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5篇(優(yōu)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會跳舞的陀螺(中班)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游戲,幫助幼兒了解物體在繞著自己的對稱軸轉(zhuǎn)動時,具有保持轉(zhuǎn)速和轉(zhuǎn)動軸的方向不變的性質(zhì)。
2、引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仔細觀察,并且將自己操作過程和發(fā)現(xiàn)大膽的表述出來。
活動準備:
圓形紙片、紙片娃娃、火柴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準備的紙片與火柴棒。
“你們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呀?”(紙片、火柴棒)
“那你們動動小腦筋,幫幫老師,讓這些紙片站起來,讓他們跳個舞,好嗎?想想,你們可以利用這些火柴棒。”(讓幼兒自由動手操作。)
2、教師在片刻之后,將自制好的陀螺出示給幼兒,在幼兒面前進行表演。
“我知道你們每個小朋友跳舞都可好看了。我也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看看嗎?”(老師出示陀螺。)
“那你們手中的小姑娘都跳舞了嗎?自己試一試”
“你們想想她為什么會跳舞呢?”(讓幼兒自己討論后,做出總結(jié)。)
教師總結(jié):“我告訴你們,這是因為這根火柴棒總是繞著自己在轉(zhuǎn)動,并且保持著轉(zhuǎn)動速度和轉(zhuǎn)動方向,這樣她就會跳舞了!
“那你們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利用這種原理呢?”
。☉T性導航儀,火箭飛行器等等。)
3、小結(jié):
物體在繞著自己的.對稱軸轉(zhuǎn)動時,具有保持轉(zhuǎn)速和轉(zhuǎn)動軸的方向不變的性質(zhì)。
“今天,我請你們跟小姑娘一起跳了舞,現(xiàn)在我們一起出去做做游戲,成為好朋友,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初步觀察物體的吸水現(xiàn)象,通過動手操作感知不同物體的吸水能力。
2. 對實驗有探究興趣,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并記錄。
3.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 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白紙、水果外的塑料網(wǎng)、面巾紙、棉布、紗布、小木塊、棉花、泡沫等
2.魔術材料:海綿、水杯、裝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我今天要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看看誰最聰明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
1.出示2個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將瓶子里的水倒進杯子里,請幼兒猜猜水在哪個杯子里。(音效)
2.猜測并揭示魔術秘密。
請幼兒猜測水倒不出來的原因。揭曉答案,原來水被海綿吸收了,演示海綿吸水的過程。
3. 你想不想來試一試?顏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
二、幼兒通過實驗感知不同物體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經(jīng)驗
1. 簡單介紹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紙、水果外的塑料網(wǎng)、面巾紙、棉布、紗布、小木塊、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兒人手一份:托盤、水杯、瓶蓋子
請一名幼兒上來與教師一同示范如何選擇材料。要求:思考后選擇物品實驗,物品不能從杯子里掉出來,水要適量(2小杯),在操作盤里操作。
2.自由選擇材料,尋找可用來吸水的材料。
3. 幼兒操作,教師協(xié)助。
4. 操作結(jié)束后,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你都試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來給我們演示一下好嗎?
。2)請個別幼兒演示
三、幼兒再次嘗試,并嘗試記錄實驗結(jié)果
1.“我們把實驗結(jié)果記錄下來吧!”投影記錄表,“海綿吸水,演示打鉤,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圖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兒實驗成果(投影記錄表)
四、活動延伸,遷移生活經(jīng)驗
。≒PT圖片)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臉;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簽,打針的時候用等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石頭,萌發(fā)初步的探究意識。
2.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石頭的特點,知道石頭的用途。
3.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在活動中充分讓幼兒通過感官觀察、觸摸、操作、比較,感知石頭的特性。
難點:了解石頭在生活中的多種價值。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1.提供幼兒觀察探索的小鵝卵石、沙石、花崗石、青石等若干。
2.《石頭湯》繪本
經(jīng)驗準備:活動之前讓兒童收集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講述《石頭湯》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為什么要選用石頭作材料來煮湯?
教師:石頭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
小結(jié):在剛才的故事中,我們看到聰明的士兵煮出了美味的石頭湯,那接下來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看看神奇的石頭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ㄒ唬┻\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石頭的特性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石頭的形狀、色彩、花紋、大小等。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你的石頭朋友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比,兩塊石頭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輕輕敲敲石頭,石頭會發(fā)出聲音嗎?敲出來是聲音好聽嗎?互相聽聽敲出來的聲音一樣嗎?
小結(jié):原來石頭有這么多不同呀,接下來我們一起去了解,石頭的特點有哪些。
。ǘ┱归_討論,總結(jié)石頭的特點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通過看石頭、模式頭,知道了石頭的樣子,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摸到的石頭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到,石頭有粗糙的也有光滑的,石頭很硬,每個石頭長得都不一樣,石頭摸上去涼涼的,有的石頭是灰色的、白色的、紅色的、還有的石頭有花紋,石頭的形狀有的是尖的像三角形、有的是圓的。石頭可以發(fā)出聲音。
小結(jié):在剛才的探索中,小朋友們總結(jié)出了石頭的特點,真是一群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索的小朋友。
。ㄈ┻M行探討,了解石頭的用途一起探討石頭的用途
教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說一下,你見過用石頭做成的.物品嗎?你在哪里見過?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到,石頭可以用于建房子、工藝品?梢宰鼋ㄖ牧。石頭可以用來畫畫、裝飾?梢杂脕泶蚧。石頭可以制造水泥、砂子、卵石或碎石配制混凝土。
小結(jié):大自然中每塊石頭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它的特別之處。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美麗的石頭,讓我們都來保護環(huán)境,保護美好的大自然吧。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通過我們今天的活動,每個小朋友都感受到了石頭的特點,以及知道了石頭的用處有很多,希望小朋友能繼續(xù)做一個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小小科學家。
四、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投放石頭材料,引導幼兒進行石頭畫創(chuàng)作,并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活動總結(jié)
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為此,我以的石頭故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提問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運用多種感官認識石頭的顏色、形狀,摸上去有什么感覺。使幼兒初步感知石頭的特征。在相互欣賞、談論中,對石頭的形狀、顏色及花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石頭也初步獲得了較為直接、較為感性的經(jīng)驗。幼兒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總結(jié)石頭特點和特性。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對鏡子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小鏡子、不銹鋼勺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拿一個小鏡子照來照去,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
小鏡子真好玩,你們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jié):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zhuǎn)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2、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
。1)陽光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
。ㄧR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chǎn)生了光影。)
。3)墻上的光影會動嗎?你是怎樣讓它動的?
。ü庥半S鏡子的'晃動而晃動。)小結(jié):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chǎn)生光影,還能讓光影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3、玩互相"追逐"的游戲
。1)你們是怎樣玩"追逐"游戲的?
。2)怎樣才能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jié):"追逐"太好玩了,你的心理有什么感覺?
三、勺子"哈哈鏡"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討論)
2、根據(jù)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么不同
(1)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樣子?(原來勺子里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從勺子里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里的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jié):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四、鏡子真好玩
1、帶領幼兒到室外,借助陽光玩鏡子,探究光的折射。
2、請幼兒互相說說在鏡子里看見了什么?
3、幼兒在玩鏡子中結(jié)束活動。
小百科:鏡子是一種表面光滑,最初古人以打磨光滑的青銅為鏡并且具有反射光線能力的物品。有平面鏡、曲面鏡兩類,平面鏡常被人們利用來整理儀容,曲面鏡又有凹面鏡、凸面鏡之分,主要用作衣妝鏡、家具配件、建筑裝飾件、光學儀器部件以及太陽灶、車燈與探照燈的反射鏡、反射望遠鏡、汽車后視鏡等等。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故事進一步比較四季的明顯不同。
2、感受季節(jié)的不斷漸變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活動準備:兒歌掛圖,大字紙;故事書《魔法奶奶的電話》;寫有四季字卡的.紙條,后面有雙面膠(人手一套);魔法電話教具
活動過程:
復習兒歌“春夏秋冬轉(zhuǎn)圈圈”,及四季排列,月份分配
1.觀察魔法電話:魔法電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它能撥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爺爺,找找四個鍵分別在哪里?
2.邊聽故事邊通過觀察圖片,猜想小朋友喜歡某個季節(jié)的理由。
3.提問:故事里誰喜歡夏天?她為什么喜歡夏天?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老師用簡畫記錄,從而補充故事內(nèi)容。(其他季節(jié)按同樣方法提問)
游戲四季輪換拍
1.幼兒每人一套寫有春夏秋冬的紙條,分別畫上四季簡易圖,將畫好的紙用雙面膠貼在衣服雙手易拍到的地方,化裝成季節(jié)娃娃。
2.聽游戲帶領著發(fā)出的語言指令迅速做出反應,即用手拍貼在身上的圖畫
*單手拍:如聽到“吃火鍋是什么季節(jié)?”邊答邊拍身上圖片。
*雙手拍:如聽到“夏天過去是什么季節(jié)?再過去又是什么季節(jié)?”兩手分別拍在相應圖上,并回答“夏天…….”
*連續(xù)拍:如從春天到冬天
*結(jié)伴拍他人
*邊拍圖畫邊念兒歌“春夏秋冬轉(zhuǎn)圈圈”。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12-01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12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9-0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24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05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6
中班科學教案【熱門】02-17
中班科學教案【推薦】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