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計算機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計算機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計算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計算機病毒。
2、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危害。
3、掌握防治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點難點:目標2、3
教具準備:相關素材、電腦、投影機、幻燈片等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zhí)行碼 ,對計算機的正常使用進行破壞,使得電腦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整個操作系統或者電腦硬盤損壞。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這種程序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隱蔽在其他可執(zhí)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壞性,又有傳染性和潛伏性。輕則影響機器運行速度,使機器不能正常運行;重則使機器處于癱瘓,會給用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通常就把這種具有破壞作用的程序稱為計算機病毒。
二、計算機病毒的表現和危害
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后,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下邊把一些經常碰到的現象列出來,供用戶參考。
。1) 機器不能正常啟動
加電后機器根本不能啟動,或者可以啟動,但所需要的時間比原來的啟動時間變長了。有時會突然出現黑屏現象。
。2) 運行速度降低
如果發(fā)現在運行某個程序時,讀取數據的時間比原來長,存文件或調文件的時間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 磁盤空間迅速變小
由于病毒程序要進駐內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內存空間變小甚至變?yōu)椤?”,用戶的什么信息也進不去。
。4) 文件內容和長度有所改變
一個文件存入磁盤后,本來它的長度和其內容都不會改變,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擾,文件長度可能改變,文件內容也可能出現亂碼。有時文件內容無法顯示或顯示后又消失了。
(5) 經常出現“死機”現象
正常的操作是不會造成死機現象的,即使是初學者,命令輸入不對也不會死機。如果機器經常死機,那可能是由于系統被病毒感染了。
。6) 外部設備工作異常
因為外部設備受系統的控制,如果機器中有病毒,外部設備在工作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出現一些用理論或經驗說不清道不明的現象。
(7)
經常會出現藍屏,尤其是在按鍵盤的時候,一按就死機。
以上僅列出一些比較常見的病毒表現形式,肯定還會遇到一些其他的'特殊現象,這就需要由用戶自己判斷了。
三、檢查與清除計算機病毒
教師演示計算機防毒軟件瑞星20xx網絡的清除計算機病毒。
四、預防計算機病毒
首先,在思想上重視,加強管理,止病毒的入侵。凡是從外來的軟盤往機器中拷信息,都應該先對軟盤進行查毒,若有病毒必須清除,這樣可以保證計算機不被新的病毒傳染。此外,由于病毒具有潛伏性,可能機器中還隱蔽著某些舊病毒,一旦時機成熟還將發(fā)作,所以,要經常對磁盤進行檢查,若發(fā)現病毒就及時殺除。思想重視是基礎,采取有效的查毒與消毒方法是技術保證。檢查病毒與消除病毒目前通常有兩種手段,一種是在計算機中加一塊防病毒卡,另一種是使用防病毒軟件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般用防病毒軟件的用戶更多一些。切記要注意一點,預防與消除病毒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不是一勞永逸的,應堅持不懈。
五、小結
[課后記]:
計算機教案 篇2
(1)了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計算機軟件,了解計算機軟件的作用。 (3)了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建議1課時。
(1)計算機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種設備組合在一起的一個整體。 (2)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概念。
(1)在講授計算機硬件時建議采用直觀教學法,教師通過展示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讓學生體驗到計算機是由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2)通過觀看錄像片(介紹計算機基本組成)讓學生體驗感受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3)教師還可以在計算機教室中實際地拆裝計算機,讓學生感受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如果學校條件許可還可以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切斷電源的.條件下),由學生拆裝計算機,親身體驗,了解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 值得提請老師注意的是,學生分小組拆裝計算機后,必須經計算機教師檢查合格,各接插件均符合要求后才可以通電開機。 在說明計算機的基本組成時,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從外觀上看,計算機由主機箱、鍵盤和顯示器組成;二是從邏輯組成來看,即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在教學過程中要講述清楚。 (4)講授計算機軟件時,我們可以結合通過計算機處理相關工作的實例,直觀地進行教學。 (5)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如果計算機僅有硬件,沒有軟件是沒有辦法進行工作的;計算機再怎么聰明,沒有人編寫系統軟件或應用軟件,它也沒有辦法進行處理。
一、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
現代的計算機面對用戶的不再是簡單的、由電子線路組成的機器,而是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的計算機系統。
1.硬件
計算機硬件從外觀上看主要有主機箱、鍵盤和顯示器;從邏輯功能上看,可以分為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個部分,一般地又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判斷一臺計算機的性能主要看兩個指標,第一是CPU的型號與主頻,第二是總線類型。
打開計算機主機箱,里面有一塊印刷電路板,這就是計算機的主機板(簡稱主板),一般地,計算機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計算機的主板上。主板的類型和品種很多,從類型上來說,它們都是以CPU來分類的,CPU芯片在主板上是可以插拔的。主板上還許多部件,如ROM、RAM、總線槽、插座、電池等。
(1)CPU
CPU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英文縮寫,它是計算機的運算控制中心,是計算機中集成度最高、最貴重的一塊芯片。它是由幾千~幾千萬個晶體管組成的超大規(guī)模的集成電路芯片。計算機所有數據的加工處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CPU還負責發(fā)出控制信號,使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
(2)存儲器
、賰炔看鎯ζ
內部存儲器簡稱為內存,計算機要執(zhí)行的程序、要處理的信息和數據,都必須先存入內存,才能由CPU取出進行處理。
內存一般可以分為隨機讀寫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種。
ROM中存儲的數據只能讀出,而用一般的方法不能寫入。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它保存的數據在斷電后不會丟失,因此用來保存計算機經常使用且固定不變的程序和數據。ROM中保存的最重要的程序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這是一個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管理的程序。
RAM中存儲的數據可以隨時取出來(稱為讀出),也可以隨時存入新數據(稱為寫入)或對原來的數據進行修改。RAM的缺點是斷電以后所存儲的所有數據都將丟失。
充當內存的集成電路芯片是做在一小條印刷電路板上的,稱為內存條。內存條可以很方便地插在主板上,其容量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在選擇內存條時,要考慮容量稍大一些的,但不要插滿槽口,為今后的升級及內存的擴充留有余地。
計算機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寫作思路。
2.了解課文在介紹各種功用時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分析說明內容之間的銜接轉換及其好處。
二、重難點:
1.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介紹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
2.用準確、簡明、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生疏、深奧的科學知識。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電腦在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比如我們老師現在也得學電腦,不用電腦,就不能開多媒體課?上腚娔X在現代生活的重要性,電腦就是電子計算機,今天就讓我們來閱讀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寫的科學小品〈〈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
2.聽錄音,注意生字生詞,并給課文分段。
。1)給下列字注音:
汞害gong存貯zhu屏幕ping
梗概geng渥太華wo網絡luo
。2)理清課文思路:
第一部分(1):引出說明對象。
第二部分(2—7):介紹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和發(fā)展狀況。
功能:計算
計算機網絡
作實驗
畫工程圖
用于教育
第三部分(8):總結全文.
3.分析課文的說明方法:
列數字:教科研人員的計算機網絡。
舉例子:瑞典銀行的計算機網絡。美國、西歐、日本的計算機的終端臺數。
作比較:人工做實驗和計算機做實驗所需要的時間。
4.分析說明內容之間的銜接及其好處。
“計算機能用來計算。這只是它的'一種功能……..七分之六的工作量作其他用途。”
“比較普通的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的另一個用途是做實驗!
“計算機還可以畫工程圖!
“在國外,計算機用于教育方面的也不少。”
文章用這些句子來轉換,過渡自然,行文條理十分清晰,給讀者以結構緊湊,一氣呵成之感。
5.體會課文語言的準確性。
板書:
一(1)引出說明對象
二(2—7)電子計算機:類型:通用計算機
專用計算機
計算器
功能:計算列數字
計算機網絡舉例子、列數字
作實驗舉例子、作比較
畫工程圖舉例子、作比較
用于教育舉例子
三.(8)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比較〈〈電子計算機的多種功能〉〉與〈〈宇宙里有些什么〉〉。
2.課文拓展閱讀。
二、重難點:
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進一步落實學生對說明方法的感性認識。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1)電子計算機有哪幾種功能?
。2)幻燈片練習:改錯別字、填詞閱讀第6、7兩段
2.較對課后練習、作業(yè)本。
3.課外拓展閱讀(說明文)。
說明文
一、初中階段說明文閱讀的要求是:
1、能指明說明對象的特征。
2、指出說明順序。
3、劃出文章段落層次。概括段落、層意。
4、.辨析主要的說明方法。
5、理解說明性語言平實、簡明、準確的特點。
二、分析說明對象的特征的方法:
1、有些說明文或說明文語段中有直接提示說明對象特征的中心句。劃到這些中心句,也就把握住了說明對象的特征,如《中》。
2、有些說明文語段沒有直接提示說明對象特點的中心句。這時可以根據文段中的具體情況來歸納,一般可按以下幾個步驟:
。1)明確說明對象。
(2)理解說明內容。
。3)分析這些內容反映出說明對象的特征。
三、說明文的順序:
說明文特別強調言之有序,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相似?臻g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以“事理說明文”為多。
四、判斷說明方法:
1、初中階段應掌握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下定義、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引言論、作解釋等。
2、判斷說明方法要注意與修辭方法的區(qū)別。
3、說明文中說明方法兼用或套用的情況很多、判定時不能故此失彼。
4、理解說明方法在語境中的作用:
首先我們應該領會這一說明方法的意圖,如“打比方”是為了通俗,形象地說明所介紹的內容;列數字、舉例子是為了真切地說明事物;作比較可以增強說明事物的效果。
五、說明文的語言:
說明文的語言特點主要體現在平實、簡明、準確上。常見的設題形式有對詞語的增刪、替換、移位等進行比較辨析的;有對文句中的限制、修飾成分進行分析,理解其表達上的積極作用;有分析“大約”、“可能”等成分看似模糊的詞語;有理解重要代詞所指代的具體內容等。
回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結合上下文,聯系段(篇)的內容進行理解,同時還要注意從正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能把話講絕,以防答題偏頗。
計算機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初步理解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2)能夠區(qū)分局域網和廣域網的不同,能初步理解局域網和廣域網。
(3)能過學習電子郵件和網絡信息共享能夠對網絡有一個感性認識,同時對于 Internet有一個感性認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與難點]
網絡的概念及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或多媒體網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從我們剛開始學習計算機到今天,我們已經把計算機的許多知識和許多應用軟件都學進我們大腦的“存儲器”。可在今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所有的計算機都是一體的,任何一個計算機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相互的交換資料、傳遞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遙遠的天涯海角變成咫尺天涯!這,就是神奇的計算機網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什么是計算機網絡,它為什么會這么神奇。
二、新授
教師通過投影或屏幕展示一個校園網網絡結構,并放映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多媒體影片。
1.計算機網絡
根據出示的校園網結構圖,向學生介紹:把許許多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在一起,就叫做計算機網絡。
2.計算機網絡類型
出示幻燈片,分別向學生介紹幾種常見的計算機網絡類型:局域網、廣域網和Internet。
3.計算機網絡作用
通過多媒體影片和上網實例介紹,向學生展示計算機網絡的作用。(電子郵件、局域網的操作)
三、學生練習
(1)在教室內的網絡上找到離自己最近的計算機和最遠的計算機。
(2)把教師機上的某個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教案設計:徐州市青年路小學 蔣 斌)
計算機教案 篇5
指導思想:
本課以小學信息技術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激發(fā)學生運用計算機表現創(chuàng)作的愿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計算機繪畫的知識和技能,并且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觀察、交流與探究實踐等活動中,學習計算機繪畫的技巧,提高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論依據:
根據皮亞杰提出的學習是一種真實情境的體驗理論為依據,通過欣賞和分析他人的計算機繪畫作品和各種課堂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感受計算機繪畫的魅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創(chuàng)作。通過計算機繪畫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內容:
本課是學生學習“畫圖”的入門課,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件;了解選擇畫圖工具的方法;初步掌握畫圖中各種工具的基本使用;建立文件夾并保存圖片文件。
學生情況:
本課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
認知特點
有研究資料表明,小學生注意穩(wěn)定性較弱,三年級學生一般長時間地關注某種事物或所從事的某種活動時間約為20分鐘。因此,設計繪畫教學活動,應注意學生的勞逸結合,以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促進學生能夠保持注意的穩(wěn)定性。
知識技能
有利因素: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電腦的基本使用方法,如一般程序的啟動方法;Windows中一般常用命令及工具欄中常用工具的選擇、使用方法;文件的一般保存方法等。另外他們已經上了三年的美術課,已掌握了很多美術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這是學習本課的知識基礎,這將有助于其對本課的學習。
不利因素:
我校自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盡管大多數學生家里都有電腦,但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不齊,所以在接受新知的過程中就會有快又慢。
教學方式:
1、按照“觀察——激情、操作——概括、歸納——鞏固識記、實踐——探究”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
2、選用的教學方法: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
教學手段:
直觀視覺刺激手段
親自動手實踐手段
技術準備:
1、多媒體網絡計算機教室
2、網上下載的電腦畫作品和以前學生創(chuàng)作的電腦畫作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件;
2、初步認識“畫圖”的窗口;
3、了解工具箱內各種畫圖工具的名稱與作用;
4、初步掌握刷子、鉛筆、像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5、學會選擇繪圖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
6、建立文件夾學會保存圖片文件。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他人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任務驅動法,引導啟發(fā)學生;運用展示作品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競爭意識;并用指導操作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各種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逐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畫圖軟件窗口的左丞,使用畫圖工具畫圖。
難點:掌握選擇畫圖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的方法。
教學流程示意
導入激情
啟動、關閉畫圖程序
認識畫圖窗口
講授新課認識畫圖板認識畫圖工具箱
設置前景色、背景色
教學過程
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掌握各種
工具及顏色的使用
實踐操作練習問題解決及經驗交流
完善作品
作品展示
保存新作品
鞏固練習用“刷子”畫個彎彎的月亮。
綜合利用各種工具,畫一張自畫像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計算機教案 篇6
一、組織教學
清點人數,安定課堂秩序 二、復習舊課
1、計算機的五大部件 2、計算機系統 三、講授新課
(一)進位計數制的基本概念
1.進位計數制(計數制)
將數字符號按序排列成數位,并遵照某種低位到高位的進位方式計數來表示數值的.方法。 2.十進制
十進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種計數制,規(guī)則是“逢十進一”
基數:每個數位所能使用的符號個數,稱為基數;鶖禐10的計數制稱為進進制。 位權:每個數位上1代表的確定數值稱為位權。十進制中數字1在個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則表示100(102) 一個十進制數表示:
如:1234可展開為:1*103+2*102+3*101+4*100
254.87可展開為:2*102+5*101+4*100+8*10-1+7*10-2 3.二進制
基數為2的計數制就稱為二進制 基數:2 位權:2n
。ǘ⿺抵崎g的轉換 1.二進制的優(yōu)點 技術實現簡單 簡化運算規(guī)則 適合邏輯運算 易于進行轉換 2.各種進制的后綴
B:二進制 D:十進制 H:十六進制 O:八進制 3.將二進制數轉換成對應的十進制數
1101B=1*23+1*22+0*21+1*20=8+4+1=13D1011.01B=1*23+1*21+1*20+1*2-2=8+2+1+0.25=11.25D 4.將十進制轉換成對應的二進制 例:將11D轉換為二進制
11/2=5余1最低位 5/2=2 余1 2/2=1 余0
1/2=0 余1最高位 11D=1011B
對整數部分用“除2取余”法,即將整數部分反復用2除,直到商為0,再將余數依次排列,先得出的在低位,后得出的在高位。
例:求0.625的二進制數
0.625*2=1.25 取整1 最高位 0.25*2=0.5取整0
0.5*2=1.0 取整1 最低位 小數為0,轉換結束
先取整數在高位排列,則0.625D=0.101B例:將58.5D轉換為二進制數①先求整數部分:“除2取余” 58/2=29 余0 最低位 29/2=14 余1 14/2=7 余0 7/2=3余1 3/2=1余1
【計算機教案】相關文章:
計算機教案07-04
計算機的硬件教案08-30
關于計算機的教案03-11
認識計算機小學教案03-10
小學計算機教案(精選5篇)05-31
實用的計算機教案范文五篇04-07
精選計算機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4-15
計算機教案集錦九篇04-04
實用的計算機教案錦集6篇08-23
計算機教案范文匯編八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