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6-12 08:18:2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科學教案范文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科學教案范文十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植物生長過程和變化的相關(guān)信息。

  2、能按照植物種植方法的提示種植選定的植物。

  3、能根據(jù)公式計算種子的發(fā)芽率。

  4、能搜集如何給植物施肥的資料。

  重點:指導(dǎo)學生親自播種一種植物,并設(shè)計制作記錄植物生長的表格。

  難點:指導(dǎo)并鼓勵學生堅持持久地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

  教學準備

  花盆、花鏟、植物種子、熱水、冷水、泡種子的小盆、放土壤的其他容器。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師: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了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長過程,都帶來了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的?

  2、教師小結(jié):搜集資料可以利用上網(wǎng)查詢、利用聲像資料查詢、想有經(jīng)驗的菜農(nóng)請教等方法。

  (二)學習新課:

  1、種茄子。

  (1)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磥,我們光說還不行,還需要同學們親自來實踐!你們小組商量一下,種什么好呢?

  (2)確定種植的植物,并明確小組內(nèi)的分工。

  (3)師:種植需要哪些步驟?

  (4)選擇合適的.工具,種植植物。

  2、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

  (1)師:通過這段時間種植植物,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匯報,有的小組活的比較多,有的比較少。

  (3)師:怎樣確定哪個小組的種子發(fā)芽率高?

  (4)學生匯報測定。

  3、給茄子準備“營養(yǎng)”。

  師:人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茄子的生長也需要營養(yǎng),讓我們給茄子準備一些營養(yǎng)吧!

  4、記錄茄子的一生。

  師:想一想,茄子的生長過程可能是什么樣子的?可以采用哪種方法記錄茄子的生長過程?

  師:同學們一定要堅持進行長期不懈的觀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不能半途而廢。

  5、教學反思: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了解什么是臭氧層空洞,怎么形成的及現(xiàn)狀。臭氧空洞的危害如何防治?

  了解臭氧空洞的形成跟人類的關(guān)系及其對人類的危害,從而進行正確防范。并減少使用以氯氟烴作制冷劑的冰霜、冰柜等。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南極上空出現(xiàn)迄今最大的臭氧層空洞

  20xx年9月10日《北京晨報》晨報訊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8日發(fā)表一份報告,稱他們在南極洲上空觀測到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面積達到283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美國領(lǐng)土面積的3倍。這是迄今觀測到的最大的臭氧層空洞,也是南極洲上空臭氧層嚴重受損的征兆。

  自1987年開始,國際社會已禁止使用這些化學藥品,但這些藥品還將會長期留在大氣層里。臭氧是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雖然臭氧在大氣中含量很少,但由于它能大量吸收有害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對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大氣環(huán)流有重要影響,臭氧層也就被稱之為"地球的保護傘"。

  二:小組交流:臭氧層破壞,大氣臭氧層的損耗是當前世界上又一個普遍關(guān)注的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它同樣直接關(guān)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類的生存。

  1:臭氧層損耗與"臭氧洞"

  2: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對于大氣臭氧層破壞的原因,科學家中間有多種見解。但是大多數(shù)人認為,人類過多地使用氯氟烴類化學物質(zhì)(用CFCs表示)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原因。氯氟烴是一種人造化學物質(zhì),1930年由美國的杜邦公司投入生產(chǎ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尤其是進入60年以后,開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氣溶膠、制冷劑、發(fā)泡劑、化工溶劑等。另外,哈龍類物質(zhì)(用于滅火器)、氮氧化物也會造成臭氧層的損耗。

  ③臭氧層破壞對生物圈的影響

  由于臭氧層中臭氧的減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陽光紫外線增強,其中波長為240~329納米的.紫外線對生物細胞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對生物圈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各種生物,包括人類,都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臭氧層破壞以后,人體直接暴露于紫外輻射的機會大大增加,這將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少麻煩。首先,紫外輻射增強使患呼吸系統(tǒng)傳染病的人增加;受到過多的紫外線照射還會增加皮膚癌和白內(nèi)障的發(fā)病率。此外,強烈的紫外輻射促使皮膚老化。

  臭氧層破壞對植物產(chǎn)生難以確定的影響。近十幾年來,人們對多個品種的植物進行了增加紫外照射的實驗,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顯示出敏感性。一般說來,紫外輻射增加使植物的葉片變小,因而減少俘獲陽光的有效面積,對光合作用產(chǎn)生影響。對大豆的研究初步結(jié)果表明,紫外輻射會使其更易受雜草和病蟲害的損害。臭氧層厚度減少25%,可使大豆減產(chǎn)20~25%。紫外輻射的增加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也有潛在的危險。紫外線的增強還會使城市內(nèi)的煙霧加劇,使橡膠、塑料等有機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

  3:為什么地球上的"三極"臭氧層破壞嚴重據(jù)觀測,目前臭氧層破壞比較嚴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極"上,即北極地區(qū)、南極地區(qū)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這"三極"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當?shù)厝藗兿虼髿庵兴欧诺穆确鸁N數(shù)量有限,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層所受的破壞反而比較嚴重呢?

  三:班級討論:我們能做些什么?

 。ㄆ綍r注意預(yù)防紫外線的危害,尋找新的代替品即新的制冷劑。提倡使用安全無害的制冷劑產(chǎn)品。積極進行宣傳等)

  四:師: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xiàn)象

  2、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

  3、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fā)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過程與方法

  1、按照說明正確進行實驗操作

  2、制作簡易潛望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chǎn)和生活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有關(guān)反射的圖片或課件、潛望鏡模型

  分組實驗:手電筒、小鏡子、制作潛望鏡的材料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光的反射及應(yīng)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導(dǎo)入

  1)請同學們觀察實驗室的日光燈管,上面為什么要裝燈罩呢?

  2、照亮目標

  1)書上有三個照亮活動,請仔細閱讀操作要求,并在書上畫出光的路線

  2)學生反饋實驗發(fā)現(xiàn)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運用光的反射

  1)汽車反光鏡(凸鏡)

  2)醫(yī)生帶的'額鏡(凹鏡)

  3)試著畫出光的路線圖

  4)不銹鋼勺的內(nèi)外兩面

  5、做一個潛望鏡

  1)自學書上的制作要求

  2)每個人利用現(xiàn)有材料進行制作

  3)利用反光鏡制作的其他玩具:萬花筒、觀景箱等

  6、反光帶給我們的不便

  1)玻璃幕墻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線的強弱

  六、作業(yè)設(shè)計

  萬花筒的制作

  七、板書設(shè)計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車反光鏡:凸鏡 醫(yī)生帶的額鏡:凹鏡

  光的路線圖 光的路線圖

  潛望鏡的制作

  八、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4

  一、激趣導(dǎo)入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小謎語,請同學們來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見來摸不著,動物植物都需要”

  師:你們知道空氣在哪里嗎?(板書課題)

  師:今天就讓我們從“空氣在哪里”開始研究吧。學生有興致的猜謎語。

  學生猜測交流。創(chuàng)設(shè)情景,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對空氣的探究興趣,

  二、大膽猜想,實施探究

  實驗導(dǎo)入:

  活動一:尋找空氣

  1、借助各種媒介尋找空氣

  師:空氣對于我們非常重要,它在哪里?我們怎樣找到它?

  2.、巡視。幫助學生實驗。

  3、.交流反饋,總結(jié)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感知空氣的真實存在。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帶著實驗單到前面交流你們的收獲吧。

  3.教師針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小結(jié)。

  4、用多種方法尋找一種物體中的空氣

  引導(dǎo)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塑料瓶中空氣的存在。(實驗材料二)

  5、對學生尋找空氣的情況進行總結(jié),引導(dǎo)學生思考空氣到底在哪里。

  活動二:空氣有重量嗎?

  1、師:剛才大家開動腦筋,想了許多辦法,找到了我們的朋友——空氣,那么它有重量嗎?

  2、師:怎樣證明我們的猜測呢?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設(shè)計一份研究方案吧!

  3、師:試著來執(zhí)行你的設(shè)計方案,并在書上記錄下你的研究結(jié)果。你還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設(shè)計也可以寫在這里。

  4、師:你愿意與大家交流一下剛才的實驗設(shè)計和結(jié)論嗎?

  學生交流。

  5、師:好極了,在自己設(shè)計的.實驗中,你觀察到了空氣有重量。

  活動三:能力拓展,空氣能從一個杯子跑到另一個杯子嗎?

  1、教師提問“空氣能從一個杯子跑到另一個杯子嗎?”

  2、教師實驗,讓學生觀察,激起學生動手嘗試的強烈欲望。

  3、鼓勵學生課后實驗,將實驗興趣的激發(fā)延伸到學生課外之中。

  4、小結(jié):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對自己的哪個發(fā)現(xiàn)最滿意?你覺得哪位同學的想法最有創(chuàng)意?。

  1、學生先自我猜想,然后在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組內(nèi)制定方案。

  2、.實驗驗證,探求尋找空氣的諸多方法。各小組按照討論的實驗方案,檢查實驗記錄單,打開實驗材料(一),開始有序?qū)嶒灐?/p>

  3、.各小組派代表帶著實驗單到前面交流。

  4、學生用多種方法證明塑料瓶中空氣的存在。(實驗材料二)

  5、思考:空氣到底在哪里?

  1、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猜測。

  2、學生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將這些想法予以整理。

  3、小組內(nèi)實施探究。

  4、分小組展示交流。

  1、學生猜想。

  2、學生觀察。

  3、課后動手實踐。

  4、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觀點。

  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與巧妙設(shè)計,從而尋找更多的研究方法,并動手進行操作,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這一活動按照“提出問題——猜想預(yù)測——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的方式進行。啟發(fā)學生小組合作,自行想辦法解決問題,選擇自己需要的實驗材料,設(shè)計科學的實驗方案來證明空氣是否有重量;顒又兄笇(dǎo)學生把實驗方案設(shè)計周密。并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活動進展情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引導(dǎo)學生探究是無止境的,科學實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將科學探究的興趣引導(dǎo)課外。

  引領(lǐng)學生在談話中總結(jié)本節(jié)課知識與能力方面的進步,評價自己和同伴最得意之處,給學生提供一個回顧、分享、愉悅、鼓勵的交流機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準備】

  動物圖片若干

  【教學目標】

  1、認識動物的尾巴。

  2、認識動物的尾巴功能與特征。

  【教學過程】

  (一)教師先教幼兒念兒歌并表演動作:

  猴子尾巴長,小豬尾巴卷又短,孔雀尾巴像把扇,白兔尾巴像棉花糖。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翻開幼兒用書,提問:

  (1) 誰的尾巴長又長?

 。2)誰的尾巴卷又短?

 。3)誰的尾巴像把扇?

 。4)誰的尾巴像棉花糖?

 。5)誰的尾巴毛茸茸?

  (二)觀察活動

  1、教師事先將動物的圖片蓋住,只露出局部讓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

 。1)這是什么動物呢?(讓幼兒觀察后回答)

 。2)你是如何猜出來的?(先讓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再掀開遮住的部分,讓幼兒檢查猜的是否正確)

  2、教師將所有的動物圖片剪成四部分(頭、身、腳、尾巴)放在一起,隨意抽一張,請幼兒在圖片中找出其他部分,

  將它拼成完整的圖。

  3、每拼出一只動物后,教師引導(dǎo)幼兒說一說這種動物的'尾巴可以做什么用?

  例如:

 。1)猴子尾巴可以爬樹蕩秋千

  (2)小狗高興時尾巴會搖一搖

 。3)孔雀尾巴可以用來展示自己的美麗

  (4)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4、最后教師說一說動物園常見動物的趣事。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垃圾分類和做堆肥的活動。

  2. 知道垃圾怎么分類,每類包括哪些,以及各類垃圾的處理方法。

  3. 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4. 了解堆肥的意義和堆肥的方法。

  【教學準備】

  1. 準備卡片,用來標注各種垃圾的名稱。

  2. 3個盆或桶 ( 藍、綠、紅色 ) ,分別貼著“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字條。

  3. 錄像或 。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 通過前面的研究,我們知道了垃圾對環(huán)境的影響。你們制定的解決垃圾問題的系統(tǒng)方案是怎樣的'呢?(評價大家提出的方案)

  2. 同學們提到的各種解決方案都不錯。那么,怎樣才能在所有的家庭中甚至在全社會中實施呢?(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 播放錄像或談話:

  很多地方的垃圾是混裝、混倒的,或者采取混合集中后再分類,但這樣的方法都不利于垃圾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我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實行垃圾從源頭上分類、分裝。

  二、垃圾分類的方法

  1. 我們的街道、小區(qū)的垃圾分類了嗎?是怎樣分類的呢?還存在哪些問題 ?

  2. 從有利于垃圾回收和處理的角度考慮,怎樣分類比較合適?

  3. 垃圾分類游戲:

 。1)講解游戲規(guī)則:每個小組桌上放一堆“混合垃圾”(用模擬卡片代替),講臺上放“分類垃圾桶”(紅綠藍色的盆子)。每個小組的學生以接力的形式,一次在“混合垃圾”中拿出一種“垃圾”,扔到臺上相應(yīng)的垃圾桶中,分類正確、速度快的小組為優(yōu)勝。

 。2)進行垃圾分類比賽。

  選學生做裁判,檢查各小組的分類正確率,評比。

  4. 討論填寫教材第 28 頁的分類表。介紹現(xiàn)行使用的分類垃圾桶的顏色。

  5. 介紹有毒有害垃圾隨意處理的危害,簡單介紹如何處理廢電池。

  三、怎樣在家里科學處理垃圾

  1. 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分裝和及時處理,將對改善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自然資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討論:

  我們家里的垃圾分類了嗎?是怎么分的呢?

  有沒有存放廢紙、玻璃、金屬和塑料的地方?

  我們知道收購廢品的回收站在哪里嗎?知道怎樣賣廢品嗎?

  3. 思辨:

  有人說:“一點點廢品賣不了幾個錢,放在家里占地方不劃算!蹦銈冊趺纯?

  4. 家庭垃圾中約三分之一是食物廢料。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葉、雜草等能夠通過堆積自然分解,成為有用的有機肥料。這樣既處理了垃圾,又生產(chǎn)了肥料,一舉兩得。

  5.看書,學習制作堆肥箱。

  6. 像這樣的科學處理垃圾的辦法還有許多,你們還知道哪些?

  7. 希望同學們?nèi)巳诵袆悠饋,對生活垃圾分類、分裝和及時處理,讓我們的家園更清潔和美麗。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 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

  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復(fù)習檢查

  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題:①開文迪許的“怪”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②他為什么有這些“怪”的表現(xiàn)?

 、茖W生帶著問題自讀第2---5自然段,①讀后討論:衣著不考究

  布置很特別珍愛圖書珍惜時間②理解“考究、特別、珍愛、珍惜”等詞語。理解重點詞句,指導(dǎo)朗讀理解“一般、過時”等詞。③指導(dǎo)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家當”一詞比較句子: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別。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很特別。

  指名讀句子,聯(lián)系課文說說哪句話表達的意思準確些,為什么這里要用上“也”。

 、苤该首x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從書架上拿走一本書也要辦理一下手續(xù)。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也要”在這里強調(diào)了什么?

 、葜笇(dǎo)朗讀第4自然段

  ⑥自由練讀第5自然段,說說哪些詞句最能突出開文迪許的“怪”。

  ⑶指名讀第1、6自然段①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什么?②這兩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 細讀第二段⑴出示思考題:為什么說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

 、茙е鴨栴}自讀課文。讀后討論,可聯(lián)系上下文舉例說明。⑶齊讀課文。⑷小結(jié)段意三、作業(yè)1.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珍愛 打擾 慕名來訪 遺著迫不得已 諸如此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用手觸摸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屬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觸摸覺。

  3.學習運用觸摸覺和正確的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如:冷(涼)、熱(溫)、軟、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冷水和熱水每小組各一瓶;海綿球和玻璃球,砂紙和卡紙貼起來的感知卡片等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lǐng)孩子復(fù)習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安定幼兒的情緒。

  2.教師出示兩個形狀、顏色、大小相同的兩個瓶,里面都裝滿了水。

  教師:這里有兩瓶水,你們看看,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么不同?

  幼兒動手探索,自由看、摸、聞、發(fā)現(xiàn)。

  “不一樣。一個冷,一個熱!

  教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師: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熱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請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籃子里的海綿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兒:玻璃球捏不動,海綿球能捏得動。

  教師:捏得動的,是軟的,捏不動的,是硬的。誰來告訴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玻璃球的硬的,海綿球是軟的。

  4.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只手拿著玻璃球,一只手拿著海綿球,然后告訴我,你們覺得哪個球是重的,哪個球是輕的?

  幼兒:玻璃球是重的`,海綿球是輕的。

  5.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籃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藍色泡綿紙的那一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再摸一摸紅色卡紙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藍色的那一面摸起來粗粗的,紅色的那一面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藍色的是泡綿紙,泡綿紙就是粗糙的。紅色的是卡紙,卡紙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幼兒:泡綿紙是粗糙的,卡紙是光滑的。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6.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軟的,熱的,滑滑的……教師:再摸一摸你們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衣服薄薄的、軟軟的,紐扣是硬的……

  7.教師:現(xiàn)在我們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東西,(墻壁、欄桿、運動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8.幼兒分散開,自由的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要求孩子們用學到的形容詞形容出來。

  9.自由下課。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收集、閱讀有關(guān)黃河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應(yīng)用對比試驗研究事物相互關(guān)系的能力,認識水、土、植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

  3.能結(jié)合課文中的資料,認識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和通過現(xiàn)象分析本質(zhì)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保持水土、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收集有關(guān)黃河的各類資料。

  2.小組準備:水槽兩個,長木板兩快,土,草皮,噴壺。

  教學過程

  一、情境生疑問

  1、初步了解黃河的有關(guān)情況

 。1)師: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你從電視或其它途徑見過黃河嗎?你能說說你心里的黃河嗎?

 。2)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心中的黃河。

  (3)師:看來課前同學們了解了不少關(guān)于黃河的資料。

  2、閱讀課本中的資料

 。1)師:關(guān)于黃河,課本中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資料,大家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學生閱讀資料并回答

 。3)師:通過這些資料,你知道黃河下游的河床發(fā)生了什么重要變化嗎?

 。4)師:你能猜出這些變化是怎樣發(fā)生的嗎?學生猜測

  (5)師:我們知道土會被水沖走。黃河水這么黃,是不是黃河水中有很多泥沙?這些泥沙是從哪里來的呢?請同學們看書本43頁的照片后先思考,然后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

  3、自主思考,然后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

  4、分組匯報。

  師: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F(xiàn)在每組請一名代表將討論結(jié)果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

  生:黃河水中的泥沙是黃河水流經(jīng)黃土高原時沖下來的;無植被保護,土壤隨雨水流失的多……

  二、探究釋疑

  1、完成模擬實驗。

 。1)師:為了驗證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們將以小組為單位做一個模擬實驗。大家先看書。

  要求:①弄清實驗?zāi)康,準備哪些器材;②設(shè)計操作的步驟及方法;

 。2)指導(dǎo)學生準備器材;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現(xiàn)象;

 。4)學生分組歸納、小結(jié),得出結(jié)論。

  (5)每組的派一名同學向全班同學匯報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生:從有草皮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比只有土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多一些。

  生:從有草皮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比較清亮,只有土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較渾濁。

  生:從有草皮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比較清亮,說明水中含有的泥沙少;只有土的長木板上流下來的水較渾濁,說明水中有較多的泥沙!

  教師總結(jié):當往只裝有黃土的木板上澆水時,黃土很容易和水一起形成渾濁的'水漿流走;而往有草皮的木板上澆水時,植物的根牢牢地把土鎖住,土壤被保護起來,所以流下來的水還是比較清的?磥恚瑒偛磐瑢W們實驗后認為“植物對土有保護作用”是正確的。通過這個實驗,你還想到了什么?

  生:黃河中上游流經(jīng)黃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禿禿的,土質(zhì)也非常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黃河的水是渾黃的。

  三、閱讀資料,了解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師:同學們都知道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那么它一直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嗎?黃土高原上的植被都到哪里去了呢?請閱讀書本44面的資料,說說你的想法!

 。2)、學生閱讀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植被缺少的原因。并全班交流

  (3)、師:如果這些行為一直持續(xù)下去,你認為會有什么后果?

  (4)、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你認為我們應(yīng)該做些什么?你所生活的地方的自然條件受到了破壞和保護嗎?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材料:

  1、玻璃球、硬塑料球、鐵螺絲

  2、海綿、紙球、毛線球

  3、小貓瓶

  4、報紙、棉花、海綿、毛巾

  活動指導(dǎo):

  一:感受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大,軟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

 。ㄒ唬┙榻B材料:棉花、海綿 、紙團、硬塑料球 、鐵螺絲、玻璃球

  (二)提出任務(wù):喂貓時感知誰落在盤子里的聲音大誰的聲音小,回來后告訴老師。

 。ㄈ┯變簢L試:喂不同的`東西感知聲音的大小

  (四)老師指導(dǎo):

  1、誰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大,誰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

  2、喂過的東西要拿到另一個碗里。

  (五)小結(jié):

  1、貓吃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一樣大嗎?什麼聲音大,什麼聲音小。

  2、請一個幼兒到前面逐個演示(幫助幼兒回顧經(jīng)驗)

 。┰俅螄L試,利用以有經(jīng)驗進行分類:(軟、硬各一碗)

  提出任務(wù):把掉在盤子里的發(fā)出聲音大的放在一個碗里,聲音小放在一個碗里。

  小結(jié):摸一摸感受軟的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硬的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大。

  二 讓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變小

 。ㄒ唬├蠋熝菔荆罕P子里墊毛巾使聲音變小

  (二)幼兒嘗試,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讓硬的東西掉下在盤子里的聲音變小(用棉花、報紙、海綿)

 。ㄈ┖唵涡〗Y(jié):“讓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了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產(chǎn)生的聲音大,軟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產(chǎn)生的聲音小。

  2、培養(yǎng)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31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手的科學教案11-03

關(guān)于科學教案11-03

【熱門】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實用)07-21

實用的科學教案07-20

(熱門)科學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