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桂林山水 教案范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會認生字,能正確讀寫。
3、體會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能用“贊嘆——描述”來抒發(fā)熱愛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理解、體會漓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通過讀和觀景移情法,感受多媒體信息以及語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讓學生盡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
第一教時
一、預習探究
1、出示小黑板,朗讀生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二、合作交流
1、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查字典,學習生字詞。結合上下文內(nèi)容說出“無瑕”等詞意。
2、了解課文大意,圍繞課題劃分段落。
3、初步觀察圖意,整體感知畫面展示的優(yōu)美景色。
4、在文中劃出表示漓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特點詞語。
三、品讀感悟:
1、你到過桂林,看到過那里的美麗景色嗎?看看那里的景色和別處有什么不同?
2、看看課文怎樣圍繞題目來寫,再用一個句子說出每個小段的大意。
3、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匯報自習情況。全文有四段:第一段寫乘著船觀賞桂林的山水。第二段寫了漓江的水。第三段寫了桂林的水。第四段寫了桂林的山和水。
師生討論后小結:
1、初讀完全文,你感到題目和課文內(nèi)容有什么關系?(課文內(nèi)容緊緊圍繞題目的桂林中的“山”和“水”來寫)
2、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懩?先總寫什么?再分別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什么?全文的記敘順序是“先——(先總起)再——(再分述)后——(后總結)”
四、鞏固延伸:
質(zhì)疑: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別人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你也不明白,請在文中作上“——”和“?”記號。)
第二教時
一、教學內(nèi)容:
1、能用一二句話,贊嘆優(yōu)美的畫面。
2、通過讀,能體會漓江水“靜”、“清”、“綠”的三個特點。通過讀和動手繪圖,展示桂林山的“奇、秀、險”的三個。
3、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體會作者描繪漓江水特點的句式。并在此基礎上,想象漓江水的“甜、涼”的特點,再進一步想象江岸上的野花的美。
4、學生能掌握“贊賞——描述”的句式。
二、教學過程:
(一)、理解第一段,隨文入景。
1、激發(fā)談話:你們想去桂林游玩嗎?為什么?課文的作者為什么去桂林游玩呢?課文的第一小段告訴了我們。請找出來!藗兌颊f,桂林山水甲天下……
2、先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再理解這個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人們都這么說,桂林的山水風景是天下第一美的,我也禁不住來觀賞觀賞。)
3、讀第一段。進一步啟發(fā)談話(播放多媒體教學軟件:出現(xiàn)一幅桂林山水畫卷,再出現(xiàn)文字和聲音::人們都說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這樣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也隨作者乘著木船沿著漓江,一起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吧。
特點是什么?(大家讀書時要學會抓住主要的意思,用“△”畫出桂林“水”特點的詞語)
5、學生匯報:找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靜、清、綠。
6、老師出示帶點的幾個詞進行比較,說說哪個詞讓人感到漓江的水是那么美,作者是贊不絕口,禁不住脫口而出的?
(1)漓江的水真靜!
。2)漓江的水好靜。
。3)漓江的水很靜啊!
以上幾句中的“真”“好”“很”哪個好?“真”程度更深!罢妗弊诌可以怎樣說——非常非常,多么。
7、讀好“真”,應讀重點,聲調(diào)要稍提高。反復品讀:漓江的水真靜。∽髡呖吹竭@么清靜的水,贊不絕口,接著,描寫出漓江的水靜得如何。我們把作者用的這種方法叫做“贊賞——描述”。
(二)進一步體會重點詞句,朗讀指導,讀出你在游玩時所見美景的喜悅心情。
(用以上的多媒體軟件范讀錄音作朗讀指導:漓江的水真靜。焕旖乃媲灏;漓江的水真綠啊。)
1、讀,體會重點詞句:真靜啊,是說的水怎么樣——還可以怎樣說出這層意思,這層感受?(漓江的水很靜很靜,漓江的水是多么地靜啊……)
2、讓學生仿照詞語重疊的方法說出對贊美漓江水的`感受:真清啊,真綠啊……
3、老師朗讀示范學生試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稍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綠,是很美的,同學們試著念出美的意思來。
4、師生或男女學生互為引讀,讀出很驚喜的感情。如:師——漓江的水真靜!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5、在讀與體會重點句子中相機理解“無瑕的翡翠”等詞的含義。
(三)進行創(chuàng)造性聯(lián)想的訓練。這么美的景色,你怎樣“觀賞”呢?
1、出示“漓江的水真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弊x后理出:“贊賞——描述”。
2、談話創(chuàng)設情景:你看到漓江的水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槳,你想干什么?(啟發(fā):望著這清凌凌的碧綠的江水,我真想——(用雙手掬成一個勺子;跳下水中;用雙手掬水洗一洗臉)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老師出示:漓江的水真()啊。ǎ┑谩
擬定學生1:我把一掬水潑在臉上,漓江的水真涼爽。鏊米屇愀惺艿侥樕戏帕吮髁。
擬定學生2:漓江的水真明凈啊!明凈得像……
擬定學生3:我搖著雙槳,那“潑——潑——”的水聲真好聽……
3、圖象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象山圖”請注意觀察,你們看看,這頭“象”把長長的鼻子伸進了清凌凌的水中,這頭“象”會想什么,說什么呢?
擬定學生1:看著清凌凌的江水,我真想跳到江中,玩耍玩耍!……
擬定學生2:漓江的水真甜啊……讓你感受到像吃了西瓜那樣舒服。
播放多媒體軟件:一幅“象山圖”出現(xiàn),再出現(xiàn)文字和聲音:漓江的水真甜。
(四)進一步體會漓江水的特點。小結:你剛才隨作者到了漓江,你是觀賞,還是玩賞了漓江的水?為什么?
{播放多媒體軟件:出現(xiàn)兩幅人們在水中玩耍的情景,再出現(xiàn)文字和聲音:漓江的水真涼爽。
(五)先小結文上的學習方法,再理解第三段,體會桂林的山的特點。
1、想一想,剛才我們是怎樣玩賞漓江的水的美景的?(先看圖,進入佳景;讀文句,品味佳景;后想象,玩賞佳景。小結后老師板書。)
2、準備怎樣游玩桂林的山水?
3、老師出示描繪桂林山的圖景。再用一個句子贊一贊圖描繪的桂林的山。
4、將桂林的山的三個特點畫出,老師出示描寫桂林山的三個特點的詞語: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還可以怎樣說,說出這種感受。此文轉(zhuǎn)自淘、教。案網(wǎng)()、仿照剛才讀“靜”“清”“綠”的方法,怎樣讀,讀出很“奇”、很“秀”、很“險”的感受來。(奇,先把聲調(diào)提稍高,隨后讀得輕而平;秀,可讀得平穩(wěn)一點,重音停頓稍久一點;險,先要提高聲調(diào)讀得稍短促。)
5、按“贊賞——描述”引讀。采用多種形式,讀出你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邊讀邊出示多媒體軟件:出現(xiàn)三幅圖,分別再現(xiàn)文字和聲音:(1)桂林的山真奇。。2)桂林的山真秀。。3)桂林的山真險!}
6、創(chuàng)設情景,玩賞佳景。
。1)看圖說“奇”:先出示一幅象山圖,你看,一頭巨大的象來到江邊,它在干什么,請用“贊賞——描述”想象佳景。
擬定學生1:桂林的象山真奇啊,它來到江邊,津津有味地喝著甜美的江水。
。2)再出示一幅駱駝山圖,你看,這頭巨大的駱駝蹲在山上,在四面張望,它在看什么?
(3)你看到這么神奇的山,你會怎樣做,怎樣“玩賞”?老師啟發(fā)后,說一說:
。4)你能否拿出你的照相機,拍下這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你是否拿出你的錄象機,拍下這連綿不斷的畫卷。
(5)老師出示一幅圖:一座高聳直立的山峰,你正站在山腳下,有什么感覺?
擬定學生1:桂林的山真險啊,好象就要倒下……
擬定學生2:桂林的山真高啊,好象一支巨大的筆,直插云霄……
。6)老師出示“形態(tài)萬千”、“奇峰教案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保ㄟ^看錄像、學文,了解桂林山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桂林山水 (第一課時)。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桂林山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玻畬W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錄像、收集有關桂林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發(fā)情感。
1、見過山嗎?能用詞語概括其特點嗎?
二、潛心會文,領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板書:山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詞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2、有哪些顯著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3、朗讀指導描寫“奇”的語句。
(1)這段話該怎樣讀?請你從中選擇一句,試著讀一讀。
。2)誰來讀讀描寫“奇”的語句?(指名讀)
。3)找到“奇”的感覺了嗎?從哪兒找到的?
(4)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僅此而已嗎?
。5)生:不是的。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
。6)完成練習紙上的作業(yè)。能干的可以嘗試寫更多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桂林山水 (第一課時)》。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推薦最優(yōu)秀的全班交流。
桂林的山真奇!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7)老師也寫了一首詩。師朗誦詩歌。
桂林陽朔一水通,快輪看盡千萬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
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臥佛,有山似書童。
有山如萬馬奔馳,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姑娘織布,有山似耕作的老農(nóng)。
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8)你再試試,能不能讀得更“奇”呢?自由讀后齊讀。
4、朗讀指導描寫“秀”的語句。
。1)描寫山“秀”的語句誰來試試?
。2)聽了你的朗讀,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種清新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呀?
。3)還有別的理解嗎?
。4)看,桂林的山多秀。。ɑ脽簦
。5)齊讀。
5、讀指導描寫“險”的語句。
。1)現(xiàn)在,誰愿意來動手畫一畫山的“險”?幾名同學到黑板演示。
。2)感覺險嗎?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讀有關句子
。3)學著他的樣子讀。
6、錄像。讓我們隨著錄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獨特之美吧!
7、配樂朗誦。配樂朗誦有興趣嗎?不過,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這幾句話記住,然后再充滿激情地演講。有信心嗎?(生準備)
。1)指名背。
。2)全體有感情地背誦。
三、延伸表達,抒發(fā)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國美麗河山的一小部分,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閱讀。&n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一、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后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后“再現(xiàn)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鍵詞學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合的方法。第二節(jié)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jié)“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游,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往參觀旅游。為什么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有條件的可讓學生觀看桂林山水的錄像片斷,邊看邊思: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
怎么學呢?逐一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并劃出中心句)。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關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這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fā)作者贊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了解內(nèi)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漓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最后寫游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據(jù)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漓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說明漓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2)漓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結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nga。真清啊nga,真綠啊ya)
。4)書面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的第一張表格。
三、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jié)的方法自學第三節(jié)課文。
思考題是: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自學后討論,教師引導,結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結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并理解“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會山勢之險。
。5)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復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奇啊(ya),真秀。╳a),真險。╪a)。讀后完成課后第一題的第二張表格。
四、學習課文第四節(jié),重點領會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學習重點句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游,游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fā)了作者贊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
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并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五、聽全文錄音。
再次領略桂林山水的奇麗體會課文中所描繪的意境,領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
附:板書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病W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薄⒘私夤鹆稚剿奶攸c,想象其美景。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或電影、錄像;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
。舱n時。
第一課時
。ㄒ唬┮龑W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后讓學生談感受。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
(三)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薄⒂^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ǹ捎脠D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漓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ㄌ攸c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ㄌ攸c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ㄌ攸c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體會最后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病w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xiàn)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ㄌ攸c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羅列:排列。形態(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tài)萬千,目不暇接。)
。ㄌ攸c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xiàn):郁郁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ㄌ攸c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重點指導讀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險氨。)
(五)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啟發(fā)學生把山、水聯(lián)系起來讀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ǎ保┊嫵龈惺茏钌畹木渥樱骸跋袷亲哌M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ǎ玻├斫狻爱嬀怼薄斑B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斑B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讀全文
。ㄆ撸┳鳂I(yè)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ㄒ唬┲该x課文
(二)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關系?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閱讀下文。后三段講作者蕩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ㄈ┳R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四)指導背誦
。、在了解句與句關系的基礎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系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全文。
。ㄎ澹┩瓿伞八伎肌ぞ毩暎场背瓕懢渥,注意分號的用法
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長句子中有三個并列的分句,每個分句中已經(jīng)用了逗號,并列的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這樣,要以把一個個意思分得很清楚。)
。┤啾痴b課文
(七)作業(yè)
。、背誦課文
。、抄寫字詞
。、預習第二課《林!
桂林山水 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語:漓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獨特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桂林山水的'相關圖片、投影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探究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1、桂林山水
2、提問:你知道桂林嗎?
3、提出自學要求:(投影)
。1)、自由輕聲讀課文,認識生字,初步理解生詞語。
(2)、默讀課文,想想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點?用筆畫出重點句子。
(3)、找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同位試著說一說好在哪里。
。4)、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同位討論一下。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15分鐘左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共同糾正讀音。
2、提問: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讀出相關句子。
板書:山的特點:奇、秀、險
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讀出相關句子。
板書:水的特點:靜、清、綠。
3、學生交流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說說好在哪里?梢哉f語言美,也可以說景色美。
教師適時加以肯定,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加以引導。
四、教師小結。
五、作業(yè)。抄寫本課生字。
桂林山水 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熱愛祖國大好河山;通過品味詞句,反復誦讀積累語言,從中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課件圖像,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二、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導語:那么,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找出來讀一讀。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將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去觀賞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自讀全文,學習字詞。
讀準字音,找出新詞,對不懂的詞句,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請教同學、老師。
三、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導語:我們先來欣賞漓江的水。觀察圖畫或觀看課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話來描述。
1、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齊讀(根據(jù)課堂讀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個體再讀,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讀),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品讀作者怎么寫出漓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ㄌ攸c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ㄌ攸c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水平如鏡的西湖?在讀議中讓學生體會,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和作者的贊美之情。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感受。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3、引導學生“發(fā)生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學生談對排比句的感性認識)注意通過范讀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三個“啊”的變調(diào)。能背的可以看著畫面當堂背誦。
四、鞏固識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邊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
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
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第二課時
一、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導語: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呢?
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畫一畫,結合插圖來欣賞。
3、互相交流:課文怎么寫桂林山的特點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較,也是用這樣的段落句式)
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隨機展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
特點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指導學生讀出感受,理解詞語,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圖像,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看資料的補充資料圖片,讓學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
模仿句式練習,說說像什么。比如:還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通過圖像,讓學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蔥蔥,色彩明麗。
特點之三“險”。重點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導學生通過字面、結合語句領會。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導“!钡囊馑技础案呗柾怀觥,然后讓學生自己連起來解釋,并放到句子中理解。這樣,教給方法后,再讓學生自己休會“怪石嶙峋”的意思。
4、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 “真險啊”。
二、山和水相遇的景象(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引導理解字面意思,“畫卷”即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斑B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
。2)觀看圖像片斷,同時配音介紹:“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坌斜滩ㄉ,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引導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休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后說自己的體驗。
三、指導背誦
用師生引讀的方法練習背誦。
四、抄寫句子
注意分號的用法。
抄寫描寫山、水特點的兩個句子,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個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同時提示,每兩個特點之間用分號來分隔,可以把各個特點分得很清楚。指導分號的書寫。
課后反思:本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讀完全文,學生都能體會到祖國山河的壯麗。
板書: 總述 甲天下
桂林山水?
分述: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總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 教案 篇7
預設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優(yōu)美風景,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2、培養(yǎng)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學會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會讀“啊”的變音,理解峰巒雄偉、奇峰羅列等詞語的意思。
學習過程:
一、欣賞音樂、圖片,揭示課題
1、學生欣賞音樂《我想去桂林》,試問:那位歌手為什么這么想去桂林呀?(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們?nèi)ミ^桂林嗎?看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嗎?老師這里有桂林山水的圖片,想不想看呀?
2、學生欣賞配樂圖片,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美感。
師:美嗎?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或幾句話來贊美一下這幾幅圖或其中一幅圖嗎?
3、揭題,板書課題:
過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們的腦子里就出現(xiàn)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話中的故事那樣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來,文學家以膾炙人口的詩句吟詠它,繪畫家以使人迷戀的丹青描繪它,攝影師以令人神往的鏡頭記錄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和作者一道去觀賞桂林的山水,好嗎?(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找出作者游覽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饋:(1)檢查生字、新詞。
(2)指名分段讀課文(再思考作者游覽桂林后感受)
。3)交流反饋:(課件出示最后一段內(nèi)容)
三、欣賞圖片,感悟文本
1、自讀自悟,感受文本之美
(1)思考:作者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感覺,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點?請同學們再次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向我們描繪桂林山水的特點的。找出相關句子,喜歡的可以多讀幾遍。
(2)反饋:(板書:奇、秀、險;靜、清、綠)
2、圖文結合,欣賞文本之美
。1)思考:桂林山水真有這樣的特點嗎?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你能從這些圖中感受到嗎?感受到哪些特點?(結合課件學習桂林山的特點)
。2)反饋:
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奇在哪里?理解:奇、拔地面起、奇峰羅列、開態(tài)萬千,想像:還會像些什么?)
句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什么叫秀,桂林的山秀表現(xiàn)在哪里?理解:翠綠的屏障)
句3: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為什么說桂林的山“真險”,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3)、練習:給圖片配音(有感情的朗讀)
3、寫法揣摩,仿寫練習
。1)出示整段句子,有感情的讀一讀,問:這里,你們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作者在描繪桂林山的特點時,寫法上你們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把桂林的山與泰山、香山進行比較,目的是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險等與眾不同的特點。)
。2)仿寫:這種寫法好嗎?你們也游過不少地方吧?你們能用這樣的方法寫一段話嗎?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2、背誦第3段
桂林山水 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文中的生字、詞。
情感目標: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培養(yǎng)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情操,陶冶愛美情趣。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培養(yǎng)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情操。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教法、學法的設想:
1.誦讀法:體會詩歌優(yōu)美、深情的語言,精彩的語句和段落可作背誦要求,從而感受祖國的壯麗山河。
2.研討探究法:對文章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可鼓勵學生結合以往經(jīng)驗,研討交流。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桂林的迷蒙云霧,桂林的綠樹紅花優(yōu)美如畫,山水如歌,讓我們共同欣賞、聆聽
2、整體感知:這既是一篇優(yōu)美的山水詩,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國頌。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
。1)初讀詩歌,體會其中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各抒已見,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評價。)
提示:桂林山水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山水相依,自然和諧;山環(huán)水繞,令人陶醉,富有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
。2)梳理詩歌結構:(學生小組討論完成,教師給予指正評價。)
明確:第一部分:從開頭至歌中歌--山山應我響回聲,是對桂林山水和城市特點的概括。
第二部分:從招手相問老人山至使我青春永不老,聯(lián)系個人感受以抒發(fā)對桂林山水的摯情。
第三部分:從七星巖去赴神仙會至最后,概括了桂林山水從歷史到現(xiàn)實的巨大變化,表達了對祖國美好河山的歌頌。
3.探究賞析:
。1)觀賞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體現(xiàn)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xiàn);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
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觀賞漓江的水:
。2)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特點之二清,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點之三綠,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
練習朗讀,讀出桂林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桂林水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
4.積累遷移:默讀詩歌,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關系?
提示: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閱讀下文。后三段講作者蕩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布置作業(yè):
。1)這首詩從桂林山水甲天下寫起,結束于桂林山水--滿天下。兩句詩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意境卻大不相同。作者為什么用滿字替換甲字呢?談談你的理解?
。2)積累詩歌中的優(yōu)美句子,并加以背誦。
六、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歌
賀敬之
山:奇、秀、險
甲天下
水:靜、清、綠
【桂林山水 教案】相關文章:
《桂林山水》教案07-05
桂林山水教案02-02
桂林山水教案11-29
有關桂林山水的教案05-15
桂林山水的優(yōu)秀教案09-04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2-27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3-28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21篇)02-21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2-12
最新《桂林山水》的優(yōu)秀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