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4篇(精品)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沒有特定形狀的特性。
2、觀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個標準排序。
【活動準備】
認知準備:知道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材料準備:水、各種透明容器,幼兒各自帶一個透明容器。
【活動重點】在實驗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動難點】激發(fā)幼兒利用感官發(fā)現(xiàn)水的別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玩水的經(jīng)驗。
1、介紹自己玩水的生活經(jīng)驗。
2、說說你覺得水是什么樣子的?
二、玩水。
1、將水倒入各種形狀容器中,說說水的的形狀。
2、討論:為什么水的形狀會改變?它到底是什么形狀?
3、再現(xiàn)試驗證實“水沒有形狀”。
4、幼兒自己操作實驗,運用自己帶的容器裝水互相觀察水的形狀。
小結:水是沒有形狀的,當容器變化了,水的形狀也就變化了。
三、幫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個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
2、老師實驗?同種大小容器?不同種容器裝水。
小結:原來比較多少時,要將水裝入同種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沒有形狀外,它還有什么特點?
小結:水沒有顏色、透明、沒有味道。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原有基礎上幫助幼兒分辨各種聲音。
2、體驗尋找、猜測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聲音:日常生活中聲音、說話聲、水聲等
2、聲音來源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聲音導入
1.播放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2.請幼兒猜猜看是什么聲音?為什么認為是這種聲音?
二、圖片對照法。
1、播放各種聲音請幼兒辨認,請幼兒先閉上雙眼,仔細聆聽聲音。
2、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若幼兒無法分辨聲音來源,教師給予簡單的提示。
3、最后展示圖片讓幼兒對照,加深印象。
三、語言描述法
1、請幼兒描述各種聲音的特色或聽起來的感覺。
2、組織幼兒感受各種各樣的聲音。
活動延伸
繼續(xù)尋找、收集各種聲音。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四季里常見的花。
2、知道四季變化的順序,初步感知四季是不斷變化的。
3、學會表達自己對四季變化的認識。
教學時間:
2教時第一教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四季的花兒》、筆。
活動重點:
了解具有季節(jié)代表性的花朵。
活動難點:
用連線的方法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jié)連起來。
活動過程:
1、各種各樣的花。
看圖:"你認識這些花嗎?你見過嗎?你喜歡什么花為什么?"引導幼兒從花的形狀、顏色來表述。
2、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幼兒數(shù)學用書,并討論:春、夏、秋、冬各季有季節(jié)代表性的花分別有哪些?
你家里或幼兒園里是否種植過這些花呢?
3、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jié)連起來。
第二教時活動準備:
四季的拼圖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了解四季有意的變換順序。
教師有意不按順序出示四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各個季節(jié)的主要特征。
引導幼兒根據(jù)四季的特征正確排列四季的變換順序。
2、分組進行拼圖游戲。
幼兒分組進行拼圖游戲,教師巡回指導,不斷提醒幼兒要按不同的.季節(jié)進行拼圖并排序。
鼓勵各組幼兒按排列的順序,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四季變化特征。
3、制作冊教師引導幼兒在四張紙上分別畫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
將畫好的四季特征按順序裝訂在一起制作成四季冊,并請幼兒寫上自己的名字。
幼兒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四季冊。
活動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我能照顧到幼兒的理解能力。都是用一些幼兒經(jīng)常接觸到的顏色和幼兒比較容易做的動作來上課。用幼兒容易想到的花朵來代表每個季節(jié),做到層次分明,容易區(qū)分。趣味性強,能挑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活動分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首先以“高人和矮人”的趣味游戲來帶動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及注意力。第二以與同伴比高矮的方式,初步讓孩子區(qū)別物體的高矮,感受高矮的相對性。第三在同伴比較的基礎上增加物體,引導幼兒按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給5個以內(nèi)的物體進行正逆排序。從中采用道具布簾為了增強幼兒對物體的興趣及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探索及觀察能力。第四環(huán)節(jié)以練習鞏固為主,利用習題引導孩子進一步了解高矮的排列。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高和低”這兩個詞很熟悉,可他們對“矮”這個詞還不是很了解,因此借助活動讓孩子知道矮就是低的意思。本活動以游戲為主體,引導孩子了解高矮之間的排序,適合中班年齡的孩子。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區(qū)別物體的高矮,感受高矮的相對性。難點一是引導幼兒按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給5個以內(nèi)的物體進行正逆排序。二是利用習題引導幼兒進一步區(qū)別高矮,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區(qū)別物體的高矮,感受高矮的相對性。
2.按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給5個以內(nèi)的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2頁《排排隊》。紅色、藍色水彩筆各一。自制1~5的數(shù)字卡片一套。長條形布簾(寬約3米,高90厘米)。
2.經(jīng)驗準備:對1~5的數(shù)字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ㄒ唬┯螒颉案呷撕桶恕。
1.教師念一個簡短的故事《高朋友和矮朋友》,引導幼兒的興趣。
2.教師說“高人”,幼兒做踮腳走的動作。
3.教師說“矮人”,幼兒做下蹲走的動作。
。ǘ┡c同伴比高矮。
1.請大家比較A、B兩位幼兒的.高矮,并用語言正確表述:A比B高,B比A矮。
2.再增加1位幼兒,請大家比較3位幼兒的高矮,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A比B高,又比C矮。
3.再增加2位幼兒,請大家比較5位幼兒的高矮。引導幼兒用“每次選出最高的”或“選出最高和最矮”的方法進行排列。
4.按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順序給5位幼兒排隊,分別標上1~5的數(shù)字卡片。
。ㄈ└甙笞兩。
1.下面我要變個魔術,把最矮的小朋友變成最高的,請大家先閉上眼睛,我數(shù)到“三”再睜開。
2.請兩名幼兒拉好長條形布簾,5位幼兒站在布簾后面,布簾要遮住幼兒的腳和身體,只露出頭部。
3.老師走到布簾后面,示意最矮的幼兒站在椅子上。現(xiàn)在誰最高?誰最矮?4.××真的比其他小朋友高嗎?是用什么辦法變高的?
5.引導幼兒尋找周圍可以讓自己變高的材料,嘗試讓5位幼兒中的一位變高,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ㄋ模└甙排抨牎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2頁《排排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在每組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東西,分別用紅筆和藍筆圈出來,并按照左邊的示意圖在括號里用1~5個圓點表示從矮到高的順序。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如引導幼兒注意看左邊的示意圖。
3.請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操作的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6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12
中班科學教案12-01
(薦)中班科學教案08-14
(薦)中班科學教案08-16
中班科學教案《恐龍 》03-25
中班科學教案種子03-27
中班科學教案【熱門】02-17
【薦】中班科學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