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8篇(優(yōu))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各行各業(yè)人們工作的特點。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操。
環(huán)境與材料:
1、教學掛圖《他們多辛苦》。
2、《健康.社會》
一次備課
1、觀看教學掛圖
請幼兒說一說圖上的叔叔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
建筑工人為我們蓋高樓,使我們住的房子越來越好,使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美。
教師教給我們知識,讓我們越來越聰明。
解放軍在祖國的邊防為我們站崗放哨,小朋友才能安心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本領。
讓幼兒再說說警察叔叔為大家做了哪些事情。
通過談話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各種職業(yè)的特點,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2、談話
你還知道哪些職業(yè)?司機、演員、經(jīng)理、清潔工、導游員、律師、廚師、美容師、科學家等。
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
3、我長大后想做什么
幼兒大膽說出自己長大后想從事何種職業(yè)的愿望。
在畫冊《他們多辛苦》上畫出自己長大后想從事的職業(yè)。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感知中,了解人的基本情緒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活潑的性格和開朗的情緒。
活動準備:
課件4張、背景音樂、動畫短片。
活動過程:
1、了解人的基本情緒特征。
播放相應的4張情景課件:(喜、怒、哀、愁):
。1)他們怎么了?為什么呢?
(2)平時,你們會這樣嗎?為什么呢?
。3)你們平時心情好的時候多還是壞的`時候多呢?為什么呢?
2、體驗理解情緒特征。
。1)在你心情不同的時候你對別人的態(tài)度、你的表現(xiàn)會一樣嗎?
。2)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怎么辦?
。3)你有什么辦法知道別人的心情?
3、內化遷移情緒特征。
播放發(fā)洪水的動畫短片:
。1)他怎么了?
(2)看了短片你的心情怎么樣?
。3)有什么辦法讓我們的心情好起來呢?
(4)有了你們的幫助,有了你們好心情的渲染,他們會怎么樣?
。5)現(xiàn)在,你的心情怎么樣?
總結:心情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小精靈,只要你少生氣,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就能天天擁有好心情。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小螃蟹的大“鉗子”》,知道螃蟹的“鉗子”會夾人。
2、愿意交流生活中被各種東西夾住的經(jīng)歷。
3、知道要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園用書,各種形狀的白紙或彩色紙若干,記號筆和固體膠幼兒每人各一支。
【活動過程】
1、閱讀故事《小螃蟹的大“鉗子”》,知道螃蟹的“鉗子”會夾人。
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激發(fā)幼兒園閱讀的興趣,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螃蟹的“鉗子”能夾干什么(獲取食物,保護自己等)
教師:請你看看最后一幅畫,猜猜會發(fā)生什么事?(一個小朋友想抓住螃蟹,可能會被螃蟹的大鉗子夾。
教師:你被螃蟹夾到過嗎?請幼兒說說相關經(jīng)驗。
2、交流生活中被東西夾住的經(jīng)驗。
教師:螃蟹的'“鉗子”會夾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也會夾人,請你說說你知道哪些。(抽屜、門、拉鏈等。)
3、學習制作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避免被夾傷。
教師:請小朋友在我們教室里找找哪些東西容易夾人。
教師:怎么樣提醒大家注意,不要被夾到了。(引出制作提示牌。)教師引導幼兒園制作提示牌,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教師記錄幼兒園的提示語。如:關門要輕點關哦,抽屜要慢慢拉。
4、把制作好的提示牌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上,集體進行學習和交流。
5、教師小結:動作要輕,也要慢慢的,自己要注意哦,別被夾到了,也要小心不要夾到其他人。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風俗,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特有的節(jié)日。
2、嘗試帶領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燈、包元宵。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事先聯(lián)系好小班幼兒,請小班幼兒每人帶一盞花燈。
2、幼兒已初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來歷知識,并帶一盞自制的花燈。
3、將幼兒的花燈布置在活動室周圍。
4、米粉、豆沙餡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了解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相關民俗。
引導幼兒向小班弟弟妹妹講述自己對元宵節(jié)的經(jīng)驗。
教師小結:元宵節(jié)是中國特有的節(jié)日,元宵節(jié)這天人們會與家人團聚,包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玩花燈。
2、教師和幼兒一起包元宵。
師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兒一起玩包元宵。
教師提醒幼兒洗干凈手,并指導幼兒做元宵。
3、幼兒玩花燈。
幼兒欣賞大家?guī)淼?花燈。
教師指導幼兒賞燈,并找出自己喜歡的花燈。
幼兒到戶外玩燈。
教師指導本班幼兒向小班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并一起玩燈,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的設計激發(fā)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今天我選擇這一題材來源于生活,記得在一次“交通警察我愛你,交通規(guī)則記心里”的活動中,通過幼兒與警察的互動,讓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對警察叔叔、阿姨們每天的工作很感興趣,同時也了解了有關的交通意識。于是,我在班級進行了一次調查,發(fā)現(xiàn)孩子對車牌幾乎沒有認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家庭有輛車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兒,車子已成為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他們幾乎每天接觸到車子,雖然不會開車卻天天坐車,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子讓人應接不暇。為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社會活動《有用的車牌》,并運用了多媒體教學讓幼兒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車牌的重要性,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了解車牌的重要性、構成及車牌顏色的意義。
2.在操作活動中能正確區(qū)分淮安車牌和外地車牌。
3.繼續(xù)萌發(fā)探究車牌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警察指揮交通的手勢有了解,并有一定的交通規(guī)則意識。
教具準備:“車牌的秘密”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具準備:自制車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熟悉交通規(guī)則,了解車牌的'重要性。
1.兒歌欣賞“交通規(guī)則記心間”。
師:小朋友每天上幼兒園要經(jīng)過一條條馬路,你們過馬路時遵守交通規(guī)則了嗎?下面一起看看……
2.引導幼兒根據(jù)交警的指揮手勢猜想發(fā)生了什么事。
提問:看到警察叔叔的手勢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3.引導幼兒觀察被叫停的汽車,了解車牌的重要性。
4.提問:警察為什么要讓這輛車停下?為什么汽車有車牌才能上路行駛?
5.教師總結車牌的重要性。
二、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車牌的構成。
1.了解車牌各組成部分的意義,認識淮安的車牌。
。1)以警察的提問引發(fā)觀察車牌的興趣。
。2)出示課件車牌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車牌的構成。
提問:車牌上有什么?(漢字、字母、數(shù)字)
。3)理解車牌第一個漢字表示的意義。
引導幼兒認讀車牌上的漢字“蘇”。
結合中國地圖課件,了解漢字代表省,“蘇”就表示我們所在的省——江蘇省。
。4)理解車牌上漢字后字母表示的意義。
引導幼兒認讀車牌上的字母“H”。
結合課件江蘇省地圖,了解字母代表一個城市,“H”就表示我們所在的市——淮安市。
。5)了解車牌上數(shù)字的意義。
結合課件,讓幼兒了解車牌上的數(shù)字是每一輛車的編號。
。6)總結:車牌上有漢字、字母和數(shù)字組成,它們代表著不同的意思;車牌上的“蘇”代表江蘇,大寫的“H”代表我們淮安市。
2.了解車牌顏色的意義。
(1)啟發(fā)性提問:這塊車牌是藍色的,是不是所有車牌都是藍色的?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車牌?你見過什么車上面是藍(黃、白)色車牌?
。2)結合課件讓幼兒了解車牌顏色的意義
。3)總結:大型客車和貨車是黃色牌照,面包車和小轎車是藍色牌照、白色牌照是軍車和警車。
三、鞏固對車牌的認識
1.游戲:選車牌(按車型選相應顏色的車牌)
2.游戲:找車牌(在眾多車牌中找出淮安的車牌)
3.游戲:猜車牌(根據(jù)車型猜車牌的顏色,在根據(jù)車牌上漢字和字母辨別是否是本地車)
四、操作活動:幫警察叔叔分車牌
1.分組自選:a.區(qū)分淮安車牌和外地車牌。b.區(qū)分大客車、警車、轎車車牌。
2.集體檢查。
活動延伸:
繼續(xù)激發(fā)幼兒探究車牌的興趣。
1.車牌有藍色、黃色、白色,還有其它顏色的車牌嗎?
2.淮安的車牌是“蘇H”開頭的,那其他省、市的車牌是以什么開頭的呢?走在路上時去關注車牌,還可以做些記錄,然后和小伙伴交流,比比看誰了解車牌的知識最多。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
2、了解地球日的意義。
3、初步認識地球,簡單了解其外形特征和運轉知識,激發(fā)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微機課件:
2、地球外形特征及運轉規(guī)律。
3、美麗的風光圖片。
4、污染環(huán)境的種種原因與現(xiàn)象;地球與太陽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課題
1、不用發(fā)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
2、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生日,誰知道地球的“生日”是哪天呢?(出示卡片)4 月22日是地球日。
3、為什么要確定地球日呢?(讓全世界的人們知道地球只有一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但地球上的環(huán)境污染嚴重,要求大家都來愛護地球,保護地球。)
二、認識地球的.外形特征和運轉知識。
1、地球在哪里呢?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呢?課件展示(地球是圓形的,自西向東轉,它自轉一圈是一天,地球圍著太陽轉,轉一圈是一年。)
2、游戲“地球圍著太陽轉”:請一名幼兒扮太陽,一名幼兒扮地球,要求扮地球的幼兒圍著太陽轉的同時要自轉,并說自轉一圈是一天,圍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
3、地球這么大,我們怎樣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們根據(jù)地球的樣子做了個模型叫地球儀。(出示地球儀)
請幼兒在地球儀上找出我們的祖國———中國,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動物、植物)
三、保護和愛護環(huán)境。
1、課件展示:美麗的風光圖片。讓幼兒了解地球地球上美麗的大自然,激發(fā)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2、“地球媽媽生病了”課件展示:污染環(huán)境的種種原因與現(xiàn)象,讓幼兒了解人們亂倒垃圾,大量砍伐樹木,工廠排出的廢氣、廢水、廢渣等破壞和污染了環(huán)境。
3、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活動延伸:
1、實驗:地球上為什么會有“白天、黑夜”。
2、爭做“地球小衛(wèi)士”,保護地球。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隨著科技發(fā)展,人類的信息傳遞方式越來越便捷;
2、了解人類已有的多種信息傳遞方式,愿意選擇感興趣的方式進行信息傳遞體驗;
3、通過觀察圖片、傾聽去了解話題。
4、知道人類智慧主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5、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單元墻飾“信的旅行”中的圖片和調查表,鉛畫紙、筆、信紙、姓名貼人手1份,手機、電腦、IPAD若干(數(shù)量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進行調整)。
活動過程:
一、回憶前經(jīng)驗,引起討論信息傳遞的興趣
1、分享調查表內容。提出要求:“同你身邊的小伙伴討論你的調查表,‘通信大調查’,看看還有哪些傳遞消息的好方法!
小結:為了把好消息分享給別人,我們想了很多種辦法傳遞消息。例如寫信、打電話、發(fā)微信等等。現(xiàn)在的我們可以把文字、圖片和視頻都傳遞出去。
2、提出新問題,引起討論興趣。“古時候的人如何傳信的?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好方法?”
二、講述圖片,初步了解信息傳遞的發(fā)展史
1、展示古代信息傳遞圖片,講述人們信息傳遞的故事:“這幾張圖片來自墻飾‘信的旅行’,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讓你感興趣的傳信方式?”“這樣傳遞信件有什么好處?”
小結:烽火臺是古代最重要的軍事防御設施,一旦發(fā)現(xiàn)敵情,士兵便在烽火臺上點燃大火,告知后方需要出兵相助,但是傳遞信息的距離有限,太遠了,后方會看不見烽火。類似這種看信號的傳遞信息方式還有揮動旗幟打旗語,直到現(xiàn)在,船員還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向對面的船只傳遞;古代有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yōu)點,馴化了鴿子,在鴿子的腳上系上信件,用以飛鴿傳書,但是鴿子只能帶字條之類的信息,如果在途中鴿子發(fā)生意外,信件也會丟失;騎馬送信是古時候較常用的方式。古時候的郵局叫作“驛站”,騎手騎著馬一站接著一站的送信。但是如果中途遙遠、要送的東西太多的話,馬兒得跑好多天。
2、依次展示近代信息傳遞圖片,配圖講述人們信息傳遞的故事。提問:“人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的方式有什么好處?”
小結:人類的交通工具發(fā)展以后,信件可以從一個郵局集中,然后通過貨車、飛機、列車送到很遠很遠另一座城市的郵局,郵遞員把郵件分好以后騎車送信;如果有一件事情人們想立刻讓遠方的人知道,則可以打電報。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后來西方人發(fā)明了電話,人們對著話筒發(fā)出語音,電話線能把語音變成電流傳送到遠方,傳遞信息的方式變得及時且簡單易懂,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都還在使用電話。到了現(xiàn)代,人們發(fā)明了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明了電腦、智能手機,人們運用各種軟件把聲音、圖片、視頻即時傳送,因此,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信息傳遞是現(xiàn)在人們的首選方式。
三、選擇并操作某種信息傳遞方式,體驗信息傳遞的過程(實物操作)
1、選擇信息傳遞工具。
展示筆、紙、手機、IPAD、電腦,討論它們是如何幫助人們傳遞信息的;“這些是什么?”“你現(xiàn)在想用誰來幫助你傳遞消息?”
2、幼兒自主操作。
如受到器材數(shù)量限制,請幼兒分組實踐。手機組、IPAD組、電腦組和紙筆組。手機運用發(fā)信息功能,IPAD運用微信、QQ等功能,電腦發(fā)E-mail,紙筆則直接用鉛筆在信紙上進行涂寫。
四、想象表達未來信息傳遞的方式
1、討論未來的信息傳遞方式:“你覺得未來還會出現(xiàn)新的信息傳遞方式嗎?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想發(fā)明什么樣的信息傳遞工具或者方法?請你來畫一畫。”
2、幼兒將作品集中展示交流。鼓勵幼兒大膽說出心中想法:“你為什么這樣設計?它可以幫助我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在父母協(xié)助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自己最喜愛的信息傳遞方式的詳細介紹和發(fā)展歷史,制作成“我最感興趣的信息傳遞方式”小報帶來班級交流。
活動反思:
一、備課的重要性
信是人類用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為了把課上好,筆者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主要是搜集有關的資料和參考、模仿名師的教學設計。備課,主要從備課標、備教材、備教參和備學生這幾方面著手。
結合教參、課標,筆者把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1.了解一封信從寄到收的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體會郵政人員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從而萌發(fā)出要尊重他們及其勞動的情感;2.學會正確地書寫信封,了解關于寄信的一般常識;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規(guī)則,養(yǎng)成自覺遵守通信規(guī)則的意識和行為。但是,要讓學生清晰地了解信從寄到收的七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并體會郵政人員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單靠老師講,學生的印象并不會深刻。因此,筆者就上網(wǎng)查閱了有關視頻,利用視頻導入,來展開信的旅程。在備學生方面,一方面為了減少解釋“郵編”“郵票”這類詞語而影響教學時間,筆者事先吩咐學生回家查閱“郵編”“郵票”的意思,并了解自家及學校的郵編號碼,從而減少課堂教學時間在這些方面的費時。另一方面,學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對“信”只是有朦朧的經(jīng)驗,極少數(shù)同學知道信封的寫法。因此,筆者在《信的旅行》一課的教學中主要從“信的旅行”“信封的寫法”“信的種類”和“通信法規(guī)”這四個教學要點著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都涉及“信封的`寫法”。同時,教學語言的組織及銜接,都必須經(jīng)歷過上五次的練習,才能做到熟記于心,對教學過程有一個統(tǒng)領掌控,即使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不會手忙腳亂。
在不足方面,筆者也對學生深感抱歉,在布置了學生回家查閱“郵編”“郵票”的同時,竟忘記了通知學生明天上課帶上《品德與社會》書以及同步的學習資源包,以致造成了教學設計中所需要用到的學習資源包這一環(huán)節(jié)只得在課前5分鐘匆忙地對需要資料進行拍攝,插入到課件中,展示效果也不佳,以致大部分學生在這一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都處于迷茫狀態(tài),耽誤了不少教學時間。
二、教師心態(tài)調整的及時性
“生活即課堂,課堂即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更要體現(xiàn)出這一主旨。針對小學生對于寄信、郵政工作的認識比較單一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我開展課堂有效的活動為基礎,如交流分享旅游想法,觀看視頻,幫樂樂寫信封、聽郵遞員叔叔介紹郵票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寄信、郵政工作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筆者對自己所設計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層次清晰,從寄信的環(huán)節(jié),引出教會學生如何填寫信封。雖然筆者在這已經(jīng)綜合性地運用了多種資料,但要能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仍然有所難度,尤其是填寫信封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一方面,是筆者高估了學生對寫信封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也高估了班上學生默讀習慣的養(yǎng)成,直接讓學生默讀課本第34頁的內容后填寫信封;另一方面,也是筆者對環(huán)節(jié)設計考慮的不充分導致,應該直接讓學生齊讀課文再進行填寫,這樣效果會更佳。
正因為這樣的情況,課堂教學時間的耗費由此而生。在這里,筆者的心態(tài)也開始焦急起來,只能拿出中午臨時設計的信封粘貼在黑板上再進行講解。但更糟糕的是,似乎在講解時筆者也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語速與語氣。雖然在課后筆者在詢問帶班老師和學生時也并沒得到相應的反饋,但這點筆者以后還是得注意的,畢竟這個環(huán)節(jié)正是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所以。因此,要學會及時性地調整心態(tài),對后續(xù)的教學非常重要,它不僅影響到教師自身的上課態(tài)度,也會影響到學生對后續(xù)學習的心態(tài)。
三、捕捉并利用課堂生成問題的關鍵性
這是筆者第一次以老師這一身份來上課的課堂,在進行課堂教學及教學反思地過程中,及時捕捉并利用課堂生成問題這一行為,更加地讓筆者深感其重要性和關鍵性。在這節(jié)課中,最令筆者驚喜的是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回答活躍、善于思考。當筆者以為“掛號信”非常易于理解時,在提問的學生當中,有好幾個學生提出:“掛號信”就是好像醫(yī)院那樣,可以先掛號,可以先預約。如何地把學生把對“掛號信”的認識重新引回到郵局,并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通信法律法規(gu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筆者便讓學生對“掛號信”一詞進行拆分,逐字逐字地進行理解,并解釋在運信的過程中,可以到郵局查閱“掛號信”處于旅程的哪一環(huán)節(jié)中,從而引出在眾多環(huán)節(jié)中容易發(fā)生意外,最后引出與通信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重要性。這也給予筆者以一個教訓,以后課前必須要充分考慮地課堂上學生易于發(fā)生的問題,考慮要細致,只有進行全面地考慮才能讓課堂教學到達最佳效果。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設計背景
隨著生活的提高,人們腳上的鞋子越來越漂亮,功能也越來越多。于是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鞋子這一活動,通過調查家人喜愛的鞋子類型,了解的多樣性及其不同的功能,引導幼兒從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yè)、沒同季節(jié)幾個方面進行觀察選擇出合適的鞋子,提升幼兒的生活閱歷,豐富幼兒的社會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了解鞋子的多樣性及其不同的.功能。
2、能從年齡、性別、大小、季節(jié)特征、職業(yè)特點等角度選擇合適的鞋子。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啟發(fā)幼兒從年齡、性別、大小、季節(jié)特征、職業(yè)特點等角度選擇合適的鞋子。
2、引導幼兒從顏色、款式、反正找到合適的鞋子。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孩子到鞋城參觀。
2、調查自己家人喜歡穿什么鞋。
3、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導入題目:《各種各樣的鞋子》啟發(fā)幼兒說出謎底。
2、出示鞋子讓幼兒觀察
3、引導幼兒從顏色、款式,觀察自己與同伴的鞋子有什么不同。
4、提問幼兒喜歡什么樣的鞋子。
5、大家喜歡的鞋子
(1)請幼兒分別說說自己穿的是什么鞋,并引導幼兒說說自己鞋子的材料。
(2)說說自己最喜歡穿什么樣的鞋,為什么?
6、幼兒說出家人喜歡的鞋子是什么樣的。
7、啟發(fā)幼兒出不同季節(jié)人們穿什么的鞋。
8、啟發(fā)幼兒根據(jù)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或性別的人應該穿什么樣的鞋。
活動延伸:開展“鞋子超市”游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人,如:雨中跑步的、跳舞的、溜冰的、老人、小孩等自己去購買鞋子,進一步了解鞋子的多樣性及其不同功能。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通過實物教學,加之之前讓家長帶領孩子參觀鞋城,使孩子了解了鞋子款式的多樣化、材質的多樣化,功能的多樣化,明白季節(jié)不同、職業(yè)不同、場合不同,穿的鞋子就不同。通過講解、游戲,提升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應變能力、幼兒的生活閱歷,豐富了社會經(jīng)驗。但是,由于班上幼兒較多,而鞋子準備不夠充足,使活動顯得較混亂,性格較內向的幼兒沒有真正加入到游戲中去 ,對這節(jié)課掌握的不夠好。在以后的教學中,盡可能多的準備鞋子,把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按要求進行游戲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模板03-28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06
大班社會教案03-26
大班社會課教案12-16
大班社會大雪教案12-06
大班社會春天來了教案06-23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07-22
(熱門)大班社會教案07-27
大班社會教案【集合】07-26
大班社會教案【實用】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