圖第二圖。
4、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陽臺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陽臺和窗臺,不再窗臺上蹦跳,不在未封閉的陽臺上玩耍。
2、能對他人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并簡單地說明原因。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發(fā)幼兒已有的關于陽臺的經驗。
教師: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陽臺?家里的陽臺有什么用,你們會在陽臺上做些什么?
教師總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yǎng)花、養(yǎng)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進行鍛煉。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陽臺。
2、觀看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哪些行為是對的,那些是錯誤的。
(1)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一:一個小女孩,正站在一個大的室內飄窗窗臺上,此時窗戶是開著的,她探出身體,把頭手伸出窗外,沖著樓下喊:“媽媽,快上來!”小男孩在寬寬的窗臺上蹦跳。
教師:小女孩在干什么?她這樣做對嗎?為什么?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
。2)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二:媽媽和小女孩在陽臺上,陽臺上有牢固的圍欄。
教師:這個陽臺安全嗎?說一說為什么它比較安全。小朋友在陽臺上應該怎么做才安全?
。3)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三:陽臺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機、洗衣池,陽臺地上還有幾盆花,一個小男孩在陽臺上騎木馬。
教師:陽臺上有什么?這些東西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陽臺上玩耍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為什么不能在陽臺上面玩耍呢?
。4)教師總結:不能把身體探出窗戶和陽臺護欄,也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這樣一不小心沒站穩(wěn)就會摔下來;也不能在陽臺上玩游戲,陽臺上有各種其他的'東西,不小心撞上去,會受傷的。
3、引導幼兒討論,拓展幼兒經驗。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在陽臺上還有哪些事情危險,不能做?
教師總結: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陽臺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陽臺外拿,應該請大人來幫忙。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被關在陽臺上,應敲門請屋里的大人幫忙開門。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8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發(fā)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設計這個教學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fā)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教學內容不能過于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采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教學,并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教學,實現(xiàn)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馬線會肇成事故的危險性。
教學重點:
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識——過馬路要小心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教學難點:
日常生活中,較自覺地遵守交通規(guī)則。
教學準備:
紅綠燈圖片、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的圖片
教學過程:
1、出示發(fā)生車禍圖片,請幼兒觀看。幼兒討論,為什么會發(fā)生交通事故呢?(幼兒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引出主題。
2、教師出示十字路口的圖片提問:
、龠@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見過它?
②上面的白線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紅綠燈圖片提問: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讓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么過馬路。
如果沒有紅綠燈,行人怎么過馬路?(學生表演)總結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
5、教師小結
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要小手牽大手靠右走。
6、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只手拿紅燈,一只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著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游戲一次。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了解家中的危險有哪些
2、形成在家中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形式:
小組進行
活動準備:
電腦
設計意圖:
1、激發(fā)幼兒對家中危險的重視,初步對家中的危險進行了解
2、通過電腦游戲的.形式,加深幼兒對家中危險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
師幼互動:
1、教師提問:
“小朋友知道我們在家中有的是請可以做,有些事情我們千萬不能做,不然就會發(fā)生危險,那, 那個小朋友能告訴我們你知道的家中存在的危險有哪些”
王永其:在家里,不能動電源,要不然,就會被電電到
鄭悅彤:在家里,小孩不能動刀,這樣,會被刀割傷
孟令宇:在家里,不能在床上蹦,那樣容易摔倒,摔傷
2、電腦操作
教育反思:
從活動中了解到幼兒對于家中的危險又簡單的了解認識,具有簡單的安全意識,但對于安全的理解并不細致;幼兒通過電腦的操作,及幼兒間的合作與商討 形象的幫助幼兒記住家中的危險有哪些,知道怎樣避免家中的危險。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0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識,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
2、指導幼兒練習鉆的動作,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并訓練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消防員的照片,消防錄像
2、消防員救火圖片一幅,場景布置“家禽、家畜、野獸”的家(包括字卡),
3、鉆洞四個,平衡木四條,“哭聲、電話鈴聲、消防車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照片,
引導幼兒回想消防員了不起的地方,引起興趣。
二、探索消防員的`工作與人們的關系
1、 觀看錄像。
2、 討論(1)為什么會起火?
。2)如果你是消防員,你會怎么救火?
。3)消防員是怎么做的?
3、再次觀看錄像
。1)說說你們怕不怕火?為什么?
(2)消防員怕不怕火?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
4、小結
三、游戲“小小消防員”
1、警報聲響,師:動物王國發(fā)生火災,需要大家去幫忙救火。
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討論:怎樣將小動物救出來?
2、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識。
教師演示用“水”救“火”(用字卡演示),討論:除了水,還能用什么救火?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汽車、行人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聽從紅綠燈的指揮。
2、能較靈敏地根據信號做動作。 3、體驗模仿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玩具小汽車、擬人化的紅燈、綠燈、黃燈各一個,電視機、DVD各一。
活動過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好看的.圖片,想不想看?(想)
1、播放圖片(紅燈、綠燈)
幼兒觀察提問:(1)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在哪里見過紅綠燈?(幼兒自由回答)
2、播放(等紅燈)圖片 幼兒繼續(xù)觀察圖片師:紅燈亮了停一停
3、播放(綠燈行人走)圖片 幼兒觀察師小結:紅、綠燈是指揮交通的,告訴我們紅燈亮了停,綠燈亮了行,是讓我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如果沒有紅綠燈,汽車通過十字路口時就很亂,容易發(fā)生危險,我們按交通規(guī)則行走才會安全的。(引出自制紅綠黃燈教具)師;老師這里也有紅、綠、黃燈,小朋友想不想看?(想)
4、出示(自制教具)找個別幼兒說出紅、綠燈的作用師:我的還有一盞黃燈呢,誰知道黃燈是告訴我們什么呀?師引導說出黃燈的作用。
5、 小游戲:“開汽車”
找個別幼兒模仿“開車”,師分別出示紅、綠、黃燈。(分組進行)引出玩具小汽車,師唱出:小汽車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嘟嘟……師:是誰在唱歌?假裝找一找6、出示玩具小汽車、十字路口背景圖師:滴滴,滴滴,什么聲音啊?我來找一找(1、)師邊演示邊表演:(出示玩具小汽車)有輛小汽車剛從汽車制造廠里出來,對一切都覺得奇怪。它看到馬路上、大街上這么熱鬧,開心得“嘀嘀”直叫。它一會開到東,一會開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樣東西總是不停地眨眼睛,覺得非常奇怪。你們能告訴小汽車這是什么嗎?
。2、)提問個別幼兒:
。1、) 紅燈眨眼睛是告訴我們什么?綠燈眨眼睛又是告訴我們什么呢?
。2、) 如果沒有紅綠燈會怎么樣?
。3、) 小汽車不認識紅綠燈這樣在馬路上開行不行啊?
7、游戲:紅綠燈聽口令請幼兒做開車狀,教師交替出示“紅燈”、“綠燈”“行人”的信號牌,幼兒據此做出相應的動作。
8、小結小汽車開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小朋友們我們開車也累了,我們也休息一會吧?(好)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2
活動準備
1、男孩木偶。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
(1)小朋友們,你們玩過穿珠游戲嗎?
(2)明明也來玩串珠,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戲時間到了,明明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穿珠游戲。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師:明明玩串珠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繼續(xù)講述故事。
(1)教師:我們來看看后來怎么樣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來了,老師趕緊把明明送到了哪里?醫(yī)生是怎么做的?
老師送明明到醫(yī)院,醫(yī)生挖出珠子。醫(yī)生還告訴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樣做耳朵和鼻孔會流血,還有可能會發(fā)生危險。
(2)教師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聲音說: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兒經驗。
(1)教師:我們身體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不能把東西塞進這些小孔里。想想看,還有什么東西像小珠子一樣小?什么東西比小珠子還小?它們可千萬不能塞進我們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師總結: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釘,家里的小紐扣、小橡皮都不能塞進我們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進去,一定要馬上去醫(yī)院請醫(yī)生來幫助我們。
家園共育 家長應將家里的細小物品擺放在幼兒不易接觸到的地方,同時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透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潛力。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超多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里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能夠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y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決定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但是回到家后,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著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著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yī)院,最后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yī)生的檢查,這位醫(y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y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fā)現(xiàn),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那里,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y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最后好了。醫(yī)生告訴龍龍說:“以后,必須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
講述完后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y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為什么?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里怎樣?
5、最后,醫(yī)生從他氣管里取出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6、醫(yī)生對龍龍說了什么?
7、你還明白哪些東西個性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里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樣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y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期望所有的小朋友必須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里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1、課件《進餐時》
資料: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里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后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必須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么疼》
資料: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冬冬買了兩根。冬冬立刻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冬冬,等洗干凈了再吃!薄拔也慌屡K”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后討論: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為什么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個性不衛(wèi)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必須要洗干凈。買食物必須要有質量安全標志,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資料:這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蔥油鯉魚。明明聞著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別著急,把魚刺弄干凈了在吃,但明明可著急了,突然,喉嚨里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yī)院后,醫(y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里該怎樣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必須要仔細把魚刺弄干凈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為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yī)院去治療。
三、游戲決定對錯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十分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凍而卡住喉嚨里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盡量不吃,即使要吃時,必須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個性是小的孩子必須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盡量少吃雪糕,因為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1、請幼兒把小筐里認為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并說一說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4
活動目標:
1. 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3.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
2. 請一位幼兒園不認識的老師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凍。
活動過程:
一.安全演練
1.教師扮羊媽媽,告訴幼兒要出去找好吃的,請幼兒在家等媽媽回來,如果有陌生人來,不要離開家。請一個陌生的老師扮老狼來引誘幼兒。
2.集體討論:
(1):媽媽出門前怎么說的?
(2):老狼來了是怎么說的,寶寶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三.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拿出玩具給她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呢?應該怎么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動延伸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們開展的都是對幼兒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會有危險。所以我們通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結果的確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視頻,事后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騙走,怎么保護自己。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15
教學目標
1.懂得一些玩運動器具的正確方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2.通過故事的學習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
3.培養(yǎng)幼兒能注意力集中地傾聽故事的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教學準備
1.貼滿橡皮膏的玩具熊。
2.故事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ㄒ唬┮}
?1.出示貼橡皮膏的玩具熊提問:這是誰?它怎么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小熊受傷后,會有什么感覺?學學看痛是什么樣子的?
2.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你受過傷嗎?你是怎么受傷的?(安慰,下次要小心)猜猜看小熊是怎么受傷的?
(二)講述故事第一遍后提問
1.你聽見故事里的小熊怎么了?
2.小熊為什么會受傷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三)分段講述故事(分段出示圖片)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小熊玩什么時受傷了?哪里受傷了?(請幼兒貼橡皮膏)為什么會受傷的呢?告訴小熊怎么樣才能不受傷?(一起做扶好扶手滑滑梯的動作。)
2.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小熊玩什么時又受傷了?傷在哪里?(認識膝蓋)為什么會受傷的呢?告訴小熊怎樣才能不受傷?(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余幼兒一起學做爬攀登架的動作。)
3.講述故事第三段提問:小熊哪里受傷了?為什么會受傷的呢?你知道怎么樣才能不摔跤嗎?你在玩游戲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如果摔倒了,怎么辦?怎么樣才能不受傷?(摔倒了要用手撐地,集體做撐的動作。)
。ㄋ模└木幑适
1.撕掉膏藥:小熊今天又要去玩了,我們一起告訴他應該怎么玩好不好?
2.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改編故事《不受傷的小熊》。(小熊沒有扶好扶手,改成扶好扶手滑滑梯,把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改成抓緊了攀登架;把小熊沒有用手撐地,改成用手撐地。)
教學反思:
本次活活動選擇源自幼兒生活。因為玩皮球、滑滑梯、爬攀登架都是幼兒喜歡和常見的運動,可操作性強。在活后動中我沒事先出示圖片便開始講故事,而是通過談話引出活動。個別幼幼兒對活動很干興趣,所以對于我一開始提出的問題也很容易就回答出來了。接著我便邊講故事便邊出示圖片,讓幼幼兒自己去證實剛才他們回答的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然后再把一些故事里經常出現(xiàn)的語句、詞語重復講幾遍,例如:變成又紅又腫、貼上橡皮膏就不痛了……然后再慢慢嘗試跟著圖片和老老師一起把圖片上的畫面組織起來變成一段小故事,繼續(xù)用這種方式提問第二段中出現(xiàn)了誰?它們去玩了什么?后來怎么了?…….等等。教教師與幼兒一起從答案中尋找到故事的源頭,展開了積極的師幼互動。幼幼兒正是在教教師的語言感染、肢體的帶動下與教教師進行應答,清楚地知道了如何正確地玩耍才不會受傷,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正確的動作方法。相信,通過今天的活活動,能讓幼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得到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情感交流需要,并獲得力所能及自我保護經驗,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的安全教案12-23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08-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常規(guī)教案11-15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精】02-18
【熱】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02-19
【熱門】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02-19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推薦】02-19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熱門】02-19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熱】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