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本節(jié)活動課是為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而設計的。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幼兒不善于去發(fā)現,而懶于去關注一些事物變化,不具有自己的思維能力與審美觀點,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引導幼兒去了解各種季節(jié)服裝類型,從而激發(fā)他(她)們對各種服裝的審美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辨認能力。
2、引導幼兒辨認各種季節(jié)的服裝及搭配審美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變化的興趣。
重、難點:
區(qū)分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課件、服裝
2、自制玩具眼鏡、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聽錄音的.方式導入活動,引導幼兒感受不同季節(jié)服裝的多樣性,從而區(qū)分各種季節(jié)的服裝。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請小朋友們聽一聽它們是誰?
請幼兒聽錄音風聲、鳥鳴聲、青蛙叫聲,并自由討論猜測是什么聲音,從而教師逐一啟發(fā)幼兒感知四季服裝的不同類型。
師:①刮大風了,冬天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冷,快來想個辦法呀!引導幼兒說出穿上厚厚的棉衣。
、谛▲B飛來了,春天來到了,天氣暖和了,小朋友們把厚厚的棉衣都脫去,換上了漂亮的毛衣。
③小青蛙跳來了,夏天到了,天氣非常熱,小朋友們快來想一想辦法,引導幼兒說出穿上裙子及小短褲。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并激發(fā)對此活動的樂趣。
看課件
引導孩子們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和小朋友們所穿衣服的樣子,教師并對春、夏、秋、冬四幅圖畫逐一講解,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四季服裝的了解。
圖畫1:草兒綠了,花兒紅了,柳樹發(fā)芽了,小鳥在天空中不停地拍打著翅膀,春天要來了,天氣暖和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花毛衣。
圖畫2:太陽公公在天空中不停地對小朋友們眨著眼睛,地上的小青蛙在捉著蟲子,夏天來到了,天氣非常熱,小朋友穿上了半袖的T恤衫,把胳膊露了出來,這樣就可以涼快一點兒。
圖畫3:樹葉從樹上慢慢地飄落下來,秋天來到了,天氣有點冷了,小朋友們換上了毛衣。
圖畫4:下雪了,冬天來了,天氣非常冷,圣誕老爺爺穿著厚厚的棉衣來給小朋友們送禮物了。
3、出示實物服裝,教師引導幼兒辨認并說出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
師:
、傩∨笥褌,冬天刮著風、下著雪非常冷,我們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呢?
、谙奶,太陽曬在小朋友們身上非常熱,這時我們應該穿些什么衣服?
③春秋季節(jié)時,天氣不冷也不熱,小朋友們又應穿什么樣的衣服呢?
二、集體嘗試操作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來進一步識別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并感受各種服裝的多樣性。
操作1:幼兒搭配服裝,時裝表演。
兩人一組進行服裝搭配,表演《模特秀》
操作2:幼兒自由繪畫《四季服裝》
三、延伸活動
幼兒時裝表演,展示作品。
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嘗試用自然音進行唱歌,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準備:
圖片,磁帶,錄音,鈴鼓,附點節(jié)奏圖示
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了?(出示丁。
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們知道他最喜歡做什么嗎?
丁丁今天還帶來幾張圖畫,請小朋友幫忙看一下,畫得怎么樣?
二、通過圖片理解歌詞:
1、幼兒觀察后集體講述 “請你們看一下,畫了些什么?畫得怎么樣?(引導幼兒用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2、幼兒回答后,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jié)奏來學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練聲: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丁丁,現在我們一起來相互問候一下吧,我是中二 班的魏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魏老師你好你好)
2、欣賞歌曲(教師范唱一遍)
現在我們就把丁丁這個故事,配上音樂一起來聽聽,感覺怎么樣?
3、幼兒學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唱一唱,唱的時候注意音樂中的符點。
四、在學唱基礎上提高演唱要求:
1、、給音樂起名字。
小朋友我們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有名字呢?你想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幼兒討論后起名字)
剛才小朋友都說了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么你們說做事粗心馬虎的話,會有什么后果?
對了,那么在這首歌曲中,丁丁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聽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舉手表示。
2、幼兒聽歌曲舉手表示笑聲:
除了笑聲,老師還聽到一個聲音,是什么?為什么要加這個聲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對,就象我們小朋友看到了這樣的畫也會覺得很奇怪,所以要說“咦”,你們能不能來學學它的口氣?能不能吧后面的笑聲一起加上嗎?
3、幼兒練習唱最后一個樂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來唱,表現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緒)。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組、集體唱等)。
小朋友,你們學了這首歌后,會不會象丁丁那樣粗心?哦,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象丁丁那樣的,一定會做個做事情細心、認真的小朋友的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在觀察圖譜的過程中,感受3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
2、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鈴鼓、雙響筒、圓舞板、木魚(人手一件)。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圖譜一幅、
三、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聽》,初步感受3拍子樂曲的旋律。
2、熟悉音樂《會跳舞的葉子》,進一步感知3拍子樂曲的旋律。
。1)傾聽音樂《會跳舞的葉子》,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2)嘗試用身體動作感知音樂。
3、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并表現3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
(1)觀察圖譜,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2)引導幼兒看圖譜拍出節(jié)奏,重點指導休止符。
4、樂器演奏。
。1)出示樂器,討論不同的敲擊方法。
。2)幼兒自由組合選擇樂器為圖譜配奏。
。3)幼兒看圖譜,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4)交換樂器演奏,體驗不同樂器演奏帶來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跨跳動作,鍛煉幼兒跳躍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能力。
3、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椅子、圓圈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隊列隊形練習并玩“開火車”游戲。
玩法:幼兒分六組,各組排頭幼兒手持圈作火車方向盤,其余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衣服后擺,有節(jié)奏地一起繞場慢跑。
2、基本部分。
(1)請幼兒3~5人一起玩圈,看哪組玩法多,合作好,請個別組玩給大家看。
(2)教師講解、示范圈的新玩法:將圈放一排當小島,在小島上跳者行進,保持平衡。
(3)幼兒按自然組進行練習,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或小組,檢查幼兒跨跳的動作是否正確。
(4)幼兒成四路縱隊進行比賽,依次游戲,待游戲完成后略作小結。
(5)比賽進行三組,先結束組為勝利組。
3、結束部分。
根據本班幼兒情況自選或玩三人套圈游戲。
教后感:幼兒在在跨跳過程中既鍛煉了跳躍能力,又鍛煉了幼兒的`膽量。讓幼兒在共同合作中建立友好的感情。
活動反思:
《小島》是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小島》講述了將軍登上小島后,發(fā)現了一片綠油油的菜地,他感到驚訝,因為在這里蔬菜是很難生長的,將軍想一探究竟,原來菜地里的土都是戰(zhàn)士們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的,當炊事員把一盤小白菜端到將軍面前時,他生氣了,他覺得自己不應該搞特殊,當他知道這是戰(zhàn)士們把他當做長輩對待時,他感動了,他覺得戰(zhàn)士們都需要蔬菜,于是他把這盤小白菜倒進了一桶湯里,戰(zhàn)士們都喝到了蔬菜湯。文章反映了我國海防戰(zhàn)士的艱苦生活,贊頌了他們不怕困難、一心為國的優(yōu)秀品質。
課堂開始,我設置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異國他鄉(xiāng)的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國母親,駐扎在海島上的邊防戰(zhàn)士,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海島的愛。學生初讀課文,師導讀,生整體感知。生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提出疑難問題。整個教學過程,以讀感悟,學生自主學習,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試著給駐守邊關,海防前線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慰問信。更好地體現了軍民一家親的情感,也能夠激發(fā)學生從小立志報效祖國,樹立遠大志向的決心。
教學本課時我對教材做了深入的研究,課文內容相當熟悉,可以不帶課本來上課,但對學情了解的不夠深入,一部分同學預習的不充分,因此一節(jié)課下來前松后緊,時間不夠用,對后文的軍禮講的不夠透徹,草草了過,給人一種重點不突出的感覺。再教本課時我會把學生的學情考慮進去,重點放在讀課文上,做到重點突出。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過程中,了解夾子的明顯特征及用途。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有趣的“夾子”》、字卡:材料、大小、顏色等
2、各種各樣的夾子(塑料夾子、鐵夾、木夾以及晾衣夾和發(fā)夾等),條形皺紙、刺猬圖、花朵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課件中螃蟹,引起興趣
1、看看這是什么?(螃蟹)
2、你覺得螃蟹什么部位最厲害?螃蟹的大鉗子有什么用?
3、小結:螃蟹的大鉗子可厲害了,可以夾食物吃,還可以用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挠變合矚g的動物螃蟹的明顯特征進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遷移運用,觀察身體
1、動動腦筋,我們身上有什么地方也像螃蟹的大鉗子,一張一合,可以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手臂、手指、雙腿、嘴巴)
2、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并說說可以做什么。
。▌屿o結合,加深幼兒對“夾”這個動作的'感覺,也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觀察交流,介紹夾子
1、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一樣東西像大螃蟹的大鉗子,你們覺得是什么呢?
。ㄒ曈變旱幕卮饋硪龑В缬變合然卮鹆思舻妒裁吹,就把最后的“一張一合的小工具”部分提前到這。如回答了夾子,就接著設計的順序上)
。ㄒ龑в變哼M行經驗遷移,順利導入到對夾子的認識)
2、出示夾子:這些是什么?數一數它們有幾種?
小結:原來這些夾子是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的。
(1、有意識地按照制作材料分放夾子,引導幼兒說出鐵夾子、塑料夾子等。
2、引導幼兒按照所標的數字來說說夾子,豐富、提升:幾“種”夾子)
3、認識夾子的明顯特征:這些夾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具體按幼兒回答機動進行分別比較:
。1)(出示字卡)顏色:有些什么顏色?請個別幼兒按顏色來分類,分別把夾子夾在線上。
。2)(出示字卡)大。捍笮〔煌谑裁吹胤?請你把大(中、。⿰A子找出來
(3)(出示字卡)外形:你喜歡什么形狀的夾子?請把它找出來
。4)(出示字卡)用途: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個夾子,它有什么用呢?
(提供曬襪子等的圓形夾子架,讓幼兒數,整合:怎樣數封閉型物體上的數)
小結:原來夾子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狀,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制作材料,還有不同的作用。
四、觀察課件,交流討論
1、聰明的人們,根據夾子一張一合的原理設計了很多小工具。你們猜猜有什么?幼兒了解生活中根據夾子原理設計的各種物體。(看課件)
2、那么夾子可以幫助我們夾東西,你來想想夾子還可以用來干什么呢?
出示夾子做的物品:看,這就是用夾子做成的(花、刺猬,老師當場用夾子做一只長頸鹿。)
3、小結:原來夾子還可以做成裝飾品。如果你有夾子,你想用夾子做成什么呢?(幼兒暢所欲言)你們的想法真好,下次我們就用夾子來試著做一做,好嗎?
4、現在讓我們用夾子來做一個飛標,一起來玩玩。(結束:到操場上玩飛標)
。ㄔ诮Y束活動中安排了玩飛標的游戲,即滿足了幼兒喜歡玩的天性,起到了動靜結合的作用,又保持了幼兒繼續(xù)探索夾子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欣賞民間樂曲“小看戲”,感受樂曲中的樂器音色及歡快、熱鬧的情緒、情節(jié),嘗試著用動作表現。
2、 培養(yǎng)幼兒對民樂及民族樂器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欣賞過民樂演奏
2、 準備二胡、笛子、琵琶、揚琴、嗩吶等樂器若干
3、 錄音磁帶
活動重點:區(qū)分幾種民族樂器的不同音色
活動難點:創(chuàng)編看戲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
設計思路:
本學期,我園開展了“幼兒民俗教育活動”園本課程的研討,而民間音樂是其中的一個分枝,它作為一種“母語文化”理應讓孩子從小就開始了解和學習,以此來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精神。 《小看戲》是一首東北民歌,樂曲主要由嗩吶、二胡和揚琴三種民族樂器演奏,其歡快,熱鬧的曲調,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本活動通過讓孩子在傾聽和自由探索中讓孩子嘗試區(qū)分出不同樂器能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培養(yǎng)孩子對民族樂器的興趣;繼而通過感受和創(chuàng)作表現,讓孩子體驗樂曲的情緒,在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能力的同時,初步體驗民間音樂的藝術魅力。
活動流程:
欣賞樂曲―― 自由探索―― 感受體驗 ―― 創(chuàng)造表現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
1、“小朋友,你們在什么地方聽過民樂?”
2、“前幾天,我們聽了爺爺、奶奶們演奏的幾首民樂,小朋友特別喜歡。今天,許老師也帶來了一首民樂,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集體欣賞樂曲
3、提問:“樂曲好聽嗎?找找看,這首樂曲是哪些民族樂器演奏的?” ――幼兒自由講述樂器名稱
二、自由探索
1、“剛才,到底誰說對了呢?就請小朋友自己一邊聽音樂,一邊去吹吹、拉拉,彈彈,仔細辨辨,樂曲到底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幼兒自由探索 [放前景音樂]
2、“這首民樂,到底用的是哪些樂器呢?” ――幼兒講述 [根據幼兒講述的樂器,老師當場用二胡、揚琴各演奏一遍,讓幼兒直接體驗樂器的音色]
3、“原來這首民間樂曲是用嗩吶、揚琴、二胡三種樂器演奏的!
三、感受體驗
1、 幼兒完整欣賞樂曲 提問:“聽上去這首樂曲的感覺是怎樣的.?”(歡快熱鬧、活潑等)
2、 老師介紹:“這是一首我們中國非常有名的民間樂曲,名叫《小看戲》,什么叫看戲?”
3、 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想象,“聽了這首《小看戲》的樂曲,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幼兒,人們是怎么看戲的?看戲時會有些什么表情?等]
四、創(chuàng)造表現
1、“讓我們一起看戲去――” ――幼兒聽樂曲,創(chuàng)編看戲時的動作
2、“剛才,我看到xxx小朋友看戲時特別帶勁,我們請她表演給我們大家看! ――請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示范表演,集體學動作 (“誰還有不同的看戲動作?”引導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
3、 集體聽樂曲完整表現
五、復習民間游戲《打花巴掌》
能愉快地、完整地聽音樂做游戲,體驗友好交往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內容:歌唱活動《小螞蟻避雨》
二、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觀察、熟悉、理解和記憶歌曲內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析,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能力;2、學習2/4拍歌曲的優(yōu)美,舒緩的特點,學習切分音的唱法。在老師的提示和幫助下,知道歌曲中的間奏不唱的;3、培養(yǎng)幼兒喜歡歌唱活動的興趣,陶冶幼兒情操;4、培養(yǎng)幼兒在生活中樂于助人的好品德,知道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三、活動準備:
1、熟悉彈唱歌曲《小螞蟻避雨》
2、歌曲圖譜:6張3、幼兒學前知識準備:知道蘑菇、小螞蟻的主要特征和習性四、活動重、難點:學習掌握歌曲,分唱切分音,知道歌曲間奏中不唱四、活動過程:
1、師幼問好,玩《山谷回音》游戲,進行練聲2、導入新課: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圖片,看看圖上都說了些什么,然后舉手告訴我3、幼兒用自己的話來幫述圖片內容,師進行點評和進一步引導4、師總結,將歌詞按節(jié)奏(配旋律)完整展現給幼兒,引導幼兒對照學習2~3遍5、學唱歌曲《小螞蟻避雨》,完整教唱歌曲6、理解歌詞中有困難的地方:小朋友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最難唱,有困難的句子提出來學唱,解決大部分幼兒的'因難,重點學唱歌曲中的間奏前一句,讓幼兒知道這首歌曲中間奏部分是不用唱的,知道只用動作、表情或哼唱的方式來表達7、提高難度,將歌曲中的部分圖譜抽去,讓幼兒試著唱出歌曲,可以從1張逐步抽掉全部圖譜,或是從1張直接跳過抽去全部圖譜(根據幼兒掌握情況而定),從而檢驗幼兒的歌詞記憶和歌曲掌握程度。
四、活動小結、延伸小結、情感教育:
時間真快啊,我們學習的時間一下子就結束了,小朋友回家后把這首好聽的《小螞蟻避雨》唱給大家聽哦。歌曲里說了什么呢?小螞蟻在搬東西,天空突然下雨了,兩個可愛的小蘑菇幫助了它們,非常感激小蘑菇。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聲謝謝吧,在生活中,小朋友有遇到過困難嗎,是誰幫助了你呢,你身邊的同伴有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舉個例子說一說)你有幫助他們嗎?引導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樂于幫肋別人,特別是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
大班教案 篇8
目標:
1、樂意通過多種途徑探索蝴蝶的基本習性。
2、有繼續(xù)探索蝴蝶的興趣。
3、積累蝴蝶的相關問題,發(fā)展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索蝴蝶的興趣。
難點:
發(fā)現各種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通過在區(qū)域中投放有關蝴蝶的書籍,進行蝴蝶翅膀配對等方式,幼兒對蝴蝶已有一定了解;百科全書;拼圖;故事錄音
流程:
引出主題 → 幼兒提問 → 交流問題 → 自主探索 → 教師總結
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出示蝴蝶圖片,以蝴蝶朋友引出主題。
二、幼兒提問
引出幼兒問題:小朋友為什么都這么喜歡蝴蝶呢?蝴蝶有許多秘密,你最想知道有關蝴蝶的什么問題呢?
三、交流問題
1、我也有一些關于蝴蝶的問題,請你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問題。
2、出示PPT,依次呈現問題:
蝴蝶住在哪里?
蝴蝶是怎么睡覺的?
蝴蝶最怕什么動物或者昆蟲?
蝴蝶的'好姐妹是誰?
蝴蝶是在怎么喝水的?
3、由幼兒根據圖片提示找出問題,教師加以引導。
4、這些問題當中有些是小朋友知道的,有些是小朋友不知道的,那么你們愿意幫我來解決這些問題嗎?
四、自主探索
1、提供百科全書、拼圖、故事錄音,請幼兒自主選擇方式探索。
2、教師逐一加以指導。百科全書:給幼兒講解看不懂的地方,也可請幼兒尋求客人老師的幫助。拼圖:指導幼兒顏色、圖形等加以拼湊。故事錄音:引導幼兒針對以上自己提出的問題認真聆聽。
三、游戲
鞏固
“對與錯”
規(guī)則:呈現問題,幼兒用笑臉娃娃來表示對與錯,對的舉起笑臉娃娃,認為錯的不舉,答對者可獲得星星棒一個。
蝴蝶最喜歡吃蜂蜜,對嗎?
蝴蝶住在花叢中,植物的枝葉上,對嗎?
蝴蝶的好姐妹是飛蛾,對嗎?
蝴蝶喜歡和沒有味道的水,對嗎?
蝴蝶睡覺的時候,翅膀是張開的,對嗎?
蝴蝶最怕蜘蛛了,對嗎?
蝴蝶小時候很丑,對嗎?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大班教案 篇9
【教材簡介】
秋天是金黃的收獲的季節(jié),葉子對于孩子來說非常常見的事物,在孩子的身邊經?梢钥吹,借助隨手可見的葉子,讓幼兒說說葉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引導幼兒在用葉子拓印、拼貼的過程中,表現他們的創(chuàng)意和審美能力。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引導幼兒在生活中主動學習,用兒童的各種語言表示對葉子的喜愛,增加對葉子的了解。
【預設目標】
1、幼兒能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并通過組合構成各種畫面,并能用拓印、壓印、拼貼等方法制作葉子畫。
2、幼兒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大膽嘗試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運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動作,來表現自己對葉子的認識。
難點:孩子們能夠充滿自信和自主的進行創(chuàng)造葉子畫。
【設計理念】
《綱要》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huán)境中的美,幼兒利用大自然中的常見的葉子進行拓印、拼貼。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表現他們的創(chuàng)意和審美能力。
【教學思路】
在幼兒了解葉子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美術活動“葉子畫”,此活動綜合了語言、音樂、律動等來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并利用拓印、壓印等多種方法讓幼兒創(chuàng)作葉子畫,激起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師:秋天到了,你發(fā)現樹上的葉子有什么樣的變化嗎?
。ü膭钣變捍竽懻f一說)秋天的樹葉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你會用一首好聽的歌曲來表達秋天樹葉的變化嗎?并且可以用身體的動作來表示嗎?
。ü膭钣變捍竽懗,跳跳表演一下樹葉飄落的情景)(運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方式,將幼兒的活動興趣激發(fā)起來,使他們較快地進入一個有一定目的且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進行合理想象。
師:你們表演的太美了看把誰吸引來了?
。ǹ磒pt圖片)師:呀原來把羊村里的喜羊羊也吸引來了,你們瞧她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
。ǔ鍪緋pt圖片各種各樣的樹葉)喜羊羊是孩子們的熱點動畫片,通過它進一步激起幼兒的興趣師:請你來找一找自己最喜歡喜歡的樹葉并說一說它像什么。(幼兒自己尋找、想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是啟發(fā)幼兒合理想象。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象,我們能看到他們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樹葉可以引發(fā)他們不同的想象。例如:“這片銀杏葉像什么?”“扇子”“它還像什么?”啟發(fā)幼兒的想象,讓他們深入思考,出現各種奇思妙想,為下一個制作環(huán)節(jié)打下的基礎!
3、幼兒制作葉子畫。
師:今天喜羊羊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需要送一份禮物給他送什么呢?
。ǔ鍪緋pt圖片)答案就在葉子上引導幼兒用葉子作畫。
師:孩子們先想想你準備用什么方法用葉子作畫,材料在兩邊,想好以后就可以動手了,小朋友之間可以合作哦(老師觀察幼兒選用的樹葉與表現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合理構圖,表現事物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前一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的創(chuàng)造制作,對孩子們來說,這種充滿自信和自主的操作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操作可以使幼兒在已有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創(chuàng)造向前推進一步,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悅。〕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自評。
(傾聽幼兒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能很好的達到目標要求。首先,我設計本次活動的內容對于中班孩子來說是很新鮮的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興致高昂,始終保持著濃厚的探究狀態(tài),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其次,活動圍繞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形勢,再次,本活動以10個小朋友為一小組進行集體制作,每一位幼兒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增強幼兒集體榮譽感,作品效果不錯。不足之處:
1、幼兒初次嘗試樹葉帖畫活動,手工粗糙,不夠細致。
2、動手制作時間較長,針對這些不足,教師應多開展帖畫這方面的活動,俗話說:“熟能生巧”嘛。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經典】07-26
(經典)大班教案08-04
[精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經典]08-01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3-26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