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范例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小動物之間的聯(lián)絡》是來自幼兒園省編教材大班上學期主題六《什么聯(lián)絡你我他》中的一節(jié)科學活動,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小動物之間各種各樣的聯(lián)絡方式。綱要中明確指出:“應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蔽覀冎車男游飳⒆觼碚f一點也不陌生,而大班幼兒又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樂于自己探索問題,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先讓孩子通過觀看錄像感受動物間相互聯(lián)絡的奇妙,再通過操作圖片來相互討論、探索并發(fā)現動物的多種聯(lián)絡方式。整節(jié)活動都以幼兒自主探索為主,教師補充為輔,真正體現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
活動目標:
1、愿意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
2、了解動物通過聲音、振動翅膀、行為、顏色、氣味等傳遞信息的方式。
活動準備:
ppt、各種動物的圖片、展板
活動過程:
一、人類的聯(lián)系方式
請小朋友跟老師做游戲,請一名小朋友上來,耳語告訴他用動作表現出他很生氣,但不能出聲音;用聲音表現出自己很高興;讓其他小朋友猜猜看!皠偛判∨笥延脛幼、表情和聲音告訴我們他很生氣或者很高興,那如果兩個人見不到面該怎樣表達呢?”(打電話、寫信、上網)
二、動物間的聯(lián)絡
原來,我們人類有這么多和好朋友聯(lián)系的方式,我們能通過這些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傳遞自己的一些信息,那你們知不知道小動物之間是怎樣傳遞信息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們平時經常見到的小動物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方式是什么。
依次出示視頻:
小鳥:聲音
小狗:氣味、聲音、(動作)
孔雀:顏色
大猩猩:行為(高興、憤怒)
蟋蟀:振動翅膀
三、操作圖片,鞏固練習
“剛才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小動物的聯(lián)絡方式,今天是不是收獲非常的大呀?森林里其他的小動物也聽說我們今天學到了很多本領,都紛紛來到了我們幼兒園,想讓小朋友們也來幫忙找出他們的.聯(lián)絡方式是什么,你們能不能幫他們找到聯(lián)絡方式。俊庇變夯刈,分組討論,把桌上的小動物按聲音、行為、氣味、顏色、振動翅膀等分類并粘貼到展板上,粘貼好后展示自己的結果,老師和小朋友共同檢驗。
“大自然中小動物的聯(lián)絡方式是不是很奇妙啊,今天還有很多沒有來到我們幼兒園的小動物,它們也都有自己特別的聯(lián)絡方式,比如:螞蟻、蜜蜂,想不想也來看看它們是怎么產地信息的?那現在孩子們先去休息一下喝點水,之后,老師再給你們播放它們傳遞信息的視頻!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討論等活動,讓幼兒感知、了解各種各樣的袋子的名稱及材料。
2、幼兒通過實踐活動了解袋子的功用,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收集各種袋子(塑料袋、網袋、布袋、紙袋、蛇皮袋、麻袋等)。
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魚、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條。
[活動過程]
1、幼兒通過玩袋子,認識了解各種袋子的名稱及材料。
2、幼兒玩各種袋子的基礎上讓,并根據材料的不同為袋子分類。
3、操作活動: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討論袋子的用處。幼兒嘗試用各種各樣的袋子裝物品,并記錄自己的嘗試結果。
4、師幼共同小結袋子的功用。找出生活中最常用的袋子:塑料袋。
5、討論塑料袋給環(huán)境帶來的危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延伸]
1、活動前組織幼兒參觀菜場、垃圾場、醫(yī)院、馬路,等地所用的袋子。
2、并與家長聯(lián)系,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家中所用的有哪些袋子。
[效果分析]
1、在豐富的材料面前展示了幼兒活動的多樣性,在不同材質袋子的對比中,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幼兒感受并理解了不同材質的袋子的特性。
2、通過活動來了解各種各樣的袋子,在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活動空間,真正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并注重在活動中與幼兒進行情感交流,不斷提高幼兒的活動情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實驗紙吸收水會張開,讓幼兒了解"睡蓮花開"的原因。
2、樂于參與活動,養(yǎng)成仔細觀察和探索的習慣。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若干剪刀和質地不同的紙(蠟光紙、白紙、牛皮紙、報紙等)
活動過程:
1、導入,引導幼兒觀察桌面材料你看到了什么?(激發(fā)幼兒興趣,導入活動內容)
2、教師示范折 "睡蓮"。
。1)把正方形紙對折三次b、將角對邊折.
。2)再剪去多余部分,將花瓣向花心折。
3、幼兒分組折紙,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4、將折好的 "睡蓮"放入水中:
。1)請幼兒認真觀察"睡蓮"在水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睡蓮"為什么會開花?
。3)為什么不同質地的紙開花的.速度不一樣。
(4)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紙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纖維,內有細小的毛細管,紙遇到水后, 水沿著紙的毛細管上升,使纖維膨脹,于是,原來向里折疊的"花瓣"就張開了。不同質地紙,其吸水性不同,因而"花瓣"張開的速度也不同。
5、活動結束,請幼兒們收拾材料。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發(fā)現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與人們的關系。
2、引導幼兒用彈性材料制作簡單的彈性玩具,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生活中常見的彈性物品:氣球、皮球、彈簧秤、皮筋、海綿、拉力器等。
2、操作材料:各種型號的彈簧、白紙、膠帶、剪刀、小動物玩具
三、重難點:
利用材料制作彈性玩具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教師自己制作的玩具“會跳的小雞”,引起小朋友的興趣,了解物體的彈性
小朋友們,現在老師手中的小雞會變魔術,你們看仔細,它會怎么變?(老師用力把小雞按下,彈簧變短,松開手,小雞就會起來,)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教師小結:原來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fā)生變化,松開力時,物體又恢復了原狀,這就叫做物體的彈性。
2、提供各種彈性材料,讓小朋友親手感知物體彈性
小朋友,除了這只小雞很好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好玩的東西,看看這些東西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壓氣球,氣球會變扁,松手又圓起來;拉皮筋,皮筋就會變長,松手又變短;彈簧秤下面掛著東西就會變長,拿掉東西又變短……
3、了解彈性的作用:
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這樣有彈性的東西還有很多,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會有彈性嗎?(如自動傘、打氣筒、床墊、沙發(fā)、襪子、彈性纖維、橡皮泥等)
4、幼兒制作簡單的彈性物品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玩了許多彈性玩具,也認識了許多生活中的彈性物品。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個有彈性的小玩具呢?
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小動物和彈簧,請大家也用彈簧讓小動物跳起來,好嗎?(教師先講解指導幼兒制作,然后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結束:老師和幼兒一起玩自己制作的彈性玩具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薄⑾蛴變航榻B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激發(fā)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愿望。
活動準備:
。薄⒌厍騼x一個,手電筒一只,放大鏡一面,黑色紙片一張。
2、宇宙圖片一張。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太陽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活動難點: 知道地球、太陽、月亮之間運轉的形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活動流程: 出示宇宙圖 介紹 介紹 延伸
引起興趣--> 太陽--> 月亮--> 活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宇宙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問: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兒這樣回答) [教師出示宇宙圖]
。、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們之中誰是地球的好朋友呢?為什么?
小結:月亮離地球最近,一直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又圍繞著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二、介紹太陽
。ㄒ唬嶒炓唬簳円怪
師問:
。薄⒌厍驀@太陽轉一圈,你知道要多長時間?(一年)
。病⒛阒罏槭裁磿邪滋旌秃谝怪?(教師運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操作)
小結: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是,自己也在自轉,地球轉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ǘ、實驗二:利用太陽光使紙燃燒,介紹同樣的作用。
師問:
1、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火球,溫暖的陽光能使地契上的動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太陽光做那些事情嗎?
。ㄌ栐睿惶柎;太陽能電池可用于手表、計算機內;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還可用來發(fā)電……)
。、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瞧瞧太陽光的威力吧。ㄔ谔柟庀吕梅糯箸R演示紙片燃燒)
三、介紹月亮
師問: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圍繞著地球不停地轉,晚上,我們可以看到皎潔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發(fā)光嗎?(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太陽的光。)
四、延伸活動
師:在廣闊的宇宙中還有許多星球,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金星、水星、木星……)
它們隱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長大了去探索。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是觀察和實驗相結合的一堂課。通過觀察一些精彩的太陽圖片來討論認識太陽,這些圖片都來源于互聯(lián)網,正是利用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才讓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科技為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可是它也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自然教學中的實驗它是無法取代的。只有將信息科技與實驗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兒時玩得很多游戲,都是我們美好的童年記憶。兒時的一根繩子或一堆石子都可以讓我們玩得流連忘返,不亦樂乎。現在的孩子玩得大都是高檔玩具,對傳統(tǒng)的很多游戲知之甚少。為了挖掘有益的傳統(tǒng)游戲,我設計了“好玩的繩”大班綜合活動。因為繩對幼兒來說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見到用到,但是對于繩子的游戲卻知之甚少。其實,傳統(tǒng)的繩子游戲非常豐富有趣,對于開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手、眼協(xié)調能力都具有較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有關繩子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對玩繩的興趣,讓幼兒體會到玩繩的快樂;
2、通過玩繩,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通過玩繩,使幼兒掌握簡單的玩編技巧和方法,訓練幼兒手、眼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兩根繩,一份編織工具(利用紙板按照一定圖形制上經線,另一根作為緯線進行編織)課件繩編作品若干、小魔術盒一個。
【活動過程】
1、利用魔術盒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個小盒子,你們看里面有東西嗎?老師要變個小魔術,看能變出什么來?(利用變魔術的方法,引起幼兒的興趣)
2、利用提問和實際操作的方法,讓幼兒探索更多的玩法。
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繩子都能做什么用呢?
幼:翻花繩、當鞋帶、當頭繩、拼圖案、當馬鞭、跳繩……
師:繩的用途可真多呀,下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根漂亮的繩,你們試一試,看一看,玩一玩,看誰還能發(fā)現更多的花樣。
幼:幼兒都在積極的用一根繩玩,有的系在脖子上當項鏈,有的當腰帶,拼出了許多的花樣,象花蝴蝶、蘑菇、花瓶、小樹、鞋子、星星……
師:剛才小朋友說可以翻花繩,現在小朋友就把繩的兩頭系在一起,翻一翻花繩,動腦筋,看誰的花樣多,可以自己翻,也可以與伙伴一起翻。
幼:翻出了太陽、花布、大橋、死扣、星星。
師:小朋友,玩翻花繩,玩的真高興,玩出許多花樣,現在把繩子套在脖子上做個漂亮的項鏈吧。
幼:孩子們都用自己的方法把繩系在了脖子上。
(通過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使孩子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都能積極地去探索、去表現,也使幼兒在玩中樂意與伙伴一起合作,體會到了玩繩的快樂,使重點得以突破,而且把繩系在脖子上這一環(huán)節(jié),又為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了準備,使孩子們自然把繩放好。)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7-20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18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10-1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10-0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9-17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9-16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8-17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25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