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合集)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能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功臣”“禍首”“糟!钡仍谖闹械囊馑。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簡要概括在凱巴伯森林里發(fā)生的事。
3、理解“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的真正含義,說清楚狼對保護森林和狼做出的貢獻。
4、初步懂得自然界中的“食物鏈”維系著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人們不能違反自然規(guī)律,破壞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新的一課,齊讀課題。
板書:39狼和鹿
2.狼和鹿之間有什么關系?
(板書:吃 天敵)
3.鹿這種動物大家都很喜歡,(出示)看,這就是鹿。你看到它,腦海中會出現(xiàn)哪些形容鹿的詞語?(出示:活潑而美麗)讀
4.那么狼又給了你怎樣的印象呢,也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出示:貪婪而兇殘)讀。
5.狼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貪婪而兇殘的形象。在小說、故事、童話中,它更是一種罪惡的化身。人們非把它趕盡殺絕不可,可是你們知道嗎,真的有一天,當人們把狼趕盡殺絕之后,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出示:
①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谶呑x邊找出課文中描寫一百多年前狼和鹿共同生活的這片森林景象的句子。
2.學生讀課文。
3.交流出示:
一百多年以前,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
、龠@片森林給了你怎樣的印象?(“生機勃勃”變紅)
②(引讀)的確,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那里的樹木——,小鳥——,活潑而美麗的鹿——。這樣的景象,多么令人向往呀。
、壑笇Ю首x。
4.可是,過了二十多年,這片森林又是怎樣了呢?
出示:
整個森林像著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僅僅兩個冬天,鹿就死去了六萬只。到1942年,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①指名引讀:原來一片蔥綠的森林——,僅僅兩個冬天,原本在林間嬉戲的鹿——
②凱巴伯森林里的鹿最多的時候曾超過了——十萬只,現(xiàn)在一下子就死去了——六萬只,再到1942年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算一算,前前后后一共死去了——九萬兩千只。
、勰阆胗靡粋怎樣的詞語來形容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慘不忍睹、觸目驚心)
④男女同學來對讀這兩段話。
5.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凱巴伯森林有如此之大的變化?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2、3小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兩小節(jié)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板書:人 捕殺 大量繁殖 林 糟蹋 毀滅
(一百多年的凱巴伯森林里,狼要吃鹿,人們恨透了狼,捕殺了6000多只狼,使鹿大量繁殖。森林被鹿糟蹋了,鹿從十萬只銳減到8000只,遭到了毀滅。)
練習說話。
3.出示:
槍聲打破了森林的寧靜。
原來,是人們的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凱巴伯森林從此不再寧靜。拿起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2小節(jié)。
引讀:在青煙裊裊的槍口下,——伴隨著哀嚎聲,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0多年,——
4.人們這么做,是為了保護鹿,希望這片森林能成為——
出示:
沒有了狼,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
讀句子。
5.請你想象一下,鹿在自己的王國里是怎樣生活的呢?請你用上課文中的這些詞語,把這樣的.景象說具體。
出示:
提防、嬉戲、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沒有了狼,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抓住“4000”和“100000”,理解“大量繁殖。”
7.大量繁殖的鹿給森林和自己造成了怎樣的后果呢?我們繼續(xù)往下讀課文。
隨著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的確,十萬多只鹿都要吃東西呀,灌木吃完了,就去吃——,小樹吃完了就去吃——,嫩枝吃完了只好吃——,最后連樹皮也吃完了,一切能吃的都被饑餓的鹿吃光了,于是——,而人們最想保護的鹿也在短短的兩個冬天里就——,到1942年,——。
8.這一切都是當?shù)氐摹?出示)
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的。
令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的有什么?請大家默讀最后一節(jié),用直線畫出有關語句。
9.交流出示:
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理解“功臣”。(板書:“功臣”)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板書:“禍首”)理解“禍首”。
10.貪婪而兇殘的狼為什么成了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它對森林有怎樣的功勞?對鹿群又有怎樣的功勞呢?自己讀讀最后一節(jié)的這段話,用“因為…所以…”“因此…”的關聯(lián)詞把原因說清楚。
出示: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而且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
(因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因為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因此,狼是森林功臣。)
(因為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所以解除了傳染病對鹿群的威脅,因此,狼是鹿群的功臣。)
(因為狼吃掉一些鹿,所以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因為鹿群不會發(fā)展得太快,所以森林就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因為森林不會被糟蹋得這么慘,所以鹿就不會餓死。因此,狼是鹿功臣。)
11.同學們,狼、鹿、林這三者之間就是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互為因果關系。
齊讀第4小節(jié)。
四、總結課文
1.讀到這里,你一定對“槍聲打破了大森林的寧靜”這句話有了新的理解。(出示)其實,人們打破的到底是什么呀?(板書:生態(tài)平衡)
人類、動物、植物在環(huán)境中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就是生態(tài)平衡,而人們殺了狼,其實是打破了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huán),生態(tài)也就不平衡了。原來,造成林毀鹿亡真正的禍首是——人,當?shù)氐娜藗兒眯霓k了壞事。
2.現(xiàn)在有什么方法能使凱巴伯森林恢復往日的生機呢?先說怎么做,再用“如果……就……”這個關聯(lián)詞來說這樣做的好處。
其實課文中所講的這件事,是一件真實的事情,它就發(fā)生在100多年以前美國西部的落基山脈,當時的人們就是這樣,一邊放狼,一邊放鹿,一邊種樹,使森林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3.(出示圖片)引讀:你們看,現(xiàn)在的森林還是像100多年以前那樣,那里的樹木——,小鳥——,活潑而美麗的鹿——這樣的場景多么令人陶醉!
我們只有了解了大自然的規(guī)律,才能更好地保護大自然,使它永遠生機勃勃!
板書設計:
天敵
“功臣” 狼 和 鹿 “禍首” 大量繁殖
吃 毀滅
生態(tài)平衡
捕殺 糟蹋
人 林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知識 和能力
1.學會十二個生字以新詞,認讀兩個字;
2.能用“惋惜”造句;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我不能不講信用”這句話的意思;
3.選擇合作伙伴,自編自演課本劇;
4.了解宋慶齡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
過程和方法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討論等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了解宋慶齡為等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去做客的事情,懂得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講信用”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
朗讀課文,懂得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講信用”的好品質(zhì);正確、熟練地書寫生字以及新詞。
教學難點 :
正確熟練地書寫生字;懂得從小就應該養(yǎng)成“講信用”的好品質(zhì)。 查閱資料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準備:
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宋慶齡這個人物嗎?誰能介紹給大家聽? 激發(fā)興趣:你愿意學習她的故事?
二、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提示:你能讀準每個字的'讀音嗎?小聲讀讀故事。 提示:打開第六頁,誰能很快讀會生字表中的每個字? 引導:這么多的字,你打算怎么記憶它們? 提示:把你認為記得的方法介紹給周圍的同學聽! 同組之間交流組詞,爭取記住更多的詞。
你認為這課的生字哪個最不好記,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大家交流記憶方法。
匯報學習情況
(1)指名讀詞語:折紙、花籃、第二天、差點兒、忘記、昨天、雖然、耐心、惋惜、急匆匆、惦記、一些、宋慶齡、解釋、敲門、吻
(2)字音:雖然 仍舊 差點兒 急匆匆 在家里教同學小珍折紙
(3)字形:說說這些自有什么不同,你怎樣區(qū)分? 折(折紙)(曲折)籃(籃球)(花籃)第(第一)(第二天)記(忘記)(日記)昨(昨天)(昨夜) 拆(拆壞)(拆掉)藍(藍天)(藍色)弟(弟弟)(兄弟) 紀(紀念)(紀年)作(作家)(作業(yè)) 惋(惋惜)些(些許)(一些)惜(惋惜)(珍惜) 匆(匆忙)惦(惦記)(惦念) 碗(飯碗)紫(紫色)(紫花)措(措施)(不知所措)忽(忽然)店(商店)(店門)
(4)字義: 惋惜:對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變化表示同情、可惜。 惦記:對人或事物心里老想著,放心不下。
出示詞語
提示:這些詞語中你懂得了那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明白?
引導:你讀讀這句話的,說說你的理解?
提示:默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提示:哪些同學愿意給大家讀讀?
三、練習。
出示:看拼音寫詞語
填上合適的詞語
四、作業(yè)。
1.聽寫生字。完成課后第四題。
2.查找關于宋慶齡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文。
師:誰想知道宋慶齡的詳細故事?趕快讀讀課文吧!
讀書思考:宋慶齡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從哪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懂得從小講信用。
提示:默讀課文,想一想,宋慶齡答應小珍折花籃的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讀出句子:宋慶齡拍著手說:“太好了!”此時它是什么心情。
引導:宋慶齡想去嗎,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提示:她為什么沒有去?
讀句子:忽然,她想起小珍要來的事,說:“哎呀,差點忘記啦!我和小珍昨天就約好了,等一會兒她要來學折花籃的。我不能去李伯伯家!”能看出她是一個怎樣的人?
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談談你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提示:爸爸提供了一個好辦法,你覺得可以嗎?為什么?
我一定要等她!(在不同情景中體會讀)
1.當她想起小珍要來學折花籃的事時,她說
2.當爸爸說回來解釋一下,以后再教時,她說
3.當她想到自己不能不講信用時,她說
你體會到了什么?
如果你是小珍,來到宋慶齡家時看到的是大門緊鎖或一張留言條,你會怎么想?
提示:宋慶齡等啊等,卻沒有等到小珍,等回來爸爸和媽媽做客回來,如果是你,你會后悔嗎?為什么?
提示:小珍為什么沒有按時來呢?你覺得她是“講信用”的人嗎?宋慶齡全家人,為什么會心的笑了?
三、拓展練習。
提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激發(fā)興趣: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表演給大家看?
四、作業(yè)。
布置: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宋慶齡說些什么?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3 我一定要等她
“我不能不講信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今天學習一篇有趣的童話,題目叫《院子里的悄悄話》。你能根據(jù)課前預習提出哪些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進行梳理,總結出以下幾個問題:
1.誰和誰在說悄悄話?
2.它們的悄悄話實際指什么?
3.它們說了哪些悄悄話呢?
下面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思考:老槐樹和小槐樹說了哪些悄悄話?
2。再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3.檢查效果,師生議答。
(1)指讀課文。(正音)
(2)引導學生對老槐樹與小槐樹談話的內(nèi)容加以簡單總結。
三、精讀課文,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1.提供閱讀提示,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1)年輪是什么?樹冠是什么?
(2)年輪和樹冠有什么作用?
2.學生根據(jù)提示自主閱讀。
(養(yǎng)成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小組討論,交流自讀情況。
4.全班交流,探究學習。
(1)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出什么是“年輪”、“樹冠”。
①引導學生動筆畫出樹齡七年的年輪,體會年輪的形成過程。
(畫圖演示,加深認識。)
、诙嗝襟w出示大樹圖,讓學生指出樹冠部分。
(2)引導學生理解“年輪”的作用。
、俾(lián)系語言文字說出年輪的作用。
、诔鍪径嗝襟w課件,樹木的年輪,學生辨別方向、氣候。
(讓學生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對年輪作用的.認識,形成認識事物的能力。)
(3)啟發(fā)學生理解“樹冠”的作用。
、儆脮系恼Z言說出樹冠的作用。
、诙嗝襟w展示樹冠圖,讓學生辨別方向。
、壑貜娬{(diào)修剪后的樹冠不能指示方向。
5.引導學生認識到小槐樹是個善于觀察、愛提問題、聰明好學的好孩子。
(適時進行思想教育,學生接受得自然,起到滋物無聲的作用。)
6.指導朗讀。
四、結合板書,全課總結。
五、課堂練習。
請你運用童話故事的方法給同學們講一個科普知識。
六、實驗活動。
去野外觀察,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更多的奇妙現(xiàn)象,再查閱資料,探尋其中的奧妙。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和時間賽跑
教學目標: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一、相信孩子,給予發(fā)現(xiàn)。
1、又到了“我的發(fā)現(xiàn)”時間了。這一次,我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2、自讀詞語,觀察發(fā)現(xiàn)。
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同桌交流,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xiàn)跟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只要有發(fā)現(xiàn),就要給予鼓勵。)
5、教師引導、小結規(guī)律:這些詞語中,每組帶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字形相近,都是一個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另一個字,一個字是另一個字的聲旁;兩個字的意義不同。
6、齊讀詞語,積累詞語。
7、拓展練習:你能找出也具有這種規(guī)律的`詞語嗎?
如:羊群 海洋 彎曲 海灣 青山 清晨 包裹 花苞
比一比誰發(fā)現(xiàn)多
二、填一填:
1、學生自主填詞語,鼓勵一空多填。
2、)引導學生在豐富的答案里觀察“的、地、得”的用法,感悟規(guī)律。
3、特別引導:“彎彎曲曲地( )”莫填成“彎彎曲曲地(小路)”。
4、適當補充一些練習題。
三、讀讀背背:
1、自由讀,讀準字音。
2、引導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都與治學相關,而且每組讀起來都瑯瑯上口。對不理解的成語提出質(zhì)疑。
3、指名合作讀,一人讀一個,輪流。多種形式練習讀,當堂背誦。
4、能仿照樣子說一組成語嗎?豐富積累。
四、趣味語文:
1、回顧導入:在這個語文園地的學習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我們快樂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繼續(xù)帶著一顆發(fā)現(xiàn)的心,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走進“趣味語文”。(出示書中的六幅圖)仔細看圖,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成語呢?
2、獨立觀察,了解圖上畫了些什么,再根據(jù)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寫謎底。
3、小組合作,揭示謎底:同時亮出各自的謎底,再每人一個輪著說說自己猜謎的依據(jù)。(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fā)百中。)
4、制作成語畫謎(根據(jù)成語,畫出圖畫):教師提供給每個小組一些不同的成語,合作制成畫謎,然后全班互問互猜。(如腳踏實地、七嘴八舌、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三頭六臂、九牛一毛、大同小異、千鈞一發(fā)、萬紫千紅……)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認識“蘸、戳、醺”4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立柜、生銹、摩平、皮襖、揪著、稀粥、逮住、地址、郵筒、暖炕、圣誕節(ji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nèi)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信的內(nèi)容(重點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 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nèi)心的痛苦。
教學難點:
初步領悟文中所采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課時內(nèi)容安排:
第一課時:
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重點學習信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體驗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nèi)心的痛苦,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學習凡卡回憶往事的內(nèi)容及作者敘述的內(nèi)容,進一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nèi)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及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由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外國的窮孩子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資本主義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催人淚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外國文學作品——《凡卡》。
簡介寫作背景。
這是100多年前俄國著名的作家契訶夫?qū)懙摹.敃r由于沙皇政府的殘酷統(tǒng)治,社會非常黑暗,無數(shù)破了產(chǎn)的農(nóng)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深受老板的剝削壓迫,連兒童也不能幸免。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爺爺送到城里一家鞋鋪當學徒的童工。那么小凡卡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同學們課前已做好了充分預習,接下來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簡介寫作背景,拉近學生與文本間的距離,一開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調(diào),為課文學習作好了鋪墊。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糾正讀音。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突出了對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良好的預習方法的掌握是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預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課文篇幅較長,重視課前的預習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像生字新詞的學習、讀書感受的批注,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完成,課堂上擠出大量時間用來檢查、交流、匯報,突出了對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分兩步:第一步檢查生字詞,注意糾正不準確的讀音,寓檢查于指導之中,指導與檢查相結合;第二步,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讓學生更進一步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個身心沉浸在這一氛圍中,以縮小教學因時間、空間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難。
三、質(zhì)疑問難,引導探究
1、質(zhì)疑問難,篩選問題。
。1)快速默讀課文,用( )畫出信的內(nèi)容,想一想:信中主要寫了哪些事?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做上記號。
。2)學生交流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梳理、篩選出重點問題,如:凡卡為什么求爺爺帶他回去?文中為什么寫凡卡和爺爺一起逮野兔?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先是讓學生交流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接著老師及時梳理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確定好解疑重點,同時也使教師了解了學情,以便確定好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側重點,落實“依學定教,依生定教”的教學理念。
2、據(jù)實施教,引導探究
。1)默讀信的內(nèi)容,想一想凡卡為什么求爺爺帶他回去,先概括出主要原因,再畫出重點語句加以體會。
。2)交流凡卡求爺爺帶他回去的主要原因。課件出示:
①親愛的爺爺,發(fā)發(fā)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谟H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等我長大了,我會照應您,誰也不敢來欺負您。
③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蓱z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苡H愛的爺爺,來吧!
【設計意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四句話是凡卡的信中情感最濃烈的語句,它深深地撞擊著學生的心靈,學生“口誦于言,情動于衷”,為深入解讀文本作好了情感的鋪墊。
(3)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慘?如果你是老師,看到凡卡同學的這一篇作文,你會怎么批?可以圈畫,可以寫批語。
A、 學生交流
、僖龑W生抓住“拖”、“揪”、“揍”“撈”“直戳”等動詞,認真體會凡卡挨打的.句子。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親愛的爺爺,發(fā)發(fā)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讀著讀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短短的幾句話為什么要用上兩個省略號?這點點省略號就像是什么呢?是呀,這分明就是凡卡那辛酸的淚珠,或絕望中哭泣,或?qū)懖幌氯,或不敢再想下去。練習有感情朗讀。)
②引導學生從 “簡直沒有”、“一點兒”、“稀”等描寫凡卡挨餓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親愛的爺爺,發(fā)發(fā)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③引導學生從“睡在過道里”、“別想睡覺”等描寫凡卡挨凍的詞句中進一步體會他生活的苦。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等我長大了,我會照應您,誰也不敢來欺負您。
④綜合老板、老板娘、伙計們對凡卡的態(tài)度,從 “捉弄”等詞中體會凡卡生活的孤獨。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
快來吧,親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可憐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親愛的爺爺,來吧!
B、交流后引導學生總結:凡卡吃不好,睡不好,還常常挨打,被伙計捉弄。再讀凡卡哀求爺爺帶他回去的句子。課件出示,指導朗讀:
、儆H愛的爺爺,發(fā)發(fā)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②親愛的爺爺,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條了!……我原想跑回我們村子去,可是我沒有鞋,又怕冷。等我長大了,我會照應您,誰也不敢來欺負您。
、劭靵戆桑H愛的爺爺,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帶我離開這兒?蓱z可憐我這個不幸的孤兒吧。
、苡H愛的爺爺,來吧!
以上四句求助的語句,從字數(shù)上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越來越少)但是回家的心情呢?(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急切,越來越強烈,可以說是從請求,到懇求,再到哀求)
。3)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配低沉鋼琴曲《眼淚》)。
【設計意圖】“閱讀是一項被引領的創(chuàng)造!边@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抓住關鍵詞句“讀進去,想開來”,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潛心會文,通過感知凡卡“挨打”,呼喚“請求”;感知凡卡“挨餓”,呼喚“懇求”;感知“挨凍”,呼喚“哀求”。如此回環(huán)復沓,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實現(xiàn)和文本的對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慘,內(nèi)心的痛苦。
四、總結談話,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了信的內(nèi)容,知道了凡卡由于在這兒挨打、挨餓、挨凍,生活十分悲慘,內(nèi)心極度痛苦,所以他寫下了這封信,求爺爺趕快帶他脫離苦海,回到村子里去?墒,爺爺能帶他回去嗎?回去后請同學們繼續(xù)讀書,自己提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交流。
【設計意圖】
該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通過教師總結談話,把學習向課外延伸,鼓勵學生繼續(xù)深入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本內(nèi)涵,為繼續(xù)深入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教學反思:
一、活用“預習能力”,突顯學段特點。
課文篇幅長,文中凡卡所遭受到的與學生的生活體驗有一定的距離。在第一課時中,生字詞的教學、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等都是繞不過的“彎”,如果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讀整篇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勢必要花費很多時間,或影響到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或無法保證讀書時間,匆匆“跑過場”,達不到初讀感知的預期效果,那么,如何依據(jù)教材特點,體現(xiàn)年級特點呢?我充分利用了六年級學生已有的預習課文的能力。讓學生課前做好生字新詞的學習、讀書感受的批注。課堂上擠出大量時間用來檢查、交流、匯報,突出了對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二、巧用“評點批注”,張揚閱讀個性。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評點批注,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的對話;是學生走進文本,感悟文本,與文本激情互動的一個過程。課文中九歲的凡卡寫的信的內(nèi)容是最能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段落,于是,我就設置了教學情境:如果你是老師,看到凡卡同學的這一篇作文,你會怎么批?可以圈畫,可以寫批語。這樣,角色的轉(zhuǎn)換,學生覺得新奇有趣,紛紛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點滴感悟、思考、疑惑與收獲。此時,與其說學生是在默讀,不如說學生是在與發(fā)凡卡進行心靈對話;與其說學生是在批注,不如說學生是在賦于文本新的意義與內(nèi)涵。
三、妙用“一詠三嘆”,深化文章情感。
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如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禮記·樂記》中講“一唱三嘆,有遺音者”,所謂“有遺音者”,即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吟唱,能給人回味。在教學中,在教師的激情引讀下,在言語實踐中,潛心會文,通過感知凡卡“挨打”,呼喚“請求”;感知凡卡“挨餓”,呼喚“懇求”;感知“挨凍”,呼喚“哀求”。如此回環(huán)復沓,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一步一步地提升,真正實現(xiàn)和文本的對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凡卡生活的悲慘,內(nèi)心的痛苦。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結構,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
教學中媒體的運用激發(fā)學生對自己母校的贊頌之情。
引導學生對在母校五年來的生活的回憶,尋找成長的足跡并且會用信息技術來交流匯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提問:在你的人生旅途中有什么美好的回憶?
出示媒體圖片,聽錄音:聽一聽作者看到了什么,回憶起了什么?
學生活動: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劃找句子,體會感情。
2、小組交流。
媒體出示:(根據(jù)作者的回憶順序出示圖片)邊看邊讀。
歸納寫作順序:課文是按地點轉(zhuǎn)變的順序安排內(nèi)容的。
體會人物感情:重回母校的感慨,觸景生情,留戀母校熱愛母校的'情感。
二、延伸學習,激發(fā)情感
師:我們也將和生活五年的母校分別,你們有什么特別美好的回憶嗎?老師在課前請大家到校園里找一找,看一看,今天有同學愿意來交流嗎?
學生活動:學生交流制作做好的幻燈片進行交流,回憶學校的學習生活。
三、觸景生情,指導寫作
1、媒體出示:課文的寫作方法。
2、出示一些學習生活的鏡頭出示要求:選擇其中幾個鏡頭寫一篇400字左右的記敘文,抒發(fā)出對母校的熱愛之情。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5-30
有關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學教案范文02-16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10-0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07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10-14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10-2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21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04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1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