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分鐘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分鐘教案 篇1
大班數學活動:《挑戰(zhàn)一分鐘》
大班數學《挑戰(zhàn)一分鐘》
執(zhí)教者:曾宇咪
活動目標:
1、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學習根據時間合理安排活動,提高效率。
2、體驗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有關系,養(yǎng)成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時鐘課件,一定數量的雪花片,皮筋,積木,筷子,棋子若干,算術題,水彩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 認識時鐘,初步感知鐘面上一分鐘的實長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隨后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大鬧鐘)。那有誰知道秒針走一圈是多少時間呢?(幼兒說完答案后,屏幕上的鬧鐘秒針就噠噠噠地走了一圈)。它走一圈又要走多少下呢?我們現在一起來數一下吧!
● 感知時間,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發(fā)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有關系。
1、幼兒第一次游戲,體驗一分鐘時間的短暫(無意識狀態(tài)下游戲)
、俳處煟航裉,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雪花片,現在我們就用一分鐘的時間來玩玩吧!但老師有個要求,在游戲結束后,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結果記錄到這張記錄表上的①的下面。小朋友在記錄之前呢,請你們先把自己的學號填在_上面。
②幼兒記錄自己完成的總數。
教師:看看你插出了什么東西?用了幾片雪花片?為什么同樣是一分鐘有的小朋友插了*片,有的插了*片,還有的插了*片呢?(引導幼兒發(fā)現加快速度)
2、第二次游戲,體驗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有關系。(有意識的游戲)
教師:現在老師再給小朋友一次機會,讓你們用雪花片再次來挑戰(zhàn)一分鐘。
、儆變涸俅斡涗涀约和瓿傻目倲。
、谕ㄟ^兩次數據的對比,引導幼兒發(fā)現只要抓緊時間,加快速度,就可以做得更多。
教師:看看這次你用了幾片雪花片,和第一次插的比較一下,是不是加快速度后就比第一次插得更多呀!
3、請幼兒收拾好雪花片,教師計時。
教師:那現在我們一起來收拾這些雪花片,看一下你們用了多少時間。
小結:一分鐘的時間很短暫,可是如果我們抓緊時間還可以做很多事情的。XX小朋友第一次用了一分鐘的時間插了XX,后來他抓緊時間,動作很快,最后竟然插了×塊,真了不起,所以我們不能小看一分鐘,也不能浪費一分鐘。
● 快樂一分鐘,體驗游戲的`樂趣。并將結果記錄。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來比比賽,老師為你們準備了2種材料:棋子,皮筋,大家可以每一種輪流玩一玩,而且要邊玩邊數,每次的時間都是一分鐘,時間到得時候把你們的結果記錄到記錄表上,三種玩具都要輪流玩到。那現在請小朋友仔細聽一下比賽的游戲規(guī)則是怎樣的?(棋子要一個一個夾到盒子里,皮筋要一個一個套在積木上,)有些小朋友有可能為了要贏,所以在游戲的時候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小朋友在記錄的時候,要互相監(jiān)督,在游戲的時候要做到公平公正。等下時間快到的時候呢,老師會發(fā)出信號,提醒小朋友要抓緊時間了。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不能就知道玩,前面我們玩了這么多了,那現在我們就用算數來挑戰(zhàn)一下一分鐘,敢不敢來挑戰(zhàn)一下。玫剿阈g題后,把答案寫在等于號的后面,時間到的時候,請小朋友拿題目和筆刀屏幕前對比一下答案;氐阶簧蠑迪聦α藥椎溃詈蟀呀Y果寫在記錄表上。)
● 體驗一分鐘的長。
游戲:木頭人。
教師:現在我們來玩木頭人的游戲,(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動了就是小淘氣。)當老師說到動了就是小淘氣時,只許做身體坐直的動作。而且,要停一分鐘。幼兒做游戲一遍。
教師提問:停一分鐘有什么感覺?現在覺得一分鐘是長還是短?怎么又覺得長了呢?
小結:剛才小朋友一動不動,沒有事情可以做,很無聊,才會覺得一分鐘很長,當我們游戲壓餅干、做糖果比賽時大家都在不停的勞動,就會覺得時間很短,而且只要我們抓緊時間,一分鐘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們平時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抓緊時間,不要拖拖拉拉,也不要浪費一分鐘。
● 延伸活動
親子活動:請幼兒在家和父母用一分鐘的時間做事情,看看能完成哪些事,以記錄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一分鐘教案 篇2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魔力,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
2、嘗試在一分鐘里做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秒針的大鐘,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門衛(wèi)爺爺不快樂
。ù蜷_多媒體課件,畫面出現不快樂的門衛(wèi)爺爺。)
。1)門衛(wèi)爺爺怎么啦?(不開心、很難過……)
。2)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爺爺在嘆氣;爺爺的眉頭擰在一起;爺爺的頭發(fā)亂七八糟,看來心情很壞……)
二、有魔法的一分鐘
1、一分鐘是多久。
。1)(出示多媒體課件):可是一分鐘后門衛(wèi)爺爺露出了笑臉。奇怪,這一分鐘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使門衛(wèi)爺爺變得快樂了呢?(爺爺到超市買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有小鳥為他唱歌……)
。2)一分鐘是多久呢?(一會兒;媽媽說秒針走一圈,挺長的'吧!
2、體驗一分鐘。
(1)第一次體驗。幼兒看大鐘體驗一分鐘。
。2)第二次體驗。幼兒做一件事體驗一分鐘。(如,有的孩子走了30步;有的唱了一首歌,等等。)
(3)小結:一分鐘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3、有魔法的一分鐘。
。1)觀看多媒體課件,內容為:紅紅邊給門衛(wèi)爺爺敲背邊為他唱歌,門衛(wèi)爺爺快樂地笑了。
。2)一分鐘里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這些事能讓爺爺快樂起來?
。3)小結:一分鐘能做一件讓別人快樂的小事!這太神奇了,簡直是有魔法的一分鐘!真的那么神奇嗎?請大家試一試。
三、送你“有魔法的一分鐘”
一分鐘,你準備做一件什么事讓別人快樂?
一分鐘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大多數的孩子做事都比較拖拉,那該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為此,我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的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讓幼兒感受一分鐘的長短,了解一分鐘的作用。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從而體會到時間的寶貴,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需抓緊時間。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2、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知道時間的不可逆轉性。
3、能圍繞問題和操作結果分析原因,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3、時鐘一個、記錄用的白紙、彩筆。
活動流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
2、時鐘有什么用呢?(它告訴我們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在游戲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教師: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嗎?答:60秒,很長。。。
教師:今天我請小朋友玩?zhèn)游戲親自來體驗一分鐘長短。
游戲:
(1)木頭人游戲。游戲結束:你覺得這一分鐘是長還是短?你在什么時候感覺時間特別長的?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現在小朋友覺得一分鐘長還是短?
小結:當我們開開心心做游戲時,感覺一分鐘很短,很快就過去了。是嗎?小朋友還想再玩一個游戲?樊老師再帶小朋友玩一個金雞獨立的游戲。
。2)金雞獨立。(教師示范)當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只用一條腿站立,另外一條腿盡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趕緊抬起來,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準備好了嗎?我們請孫老師計時,開始……
教師:時間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來休息了。這次你們感覺一分鐘長還是短呢?
小結:原來我們在等待在堅持或者很累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三、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提問: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鐘我們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師與大家分享準備的.資料: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附: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人大約可以走80米。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鐘,大人跳繩可以跳160個… …
小結:看來一分鐘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鐘不僅可以讓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
四、操作體驗。
師:一分鐘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現在老師就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一分鐘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紹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2、介紹規(guī)則:幼兒分四組。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鐘結束以后請數數,并把數字記住。準備好了嗎?開始!
3、幼兒操作。請數數在一分鐘里你夾了幾粒彈珠(夾了幾粒珠子、圖幾個圓圈)。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兒報的數字。)
。1)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2)我剛才發(fā)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教師:小朋友時間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小結:時間是很寶貴的,這一分鐘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一分鐘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緊時間,還是能做很多事情,我們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鐘。只要我們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做事專心,不拖拉,我們肯定會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五、活動結束:
幼兒一分鐘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動反思:
為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在知識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網絡下載了課件時鐘,用課件時鐘幫助幼兒體驗一分鐘,使幼兒很直觀地看到了一分鐘的運轉,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鐘,感知一分鐘有60秒的關系,這樣孩子對于一分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給老師在教學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同樣一分鐘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從而體驗出一分鐘的長短,幼兒能明白在同一時間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會影響結果,熟練程度不一樣所有結果也會不一樣。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學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一分鐘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1、本課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病ⅰ扒、元”等8個要求會寫的字。
。场⒁黄N含深刻道理的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零”等9個生字,會寫“欠、元”等8個生字。
。病⒄_、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知道時間的珍貴,懂得控制自身,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真正理解一分鐘的重要性,懂得要珍惜時間。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本課講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它只不過想放松一下自身,結果耽誤了半節(jié)課,帶來了深深的后悔和珍貴的教訓。我打算課前先讓同學做實驗調查,看看一分鐘自身心跳多少下,看看一分鐘能寫多少個生字,初步讓同學感受一分鐘究竟有多長,一分鐘能干多少事。再通過同學自讀自悟,體會元元當時的心情,揣測元元的心理。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談談“你覺得一分鐘重要嗎?”課后安排同學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加深印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報試驗結果
指名說說課前作小試驗的'結果。
二、一分鐘記字游戲
。薄⒄n件出示本課生字詞:
鬧鐘 丁零 哈欠 遲到 決定 后悔 嘆氣
。病⑼瑢W看課件,給一分鐘的時間快速記生字。
。场⒅该瑢W介紹,一分鐘自身記住了多少個字,是怎樣記住的。
。础⒅貜妥饔涀钟螒,在游戲中認記生字。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同桌合作輪讀課文,互相糾正錯誤。
。场⒓w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默讀課文,想一想:
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薄⒓w討論:
、 讀完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⑵ 課文的哪些句子具體寫了元元非常后悔?
⑶ 元元開始是怎樣想的?找出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重點句子:
、 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
⑵ 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⑶ 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
⑷ 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
、 元元紅著臉,低著頭,坐到了自身的座位上。
、 元元非常后悔。
。场⒅笇Ю首x,體會、感悟:
⑴ 讀后說說,體會到什么?
、 邊讀邊體會。
⑶ 同桌練習朗讀。
⑷ 讀的好的同學教讀。
、 四人小組競賽讀。
4、再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元元遲到了20分鐘?
五、拓展活動
搜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記一記,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詞,同學認讀。
2、小組內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场ⅰ罢遗笥选钡挠螒颉
二、組字組詞練習
。、課件出示課后“找找說說”。
2、讀讀學習小伙伴的話,引發(fā)考慮。
。场⑼瑢W自身組合新字。
。础⑿〗M互相交流。
。、集體交流,看那個小組組的多、全。
三、學寫生字
。、認讀生字:
課件出示要求書寫的8個生字:
欠 元 包 鐘 嘆 哈 遲 鬧
誰能把生字讀下來?
。病⒓w觀察,找出重點。
。、重點指導:
嘆、哈、鬧、遲。
。、教師范寫,同學觀察,書空練習。
5、同學在書上描紅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四、拓展活動
展示自身收集的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說說自身的體會。
五、續(xù)編故事《元元的明天》
【板書設計】
紅燈亮
再睡一分鐘 遲到二十分鐘
汽車走
【教學后記】
本課由于貼近兒童生活,因此同學學習時較感興趣。通過實驗,朗讀課文,體會感悟,同學對珍惜時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組字游戲,同學參與積極性高,在組內討論熱烈,找得很全面。有些同學搜集的名言警句很好,并能談出自身的體會。寫字教學采用重點指導和自學相結合的方法,突出重點,協助同學記憶較難的字和易出錯的字。
一分鐘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認識一分鐘,體驗用一分鐘的時間做事情,感知專注做事的重要性。
2.學習珍惜時間、做事不拖拉。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一個時鐘、PPT(成人一分鐘內做的大事)。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彈珠若干、筷子、記錄紙、筆、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時鐘。
1.復習、鞏固認識時鐘。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認識嗎?(鐘)你們真的都認識?
師:這根粗粗的、最短的針叫什么?比時針稍微細一點長一點的叫什么?那這根最細最長、走的最快的針叫什么呢?
2.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這鐘面上的三根針哪一個走一圈表示一分鐘呢?那一分鐘有多長?我們來數一數。
(1)使秒針在時鐘12的位置,教師和幼兒一起數,當秒針轉一圈,數數停止。
(2)感受秒針無論從哪來開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開始的位置都是60個數。
小結:一分鐘有60個數,也就是60秒。
3.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讓幼兒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
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感受一分鐘。
師:你覺得一分鐘是長還是短?那我們來感受一下吧?老師在后面為你們每個人準備了拼圖,一分鐘的時間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完成任務。(教師邊計時,邊數數,幼兒開始拼圖。)
師:時間到,誰完成了?一分鐘的時間夠不夠完成任務?
小結:完成拼圖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沒有完成拼圖的小朋友說一分鐘時間很短。但是一分鐘是多少秒嗎?(60秒)對呀,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所以,剛才沒有完成拼圖的小朋友,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訣:如果想完成任務,一定要專注做事情,珍惜每一分鐘。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能做些什么?請幼兒動手試試,并交流。
2.欣賞成人一分鐘內能做什么。
小結:這些大人厲害吧,一分鐘內能做這么了不起的事,這也啟示我們更要珍惜每一分鐘。那我們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挑戰(zhàn)一下,接下來我們要玩一個游戲——挑戰(zhàn)一分鐘。
游戲一:一分鐘內不眨眼。
游戲二:夾彈珠。
(1)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然后把它記錄在記錄表上。
(2)請幼兒介紹夾彈珠的方法,傳授經驗。
(3)幼兒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4)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夾得多,有的小朋友卻夾得少呢?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專注做事情,抓緊時間了,你完成的任務就多了。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師:剛剛我們用了很多個一分鐘,現在還能回去嗎?
小結:時間過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們小朋友要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讓時間白白浪費。
結束部分:
現在小朋友用一分鐘的時間排好隊,我們一起去戶外看看,一分鐘還能做什么事情吧。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本班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以幼兒感興趣的競賽活動貫穿于整節(jié)課,讓幼兒充分感受一分鐘;顒拥臏蕚浞譃橹R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師能充分為幼兒準備感興趣及富有挑戰(zhàn)性的操作材料。幼兒的知識準備,開展活動前幼兒已認識時鐘,并懂得一分鐘時間的概念。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情景及圖片,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時間的重要。但是在游戲活動中我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去說,由于教師組織活動比較緊張,所以導致整個活動教師的語言過多、語速較快,活動時間沒有很好的支配。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成長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好的結合新綱要,學會如何有機地總結、提升幼兒的探索發(fā)現,同時我也要掌握幼兒的興趣點、年齡特征、知識生活經驗,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一分鐘教案 篇6
課前透視
時間是最寶貴的。一分鐘、一秒鐘也要學會珍惜。本文就講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貪睡了一分鐘,為自己帶來了上學路上的焦急和嘆息,導致上課遲到了20分鐘,使自己非常后悔。課文內容較為通俗,分為六個自然段,配有兩幅形象的插圖。課文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的認識。本文正是一個優(yōu)秀教材,教學時應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要求,珍惜時間。
教學目標
1、 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1、 識字、寫字。
2、 朗讀。理解、感悟一分鐘的重要。
信息資料
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看圖: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說看出了什么。教師啟發(fā)談話:畫面上那個低著頭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嗎?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到答案。(板書)
。ㄒ龑W生看圖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創(chuàng)設了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氛圍中來。)
2、游戲:請小朋友們來做一個游戲,睜開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誰堅持的時間長,(一分鐘后)讓同學談感受。你們覺得一分鐘長嗎?(學生自由交談)我們今天學了課文《一分鐘》以后,對“一分鐘”的體會一定會更深。板書課題。
(游戲是學生喜歡的形式,增強了趣味性,學生對“一分鐘”有了一定的體會后,必然會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對話平臺
自讀。
1、 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新詞。
2、 借助拼音再次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3、 同桌互相檢查自讀情況。
(學生的自由讀書要鼓勵自主性,同桌的交流會促進學生讀得更認真,更有實效。)
識字。
1、 出示生字。小組內互相說說哪些字自己已經認識,怎么認識的,再學習其他不認識的字。
2、 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互相檢測。
3、 交流識字方法。選擇喜歡的一個字,上臺說說怎樣記住它。并組詞,說話。
4、 多種方式讀生字詞。
(充分利用學生的'識字經驗進行交流,讓學生相互促進,多種活潑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熱情,爭取達到識用結合。)
朗讀。
1、 分自然段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2、 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3、 匯報讀。指名讀全文。
。ㄗ寣W生讀書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讀書方式上不要過多的限制,還要給足夠的時間,提高朗讀的效果。)
寫字
1、 出示要寫的生字“欠、元、包、鐘”讓學生認讀。
2、 觀察字形,交流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3、 教師范寫,學生評說。
4、 學生練寫。
。ㄒ龑W生評價,是讓學生在發(fā)現問題過程中,有自己的認識,練寫時也會更加注意,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復習(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導入新課。)
精讀
1、 出示課文兩幅插圖,引導學生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進行練讀,注意體會元元的心情。再進行匯報展示。
2、 全文通讀,小組內互相讀,并進行評價。
3、 挑戰(zhàn)讀。想和誰比比,看誰讀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戰(zhàn)吧!
4、 全班齊讀。
。ㄒ龑W生有感情地朗讀,在于讓學生在讀中進行感受,加強理解,學會欣賞。讀書形式要為學生深入讀書服務。)
討論
1、 元元遲到的20分鐘在哪里?
2、 你覺得一分鐘重要嗎?我們應該怎么做?
。ㄔ诔浞肿x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體會與理解,實現認知互補,達到相互促進。)
練習
1、 出示課后“找找說說”和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讀一讀,弄清意思。
2、 同桌比一比,互相練習組字、組詞。
3、 全班交流。
。ㄟ@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行組字練習,實現知識的靈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拓展
以“我?guī)驮拿 敝黝},引導學生想一想今后元元應該怎么做?
。撓瞪顚嶋H,實現情感遷移,訓練表達,也是正確的行為引導,體現語文教學的綜合性。)
寫字
1、 出示要寫的字“嘆、哈、遲、鬧”,認讀字音。
2、 觀察這幾個字的字形結構,交流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師重點示范,指出關鍵筆畫,如“鬧”字的“門”要寫得稍大一點,給里邊的“市”留出足夠的空間。
4、 學生練習,對照欣賞與檢查。
(寫字訓練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還要做出客觀評價,以達到互助的效果。)
一分鐘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五一”假期,我們讓幼兒統(tǒng)計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等環(huán)節(jié)所花的時間。結果孩子們所花費的時間最長為90分鐘,最短的為12分鐘,大部分幼兒需要60分鐘左右。從統(tǒng)計表上可以看出,幼兒的時間觀念比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況比較普遍。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的效率,為他們入小學奠定基礎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知道一分鐘雖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須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huán),彈珠和筷子。
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師:不久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都覺得要抓緊在幼兒園的每一分鐘,那么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可能會回答“60秒”。)
師:60秒又有多長呢?
師:我們請時鐘走一分鐘吧。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1。一分鐘有多長?
。úシ哦嗝襟w課件)幼兒觀察時鐘畫面,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1)(教師出示鐘面)我們都認識鐘,請問哪一根針轉一圈就告訴我們一分鐘到了?(秒針。)
。2)如果有的鐘只有兩根針,沒有秒針,我們怎么知道一分鐘到了呢?
(3)教師小結:秒針走一圈或分針走一小格都表示過了一分鐘。
。4)現在我們讓秒針走一圈,請大家體驗一下一分鐘究竟有多長。
教師小結:秒針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鐘。
2。一分鐘能做什么?
師:人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師上網查了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ń處熯叢シ哦嗝襟w課件邊解釋:)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AY~JL園出發(fā)到伊勢丹商廈。)
●一分鐘人騎自行車能騎700米。
師:你們猜猜700米有多遠?如果從幼兒園出發(fā)到哪里有700米?(幼兒園總部到分部一個來回。)
3。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
。1)我們一分鐘能做些什么呢?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
(2)教師介紹操作內容,讓幼兒知道每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干些什么。
。4)幼兒操作。
(5)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A。請你數一下在一分鐘里夾了幾粒彈珠(穿了幾粒珠子、幾個套環(huán))。
B。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JL的報數。)
C。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D。我剛才發(fā)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三、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1.前些日子,我們每個人對自己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所;ㄙM的時間進行了統(tǒng)計,結果怎樣呢?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6.小學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安排課間十分鐘。誰知道課間十分鐘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結果會怎樣?如果你抓緊時間結果又會怎樣?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幼小銜接教育非常重要。在這兩個活動中。陳老師認真分析了幼兒從“小朋友”到“小學生”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問題。依據“我要上小學”的主題目標。充分考慮幼小銜接階段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培養(yǎng)的需要。力圖在這一重要的過渡期給予幼兒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問題。遵循需要
幼兒園有序而寬松的生活節(jié)奏。使幼兒對時間意義的理解和時間長短的體驗較少;幼兒園、小學截然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和要求。使幼兒面臨著種種入學適應問題的考驗。陳老師在“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背景下。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整理書包”等系列活動,以幫助幼兒熟悉小學生活。萌發(fā)對當小學生的向往之情。
重視認知。整合實施
“認識時鐘。逐步建立時間概念”是上學之所需,“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學看課程表,并嘗試整理書包”是入學之所急。陳老師順應情景需要。導入了對“時間”的感知。運用問題引導。展開了對“課程表”的認識,通過兩次操作讓幼兒經歷了“書包整理”中的問題。體現了在主題背景下整合幼兒各種經驗、豐富體驗、積累新知的思想。
設計嚴謹。層層推進
時間的長短必須通過比較來感受。書包整理應該親歷而為。形式化的比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陳老師在設計時力求邏輯嚴密、環(huán)節(jié)相扣、步步推進。例如,為使幼兒懂得“在擁有同等時間的情況下。抓緊時間者完成的任務就多”,陳老師安排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一分鐘能做些什幺事的資料分享—+一分鐘做事的操作體驗—,一分鐘可做不同事的交流了解一一分鐘所做相同事的數量比較,等等,使幼兒初步理解了影響單位時間辦事效率有多種因素(是否抓緊時間、動作快慢等)。從而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何安排課間十分鐘”等問題,幫助他們克服過渡期中的時間運用障礙。
【一分鐘教案】相關文章:
一分鐘教案7篇10-08
一分鐘教案10篇10-26
一分鐘教案4篇04-21
一分鐘教案3篇09-08
滴答滴答一分鐘大班教案03-23
【熱門】一分鐘教案四篇09-04
一分鐘教案模板8篇09-11
實用的一分鐘教案三篇08-31
一分鐘教案范文5篇05-15
關于一分鐘教案4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