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科學教案范文匯總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按群數數(以10為單位)、計數,了解多種數數的方法。
2、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商議解決問題。
準備:操作材料
過程:
1、欣賞與引疑: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ㄒ唬獙殞毧吹陼r發(fā)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辦法會使生意越做越好?”
2、討論與嘗試:
小組討論如果你是寶寶,會有什么好辦法?
借助操作材料,嘗試按群數數。
交流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案,比較哪一種方案,最快最清楚。
3、實踐與思考: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二)說說議議:爸爸介紹給寶寶一個什么好辦法?
想想試試:兩個幼兒同時數,一個一根一根數一個一堆一堆數(10個一堆)。比比哪個人數得快。
操作實踐,體驗按群數數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貨方法,相互啟發(fā)。
4、遷移與創(chuàng)造: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三)“除了10個10個地數,還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目的:
引導幼兒探索擺的運動規(guī)律,激發(fā)探索興趣。
材料介紹:
1、材料提供:
細線、重物(可以是積木塊、實心球、鑰匙、橡皮泥塊、紐扣等)、支架
(支架底座設有刻度標記)
2、材料使用:
(1)將重物拴在細線上,把細線掛在支架上,輕輕推動一下重物,它就會像鐘擺、秋千一樣擺動起來。
。2)觀察使用長短不同的擺線后,重物擺動的幅度,并將重物擺動的位置作相應的記錄,從而逐步理解擺線與擺動的幅度、快慢有關系,與擺錘(重物)的重量沒有關系。
3、教育功能:
(1)引導幼兒按步驟操作,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自主學習能力。
。2)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擺的運動規(guī)律,發(fā)展幼兒的探索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指導要點:
當幼兒做好擺操作時,教師可在一旁提示,怎樣使你的擺擺動得更快或更慢一些?兩個擺擺線一樣長,一個擺錘重,一個擺錘輕哪一個擺得快?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彩色陀螺。
2、 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
3、 在科學區(qū)提供陀螺供幼兒探索、游戲。
活動過程:
1、 欣賞彩色陀螺。
——師幼共同觀察陀螺玩具,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陀螺的圖案和色彩。
——幼兒分組玩陀螺,感受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 討論制作方法。
——討論: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師幼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3、 設計制作。
——啟發(fā)幼兒運用七種顏色大膽地進行裝飾,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要求幼兒涂色均勻、鮮艷。
4、 陀螺旋轉比賽。
——幼兒轉動陀螺,啟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靜止時能看到七彩色,一轉動就看不見了呢?
——引導幼兒比較不同的陀螺旋轉時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啟發(fā)幼兒思考方形陀螺會不會轉,鼓勵幼兒有機會到科學區(qū)中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顏色不算漂亮,外表沒有電動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憑什么能流傳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愛的伙伴。到底陀螺玩具藏著什么秘密,讓孩子們越玩越留戀?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不停地變換角度實踐與思考,挖掘著陀螺玩具豐富的內涵。我們也一同分享著我們共同擁有的快樂與幸福。當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們不以為然,我請他們說說第一眼看見陀螺的感覺!昂苄、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詞!皩Γ胀ǖ.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緊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轉,放手,陀螺自己一個人在桌子上旋轉起來,轉呀轉呀,速度減慢,最后停了下來。<快思老師.出處>“陀螺有什么用?”“能轉起來!薄巴勇菪D的秘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細看。這回,看誰的眼睛跟孫悟空一樣?”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此刻興致勃勃地觀看起來。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萬化。有的轉速較快,有的轉速較慢,快速飛轉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仿佛玩的心滿意足才罷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隨著陀螺的變化而變化著,平靜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余猶未盡的曲終人和……“老師,陀螺轉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老師,XX轉的時間很長,XX轉的時間很短。”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秘密,想想這究竟為什么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于是孩子們小鳥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來。
此刻,孩子們都成了研究專家,有的拿著陀螺轉呀轉,有的邊商量邊玩……望著這一切,我感觸頗深:別小瞧一件普通的東西,往往深藏著許許多多的可貴之處。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前評析】
本次活動主要通過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由孩子推理分析,解決問題,,而不是老師灌輸,來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孩子對科學的探索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在實踐中大膽操作探索,了解和發(fā)現(xiàn)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學具:小磁鐵每人2個,曲別針每人2個,動物小卡片每人2張。
2、教具:教師制作好的磁鐵動物(獅子和斑馬),視頻展示臺、電視機各一臺,演示用的桌子一張。
3、教師已編好的《你追我逃》的故事。
4、條形磁鐵兩塊,南極和北極字卡。有趣的磁鐵音樂。
【活動過程實錄】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講故事邊操作磁鐵動物玩具,引起幼兒對活動的探究興趣。
1。師:今天大二班來了兩位小客人,它們是……?它們倆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師操作表演動物玩具老虎追兔子,幼兒聆聽觀看。故事:一天,兔子在草地上快樂的吃草,這時一只兇猛的老虎走來,突然看見一只兔子,于是猛撲了過去。表演老虎追不到兔子。
3。提問:師:小兔子被老虎追上了嗎?
師:老虎為什么追不上小兔子呢?
師:這里可藏著一個小秘密呢?有誰發(fā)現(xiàn)了嗎?
師: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看一看小兔和老虎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二、探索磁鐵玩具小兔和老虎的結構。
1、向幼兒展示玩具的'結構。
2、提問: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這個玩具是怎么做成的呢?到底用什么方法最好,讓我們來自己動手試一試,做一做吧!
三、幼兒大膽操作探索制作磁鐵玩具。
1、師: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制作需要的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動手做兩個玩具,做好后可以玩一玩兩個動物你追我逃的游戲。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和適當指導幼兒制作,鼓勵幼兒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師:動動腦筋,想想辦法,怎樣才能用一只手操作,讓兩個動物一個追一個逃?
四、針對幼兒存在的困難,重點幫助解決幼兒操作中的難點。
1、師:有誰在操作中碰到了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幫助解決!
2、師:那么是什么原因會導致兩個小動物吸起來或一直碰不上頭這兩種不同情況發(fā)生呢?因為磁鐵有它的一個秘密。是什么秘密,有誰知道嗎?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屏幕。
3、教師在視頻下向幼兒展示兩塊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4。教師出示條形磁鐵,辨別南極和北極,并出示字卡,并演示南極和南極,北極和北極相遇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南極和北極相遇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師總結;原來磁鐵有南極和北極,如果南極和南極,北極和北極相遇會互相排斥,南極和北極相遇會互相吸住。
五.游戲;規(guī)則;每位幼兒身上粘貼南極或北極標志扮演磁鐵,聽到音樂停時要表演異性相吸或同性相斥。
六、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
1、師:現(xiàn)在小朋友可以繼續(xù)做,已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邊玩邊編故事,然后講給大家聽。
七、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在語言活動區(qū)繼續(xù)邊玩邊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
2、在科學活動區(qū)投放一定數量的磁鐵供幼兒繼續(xù)探索磁鐵的其他特性,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農村最常見的一些野菜,萌發(fā)幼兒觀察農村最常見事物的興趣。
2、在活動中學會合作、分工、分享,培養(yǎng)幼兒愛惜自己和他人勞動成果的好品質。
3、知道一些野菜的烹調方法、樂意品嘗野菜。體驗自己動手烹調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挖的野菜及買的野菜(幼兒挖野菜時的錄像或照片)
2、各種調味品與餐具、洗菜筐、幼兒圍裙、菜板、面粉等。
3、創(chuàng)設廚房環(huán)境,擺放各種調味品,讓孩子隨意取放.
4、親子調查有關野菜的相應資料(名稱、生長特點、營養(yǎng)價值、烹飪方法)
活動流程:
回憶展現(xiàn)——交流互動——商量合作——幼兒烹制——品嘗分享
一、交流回憶
1、小朋友,我們上次才參觀秋天的小樹林時挖了一些野菜,挖到了什么菜,你能不能說一說在挖野菜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出示圖片或錄像。
2、為什么這些菜叫野菜?(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小結:野菜生長在田野里、小路邊,不需要人們去種、去澆水,施肥料,它可以制成野菜食品。野菜沒有受到污染,所以營養(yǎng)很豐富。
二、互動交流
1、。∥覀円粫䞍壕鸵_野菜品嘗會了,這次我們小朋友挖了這么多的野菜,也認識了野菜,那你吃過什么野菜,怎樣做的呀?你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野菜可以怎樣吃,一會兒我們就要做野菜了,快說說你們的做法吧!
2、個別幼兒介紹(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三、商量合作
1、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野菜的吃法,那請你找?guī)孜恍∨笥岩粋組,商量一下,想做什么菜,需要什么東西,然后你們自己分工,洗菜,切菜,做菜。(請配班老師主動介入活動,如:小朋友,老師也想參加你們的烹飪小組可以嗎?教師和孩子一起商量廚具的擺放位置,給予必要的幫助并注意傾聽幼兒商量意見,了解商量結果:分工情況、烹調方法等)
四、幼兒烹制
1、準備:每組一份野菜.一套洗菜筐.菜板.爐具.餐具
2、幼兒進行烹制(1)分類、洗菜、分工(2)切菜(3)在老師幫助下烹調(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請保育員或廚房伯伯適當幫忙,關注幼兒安全)
五、品嘗分享
1、小朋友請你們先品嘗自己小組作的野菜,嘗嘗味道怎么樣,請把另一份放在大餐桌上,一會我們要開野菜品嘗會。(老師巡回了解、詢問孩子制作過程及味道怎么樣。)
2、這些野菜味道很好,有股清香味,營養(yǎng)有很豐富,您們吃的這么開心,我們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嘗嘗,讓他們也來分享我們的勞動成果好嗎?
設計思路:
1、關注幼兒園實際情況,選擇幼兒需要的'主題。
在二期課改新理念的引領和指導下,我們幼兒園在XX年申報了《農村幼兒園系列探索型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得到了專家和領導的肯定,并列入為市級規(guī)劃課題。自從我們幼兒園的課題立項以來,我們立足于本土、閃亮于系列、致力于探索為出發(fā)點,充分挖掘身邊的各項資源,開展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主、行”系列探索型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同時引導我們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新教材,對新教材中的有關主題進行梳理,再將農村得天獨厚的各項資源得以充分的開發(fā)與運用,積極嘗試了“園本課程”的開發(fā),我們以《桃花盛開的地方》為我們的一級主題,再形成衣食住行四大系列的二級主題,它們分別是《布衣秀》、《美食林》、《農家樂》、《鏡繡路》。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是在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題上的拓展和延伸,結合我們家鄉(xiāng)特有資源——立足于本土:主要立足于農村地理位置優(yōu)勢,利用農村本土資源,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進一步開發(fā)和利用。在我園,大多數孩子看到最多的是農田,接觸最多的是農村的特有資源,對此有目的的進行開發(fā)和利用,以拓寬我們的教材,順應周圍事物的發(fā)展與變化。因此,選擇了家鄉(xiāng)的小樹林和綠色菜籃子這兩個三級主題,從在本土性的基礎上突現(xiàn)發(fā)展性的原則,同時引發(fā)幼兒對科技種植的興趣,了解什么是綠色植物,激發(fā)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活動只是課題進程中一次孩子生成的活動。
2、關注幼兒的實際,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
孩子們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活動從孩子的一次秋天的野外家鄉(xiāng)的小樹林參觀活動開始,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季節(jié)的變化,他們感到天氣涼了許多,好多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紛紛掉落下來,這是忽然一群孩子不走了圍在一起觀察著什么?見我走了過去,唐朝對我說:“老師我們發(fā)現(xiàn)了小路邊有許多菜,它與人們種菜的地方不一樣在路邊,可我知道它也好吃的?”旁邊的王瑜說:“我知道叫薺菜,可以包餛飩吃的”。“我也吃過”、“我也吃過”,其他孩子紛紛叫了起來。不知誰說了一句我們挖薺菜吧,孩子們已紛紛挖了起來。這時我想,我應如何回應孩子,孩子對田野邊生長的野菜產生興趣,但他們對野菜的名稱、營養(yǎng)、作用及烹調方法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為了推動主題的深入開展,我就預設了本次活動。活動旨在通過對野菜的觀察、認識、烹調、品嘗,讓幼兒了解野菜的營養(yǎng)價值和烹調的方法,增添生活情趣,萌發(fā)幼兒觀察農村最常見事物的興趣,養(yǎng)成愛吃野菜的習慣。體驗操作勞動的快樂,明白天然食物對身體有益。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孩子知道鮮花和水果的汁液也是很好的天然顏料
2、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孩子主動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中有趣的事和物,親近大自然。
3、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孩子大膽想象,運用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鮮花、水果若干(顏色盡可能多些)
2、操作工具:塑料袋、剪刀、盤子、紗布、小鐵錘、小木棍、抹布、棉簽、圖畫紙、宣紙等。
3、師用教具:隱形畫范圖一幅、電爐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入
導語: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禮物來了。
討論:為什么你們覺得鮮花很漂亮?五顏六色的鮮花有什么用?
小結:鮮花能美化環(huán)境,鮮花的汁液能繪畫、染紙。
二、幼兒進行嘗試活動
1、嘗試活動⑴:
導語:既然花汁能染紙,那花汁是怎樣取得的呢?
幼兒討論并進行嘗試活動(擠汁--染紙)
2、嘗試活動⑵:
導語:春姑娘不僅給我們送來了鮮花,還送來了豐富的水果,水果除了好吃以外,它能畫畫嗎?
幼兒討論并進行嘗試活動(擠汁---用棉簽沾果汁在圖畫紙上作畫)
小結:果汁能畫畫,但有的果汁干了以后,就什么也看不見。
3、認識隱形畫
、拧⒊鍪倦[形畫,認識什么是隱形畫、隱形墨水。
導語:老師也畫了一幅畫,你們看漂亮嗎?它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隱形畫”為什么叫隱形畫呢?看老師變一個魔術。
(教師在電爐上演示隱形畫的變色顯色過程)
小結:原本什么都看不見的畫,烘烤了以后,果汁變色,畫就顯現(xiàn)出來了,這就是隱形畫,用來畫隱形畫的隱形墨水就是果汁。(教師幫幼兒烘烤繪畫作品,嘗試還有哪些果汁是隱形墨水,并進行安全教育)
三、活動結束
總結:鮮花的花汁能作顏料,水果的`果汁能作為隱形墨水畫出會變魔術的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東西到處都有,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的這些本領。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你們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它們都有不同的本領。這就要靠小朋友多動腦、多觀察、多試試,你們就會有更多、更有趣的發(fā)現(xiàn)。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條形碼是由粗粗細細的線條和一排數字組成的。
2、比較各種物品上的條形碼,知道條形碼的作用。
3、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條形碼。
2、知道每件商品上都有條形碼,并初步了解條形碼的作用。
3、活動室四周布置一些標有條形碼的物品。
三、活動過程:
。ㄒ唬┝私鈼l形碼是由粗粗細細的線條和一排數字組成的。
1、請幼兒把帶來的條形碼和好朋友進行交流。
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許多商品上的條形碼,現(xiàn)在,請你找個好朋友一起比一比說一說。
2、集體匯總:條形碼是由什么組成的。
師:剛才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比較了條形碼,那么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條形碼是粗細不同的直線和一排數字組成的。
。ǘ┍容^條形碼的不同,了解條形碼的作用。
1、師:請你找一件物品,并和你旁邊的好朋友比較一下它們的條形碼?纯从惺裁窗l(fā)現(xiàn)。
幼兒相互交流后小結:各種商品上的條形碼都是不一樣,這些線條的粗細排列和間隔的距離不一樣,下面數字的排列也不一樣。
2、比較相同物品上的條形碼,發(fā)現(xiàn)它們的異同。
(1)師出示幼兒所拿的兩個不同品牌的牙膏,請幼兒猜猜他們的條形碼是不是一樣,并用比較法進行驗證。
(2)師出示兩條大小不一品牌相同的.牙膏,請幼兒說說它們的條形碼是不是一樣的,用比較法進行驗證。
。3)設疑
A、為什么相同品牌的牙膏,它們的條形碼不一樣?
B、如果是一種品牌、一樣大小的牙膏,它們的條形碼又怎么樣?
幼兒交流各自的看法后小結:條形碼是商品的身份證,它包括了商品的價格、型號、產地等。品牌相同大小不同的牙膏的價格、型號不一樣,所以它們的條形碼也是不一樣的。
。ㄈ┤ジ浇某序炞C條形碼的作用。
活動延伸:
條形碼是商品上的身份證,我們人也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同一天出生的人,身份證號碼也是不同的,請幼兒收集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并于下周帶到幼兒園和好朋友交流。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18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1-03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10-11
大班科學教案03-05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