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新筆畫“豎折折鉤”。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4.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
教學重點:練習朗讀、認字和理解句子時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朗讀,背誦課文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影子》這篇課文,請大家再認真讀一讀課文,待會咱們看看哪位同學背誦的最熟練。
學生朗讀課文,指名背誦。
二、指導生字
1.師:文中的'生字朋友大家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
出示生字。
學生個人讀、領讀、齊讀。
2.提出“前”、“后”、“左”、“右”4個表示方位的詞語,讓學生再認讀并做小游戲。
(1)學生指出自己座位“前”、“后”、“左”、“右”4個方向坐著誰,或有什么物品。
(2)把本課的生字卡片打亂貼在黑板上擺出前、后、左、右的陣形,讓學生自由讀出一個生字,并認讀這個字的前、后、左、右分別是什么字。
3.教學生字
板書設計:
好朋友 陪
5.影子
小黑狗 跟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以“春意”為核心,引導學生讀懂文中陶醉于春意和感受不到春意的兩類人的特點,了解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及以點帶面的方式揭示出的特定環(huán)境下特定人群的形象特征;以學定教,以問帶疑,還原情境,引導學生讀懂特定時代特定環(huán)境下作者選定這些人物和場景來表現(xiàn)的用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從學生預習時對蕭紅的了解情況引入,消除學生對教師、文本的陌生感,創(chuàng)設情境。再以霍建起導演的電影《蕭紅》公映,這位遠離人們七十年的作家又進入了公眾的視野并引起熱議這一話題,拉近學生與作家的距離。
2.教師范讀全文,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學生帶進文章的情境。讓學生在聽朗讀時進一步熟悉課文,同時結(jié)合預習和聽讀感受提煉概括文意。
問:文章圍繞“春意掛上了樹梢”,寫了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哪些人的不同活動?
學生概括,其他學生補充完善,教師提示和鼓勵。(描寫了三月哈爾濱不同人物的生活場景,揭示了20世紀30年代日偽時期東北地區(qū)中下層人民悲苦凄涼的生活現(xiàn)狀。)
二、問題梳理
概述預習時學生所提問題,投影展示學生問題較為集中的幾類:
1.題為“春意”,為什么文中卻多次描寫命運悲苦的人?如何理解“春意”?溫暖的題目,為什么讀來卻有苦澀凄涼的情感?
2.為何寫不同類型的人的活動?為什么反復寫到中國人與外國人?如何理解汪林這一人物形象及寫她的作用?
3.作者蕭紅寫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態(tài)度;
4.第8段的理解;“三月”句兩次出現(xiàn)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文題及開頭給人暖意,寫了怎樣的“暖”?
學生關于文題的問題:文題為“春意”,但文章讀來苦澀,入眼卻又感覺暖意。如何表現(xiàn)的?
(1)三月的哈爾濱有怎樣的暖意?
、倥L如輕紗一般浮動在街道上,院子里;②躥著芽;③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進去。
學生品讀,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品讀:“輕紗”,比喻,通感,化抽象為形象,傳神地寫出了春風吹拂的輕柔愜意;“躥”,用詞精妙,富于動感,形象地寫出了新綠的生長速度和蓬勃的生命力;“陷”,寫出了春風吹拂時人身心沉醉愜意之感。
(2)人們感覺到暖意了沒有?
有所體現(xiàn):脫去冬裝;逛街;曬太陽;
“陷進去”:令人沉醉,如夢如謎,有生命力——春在歌唱……
2.題為“春意”,為什么卻寫了不少人的活動?又為什么多次描寫命運悲苦的人?
(1)怎么寫人的活動的?(從白天到黑夜切換場景寫哈爾濱人的活動。)
(2)具體寫了什么活動?(兩類人完全不同的生活。)
描繪處于“冬”“春”季節(jié)、兩重世界的人們——哀哭的弱勢群體、歡快的'外國人,這樣概括是否恰當?
幸福者(汪林們、外國人),沉醉在春意里,四季快樂;不幸者,被遺忘遺棄在寒冬里,四季哀哭。
(3)題為“春意”,為何寫人的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透過文本看寫法:通過人的活動和感受,從側(cè)面來具體表現(xiàn)春意,突出對比,鮮明表現(xiàn)了底層人民的辛酸痛苦,揭示世道不公,突出主旨。
A.寫人對春意的感受。一半人感受并享受春意,另一半人被遺忘在寒冬里。
B.自然春意悄然而至,人間卻冰火兩重天。
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春意為什么只是“掛上樹梢”?(對比:春意飄浮在樹梢,底層的人們無法感受到;春意只是自然的春意,人間沒有真正的春意。)
3.對汪林這一形象,學生較感興趣,恰可作為一個拓展課堂深度的契機,促進課堂智慧的生成。
(1)三遇汪林:
、僖泊餍⊙孛;轉(zhuǎn)過“商市街”;②吸著煙卷;又換了淡綠色的衣服;腋下夾著一封信,大概又是情書(煙卷,細節(jié)描寫);③混在鬈發(fā)的人之間,也用俄國話和他們笑了一陣,在快樂的人群里。
學生概括,其他學生補充:汪林是個衣食無憂、生活閑逸無聊、享受快樂的小姐;平時與洋人相融,生活方式受洋人影響。
(2)為什么要寫汪林這個人物?注意上面幾個句子中的“也”“又”“也”等詞語。
汪林代表了這樣一類人:雖沒有做什么壞事,但是對于亡國之痛,他們麻木不仁;對于身邊的哀哭疾苦,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種淡漠和冷酷,加重了冰城的寒意,作者在客觀描述中隱含批判諷刺(或否定)。
4.中國人與外國人。
為什么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混在這些鬈發(fā)人中間,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討論,把握時代背景。
上世紀三十年代偽滿時期的哈爾濱是一個畸形繁榮的城市,是一個病態(tài)的滿目瘡痍的社會。
它快樂,瘋狂,充滿異邦的音樂,滿街都是鬈發(fā)的外國人;
它寂寞,哀哭,完全在風雪里,墻根轉(zhuǎn)角都發(fā)現(xiàn)著不幸者。
繁華的商市街、中央大街,是少數(shù)富人們和外國人的天堂,卻是底層不幸者的地獄。(同樣運用對比)
5.為什么題目溫暖而詩意,讀來卻頗多苦澀凄涼?朗讀,比較異同:
(1)“三月花還沒有開,人們嗅不到花香!薄叭,花還沒有,人們嗅不到花香!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兩句的同中之異。自然界有冬春變化,春意已至,人間有冷暖不公,春意何在!第二句多一個停頓,也就多了一份苦澀與沉重,作家筆端流露出一種悲憫與反思。
(2)抓住最能體現(xiàn)出春意的“樹芽”“小題大做”,引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深入研讀文本,品味作家“以暖寫冷”的手法。
6.關注散文背后的那個“我”。
討論:“我”可視為線索人物,全文通過“我”的見聞感受串起白天黑夜不同的場景和人物活動。注意“我”的見聞感受發(fā)生的變化——由“醉人的春意”到人間的殘忍、苦澀、沉重、悲涼。
由第8段入手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世界上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著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趕早把他們消滅掉,免得在春天他們會唱這樣難聽的歌!
師生討論,明確:憤激之辭,看似冷酷無情,實質(zhì)上飽含對不幸者深切的同情,有憤世嫉俗的味道,隱含對造成這種不公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不平。
溫故知新:魯迅《祝!分蓄愃频膬(nèi)容。
知人論世:關于“我”——蕭紅背叛家庭拋棄富貴,懷著理想之夢來到哈爾濱;歷經(jīng)苦難與蕭軍結(jié)合,租住在商市街25號半地下的偏棚;其文集《商市街》就寫當時貧窮、饑餓、動蕩的時局和他們的生活。
哈爾濱以滿目瘡痍的冷酷現(xiàn)實粉碎了春之夢,蕭紅在《商市街》里曾說,“只要滿洲國存在一天,我們是不能來這塊土地的”……
7.結(jié)尾的藝術
變化結(jié)尾內(nèi)容,朗讀,比較表達異同:(1)去掉“快樂的人們,不問四季總是快樂”;(2)去掉“哀哭的人們,不問四季也總是哀哭”;(3)變化“快樂”和“哀哭”的順序。
師生討論,總結(jié):題目以“春意”起,結(jié)尾以“哀哭”終。題暖文冷,當春意掛滿了樹梢,那些沉淪在寒冬里掙扎哀哭的不幸者更讓作者深受觸動,字里行間都流露出現(xiàn)實社會的苦澀和沉重、冷酷和悲涼。
作者用以暖寫冷、以樂寫悲的手法來表達對這個畸形繁榮的城市的悲憤不平,表達對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不幸者的同情和悲憫。先揚后抑,反向立意,題目與主旨矛盾,匠心獨運地收到一種反諷效果。
四、課后作業(yè)
(1)推薦閱讀:關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呼蘭河傳》;
(2)鑒賞寫作:請另擇一段突出運用對比手法的文學作品內(nèi)容作賞析。(例:唐詩《燕歌行》“戰(zhàn)士”與“漢將”;《紅樓夢》“焚稿”與“良緣”;江蘇民歌《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劉半農(nóng)《相隔一層紙》“屋里”與“屋外”……)
【教后反思】
一堂語文課不能解答所有問題,課后我就這節(jié)課進行了反思。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促進提升學生的發(fā)問能力。學生在接觸一個陌生文本時所產(chǎn)生的閱讀體悟可能是令教師驚異的。指導預習的時候教師既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閱讀潛能,又要能夠挖掘他們的這種潛能。激發(fā)學生的發(fā)問能力,提升學生的發(fā)問水平,應該是教師重要的“教”的能力。
二、“以學定教”,不等同于“以學代教”。帶著思考去閱讀,學生所提的問題深廣度各不相同,解決問題則需要教師的組織和指導,而不能未經(jīng)思考和整理原樣呈現(xiàn),散亂無章。教師要注意對價值含量高的問題積極引導,枝節(jié)的問題、含金量較低的問題,可以簡化、淡化處理,也可存疑作課后討論,延伸思考。
三、對課堂“意外”的點化能力。課堂生成的問題,總有不在預設之中的,出現(xiàn)意外的情形,無論好壞,教師要有“點化”之功,要及時捕捉、點評,促使它釋放最大的光亮,也許就光照課堂;有的問題貌似沒有什么價值,卻可能會成為一個契機,教師的轉(zhuǎn)化能力就很重要;如出現(xiàn)不和諧音符,也須體現(xiàn)教學機智,巧妙化解。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恰當?shù)剡M行詞語搭配。
3、能針對“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的想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4、默讀課文。能說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5、了解翠鳥美麗的外形和它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產(chǎn)生喜愛鳥類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翠鳥美麗的外形和它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產(chǎn)生喜愛鳥類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重點理解第2自然段,體會翠鳥的行動十分敏捷。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利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默讀課文。能說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自然段的教學,體會“總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能說出第1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自然段的教學,體會“總分”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個外表非常漂亮的鳥,它動作敏捷,身影靈巧,大家想走進它的世界嗎?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字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翠鳥的哪些方面[Y1]?
5、匯報:
1)介紹了翠鳥美麗的外形;
2)它的動作十分敏捷;
3)喜歡生活的地方。
6、那么你找一找課文是怎樣描寫翠鳥的外形的?然后給大家讀一讀。
7、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那么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誰愿意說一說[Y2]。
8、如果讓你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寫它的外形,你最想突出它的什么特點?又用什么來體現(xiàn)它特點呢[Y3]?
。ǘ⿲W習生字。
1、指名讀一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1)讀一讀,指名讀。
2)重點指點讀音:腹剎
3)重點指點字形:腹 蹬 淺 疾 脫 隱
2、指名再讀,讀正確。
3、把字詞帶到課文中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
。ㄈ┞爩懕菊n生字。加強生字的掌握。
。ㄋ模┚毩暲首x課文。多種形式讀:小組讀,評出好的讀,自選段落讀……
三、作業(yè):
1、必做: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抄寫本課的生字。
2、選作: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的外形,注意寫作的層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恰當?shù)剡M行詞語搭配。
2、能針對“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的想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3、了解翠鳥美麗的外形和它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產(chǎn)生喜愛鳥類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翠鳥美麗的外形和它行動十分敏捷的特點,產(chǎn)生喜愛鳥類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語言訓練,能針對“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的.想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讓我繼續(xù)了解翠鳥這個可愛而漂亮的小動物,看看它還有哪些特別之處。
二、新授:
1、自由讀課文,讀出自己的語氣。
2、指名讀,互相評議。
3、默讀課文,你從哪兒看出翠鳥不僅漂亮,而且是捕魚高手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相關詞語。
4、匯報交流。
5、教師指導體會:剎那間,它叼起一條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那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Y4]。
6、那么帶著你的體會,在讀一讀。
7、“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呢[Y5]?
三、完成課后習題。(詞語搭配)
1、自由發(fā)言,交流。
2、獨立完成,集思廣益。
四、課堂小結(jié):作者觀察的多仔細啊,他把翠鳥的外形和動作寫的非常的準確,希望大家能夠?qū)W習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
五、作業(yè):語文一日一練。
板書:14、翠鳥
漂亮小巧玲瓏行動敏捷
[Y1]默讀后,和小組同學討論。
[Y2]培養(yǎng)學生概括,語言組織的能力。
[Y3]結(jié)合身邊的小動物,說一說,體會課文中“總分”的寫法。
[Y4]使學生充分體會翠鳥動作的敏捷。
[Y5]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感受,發(fā)展學生的語言。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億”“旗”“潔”4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同學們還記得剛過去的十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日嗎?(國慶節(jié))
2、是呀!十月一日國慶節(jié)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在愉快的假期中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呢!
3、出示課題:歡慶
過渡語: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歡慶》
。1)出示“慶”:哪位同學能讀準這個字?
(2)細心的小朋友們,這位同學讀的時候注意了什么讀音?
。3)請你跟老師讀:
qìng——慶
。4)開火車讀
。5)同學們讀得真好。整齊地把課題開心地讀一讀(9、歡慶)
二、初讀識字
1、教師示范讀
過渡語: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回味一下國慶假期中的歡樂。想想,你仿佛從課文中看到了人們怎樣的.歡樂場面?
2、學生自由讀文,拼讀生字
過渡語:同學們說得真好。生字寶寶們都爭著想認識你們這些聰明的孩子呢!我們快來和他們交朋友吧!
請大家自己把課文讀一讀,將黑板上的生字多拼讀幾次,把字音讀準。
3、小老師帶讀生字
4、匯報生字學習情況:在這些生字里,你發(fā)現(xiàn)哪些音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5、齊讀詞語(去拼音)
6、同學們學習生字真快。請同位輪流讀課文,相互檢查能不能讀準生字的讀音。數(shù)一數(shù)詩歌一共有多少行?
7、每人一行,(指名)開火車讀,其余同學檢測讀音。
8、齊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整體感知:整齊拼讀生字。
過渡:同學們掌握生字真快。相信“我會寫”的內(nèi)容一定難不到你們。
2、指導書寫
(1)億:右邊是“乙”
。2)潔:有什么好方法記?(加偏旁、換偏旁)右上寫“士”
。3)旗:不漏撇橫頭。
3、評講書寫。
4、繼續(xù)完成寫字練習。
四、組詞練習
過渡語:我們知道,一個生字能于很多其它的字交上詞語朋友;一起來看“讀讀寫寫”這一部分,為這些生字找更多朋友吧!
1、讀字詞。
2、口頭說
3、寫書上
五、小結(jié)教學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zhàn)勝巴依的故事,知道阿凡提是個智慧過人、熱心助人的人。學習課文的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有關的詞語。朗讀課文,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來理解課文中的有關句子。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出示阿凡提的.頭像圖,問:這是誰?你們有沒有聽過有關于他的故事?今天老師就要講一個有關于阿凡提的故事——付飯錢。板書:飯錢
二、整體感知聽教師范讀
1.思考:(1)故事中寫到哪些人物?(2)故事寫了阿凡提的一件什么事?
2.交流,《付飯錢》這個故事就在我們的課本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2課《付飯錢》,(板書:12.付飯錢)齊讀。
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難的字要多讀兩遍,讀通全文。讀完后標上自然段號。
三、閱讀理解
1.分組讀1——4小節(jié),填空:窮人()阿凡提幫助,阿凡提()地答應了。
2.交流:“懇求”、“爽快”是什么意思?1——4節(jié)中還有哪個詞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應。)
3.指出“懇求”和“爽快”的口氣。
4.那么窮人遇到了什么事?(板書:討飯錢聞)。他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著急、委屈)
5.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1——4小節(jié)。
6.從這節(jié)中可以看出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熱心助人,板書。)那么阿凡提又是怎么幫助窮人付飯錢的?同桌分節(jié)讀5——9小節(jié)后回答課文的5——9小節(jié)我們將采用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小組學習方式來學習。
。1)復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為哪幾步?(提問——找句子——說句意。)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句子: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興地交談著。說句子,問:巴依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交談著什么?為什么顯得那么高興?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指卡子的話。
。3)課文中哪一節(jié)是寫阿凡提具體付飯錢的過程的?請讀一讀。
。4)圈出表示阿凡提的動作的詞語。
。5)想想怎么做動作,請表演一下這一小節(jié)。交流:出示第七節(jié),關于這句,我們也要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提問聯(lián)系上下文找到有關的句子。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阿凡提聰明過人,板書;他用巴依對付窮人的辦法來對付巴依,幫助了窮人。)
3.阿凡提拉著窮人大搖大擺地走后,巴依會怎么想?請大家說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四、
板書設計12付飯錢阿凡提熱心助人聰明過人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體會課文各部分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參與預習。
1、導語: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北部的蘆花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英雄。他被迫給敵人帶路,卻把鬼子帶進了我們設計的地雷陣,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們一起站崗放哨,送雞毛信,配合八路軍與鬼子周旋……你們知道這位年僅十二歲的小英雄是誰嗎?
2、放錄音。配樂詩《小英雄啊,雨來!》
思考: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還了解小英雄雨來的其它事跡嗎?、
出示圖片:小雨來與鬼子斗爭的片斷。
3、教師小結(jié):通過以上的朗誦以及觀看圖片,我們仿佛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特定的情境中,我們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戰(zhàn)爭之火。
4、出示課題:
。1)理解課題:
小——指的是雨來的年齡小,是一個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來的特點。
雨來——課文中的主人公。
課題表現(xiàn)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導到學生質(zhì)疑:看到課題后,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稱雨來是小英雄?)(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來是一位小英雄?)
5、學生預習課文
。1)出示預習提綱
思考題:
A.文章通過哪件事表現(xiàn)雨來機智勇敢的優(yōu)秀品質(zhì)?(掩護李大叔、和鬼子斗爭)
B.文章的其它部分與表現(xiàn)雨來是一個小英雄有什么關系?(圍繞各部分重點問題討論,教師加以點撥。)
第一段:蘆花村的自然環(huán)境怎么美?通過一件什么事說明雨來勇敢機智靈活,游泳本領高?
第二段:從哪看出雨來上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在書中用“_______”劃下來。
第五段:蘆花村的鄉(xiāng)親對雨來不怕犧牲的精神表示怎樣的贊嘆?
第六段:雨來怎樣機智脫險?
。2)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分為若干的學習小組),注意養(yǎng)成邊讀、邊想、邊標畫的方法。
二、匯報預習,交流解疑。
詢問學生在預習中的不解之處。
匯報預習的情況。
分角色朗讀,參與評價。
(1)確定重點段:哪段最能表現(xiàn)小雨來是一位小英雄,哪段就是重點段。
。ǖ谒亩螌懙氖怯陙砼c鬼子展開英勇斗爭,決不說出李大叔的藏身之處)
。2)分組討論:作者是根據(jù)哪些情節(jié)和詞語表現(xiàn)雨來是一個小英雄的?把有關的詞語標畫出來。(敵人的手段是哄、騙、恐嚇、毒打,甚至用死來威脅。而雨來始終說:“沒看見”)
。3)試著讀一讀,在組內(nèi)分角色讀一讀。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讀課文或者表演。
A.自愿讀或者表演
B.大家評議。
三 、作業(yè)
1、讀書,體會小雨來的品質(zhì)。
2、體會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練習給課文加上小標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回憶舊知。
1、指名說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2、說說小英雄雨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指名朗讀課文的第四段。
二、回顧全文,深入探究。
1、從重點內(nèi)容入手,理清段間聯(lián)系。
。1)鬼子抓住雨來為什么要槍斃他?
。2)雨來在鬼子面前為什么表現(xiàn)得如此堅強?
。3)雨來又是怎樣從鬼子手中逃脫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4)你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同學討論。
劃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課文中的位置。重點理解課文中兩次提到這句話有什么重要的意思?從而體會雨來的優(yōu)秀品質(zhì)。
(課文中第一次出現(xiàn)在第二段中。雨來在夜校學習時,女老師指著黑板上的字念著:“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說明雨來在夜校不僅學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這種愛國主義的思想,在他頭腦里扎下了根,這是雨來與敵人斗爭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礎。課文中第二次出現(xiàn)在第四段中。敵人的威脅、利誘,軟硬兼施,都不能使雨來屈服!拔覀兪侵袊,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鼓舞鞭策著他,使他經(jīng)受住敵人的毒打。在嚴峻的斗爭面前,雨來重溫這句話,倍感親切!拔覀兪侵袊,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經(jīng)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
3、歸納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煉成為小標題。
。1)歸納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來家鄉(xiāng)的景色優(yōu)美,他游泳的本領高強。
第二部分:雨來上夜校讀書,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部分: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來與鬼子展開英勇斗爭,始終不說出李大叔的藏身之處。
第五部分:鄉(xiāng)親們以為雨來犧牲了,都很難過。
第六部分:雨來沒有死。
。2)提問思考:怎樣編寫小標題呢?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詞語?梢杂脮系恼Z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話編寫。
。3)提煉課文的小標題:
第一部分:望著媽媽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愛自己的祖國(或讀書)
第三部分:掩護李大叔(或掩護)
第四部分:與鬼子斗爭(或斗爭)
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或槍聲)
第六部分:雨來沒有死(或脫險)
4、討論段間的聯(lián)系。
描寫還鄉(xiāng)河景色美,點明雨來的家鄉(xiāng)美,并為后來雨來脫險打下伏筆;雨來在夜校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是雨來臨危不懼,英勇斗爭的思想基礎;鬼子陰險狡詐,能反映出雨來堅強不屈;眾鄉(xiāng)親對雨來的評價,點明雨來是一個好孩子;雨來脫險沒有死,不僅與文章開頭互相照應,也是小雨來優(yōu)秀品質(zhì)的體現(xiàn)。
5.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
文章開始寫“晉察冀邊區(qū)的北部有一條還鄉(xiāng)河,河里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十二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边@一段描寫,既寫出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也為我們勾勒出蘆花村的美麗景色,點明雨來的家鄉(xiāng)美,并為后來雨來的脫險打下伏筆。雨來勇敢地與敵人斗爭,除了在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外,還由于雨來對美麗家鄉(xiāng)的熱愛,這樣美麗的家鄉(xiāng),豈容敵人侵害!
第五部分寫“太陽已經(jīng)落下去。藍色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xiāng)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边@里寫出不僅白天的蘆花村景色優(yōu)美,太陽落下去以后,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活著勤勞善良的村民們。人杰地靈,人們多么希望雨來這個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間啊!第六部分寫“還鄉(xiāng)河靜靜的,河水打著漩渦嘩嘩地向下流去。蟲子在草窩里叫著。”這一段看似寫景,實際在寫人們的心情。人們多么盼望雨來會突然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B那河水都在靜靜地等待著,草窩里的蟲子都在呼喊著雨來。
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寫,都表達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來,成功的景物描寫,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中心。
三、作業(yè)
1、摘抄課文中景物描寫的詞句。
2、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
附:板書設計:
望著媽媽笑(游泳)
愛自己的祖國(讀書)
掩護李大叔(掩護)
與鬼子斗爭(斗爭)
有志不在年高(槍聲)
雨來沒有死(脫險)
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疏理小說情節(jié),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對比描寫和出人意料的結(jié)尾;
2、 分析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美與丑;
3、聯(lián)系生活談體會,感悟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引導樹立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 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美與丑;
2、體會小說精巧的構思,理解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 溫故入新 導入新課
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小說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孔乙已的自命清高、迂腐不勘折射出了封建文化教育對人性的扭曲;胡屠戶的前倨后恭、驕橫奉承折射出了封建社會世態(tài)的炎涼;奧楚蔑洛夫的欺上瞞下、趨炎附勢折射出了沙俄社會的黑暗。小說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xiàn)實生活。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智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說《窗》,透過人物形象來感悟人性的美與丑、善與惡。
二、導學引領 感知文本
導學提綱:
1、請你參照下面情節(jié)示意圖,簡述故事內(nèi)容。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試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3、舉例說明本文塑造人物形象運用的描寫方法。
4、指出本文采用了什么寫作方法。
三、匯報展示 互動釋疑
內(nèi)容提煉:
1、文章里是怎么描述窗外美景的?
備注:
u 清澈的湖水
u 漫游的鴨鵝
u 玩耍的孩子
u 散步的情侶
u 盛開的鮮花
u 整齊的商店
u 隱約的市區(qū)
u 精彩的球賽
u 美麗的姑娘
2、你能用幾個詞語來形容這番景象嗎?
備注:五彩斑斕、爭相斗妍、生動活潑、生機勃勃等等。
3、遠窗者聽了近窗者娓娓動聽的敘述是怎樣一種感受?
備注:“躺著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一切。這個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薄胺路鹩H眼看到了窗外所發(fā)生的一切!
4、為什么那一時刻的每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
備注:生命是寶貴的,又是短暫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這個世界多留下美好的記憶。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任何人都強烈渴望自己的生命能長久、平安。窗邊的病人所描述的景色是那么的有生命力、有生氣,對于一個渴望生命、渴望活著的人而言,簡直是太誘人了。
5、誘人的景象,賦予他動人的渴望;動人的渴望,又令他萌生了可怕的想法。什么想法?
備注:“為什么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么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
6、一開始,他還為自己會有這種想法而感到慚愧,也竭力不再這么想。但是他愈加克制,這種想法就反而越強烈,“為什么不該是我呢”。
備注:由對事發(fā)展到對人。 對窗邊病人的妒忌,引發(fā)了他內(nèi)心的私欲或自私心理。
7、他的這種私欲影響到他什么樣的行為呢?
備注:他見死不救---- 一天晚上,他的同伴突然開始“大聲咳嗽,呼吸急促,時斷時續(xù),液體已經(jīng)充塞了他的肺腔”!巴纯嗟目人月暣蚱屏撕谝沟某领o。一聲又一聲……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聲也停止了”。
8、你怎么知道他是見死不救,文章里能不能找出最能體現(xiàn)這點的句子或詞語?
備注:同伴半夜醒來,呼吸急促,兩手摸索著救命時用的電鈴按鈕!八绽犞p眼盯著天花板”、“紋絲不動”、置曾為他帶來”享受”的同伴的性命于不顧,嫉妒心惡性發(fā)作,私欲膨脹,靈魂丑惡,冷酷無情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9、身邊的生命消逝了,不靠窗的病人立刻提出是否能讓他挪到窗口的那張床上去。當他如愿以償?shù)乜吭诖斑厱r,小說的結(jié)局竟是如此地出人意料。
備注:“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結(jié)尾
形象透視:
靠窗的病人: 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熱愛生命、樂觀向上
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強、見死不救, 冷酷無情、卑劣可恥
描寫方法:
作者通過心理、動作的`描寫,將兩位病人作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讀者清楚地看到他們的心靈一美一丑,一善一惡,在對比中“揚善貶惡的道德力量”表現(xiàn)更為突出
揭示主題:
1、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為什么結(jié)局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同樣的窗口,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麗的風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一堵墻?
備注:靠窗的那位病人無私高尚博愛,他的心靈之窗是打開的,他的心中有最美的風景。冷漠的心中是不會有春天的,也看不到春天。他的心靈之窗是緊緊關閉著的,就象堵著一堵墻,所以他無法看到那美麗的圖景,只能看到那光禿禿的一堵墻。
2、為什么死去的病友要編出如此謊言呢?借此,我們來評價一下這兩位病人吧!
備注:第一個病人他渴望生命,對生活有著滿腔的熱情,所以他幻想出了這五彩斑斕生動活潑的景象,激勵自己跟病魔作頑強的斗爭,他是堅強的樂觀的。同時,在他的心中,病友的生命同樣重要,他要盡自己所能激發(fā)病友的生之欲望,點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所以他是善良的、無私的、高尚的。第二位病人也熱愛生命,他也有善良的本性,但是私欲的膨脹使他變得冷酷無情,嫉妒的陰影蒙蔽了他善良的人性本色,自私扭曲了他對生命的詮釋。在同伴面前,他顯得是多么渺小不堪。
四、拓展延伸 情感滲透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擁有了什么收獲?
---在生活中做人不可自私自利,不可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在生活中不應有嫉妒之心和貪婪之 心。
---給自己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學會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
---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愛自己,更愛他人
結(jié)束:學生齊讀《多一些寬容》的“四互”。 一扇小小的窗戶,揭示了人性的美與丑。讓我們懂得了只有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才能澆灌出絢麗多彩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充滿生機、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一個人心中沒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讓我們在平坦的學習與生活中,用至仁、至善、至美的心靈,去尋找我們班美麗的風景,那么我相信我們班的師生就會相處的更加和諧!學習的更加愉快!生活更加美好!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認知:學會本課5個生字,積累“大搖大擺、容光煥發(fā)、悠閑自得”等詞語。
操作:1、能根據(jù)預習要求,讀懂課文內(nèi)容。
2、分角色朗讀,讀出每個人物的不同語氣。
3、學會用“但是”說一句句子。
情感:體會小貝當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創(chuàng)新:模仿文中人物的口吻分角色朗讀課文片斷
教學重點:
讀出每個人物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體會貝當渴望長大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大家平時看到家里誰常常刮臉?你們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文槅幔浚ń涣鳎?/p>
2.師:原來刮了臉以后臉看上去更光潔,干凈,要比先前精神多了,可以說是容光煥發(fā)。(出示:容光煥發(fā))
3.學習生字:煥。
1)出示生字:煥請小老師領讀。
2)指名讀。
3)齊讀。
4)交流記法。
5)在哪些情況下人們還會容光煥發(fā)呢?(用“容光煥發(fā)”說一句話)
4.師:一般只有大人才會去刮臉,可今天有這么一位二年級的小朋友他也想刮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ǔ鍪菊n題:4.刮臉)
師:指名讀題,齊讀課題。
二、默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錄音,聽清楚這個小朋友是誰,他在哪兒,想干什么,后來怎么樣?
2.打開課文,邊默讀課文邊思考:小貝當為什么要求理發(fā)師給自己刮臉?(交流)
3.默讀課文1—5小節(jié),想想小貝當?shù)嚼戆l(fā)店到底去干什么?(剃頭)
4.學習“剃”
1)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
2)交流記法。
5.師:小貝當剃了頭以后還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理發(fā)師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讀課文6—10小節(jié)。(交流)
出示:那位理發(fā)師正悠閑自得地看著報紙,店里其他客人都一個接一個走了,只剩下小貝當一個人,傻乎乎地躺在椅子上。(點擊“閑”)
6.學習“閑”
1)小組讀,開雙軌火車讀,齊讀。
2)區(qū)別“閑”、“閃”、“闖”。
7.指名讀第8小節(jié),齊讀第8小節(jié)。
三、細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1.師:讀了課文,你覺得小貝當是個怎么的人?(生交流)
2.課文抓住小貝當?shù)谋憩F(xiàn)來寫的。(板書:語言、神態(tài)、動作)
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小貝當?shù)恼Z言、神態(tài)、動作的。
1)默讀課文找一找描寫小貝當?shù)恼Z言、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用“﹏﹏”劃出。
2)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這些句子突出人物的什么特點。
3)大組交流,邊交流邊讀句。
A.小貝當大搖大擺地走進理發(fā)店。他嚷道:“我要剃頭!”
“大搖大擺”是什么意思?(用動作來理解,說明很神氣)
“嚷”換成“說”好嗎?
指名讀A,齊讀A。
B.小貝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對老板說:“我是大人了,你該叫我貝當先生。”
。幼印⒄Z氣都非常老練)
C.他指指邊上的那位臉腮光凈、容光煥發(fā)的先生說:“我要像他一樣!
齊讀C
D.小貝當大聲喊道:“理發(fā)員,你怎么還不放下報紙,讓我等到什么時候才刮臉呀?”
小組賽讀D,男女生對讀D,齊讀D.
E.小貝當才讀二年級,報上許多字他還不認識,但是他讀得很認真,把報紙翻得嘩嘩響。
。1)指導朗讀。(“但是”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說明小貝當樣子老練,像一個小大人)
。2)學習用“但是”說一句話。
3.過渡:課文除了寫小貝當外還寫了老板和理發(fā)師,他們又是如何對待這位“小大人”的呢?
默讀課文,用“——”劃出描寫他們的句子。
1)出示相關內(nèi)容。
2)指名讀。
4.小結(jié):課文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各自特點,我們以后寫作中要學習這樣的寫法。
5.分角色配合讀全文。
1)小組準備。
2)小組賽讀。
3)師生配合讀全文。
4)個別學生分角色讀。
四、復習鞏固。
1、出示:選字填空。
閑閃闖
南京路上有一條步行街,街上的霓虹燈()爍,櫥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人們在這里喝茶聊天,絕不會受任何車輛的干擾,因為這里是禁止一切車輛()入的。步行街可真是休()的好場所!
2、做“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游戲。(找出錯別字)
出示:(第一組)剃刀境子討論容光換發(fā)
。ǖ诙M)環(huán)鏡車輪傳剃調(diào)換
五、練習說話。
收集小笑話,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可以是聽別人說的,也可以是書報雜志上看來的,然后在班級里進行交流。大家覺得誰講的笑話好笑,就授予他小笑星的稱號。
語文教案 篇9
一:單元主題:本單元的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這個單元的五課文《世界兒童和平條約》、《相片》、《將軍與孤女》、《陽光下的皮膚》、《地球萬歲》都是圍繞這個主題設置的。
戰(zhàn)爭和和平是一個學生的話題,是孩子們不容易解開的'謎,這組課文就是從兒童的視角或用兒童的口吻表達了對和平的企盼。
二、每文章的主題及每課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以課后題為依托,復習鞏固每課的主題。
1、學生自己先梳理2、全班交流
三、綜合學習四
《北京和平宣言》《歡樂頌》,感受樂曲歡樂、自由的喜悅氣氛,體會席勒對自由、平等、博愛理想的追求。
四、本單元基礎知識練習(一)根據(jù)拼音寫字詞,再用其中的2—3個詞語寫一段話。
yáoēncìzīrùnhàndàiérjiàng
。ǎ┩ǎǎǎ⿵奶欤ǎ
zhǐmùdǔshèxiǎngjiézhìchuíwēi
()望()()()生命()
。ǘ┍孀纸M詞。
藹()駿()賜()鷹()眷()嗡()
竭()。ǎ┨瑁ǎ⿱耄ǎ┚瑁ǎ┪蹋ǎ
(三)用一個詞語寫出下列每組詞語所表示或包含的共同意思。
1.瞻仰、目睹、端詳——()2.徐徐、緩緩、漸漸——()
3.若、似、如——()4.俏麗、壯麗、秀麗——()
(四)造句。
1.吝嗇(寫一個關于環(huán)保的句子——2.吝嗇(寫一個關于樂于助人的句子)——
五、在國外的一些飯店用餐時,你可以隨意點菜,但必須把食物吃完,否則就要受到嚴厲的處罰。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請你用本單元學到的知識來解釋一下。相比之下,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你準備今后怎么做?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2、文章使用到的舉例子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理解作者將人類和動物界通過音樂的認同,表現(xiàn)出的生態(tài)觀、生命觀和社會觀(只討論,不要求掌握)
【教學重點】
1、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2、舉例子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教學用時】
1課時
【教學步驟和內(nèi)容】
一、導入:
1、教師導入語:對于音樂,大家一定并不陌生,通常人們把音樂分成了若干個類型,比如:通俗、流行、民族、古典等等,人們對于各種音樂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各有所好,那么自然界也有音樂嗎,如果有的話,是怎樣的音樂呢,是否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或者根本不同呢,本文為我們揭示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關注:
2、介紹作者:托馬斯·劉易斯
指讀課文68頁下的注釋,并補充:作者是一個具有先進的生態(tài)觀、生命觀和社會觀,而又無比癡迷音樂(巴赫的協(xié)奏曲)的卓有成就的科學家。
二、解析課文:
1、速讀課文,提問:本文使用最多的說明方法是哪些,為了說明什么問題?
舉例子和作比較
1)舉例子:
第三~四段:白蟻,在蟻穴中用頭部敲擊地面,發(fā)出打擊樂式的聲音,有著高度的組織規(guī)律,“就像定音鼓的譜號”,用以說明:
“總有一種持續(xù)不斷的音樂潛在于所有其他信號之下”;
第六段:蝙蝠,盡管發(fā)出的許多聲音是為了捕獲昆蟲的需要,但是某些聲音還是毫無功利目的,而只是為了彼此交流或休息時的娛樂的;
第七~八段:眾多動物的身體的各個器官和部位,腳爪、頭部、腹部、牙齒、口唇、胸脯、骨節(jié)、咽喉等,被用來發(fā)聲,構成一個不甘寂寞的音響世界。
第九~十段:鳥類的歌聲,說明:
動物在許多事務性的聲音(警告、驚叫、求偶、宣布領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之外,還會發(fā)出“大量的、重復出現(xiàn)的美妙音樂”。
第12、13段:舉了成群的蟋蟀或蚯蚓、結(jié)隊的鯨魚和海鳥的合奏曲、交響樂的例子,說明作者為大自然的`雄渾天籟所感染,并讓讀者也相信:這些曲調(diào)式真正的音樂。
2)作比較:
第五~六段:把生物的聲音與人類作了類比:外星人,也許會把人類發(fā)出的高爾夫球的卡塔聲理解為“警告的呼喚”、“求偶的信號”、“領土占有的宣言”等,顯然是牽強可笑的,同理,人類也不能把動物發(fā)出的某種聲音解釋為如上的具體意義,第六段舉了蝙蝠的例子補充說明這個道理。
第11段:將生物的音樂于人類的音樂做類比。作者認為:原始人的創(chuàng)作歌曲與洞穴巖畫一樣,唱歌同說話一樣,都是一種生物體本能需要。由此可以類推:
動物發(fā)出的聲音中,也必然有超功利性的、純粹娛樂或?qū)徝赖囊魳贰?/p>
第14段:又一次用外星人聽人類音樂的誤會來類比說明:音樂并不具備某種特定意義。
2、由以上對說明方法的分析,我們參考課后練習一的第1題,可以得出什么樣的結(jié)論?
討論后明確:“這個世界的音樂”在本文中是指動物們發(fā)出的美妙動聽的聲音,它們有節(jié)奏、有規(guī)律,有的如小夜曲般悠揚婉轉(zhuǎn),有的如交響樂般氣勢磅礴,在作者看來,這些聲音之所以可以稱之為音樂,是因為它們根人類的音樂一樣,并不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即不是為了傳達特定的、實際的信息。
3.根據(jù)課文,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的第2題理解作者的生命觀、生態(tài)觀和社會觀。
討論后明確:依據(jù)作者的觀點,音樂并不負載某種特定信息,人類創(chuàng)作音樂,是出于某種生物性本能,是因為人作為一種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從熱力學的角度來說,象其它動物一樣,受到太陽輻射能量的影響,又將太陽能在地球上輻射開去,勢必要把物質(zhì)重新安排成對稱形式、使之違反幾率,反抗熵的增加,從而出現(xiàn)一種偶然的有序狀態(tài)(文見課文最后一段)。
三、小結(jié)課文:
作者通過舉例子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以通俗幽默的筆調(diào),用音樂把人類和自然界的其它動物等同起來,揭示了音樂得本質(zhì)特征,雖是一家之言,但表達了先進的生命觀、生態(tài)觀和社會觀,在科學和經(jīng)濟繁榮的社會里,對于存在傲慢與麻木、自私和短視,面臨擁擠和污染的人類社會來說,具有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板書設計:
這個世界的音樂(課名)
人 類 舉例子
音樂(美妙動聽、超功利、有節(jié)奏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教學設計04-29
語文小學教案05-30
語文古詩教案05-27
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4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窮人教案11-23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