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教案(優(yōu)選7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探究過程和方法:
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點;
能對自己與家人的外型特征進行比較,并作合理解釋;
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做出合理的推測;
會查閱和收集有關植物的遺傳資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如頭發(fā)、雙眼皮、膚色等;
知道動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遺傳的;
了解遺傳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態(tài)度:
體會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
感受遺傳的神奇和美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什么是遺傳現象
難點: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做出合理的推測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多位學生的全家福照片做成多媒體課件,動植物圖片,查找有關遺傳的諺語學生準備:帶父母的照片
教學過程
教學安排教學效果
一、導入
1.以前我們已經學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樣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生物的遺傳現象。(板書課題)
2.我們先來看看書上P42,大家?guī)瓦@三位同學找找他們的父母是誰
3.學生討論后回答
4.為什么他們是他的父母呢?你從哪知道的?(讓學生找找這幾位父母與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學習新課
1.人類的遺傳現象
(1)剛才我們已經發(fā)現孩子和父母之間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科學上稱為“遺傳”。
。2)你有沒有被媽媽或者爸爸的同事說過很像你媽媽或者爸爸?
。3)我這里在課前請幾位同學帶來了他們的全家福,我們就來找找他們的父母。
。4)不少同學也帶來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組間混合一下,看能不能為同學找到他的家人
2.動物間的遺傳現象
。1)觀察P43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家庭的成員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組討論回答
3.植物間的遺傳現象
(1)觀察P44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家庭的成員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組討論回答
4.總結
不僅人類每代間有遺傳現象,動植物也存在同樣的遺傳現象
你還知道哪些描述遺傳現象的諺語嗎?
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三、遺傳現象的推測
1.觀察圖片中每只小貓的顏色和花紋,推測一下小貓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2.小組討論后匯報
四、拓展作業(yè)
(1)今天我們觀察到的遺傳現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遺傳外,還有哪些可以被遺傳?回家問問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氣、習慣等方面也會遺傳嗎?
板書設計
生物的遺傳現象
膚色、眼睛、臉形、遺傳:親代與子代之間或多或少的
花紋、手指形狀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
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
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
5.調查結束后,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僬{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谀男┪锲肥怯梢环N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并記錄下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下次還要再使用。
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鍛煉學生收集信息,分析資料,提煉觀點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進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能力。
2.引導學生關注中國的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并引導學生關注造紙術的發(fā)展,以及現代紙的種類,用途,擴大眼界,把學習生活的觸角伸向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3.學做再生紙,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樹立環(huán)保意識。
4.了解各種紙藝,欣賞紙藝藝術,接受美的熏陶,并學做折紙,剪紙撕紙,紙貼等。
5.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難,獨立思索等優(yōu)良品質。
6.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交流表達的需要,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二、活動準備:
1.教會學生利用網絡搜索的本領。
2.教會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方法。
3.教師提供參考書目。
4.準備做再生紙的工具。
5.準備各種紙藝的欣賞作品。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動員
1.談話導入。
請同學們打開書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樣東西最多?
2.口語交際。
說一說,在你的記憶中,你最早一次用紙的情形你還記得嗎?你用紙干什么了?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3.用一句話表達你對紙的了解。
用一句話表達你想進一步從哪個方面了解紙。
4.綜合表達:設計一份廣告,告訴大家你想研究的內容,爭取幾個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二)學生利用兩周的時間,到網上或圖書館查閱資料,了解紙及其文化。開展一些參觀和實踐操作,體驗紙文化。
。ㄈ⿲W做再生紙。
1.參觀造紙廠,了解紙的生產過程
2.自己動手做再生紙:
。.閱讀制作方法
。.看教師演示過程,聽清提示。
C.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制作
D.展示各自的作品
。ㄋ模┘埶囆蕾p
1.布置一個紙藝展覽,并對每種紙藝做文字說明。
主要有:剪紙,紙雕、刻紙、撕紙、折紙、貼紙……
2.請會剪紙,或折紙的同學為小老師,開辦小藝術技巧講座,輔導學生制作紙藝作品,并為自己的作品起名、配解說。
。ㄎ澹┚C合展示活動
1.紙文化知識競賽
2.看圖猜帶紙的成語
例如:紙上談兵、洛陽紙貴、命比紙薄……
3.各小組上臺演示各自準備的“我的紙文化之旅”五分鐘交流材料,可以用圖、幻燈片、文字、實物等展示對紙的了解,以及自己探究的過程和體會,并回答其他學生的提問。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說出吃過的早餐名稱及味道。
2、初步了解食物的營養(yǎng)知識。
2、體驗做點心師的愉快情感。
活動環(huán)境及準備:
ppt圖片、面團若干、餡料若干、每桌一個盤子、油泥板人手一塊、帽子圍裙一副。
活動過程:
一、 看ppt圖片引出主題
1、 看圖片了解天線寶寶們的早餐吃了什么?
師:吃完早飯寶寶來到草地上,寶寶們邊鍛煉邊告訴小伙伴們早飯的時候自己吃了什么……
2、 通過看圖片幼兒了解天線寶寶們的早餐。
二、 幼兒討論自己的早餐和味道
1、 回憶早上吃的早餐
提問為什么每天要吃早餐?
師:我們寶寶們?yōu)槭裁匆刻斐栽顼垺?/p>
幼:……
師:早飯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等。是我們身體必需的營養(yǎng)。吃了吃飯,我們就有了營養(yǎng),就會長個子,變得強壯。玩玩具有力氣。
2、說一說吃的是什么早餐?味道怎樣
師:那我們小朋友們早上吃的是什么早飯。课兜涝趺礃?
幼兒自由回答
三、資源介入
1、這些豐富的早餐是誰做的?
師:這些營養(yǎng)的早餐是誰做的呢?(激發(fā)幼兒做點心師的'愿望)
幼:……
師:哦,點心師阿姨做的。寶寶們,我們來學點心師阿姨做早餐吧。
2、點心師阿姨做早餐點心。(師充當點心師阿姨,頭戴帶廚師帽。)
四、行為操練
1、提供好面團、盤子、面板(油泥版替代)餡料若干
2、師充當點心師阿姨做早餐。
3、幼兒學習做點心。
4、幼兒自由操練,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賞析幼兒的作品
1、通過視頻展示儀器展示幼兒有創(chuàng)意作品,師幼共同賞析作品。
2、通過象形詞描述結束活動
圓圓的餅干 彎彎的餃子 大大的饅頭 小小的雞蛋
六、活動反思
幼兒的游戲充滿了教育的契機,教師應善于觀察幼兒的游戲,并努力捕捉有價值的教育因素生成教育活動。教師要支持和推進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成為活動的主動建構者。
這個活動充分體現了從幼兒的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并嘗試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教師通過細心的觀察,發(fā)現幼兒對品種豐富的早餐非常感興趣,于是就針對吃早餐這個生活環(huán)節(jié)的內容預設了一次集體學習的活動。
在設計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早餐材料,給了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從活動的效果可以看出,幼兒基本能說出早餐的名稱和味道。初步了解營養(yǎng)知識。
在快樂的點心制作活動中,利用了家長資源介入活動,滿足了幼兒做點心師的愿望,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主動獲得了生活的經驗。了解了營養(yǎng)常識。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水在自然界有各種形態(tài)——云、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即水在自然界同時以液態(tài)、固態(tài)和氣態(tài)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斷經歷著三種狀態(tài)的循環(huán)變化,促進水的三態(tài)變化的原因是溫度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1、回憶或觀察水在自然界的各種形態(tài)——云、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討論它們之間變化的原因和條件。
2、尋求水的氣態(tài)和固態(tài)之間變化的證據,嘗試自主設計水的氣態(tài)和固態(tài)之間變化的觀察實驗活動。
3、分析水的各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的過程,整理概括水的三態(tài)變化規(guī)律。
4、思考有關自然界水的相關問題,并嘗試用“水的三態(tài)循環(huán)”對這一現象做出解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觀測數據(證據)對科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2、初步認同物質是不斷變化的。
3、初步建立物質不滅的觀點。
【教學重點】認識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種狀態(tài)可以互相轉變。
【教學難點】對水的三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化做出解釋。
【教學準備】
小組:水形態(tài)變化的過程及發(fā)生變化的條件討論記錄表,玻璃杯1只,冰塊1杯,食鹽
全班:云、霧、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現象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水的各種形態(tài)
1、師:在將近一個星期的學習以來,我們一直在學習水,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嗎?
師生交流
師:剛才的交流中提到水在自然界中有多種狀態(tài),大家一起先來看幾張圖片和一些視頻。(展示)
2、師:剛才的圖片是水在自然界存在的幾種形式。你能根據生活經驗說說你所知道的云、霧、雨、露、霜、雪、冰嗎,可以小組討論一下,試著把P57的表格填好。
3、學生討論交流。(基本答案如下:)
水形態(tài)變化的過程及發(fā)生變化的條件
水的形態(tài)變化的過程變化的條件
霜水蒸氣(氣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雪水蒸氣(氣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冰水(液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露水蒸氣(氣體) 水(液體)
溫度降到0℃以上
云水蒸氣(氣體) 水(液體)
溫度降到0℃以上
霧水蒸氣(氣體) 水(液體)
溫度降到0℃以上
。ㄟ@些條件也許很多學生想不到,特別是霜和雪,答不出來的也可以先不填,在學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之后再回過來回答也可以。)
二、水的三態(tài)循環(huán)
1、小結:我們剛才通過的討論和前面幾課的實驗和觀察,發(fā)現了液態(tài)的水能凝固成固態(tài)的冰,固態(tài)的冰會融化成液態(tài)的水,液態(tài)的水會蒸發(fā)成氣態(tài)的水蒸氣,氣態(tài)的`水蒸氣又會凝結成液態(tài)的水。
師:你能用圖來表示上面三者之間的轉化嗎?(學生畫)
。A設:(1)如果前面學生沒有討論出霜和雪的變化過程,這里可以再問一句:師:那么固態(tài)的冰和氣態(tài)的水蒸氣之間能互相轉化嗎?霜和雪是從水的什么狀態(tài)變化而來的?在什么條件下形成的?如果學生還是不理解可以教師演示一個實驗:在一只干燥的玻璃燒杯里裝滿小冰塊,并往碎冰里加入大量的食鹽,過幾分鐘后可以看到玻璃杯外壁上有固態(tài)的冰晶出現。然后請學生解釋現象: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低于0℃),從而凝華成了冰晶。)
。2)如果剛才討論出了就可以在上面的總結中直接總結完整。)
熱量的變化引起了水的三態(tài)變化。
2、師:我們學了這么多之后,現在你能解釋為什么海洋中的總不會溢出,河流中的水一直流不完嗎?請同學們結合P58的圖,討論一下。
3、交流。
三、拓展
1、師:學了這章,你有什么收獲呢?
2、閱讀資料庫,增長知識。
科學教案 篇6
【教材概述】
《傳熱比賽——不同材料的導熱性能》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的內容。讓學生知道不同材料在相同的熱源中,導熱速度是不同的。學習區(qū)分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進而認識到生活中人們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不同的材料有著不一樣的導熱性能。
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2、過程與方法
進行不同材料物體熱傳導性能的比較實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意識實驗方法的選擇對實驗數據準確性的影響。
【教學方法】
講授教學法、演示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在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熱總是從較熱的一端傳到較冷的一端。老師這里有3個材料,看一下有什么特點?(材料不一樣,長短、大小一樣)
猜一猜把它們放到熱水中,誰能把熱先傳到頂端?
下面我們就來一場傳熱比賽,不過先想想怎么樣才能讓比賽公平、公正呢?
二、實驗驗證
為了更好的比賽,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個實驗盒。同樣大小的木頭、塑料和鋼條(一一出示)。還有溫度傳感器、MGA數據顯示儀、熱傳導套裝實驗儀器、熱水等。
1、介紹實驗步驟
。1)把同樣大小的木頭、塑料和鋼條放入同一個容器中并固定。
。2)把傳感器和MGA連接好,將傳感器插入容器中相應測量物的孔中,啟動MGA。
。3)往容器注入適量熱水。
。4)觀察MGA中3個不同材料的物體2分鐘內溫度的變化。
2、推導結論
不同的材料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鋼的傳熱速度最快?茖W上我們把像鋼那樣傳熱速度快的物體是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那樣傳熱速度慢的物體是熱的不良導體。
三、生活應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根據不同材料的導熱性能的應用例子呢?
四、鞏固練習
根據材料的導熱性能分類:
金 木材 棉花 銀 銅 皮革 鐵 鋁 鉛 塑料 油 水銀 水 陶瓷
熱的良導體:金 銀 銅 鐵 鋁 鉛 水銀
熱的不良導體:木材 棉花 皮革 塑料 油 水 陶瓷
五、課后延伸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鋼的傳熱速度最快,哪誰最快涼呢?運用剛才所學的實驗方法,自己做實驗試試看,并根據你得出的實驗數據推導實驗結果。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磁鐵的一些基本特性,產生繼續(xù)探索的欲望。
2、愿意記錄實驗結果并與同伴交流。
3、初步了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幼兒食品)自己認為能被磁鐵吸住的各種物品2、磁鐵記錄板、紙、筆3、教師準備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鐵夾、鐵釘、回形針、圖釘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紙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介紹自己準備的材料。
師:剛才,我們在玩磁鐵的時候發(fā)現磁鐵能使紙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呀!小朋友們都找來了許多認為可以被磁鐵吸住的東西,請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逐個介紹。
三、做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這些東西真的能被磁鐵吸住嗎?等一會兒你們來試試。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試過自己準備的東西后,也可以試試老師準備的東西,別忘了把你做的每個實驗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他們的表現表達,如請幼兒說說發(fā)現了什么,是怎樣記錄的,有的孩子畫“o”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畫“x”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
四、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發(fā)現什么東西能被磁鐵吸?并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老師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擺在桌子上,并告訴幼兒,這些東西都是金屬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讓幼兒運用磁鐵的作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如:幫“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針;幫“媽媽(媽媽食品)”取瓶中的圖釘;玩“釣魚”游戲等,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基本特性。
六、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尋找磁鐵的朋友,進一步了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師:做了那么多的實驗,我們發(fā)現易拉罐、圖釘、鎖、剪刀、回形針等都是磁鐵的朋友,都能被磁鐵吸住。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是磁鐵的朋友呢?那些東西里用到了磁鐵?磁鐵在這些東西中是做什么用呢?
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談話。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典]10-06
[精選]科學教案10-09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7-31
[精]科學教案09-09
(通用)科學教案09-09
科學教案(實用)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