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7-15 11:23:3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能感知理解周圍生活中的變化,并用語言大膽正確的表達。

  2、能將生活中的變化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養(yǎng)成細心觀察,積極動手動腦操作、動口表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心理準備:幼兒已初步感知周圍事物的變化。

  2、顏料、玻璃瓶、醋、糖、飲料粉、冰、碗、勺子、水果、榨汁機、剪刀、膠水、油畫棒、溫度計、蠟筆、紙,記錄各種變化的碟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我會變。

  1、教師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游戲(我們都是機器人,我們都是機器人,我會變,我會變,我們都會變)幼兒做一個模仿動作。

  2、引導幼兒講講自己變的是什么。

  3、再玩一次游戲,鼓勵幼兒做的.動作和原來的不一樣。

  二、教師用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出示一瓶花提問:

  師:小朋友,老師這朵花好看嗎?是什么顏色的?老師把白花變成紅花,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這朵花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是怎么樣變成紅色的呢?

  教師小結:這朵花本來使用白紙做出來的,然后老師又在給它放在顏料盒里染成紅色,所以花就變成了紅色。

  2、師:小朋友,剛才老師把一朵白花變成了紅花,你們能不能開動小腦筋,想辦法讓一些讓東西變得和原來不一樣呢?

  3、幼兒討論話題

  三、嘗試變化。

  1、教師講解各組活動的方法和要求。

  師: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來改變一些事物,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東西,要讓小朋友來變一變,讓這些東西和原來不一樣,你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東西和材料。

  要求:你每做一次實驗就要記錄下來。

  2、幼兒分組嘗試了解各種變化。

 。1)紙的變化:各種紙、剪刀,幼兒通過撕、剪、卷、粘貼等方式讓紙發(fā)生變化。

 。2)水果的變化:幼兒用榨汁機把水果進行加工,看有什么變化。

  (3)水的變化:小碗、勺子、冰糖、飲料粉、醋、。幼兒嘗試加入不同的東西,讓水發(fā)生變化。

  3、幼兒交流各自發(fā)生的種種變化。

  師:下面請小朋友一起來說說你使哪些東西發(fā)生了變化,是用了哪些工具?

  4、教師小結:

  只要顏色、形狀、大小、位置等等與原來不一樣就是變化,要讓東西發(fā)生變化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

  四、欣賞變化

  師:剛才是小朋友自己通過操作使許多東西發(fā)生了變化,下面讓我們看看電視里的哪些東西發(fā)生了變化?它們又是怎樣變化的呢?組織幼兒觀看錄象,了解部分事物的變化過程。

  師:你看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講一講自己看到的變化。

  教師小結:我們剛才看了動植物的生長變化,這樣的變化需要的時間就相對長一些。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有些變化用的時間比較短,有的則比較長。

  五、記錄變化

  1、你知道哪些變化的時間比較長嗎?(幼兒講述)師:下面請小朋友把你知道的變化時間較長的過程畫下來。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外出,在大自然中繼續(xù)觀察。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用途。

  2、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3、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組合不同幣值的人民幣,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面值的仿真人民幣;儲錢罐。

  活動過程:

  1、游戲《猜幣值》。

  教師出示儲蓄罐,請幼兒猜一猜在這個儲蓄罐里可能有什么樣的人民幣?帶幼兒猜測后,教師將儲錢罐里的人民幣取出來,大家看一看,說一說都是什么樣的人民幣。

  2、集體活動。

  教師手舉一張100元的人民幣,問幼兒:“老師這有1張100元的.人民幣,請幼兒想一想,用幾張10元的人民幣可以換一張100元的人民幣呢?教師操作演示。

  教師讓幼兒取出仿真人民幣,然后探索操作2個50元是多少錢?一張4元人民幣可以換幾張一角人民幣?等等。

  3、自由活動。

  兩個幼兒一組操作仿真人民幣,一個幼兒取出人民幣,另一個幼兒取出與其總幣值相同的不同的仿真人民幣。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現(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看問題、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為中心,還不能顧及別人的感受,客觀評價他人的水平還不高。大班年齡段的孩子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別人的不足,與別人發(fā)生矛盾時,往往從別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別人的缺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發(fā)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形成對他人正確、積極地評價,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梢姡囵B(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是尤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個培養(yǎng)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活動,從中學會尊重別人、贊美別人,以體驗為主,通過說一說、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動過程,引導孩子去觀察和尋找周圍人身上的優(yōu)點和長處,提高孩子認識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當?shù)?方式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情。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與欣賞同伴的優(yōu)點與長處,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并會贊美別人。

  2、感受贊美別人與被別人贊美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視頻。

  2、人手一張點贊卡。

  3、點贊展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義,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義。

  出示"大拇指",提問: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關經(jīng)驗。

  提問:你得到過大拇指嗎?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覺?

  你夸獎過別人嗎?為什么夸獎他、她呢?夸獎別人時你的心情怎樣?

  小結:你們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你真棒!

  二、發(fā)現(xiàn)欣賞他人優(yōu)點,嘗試用適當?shù)姆绞劫澝绖e人。

  觀看視頻一,集體找優(yōu)點,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

  觀看視頻二,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會用恰當?shù)恼Z言贊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優(yōu)點?

  小結:你們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和長處。你真棒!

  三、贈送點贊卡,在互贈中感受愉悅

  1、說一說,發(fā)現(xiàn)同伴的優(yōu)點。

  提問:你的同伴有哪些優(yōu)點呢?

  2、畫一畫"點贊卡",贊美同伴。

  3、送一送"點贊卡",分享快樂。

  猜一猜:畫出了好朋友的什么優(yōu)點?

  夸一夸:互贈點贊卡,感受幸福。

  四、傳遞點贊卡,感受贊美。

  把點贊卡送給更多的人,贊美別人,快樂自己。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們都喜歡動物,也喜歡模仿動物的各種動作,有了解各種動物的愿望,通過本次活動設計激發(fā)幼兒愛動物的情感,提高幼兒觀察動物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愛動物的情感,認識各種動物的名稱,特點及生活習性。

  2.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觀察動物的能力,喜歡與同伴交流。

  3.學習動物名稱,會用句式“動物園里有····”,發(fā)音準確。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會用漢語說出各種動物名稱,會用句式“動物園里有····”

  教學難點: 了解動物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活動前帶孩子看《動物世界》

  2 手機各種動物圖片,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動物園”

  3 動物卡片(有動物居住環(huán)境及喜歡吃的食物)各6份

  4 制作食物圖片或食物模型(各6份)

  5 DVD機

  活動過程

 。ㄒ唬╅_始環(huán)節(jié)

  觀看DVD,了解動物園里各種動物的名稱及生活習性。

  (二)展開環(huán)節(jié)

  1教師指著墻上的動物卡片,用漢語說出動物的名稱,引導幼兒跟說。

  2教師(出示一張動物卡片,如熊貓):“動物園里有熊貓,熊貓喜歡吃竹子。鼓勵幼兒模仿用漢語說出來。

  3表演游戲:老師模仿動物讓幼兒猜一猜,并拿出該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出:“動物園里有···喜歡吃···”。鼓勵幼兒上來表演該游戲。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將幼兒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分好動物圖片及喜歡吃的食物圖片,讓每位幼兒模仿“4”中的內容。

 。ㄋ模┭由飙h(huán)節(jié)

  1繼續(xù)豐富“動物園”環(huán)境內容,添加新的“動物”

  2 將結束環(huán)節(jié)的'圖片放在區(qū)域中,供幼兒交流使用。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本次活動中,積極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樂意了解各種動物的特征并用漢語與同伴交流。

  2 個別幼兒對句式的表達不夠準確。

  3如果我重新來上這一課,我將會準備得更充分一點,例如把“雙語”表達的更好,針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漢語表達能力,完整的與幼兒交流。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地圖的外形輪廓,感受祖國疆域的遼闊。

  2.嘗試在地圖上找到首都北京和自己的家鄉(xiāng),大膽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北京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中國在哪里。

  1.出示世界地圖,引導幼兒尋找中國在哪里。

  師:小朋友們,這是一張世界地圖。把一個地方縮小畫在紙上就成了地圖。請你找找中國在哪里。(讓幼兒在地圖上指出地圖的位置。)

  2.觀察中國地圖的輪廓。

  師:中國地圖的外形輪廓像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地圖,說出中國地圖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

  二、中國真大。

  1.找找中國的鄰居。

  師:請找一找,中國的鄰居有哪些國家?(請幼兒用手指出,教師用彩筆將邊上的國家的輪廓勾勒出來。)

  2.對比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大小。

  師:請你將中國和周圍的國家比一比,說說自己的看法。(引導幼兒說出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

  三、首都北京。

  1.引導幼兒觀察中國地圖。

  師:哪個小朋友知道中國的首都在哪里?請你指出。你是怎么找到的?(引導幼兒在地圖上找北京。)

  師: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國家領導人辦公的地方。

  2.請幼兒看北京資料圖片。

  師:你知道北京有什么嗎?(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分別出示相關的圖片,如:天安門、長城、鳥巢、水立方等。)

  教師小結: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和美麗的風景,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

  四、我的家鄉(xiāng)。

  1.請幼兒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師: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請你在地圖上找出來。

  2.師幼討論。

  師:小朋友能不能說一句自己的家鄉(xiāng)話?說一說家鄉(xiāng)有什么美麗的風景和好吃的特產(chǎn)。

  大班社會教育設計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2、觀察、區(qū)別卡的異同點,提高幼兒比較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的卡(散放在兩張長桌上,可供幼兒自由參觀)、做過漢字標記的卡(如:貴賓卡、門卡等,可以粘貼在黑板上)

  2.場景的圖片展示板(醫(yī)院、卡拉ok、小區(qū)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3、2人一只彩筆、一張記錄表(一欄記錄卡的相同點、一欄記錄卡的不同點)

  【活動過程】

  一、我認識的卡--激發(fā)對卡的興趣

  1、我們先來參觀一下我們從家里帶來的卡,和你的朋友說說你認識的.卡?

  2、提問: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張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

  (2)我們每天都有人來接送,那還要接送卡有什么用?

  (和幼兒共同回憶門衛(wèi)伯伯檢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對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讓別人知道你今天用過接受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驗證機器上的綠燈是否亮了?一起數(shù)數(shù)亮燈的人數(shù)。

  (4)小結: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認識的人就不能隨便進來,還能知道今天一共來了幾個人。

  接送卡可以保護我們的安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可別丟失哦。

  二、我喜歡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還有許多卡我們也經(jīng)常在用。

  (出示做過漢字標記的各種卡)

  2、提問:

  (1)哪一張你也很喜歡的,為什么?

  (在幼兒討論后,讓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錢就比原來少。

  在和孩子的互動中,要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答疑。)

  (2)配對游戲:出示5個場景圖片:醫(yī)院、卡拉ok、小區(qū)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請把這5個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來,放到圖片中,看看找得對嗎?

  (3)幼兒操作,說說理由。

  (4)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邊有那么多的卡:銀行卡、交通卡、會員卡、就診卡、手機充值卡、游戲卡……

  這些卡會帶給我們方便、帶給我們優(yōu)惠、帶給我們安全,還能節(jié)約我們的時間。

  三、觀看視頻--比較卡的異同

  1、提問:

  (1)圖片上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銀行卡)

  她到哪些地方用過這張銀行卡,(百貨、新華書店、華氏大藥房、可的超市、銀行自動取款機)

  (2)小結:原來有的卡除了在一個地方用,還可以在許多的地方使用,

  使用的地點越多說明這張卡的作用就越大。

  (3)錄像里的老師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機上刷一下)

  所有的卡都是這樣用的嗎?

  (有的是插進機器里、有的是對著機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輸入密碼。)

  (4)小結:原來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樣的。

  2、提問:

  (1)找個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這些卡還有哪些是不一樣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標記把你們找到的秘密記錄在表上。

  (2)幼兒兩兩結伴組合,觀察比較,嘗試記錄。

  (3)幼兒交流,老師將幼兒發(fā)現(xiàn)記錄在大統(tǒng)計表上。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設計友情海報。

  2. 初步嘗試做活動計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活動。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請家長輔助幼兒搜集藝術表演或活動宣傳的.海報。

  圖畫紙、水彩筆、其他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 欣賞一些藝術表演或活動的宣傳海報,與幼兒討論:

  “海報上畫的是什么?”

  “海報的畫面表達了什么意思?”

  2. 引導幼兒回憶和好朋友一起游戲時的快樂心情。啟發(fā)幼兒為自己的好朋友“友情”設計一個海報。

  3. 引導幼兒分組為“友情”海報設計做計劃。

  你們要用什么畫面表示“友情”?

  怎樣表達?

  用什么材料表達?

  4. 幼兒將以上的計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5. 幼兒分組合作設計海報,并在完成后,請組長介紹作品,并請其他組幼兒評價海報設計的效果。

  活動評價

  能通過設計海報表達想法。

  能做簡單的活動計劃。

  活動建議

  設計海報對幼兒來說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教師要多注意引導,幫助幼兒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用海報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不管幼兒最后設計的海報如何,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和肯定。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未來有美好的向往,能大膽地、連貫地講述自己的愿望。

  2、愿意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付出努力。

  3、增加自我意識。

  活動準備:

  1、認識不同職業(yè)人們的勞動,知道各種職業(yè)的工作都需要。

  2、各種職業(yè)的人物圖片若干。

  3、繪畫紙筆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談談自己父母的職業(yè),激發(fā)幼兒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朗讀詩歌《長大了做什么》,啟發(fā)幼兒談談自己的理想。

  1、讓幼兒在小組里交流,說說:你最喜歡誰?你長大后想做什么?對我們大家有什么幫助?對社會有什么用?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出示各種職業(yè)的人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服裝,工作環(huán)境,使用的工具等特點。

  三、討論:如何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

  1、我們都有自己的愿望,遠大的理想,現(xiàn)在我們年紀還小,不能去做大人做的事情,那么現(xiàn)在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2、教師小結:現(xiàn)在我們要從小學好本領,懂得許多的知識和道理,長大后才能為大家做許多許多有用的事情。

  四、教師鼓勵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的'美好向往。

  教師:你們把長大以后想干什么畫下來,然后再講講你畫的是什么好嗎?

  活動反思:

  可取之處:

  1、通過活動,幼兒們學會了念唱兒歌,能夠積極參與理想的討論并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志愿,不僅鍛煉了言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每個小朋友的自信心。

  2、能夠對社會上的部分職業(yè)有了一定的理解,增強了小朋友的社會理解力。

  不足及優(yōu)化后方案:

  1、教學活動中,小朋友的語言雖然得到了鍛煉,但是如果能讓大家穿上不同行業(yè)的服裝將每個角色表演出來,那樣小朋友對職業(yè)的理解會更加直觀形象;蛘撸瑮l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小朋友親自去參觀不同的崗位。

  2、活動結尾,都是老師在活動了,其實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可以讓小朋友將各自的職業(yè)理想畫出來或寫出來,通過集體欣賞和評價,可以鍛煉動手能力和集體協(xié)作能力。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

  3、進一步了解自身與媽媽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光盤,磁帶,錄音機,皮球每人一個,結婚照一張,紅皺紙、繩子、剪刀、彩紙、橡皮泥、蠟筆白紙、破舊圖書等幼兒手工操作資料。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題、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聽錄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到底是誰的生日。

 。ㄓ變喝我獠孪,引起興趣)

  2、(聽錄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又唱歌又跳舞,氣氛可熱烈啦。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過生日那該多好!"唐唐問媽媽:"媽媽,為什么我一年中只在今天過生日?"媽媽說:"因為你是六年前的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呀!""那我是從哪兒來的呢?"

  3、小朋友,你們能告訴唐唐嗎?他是從哪兒來的呢?

  4、媽媽是怎么把你生出來的?你們想不想知道?

 。ㄒ怨适碌男问揭稣n題,自然、有趣。)

  二、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了解自身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1、(出示結婚照)我們先來看看這是誰?他們表情怎么樣?

 。ㄋ麄兘Y婚了,他們緊緊的靠在一起,接下來會怎么樣呢?)你們瞧!

  2、(放錄像)象什么?說說他的樣子?猜猜他在媽媽的肚子里游來游去干什么?(他和媽媽肚子里的卵做了好朋友他們合在了一起)猜猜他們會變成什么?到底變成了什么呢?我們來看看。

  3、(放錄象)你看到了什么?(這就是我們呀)說說臍帶兩頭的連接,并與我們現(xiàn)在的樣子進行比較,突出頭特別大。我們住在媽媽的肚子里媽媽會怎么樣呢?

  4、(放錄象)媽媽怎么了?吐的時候感覺怎么樣?我們在媽媽肚子里接下來會怎么樣?

  5、(放錄像)變成了什么?他在哪?與剛成型時相比較,并找找他的五官、四肢。

  6、(放錄像)媽媽肚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幼兒把皮球當娃娃體驗大肚子活動的不方便)說說感覺怎么樣?

  7、(放錄像)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我們也一天天長大,看看媽媽怎么了?(了解小朋友生出來的過程,體驗媽媽的辛苦)

  8、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辛苦?

  9、媽媽那么辛苦,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生病了,在家怎么關心,洗被子了該怎樣拿下來,有好吃的等等)

 。ㄔ诮處煹臓恳拢變簭匿浵笾械耐獗憩F(xiàn)象逐漸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感受到媽媽生育自身的痛苦,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延伸活動:

  幼兒制作禮物

  三八婦女節(jié)快到了,你們想不想做份禮物送給媽媽呀?回家去想一想

  活動點評:

  1、本活動的設計思想是比較新穎的,能夠在幼兒園中大膽地進行性教育的嘗試,選擇適宜的鏡頭給幼兒真實的體驗,由此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顒雍笠挥變旱脑捒赡苁菍Ρ净顒幼詈玫脑u價:"原來我不知道媽媽生我這么痛,有時發(fā)脾氣還打媽媽,現(xiàn)在回家要對媽媽好一點。"小朋友的話是發(fā)自內心的,也恰恰說明老師的設想和預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xiàn)。

  2、活動中幾個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特別強,如出示結婚照,幼兒馬上笑起來,注意力被吸引住了;讓幼兒用衣服包住皮球,體驗媽媽懷孕的不方便,幼兒被媽媽的形象所感染,一邊覺得滑稽可笑,一邊說出媽媽蹲下去會怎么樣、走路怎么樣、彎腰會怎么樣?幼兒在游戲中獲得了真切的感受。最后以一個問題結束活動,也是下一活動的開始。整個環(huán)節(jié)完整、自然、有趣,步步深入、引人入勝。

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探索活動,了解樹木花卉和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植物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2、認識園內各種植物的名稱及外形特征,并了解其屬性。

  3、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fā)起探索自然奧秘的`欲望。

  活動準備:

  園內有各種植物、花卉;插花;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來到園內種植植物、花卉處,進行觀察。

  “你認識它們嗎?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積極交流。

  2、討論植物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為什么?”

  “幼兒園為什么要種那么多的植物?植物到底有哪些作用?”

  3、師生共同探討植物的作用。

 。1) 美化環(huán)境。

 。2) 做木材。出示半成品家具。

 。3) 遮陽、避雨。

 。4) 防風沙。

  (5) 防污染。

  4、教師小結。

  植物的好處很多很多,我們大家都應該愛護它們。我們國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在那天,大家都高高興興的 來種樹。

  5、欣賞插花,進一步感受植物的美。

  教師出示插花圖片讓幼兒欣賞。

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用自己的方式采訪老師、阿姨和同學。

  2、體驗關心別人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的情緒。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小樹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話題:

  1、出示小樹葉,引起幼兒興趣

  2、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引出小樹葉和他們的對話

  二、分析討論,引起情感共鳴:

  "你們快樂嗎?你們知道老師、阿姨快樂嗎?"

  三、幼兒現(xiàn)場采訪,了解別人的快樂。

  1、采訪問題: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2、每位幼兒可以采訪別人,也可以接受別人的采訪

  四、幼兒集體分享交流采訪結果:

  請幼兒互相交流采訪的結果引導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的道理。

  小百科: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從內心由內到外感受到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tài)。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模板03-28

大班社會教案03-26

大班社會大雪教案12-06

大班社會課教案12-16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06

大班社會我們的首都教案03-21

大班社會雪域高原教案03-24

大班社會大雪節(jié)氣教案12-03

大班社會春天來了教案06-23

大班節(jié)日社會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