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背景知識】
。薄⑦@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課文描述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的情景,抒發(fā)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之情。課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第1~4自然段)寫作者和朋友們晚飯后劃船去游玩。第二段(第5~9自然段)寫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第10~13自然段)寫作者和朋友們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第14自然段)寫作者不由得發(fā)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的感慨。
2、這篇課文作者觀察細致,描寫生動,特別是通過聯(lián)想寫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應(yīng)當繼續(xù)訓練學生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的能力。
【教學目標】
。薄⒄J讀1個生字。
2、能說出我們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
。场⒍眠@棵大榕樹為什么是鳥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簡要地寫出來。
。、感受大榕樹的奇特美麗,是鳥的天堂;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鳥的天堂的奇異景象,寫出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出示課題。
。、理解課題:
、 天堂原來指的是什么?
。ㄔ瓉碇溉怂篮箪`魂住的極樂世界,這當然是一種迷信的說法。現(xiàn)在一般用來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環(huán)境。)
、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二、初讀課文
。、聽錄音,思考:
、 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⑵ 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討論、交流上面的思考題答案。
。、默讀課文:
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分段的依據(jù)。
(按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見所聞來分,分成兩部分,也可以把出發(fā)和離開單獨列出,全文分成四段。)
4、深入閱讀課文第一、二大段,著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起什么作用。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薄⒅该x課文。
2、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比較句子讀起來有什么不同:
⑴ 太陽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
、 太陽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山頭和樹梢。
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jié):
課文用了短句,讀起來更有韻味。
。、我們陸續(xù)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陸續(xù)能不能換成繼續(xù)?
(比較詞語意思:陸續(xù)──繼續(xù)。陸續(xù)表示一個接著一個。)
。、讀句子:
說說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聯(lián)想。
幻燈片出現(xiàn):
船平靜地在水面流動,三支槳有規(guī)律地在水果劃動。
(都是作者看到、聽到的,是作者的見聞。)
6、第4自然段的三個句子,次序能不能換?為什么?
(不能,課文是按水面、船、槳由遠到近地寫的。)
。、小結(jié):
這一段具體描寫黃昏后美麗的景色和幽靜的環(huán)境。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1、聽錄音,思考:
這一段寫的是作者第幾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見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病⑦@是一棵榕樹還是幾棵榕樹?從哪里看出來?
。场⒛x第8自然段,用( )劃出作者的見聞,用 劃出作者的聯(lián)想。
全班討論、交流。
重點句燈片出示:
⑴ 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 只有無數(shù)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地是濕的,大概漲潮時河水常常沖上岸去。
小結(jié):有了這些聯(lián)想,把樹當作動物或人來寫,寫出了樹的勃勃生機。
。、作者為什么要著重描寫榕樹的大和茂盛?
。ㄟ@環(huán)境適宜鳥兒生活,使得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
使大榕樹成為鳥的天堂的,還有哪些原因?
5、作者和他的朋友們這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有沒有看到鳥?為什么?
。丁⒏爬ǖ诙蔚亩我。
五、學習課文第三大段
。、聽錄音,思考:
作者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是什么時候?他見到鳥兒了嗎?
。病⒅笇W習第12自然段:
燈片出示:
、 找到一對反義詞。
。ㄇ屐o──熱鬧。)
、 課文怎樣寫出熱鬧?讀一讀,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⑶ 小結(jié):
寫了鳥的聲、影、種類、動作,用了排比的寫法,短小而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聲音短促,給人美不勝收的感覺。
。、作者寫鳥多,用了哪個詞來形容?圈出來。
。☉(yīng)接不暇,用在這里說明什么?)
小結(jié):
這一段運用了先概括、后舉例的寫法。
。础⑴錁俘R讀第12、13自然段。
。怠槭裁醋髡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鳥的呢?
6、歸納段意。
六、學習課文第四大段
。、指名讀課文。
。、留戀表現(xiàn)在哪里?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3、理解最后一句話:
為什么前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而后一個不加引號?
。ㄇ耙粋鳥的天堂加上引號,表示特殊稱謂,指的是那棵大榕樹。后一個鳥的天堂是說大榕樹適合鳥兒生活,鳥兒在這里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真像在天堂一樣。作者用相同的詞語,借助不同的標點符號,表達了對鳥的天堂的熱情贊美。)
七、布置作業(yè)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以讀促悟的自主學習方法了解龍的形成以及發(fā)展的過程。
2、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中華民族和龍的深厚情感,感知源遠流長,豐富奇魄的龍文化,培養(yǎng)民族感情。
3、知道學生熟讀課文,豐富詞匯,積累帶龍的好詞佳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熟讀課文,理解中華民族對龍的情感,了解龍在中華文化的地位。
三、學習流程:
(一)預(yù)設(shè)思考:走進課文《中華第一龍》一起來研究研究龍。感受龍的形象
1、龍是什么?龍長什么樣?邊讀邊劃
2、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3、龍不是一種實有的動物,而是一種藝術(shù)形象,是我們的祖先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
4、龍是萬能之獸、萬能之神;
5、龍在我們民族心目中,代表著吉祥,象征著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圖片搜集:駝頭、鹿角、蛇頸、龜眼、魚鱗、虎掌、鷹爪、牛耳。讀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將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到龍的身上。為什么把龍作為圖騰?
這樣一個龍的形象又是怎么被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呢?
預(yù)設(shè):
因為古時人們對大自然的許多現(xiàn)象無法作出科學的解釋,更沒有控制自然的能力,于是祖先們希望自己的圖騰具有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樣的雄姿,讓它像鳥一樣能騰云駕霧,像魚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馬一樣可以飛快奔跑、、、、、、所以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龍。
群山連綿、驚濤駭浪、電閃雷鳴、暴風驟雨,都使他們震驚和崇拜。于是,我們的祖先(出示句子,接讀)希望自己的圖騰具有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樣的雄姿,讓它像鳥一樣能騰云駕霧,像魚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馬一樣可以飛快奔跑、、、、、、
(二)、走進龍文化
預(yù)設(shè):龍由閃電而來;龍最早起源于蛇;中國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時代龍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陽當?shù)匾蛔昵霸忌鐣哪乖嶂邪l(fā)掘出來的;現(xiàn)在的龍和以前的龍有很大的不一樣;
交流之后,出示:龍的角是鹿角,表示國泰民安;龍的眼睛是虎眼,表示銳利威嚴威風凜凜;龍的胡須是如意形的;龍的爪是鋒利勇猛的鷹爪;龍的鱗片和魚尾,表示年年有余;
小結(jié):我們的祖先把吉祥和美好的東西全都集合在了龍的身上,就是希望自己的圖騰具有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大海那樣的雄姿,讓它像鳥一樣能騰云駕霧,像魚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馬一樣可以飛快奔跑,像虎一樣威風凜凜,像鷹一樣鋒利勇猛,像鹿一樣國泰民安、、、、、、再次感受龍的形象,交流
多么吉祥、多么美好的一個象征,然而現(xiàn)在的龍和以前的龍卻有很大的不一樣,(出示第1自然段學習)這就是中國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時代龍虎形象,是在河南濮陽當?shù)匾蛔迩昵霸忌鐣哪乖嶂邪l(fā)掘出來的;別看他簡單,但是卻極其珍貴。那他又是怎么演變到現(xiàn)在的龍呢?
龍在我們民族的`心目中,代表著吉祥,象征著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我們的生活中還處處可見。指名讀第5自然段
在歌曲《龍的傳人》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民族的壯志豪情,更鑒證了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作為龍的傳人,我們又將如何把我們的龍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龍的精神又是什么呢?龍的精神怎樣怎樣發(fā)揚光大?這需要我們繼續(xù)深入研究,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話題深入研究
(三)、深入研究
1、學生交流感興趣的話題:接下去,你想研究什么?
2、學生交流匯報:
3、課題歸類:
(1) 家鄉(xiāng)的龍文化
(2) 龍的形象與起源
(3)龍的演變與意義
(4)帶龍的地名、人名、商品等
(5)龍的傳說、詞語、古詩
(6)龍的歌曲
(7)龍與中華民族
(8)龍的精神
同學們研究的興趣很濃,我們稍微歸納下,同學們可以嘗試從這個幾個角度去深入研究中國的龍文化,最后,希望你們研究有所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1、教材分析
本課是形聲字歸類識字。教材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轉(zhuǎn)盤圖”,“轉(zhuǎn)盤圖”下面是這組形聲字和他們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是一首兒歌和插圖。兒歌編入了新學的大部分字詞,為學生理解字詞提供了語境,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效果。插圖再現(xiàn)了兒歌的內(nèi)容,給人以美的享受,又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兒歌。第三部分是本課安排的生字、新的偏旁部首及供學生描紅的紅色田字格。
2、學習目標3、
1、學習本課,2、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3、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4、樹立學好漢字的信心。
5、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6、學會本課生字,7、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教學重點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情朗讀
5、教學難點
認識生字,掌握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
6、教學準備7、
自制轉(zhuǎn)盤、田字格、小卡片
8、教學時間
。舱n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2、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3、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4、樹立學好漢字的信心。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薄ⅲǔ鍪咀直P)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病⒄J識字盤上的幾個偏旁
。1)你們認識哪幾個偏旁?說說意思。
。2)學習豎心旁,(3)想想這個偏旁與什么有關(guān)。
。、轉(zhuǎn)動字盤
(1)出示:青
(認讀)
它找了許多好朋友,組成了許多新字,你想認識他們嗎?瞧:他們來了。
。ǎ玻┺D(zhuǎn)動字盤,出示組成的生字,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8》。
。ǎ常┏鍪菊n題,齊讀
2、學習生字詞
1、學習“清、晴、睛、情、蜻”
。1)轉(zhuǎn)動字盤,(2)出示
。3)自由讀準字音,(4)說說在讀時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5)理解字義
仔細看這些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左邊的偏旁不同,右邊相同。)
我們可以借助偏旁來理解字的意思,大家討論討論。
。6)揭示形聲字的特點:這6個字都由左右兩部分組成,(7)它們的.讀音和右邊的“青”有關(guān),(8)它們的意思都和左邊的偏旁有關(guān)。因此“青”是聲旁,(9)左偏旁是形旁,/(10)這6個字都是形聲字。
(11)說出這6個字的聲旁、形旁。
。12)認讀生字,(13)鞏固字音。
2、學習“潔、坐、事、眼”
(1)理解字義;小組試用其中的一個字,(2)先組幾個詞,(3)再用其中的一個詞說一句話。
。4)擴詞、說話,(5)相機出示詞語。小組認讀,(6)字音難讀的多讀幾遍。
。7)四人小組展示讀,(8)提醒大家注意容易讀不(9)好的生字詞。(“眼睛”的“睛”、“事情”的“情”都讀輕聲)
讀詞
。10)反復(fù)(11)認讀,(12)加深鞏固
三、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學寫“潔、坐、事、眼”,2、認讀
3、指4、導:
潔、眼: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把邸迸c“很”比較字形
坐:指導筆順,上面的“人”要寫緊湊,“豎”壓在豎中線。
事:指導筆順,上下寫緊湊,“豎鉤”寫在豎中線,第一筆“橫”寫得長一些。
5、教師范寫。
四、作業(yè)
學生完成《習字冊》,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1、復(fù)2、習字詞,3、認讀
4、指5、導看圖,6、學習兒歌
1、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看圖填字的游戲。
。ǔ鍪菊n文插圖)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
學生看圖回答,說話完整。
2、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就寫了內(nèi)容,請同學們自己輕聲讀讀。
。1)出示黑板:天氣(),池水()。ǎ眩笱郏ǎ╋w來飛去捉蚊蟲。
指讀、齊讀
。2)老師發(fā)給四人小組各一套字卡:清、晴、睛、請、情、蜻,組員討論完成:括號里可填什么字,為什么要填這個字?
同(4)學們齊讀句子
。5)指(6)導背誦,(7)加動作可以進行表揚
。8)詞語延伸
出示黑板:
青、清、晴、睛、請、情、蜻
( )坐 ( )蜓 ( )天 ( )香
( )菜 心( ) 眼( ) 邀( )
事( ) 年( ) 山( )水秀 目不轉(zhuǎn)( )
想想橫線上應(yīng)該填上哪幾個字,并說說理由。
齊讀
7、分析字形,8、指9、導朗讀
學寫“清、晴、睛、情”
。1)指(2)導:它們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3)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4)教學“豎心旁”:指(5)導筆順,(6)左右兩點不(7)要寫在一條線上,(8)左邊低右邊高。
學寫“捉”
教師示范,學生描紅。
10、作業(yè)
完成《習字冊》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
本課選自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識字二第二課——我在街上識漢字。
設(shè)計理念:
本課教材由情景圖和詞串兩部分組成。詞串與街道招牌上的內(nèi)容相對應(yīng)。依據(jù)課標要求,根據(jù)教材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設(shè)計中力圖突出以下四點:
1.在生活和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識字。
2.將識字與發(fā)展語言相結(jié)合。
3.讓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jié)合,體現(xiàn)出人文關(guān)懷。
4.掌握識字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興趣與識字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店、司、飯、園、”等九個會認字。
2.指導學生正確、整齊、規(guī)范地書寫“中、電、公”三個生字。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情景,發(fā)揮想象力,在敘述的同時,語言得到訓練。
4.鼓勵學生在同桌、小組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5.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引導并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識字的好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會認字,認真書寫會寫字。
2.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教學準備:
詞卡、卡通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逛街嗎?今天,陳老師帶你們到大街上看一看吧!
1.課件:出示書中情境圖,鼓勵學生識記標牌名稱。
2.教師,導出課題。
剛才,我們在逛街時,認識了不少漢字。這種在街上識字的好方法,就是陳老師送給你們的一把學習漢字的金鑰匙。
(板書課題:2.我在街上識漢字)
二、初讀課文,認讀成誦。
1.同學們,大街上可真熱鬧啊!你還記得,我們都去過哪兒嗎?(課件出示:九個帶拼音的詞語。)
2.同桌之間互相讀,仔細聽一聽他哪里讀得好?你要向他學習,讀得不好的地方,幫他糾正,看看哪桌的同學合作得最出色。
拼音是“鑰匙”,漢字是“鎖”,讀準拼音,點擊課件,鎖會立即打開。
例:
6.朗讀訓練。
(1)教師范讀九個詞語,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
(2)學生練習,有節(jié)奏地美美地朗讀全文。
三、深入感悟,理解詞意。
1.小組交流,理解詞意。
2.匯報效果,提出疑問。
3.課件出示(實景錄像):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銀行”、“公司”兩個詞的意思。
4.練說句子。
(1)課件出示:說話訓練的句式:“我去,!
(2)教師示范用“我去哪里干什么?”的句式,練習說話。
、賹W生練習用“我去商店,”的句式,練習補充句子。
、趯W生練習用“我去,”的句式,說一句完整的'句子。
(2)課件出示:說話訓練的句式:“大街上,有,有,還有”,學生練習說話。
四、組織游戲,鞏固識字。
活動一:找蘋果。
1.課件出示:一棵茂盛的蘋果樹,樹上掛滿了帶有漢字的黃蘋果,教師指名讀蘋果上的漢字,學生讀準字音后,蘋果就隨著美妙的音樂迅速落地,教師接住蘋果,送給學生,得到字卡的學生領(lǐng)讀詞語。
2.辨析兩組形近字“公”和“工”,“園”和“院”。
活動二:小刺猬送禮物。1.教師引導:同學們學習得這么認真,小刺猬也跑來為我們祝賀。這不,它帶著禮物跑來了。你想得到這么好吃的野果嗎?(黑板上出示:一只渾身扎滿野果的刺猬,每個野果上有一個會認字)。
2.指名讀。(誰能讀準字音,再組詞,并領(lǐng)著大家讀一讀,野果就獎給誰。)
五、啟發(fā)想象,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公”字。(出示時,按正確的筆順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地書寫“公”字)。
2.指導書寫“公”字。
(1)擺一擺:學生正確地書空“公”字的筆順。
(2)看一看:學生仔細看教師范寫“公”字。(教師的范寫是為了讓學生看清筆畫在田字格中的正確位置)。
(3)練一練:學生認真書寫“公”字。(教師巡視,指導書寫,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挑選典型性的作業(yè),對于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學生,教師在他的作業(yè)本上加蓋“小小書法家”的印章)。
(4)師生評議,引導欣賞。
六、課外拓展,鞏固識字。
活動一:畫地圖
1.教師引導:陳老師想送每人一件禮物,你們的禮物都藏在一個有趣的故事里呢!認真聽,對照學習卡,把聽到的詞語連起來,可以用直線連起來,也可以用弧線連起來。
故事內(nèi)容:
星期六,天氣晴朗,李明全家開始周末旅行了。他們先來到南門超市,南門超市的人可真多啊!上了汽車,李明全家就直奔人民公園了。在路上,他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途中還經(jīng)過了不少地方,有明明讀書的學校,芳芳的人民銀行,氣派的紅星商店,整潔的縣人民醫(yī)院,還有爸爸上班的單位和明明經(jīng)常買書的華書店呢!終于到了公園,全家人玩得可開心了!可是明明的肚子卻不聽使喚,餓極了!于是全家人到大飯店飽餐了一頓,接著到電影院美美地看了一場電影,才結(jié)束了今天的旅行。(故事內(nèi)容中的黑體字,就是學習卡中的十個詞語)。
2.同學們,連完后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習卡中共有十個詞語,所以用直線連的學生發(fā)現(xiàn),是一顆五角星,用弧線連的學生發(fā)現(xiàn),是一朵鮮花)。
3.學生連好的圖形展示。(其中學習卡中的十個詞,在教學設(shè)計的示意圖中,暫時用十個小圓點來代替),如下圖所示:
4.教師;顒佣旱酱蠼稚献R漢字。
1.課件出示:實景錄像——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標牌,如肯德基,麥當勞等。
2.學生一邊看標牌,一邊大聲地讀己所認識的漢字。
七、方法,鼓勵識字。
1.教師引導學生本課的識字方法。
2.教師鼓勵學生說出更多的識字方法。
3.教師:
同學們,生活本身就是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在今后的學習中,讓我們一起做個有心人,用“識字”這把金鑰匙來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吧!
我讀對聯(lián)識漢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jié)合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說明】
《找春天》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下冊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帶領(lǐng)學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風光的無限美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內(nèi)容分析】
本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識字寫字。
本課教學難點是通過朗讀感悟想象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設(shè)計思路】
課前,帶領(lǐng)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親身體驗自然的變化,在兒童眼前展現(xiàn)了一個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產(chǎn)生渴望找春天 的急切心情。
課上,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激起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課堂上讓學生放手自主讀書,品味詞句,課后擴展知識,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策略】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教具準備:春游錄像;生字詞課件;課文插圖動畫;春天景物道具;畫布。
3.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ǚ配浵瘢瑤ьI(lǐng)學生春游時的活動場面)
1.小朋友,通過剛才播放的'春游活動場面,你能說說在活動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
2.學生自由表達,談?wù)勛约旱氖斋@。
3.過渡:春天來到了,大自然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下面讓我們看看書上的小伙伴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板書: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來。
2.同座合作,互相檢查,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
3.過渡:剛才小朋友自學得很認真,在自學時,你們發(fā)現(xiàn)哪些字最難讀,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大家讀一讀。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小老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
(2)交流識字情況。(說說哪幾個字已經(jīng)認識,不用教了。)
。3)演示識字方法。
師: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組詞。
。4)匯報識字方法。
看實物猜字(躲、符、鵲);
做動作猜字(羞、遮、掩、探、觸);
畫圖認字(嫩)
5.出示詞語。(屏幕打出)
開火車認讀。
6. 默讀課文。要求把生字詞帶到課文中再讀一讀。做到不出聲,讀正確、通順。
三、細讀課文,指導寫字
1.指名讀自然段。一邊讀一邊評。
2.帶著感情朗讀。
3.指導寫字。要讓學生先觀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脫、凍、溪、掩、探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l.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jù)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jié)。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jù)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yīng)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yīng)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lián)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guān)?(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guān);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guān);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guān);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guān))
3.練習。
(1)根據(jù)上面的推測,想想有哪些字屬于這個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孫、孤;“立”:站、端;“見”:觀、覽、覺)再口頭匯報,并說出理由。
(2)翻開字典,找到檢字表中這四個部首的所在頁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寫在書上。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填寫的字,可以補充。
(2)師生共同評議正誤。
(3)比比看誰寫得又對又多。再讀一讀這些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畫出能夠搭配的詞)
2.指導。
(1)分別讀一讀每個括號里的兩個詞。
(2)討論:括號里每一組的兩個詞在意思上有什么聯(lián)系?(意思相近)
(3)明確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詞,也會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詞語相搭配。
3.練習。
(1)兩人一組討論括號里的詞哪一個能和括號后面的詞搭配。
(2)用“——”畫出選出的詞語。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選的詞語。
(2)把選出的詞語和后面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先指名讀,再齊讀)鼓舞斗志,改正錯誤,推廣經(jīng)驗,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廣”、“提高”4個詞,要求學生說出后面分別和它們搭配的詞。
(4)說一說括號里剩下的詞語可以和哪些詞相搭配。(如:鼓勵同學、克服困難、推動生產(chǎn)、增加收入)
二、學習第四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用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2)要求學生做縮句練習。(夏天是個城市)
(3)說一說這個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當)
(4)口頭修改,要求不改變原意。(“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麗的”)
(5)教師歸納修改病句的步驟:一是讀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進行修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第(2)、(3)兩句。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練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其余兩題的答案是:(2)把“和”換成“戴著”,中間用逗號隔開。
(3)“烏云和”改為“烏云密布”,中間用逗號隔開。
4.反饋。
(1)逐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的答案。
(2)舉出兩種錯例,說明不可以改變句子原意。①第2句僅把“和……紅領(lǐng)巾”去掉。②第3句僅去掉“烏云和”。
(3)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5)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5.課堂作業(yè):將修改后的通順句子抄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可由教師講解。
萬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門庭若市:形容宮門里,朝廷上,進諫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樣,非常熱鬧。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熱鬧紛雜。
比肩繼踵:肩膀挨著肩膀,腳碰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項背相望:形容人多擁擠,連續(xù)不斷。
濟濟一堂:形容許許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小學四年級語文《練習三》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lǐng)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與“我”相伴。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首詩。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要糾正學生易讀錯的字音,如“竹”(zhú)、“篁”(huáng)、“嘯”(xiāo)。
(2)指名讀。
(3)在充分朗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圖意,②補畫第2幅圖,③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出來。
2.指導。
(1)指導看圖,思考:這幾幅圖中共有幾個人?他們是什么人?分別給他們?nèi)∶?小剛、小紅、小明)
(2)組織討論:三幅圖(1、3、4)分別畫的是什么內(nèi)容?(①小剛拿著照相機在走路,后面的事情吸引了他,使他轉(zhuǎn)過頭去;③小剛用相機拍下了剛才的情景;④小剛把洗好的照片拿給小紅和小明看,他們?nèi)硕既滩蛔⌒α似饋?
(3)繼續(xù)討論:第2幅圖的內(nèi)容和什么有關(guān)?(小剛拍下的照片)
(4)這是一張怎樣的照片呢?(題目:《一張令人發(fā)笑的照片》)
(5)分組討論:小剛拍下了什么照片,他們?yōu)槭裁葱Φ们把龊蠛希?/p>
3.練習。
(1)每個小組派代表站起來匯報他們的想像。
(2)對發(fā)言的同學匯報的不足之處,給予補充并發(fā)表白己的意見。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評點,提醒學生想像的內(nèi)容不僅要合理,而且要健康。
(2)讓學生自己準備,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指名講,教師及時給予提醒和幫助。
(4)和同桌互相說說這件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 學
目 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gòu)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知識點梳 理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guān)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chǎn)、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理清課文的順序: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第2課時
一、復(fù)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閱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讀。(2)說說從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3、想象:找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并運用。
六、板書設(shè)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 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棄木雕
贈送木雕
課 后
反 思
課文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的大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許多同學都喜歡背誦古詩,誰來背一首給大家聽?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菊花。
。ò鍟航溪毑綄せǘ鸥Γ
2.解題。
江畔:江邊
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二)看圖、讀詩
1.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圖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圖意嗎?
2.讀詩。
、僮杂勺x ②指名讀,糾正字音。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僖贿呑x詩,一邊看圖理解詩的意思。
、谥攸c理解花滿蹊、留連、恰恰。
、鄄欢牡胤胶蛣e人交流一下。
2.學生自學、交流。
(四)理解詩意
1.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說出詩的大概意思即可,給以適當鼓勵、評價)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留戀不舍,時時戲耍飛舞,可愛的黃鶯在花間不斷地歡唱。
3.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怎樣的感受?
。ㄟ@首詩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給人一種清新優(yōu)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1.帶著對春景的喜愛之情來朗誦這首詩。
2.背誦這首詩。
(六)擴展
1.自學、討論杜甫的另一詩《絕句》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2.交流(如果喜歡,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七)總結(jié)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教學步驟:
(一)復(fù)習
1.齊背《江畔獨步尋花》。
2.分層次讓單個學生背誦。
(二)談話導入第二首詩《菊花》
唐代有一位詩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賞菊花的時候,有感而發(fā),以《菊花》為題,寫了一首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ò鍟壕栈ㄔ。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倮斫馇飬、繞舍、似陶家、籬、更等詞義。
②朗讀古詩,理解詩意。
③不懂的地方和同學討論、交流。
2.學生自學。
(四)理解古詩
1.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明確:一叢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屋舍好像是陶淵明的家,我沿著籬笆,欣賞菊花不覺太陽已漸漸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歡愛菊花,而是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花了。
3.這首詩前兩行描寫了什么?后兩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明確:前兩句著重描寫了詩人欣賞菊花的情景,后兩行是作者的感觸,菊花開過后就再也沒有花了,作者對菊花作了熱情的贊賞。
(五)有感情地朗誦《菊發(fā)》并背誦
帶著對菊花贊賞的感情朗誦。
。┌褍墒自娊Y(jié)合起來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七)總結(jié)
(八)課堂練習
1.理解詞語。
江畔: 蹊: 留連: 恰。 秋叢:
2.理解詩句的意思: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3.默寫兩首古詩。
(九)板書設(shè)計
5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菊花
杜甫 元稹
黃四娘家/花/滿蹊,秋叢繞舍/似/陶家,
千朵萬朵/壓/技低。遍繞籬邊/日/漸斜。
留連戲蝶/時時/舞,不是花中/偏/愛菊,
自在嬌鶯/恰恰/啼。此花開盡/更/無花。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指導學習兩 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聽說過司馬光的故事嗎?司馬光小時候很聰明,有一次司馬光和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注意讀準司、光。
二、整體感知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字。
自由練習讀,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學生質(zhì)疑。
初識生字。
三、再讀課文。自由練讀,比一比哪些同學能把課文通順,讀流利。
指名讀,評議中多功能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再評不足。
全班齊讀。
四、認記生字抽生字卡開火車認讀。
交流。
五、學習第1自然段。出示多媒體課件:小朋友掉進水缸前的'情景。
觀察畫面,想一想:花園里除了幾個小朋友在玩,還有些什么?
課文是怎么寫的呢?畫的旁邊出示名子: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自由讀讀這一句,試試能不能背下來。
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學生評讀。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麻雀》教案02-06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小學語文教案11-11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語文小學教案范文04-11
【薦】小學語文教案07-02
小學語文教案【精】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