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波洛克作品,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嘗試用滴流的方法繪畫,體驗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重難點
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嘗試用滴流的方法作畫。
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感受波洛克的畫。
活動準備
波洛克的畫、紙張、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喜歡畫畫吧?你們有沒有嘗試過一邊跳舞一邊畫畫?有一位叔叔就能邊跳舞邊畫畫,想知道他是誰嗎?對了,他是波洛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
二、欣賞波洛克作品。
1、欣賞第一幅作品《暢想》
提問:看著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覺得他的畫像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誰能來猜一猜畫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小結(jié):這些流暢的線條和亮麗的色彩,好像把我們帶到了……讓我們的心情快樂又愉悅。
2、欣賞第二幅作品《第五號,1948》
(1)提問: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線條?有哪些色彩?這些暗暗的顏色和亂亂的線條給你什么感覺?
(2)小結(jié):就像小朋友說的那樣,畫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很壓抑很難過,這些暗暗的色彩,亂亂密密的線條,讓我們的心情很難過,好像走進了……。
3、欣賞波洛克其他作品,將波洛克作品放大,讓幼兒自由欣賞。
4、你最喜歡哪副畫,為什么?(追問,抓住顏色和線條)
5、波洛克叔叔的這些畫神奇而美麗,他的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是不一樣的,在他的畫里,只有顏色和線條。但他不是用筆直接畫出來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樣畫畫的,想不想知道波洛克叔叔的故事?
三、介紹波洛克。
1、出示1912
師:1912是什么意思呢?幼兒猜測。
教師播放錄音。
波洛克1912年出生在美國,因為在他的畫面上只有一些線條和色彩。所以別人把他的畫叫做“抽象畫”。波洛克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師:原來1912就是波洛克叔叔出生的時間。
2、出示:滴流
波洛克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為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索性把它鋪在地上,用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有時沿著畫布的四周作畫,有時就干脆提著戳了洞的顏料桶在畫布上來回走動,人們把這種畫畫方法稱為“滴流”。因為波洛克喜歡聽著音樂邊跳舞邊畫畫,所以,人們又把他的畫叫做“行為繪畫”。
(3)討論:瀏覽了這些知識的寶藏,小朋友你知道了些什么?
孩子們說得真好,老師很高興,我也想用波洛克叔叔作畫的方式,把我的心情畫下來,教師示范。
四、嘗試滴畫。
1、教師示范。
2、師: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也想用滴畫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你們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你想用什么線條和顏色滴畫?
3、師:波洛克叔叔說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起舞,用這些美麗的色彩和線條把自己的心情都大膽的表達出來吧。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自由選擇顏料,滴畫時筆放低一點,小心不要滴到身上和同伴身上。
五、展示講評。
1、老師當記者采訪:這位小畫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興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畫嗎?畫了些什么?
2、幼兒介紹。
我的反思
1、怎樣欣賞抽象畫
我知道藝術(shù)作品主要是表訴一種感覺,至于像什么是其次。欣賞抽象畫應該從整體上去感受,讓幼兒用語言去表述。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引導是關鍵。孩子對畫面的局部的`欣賞比較關注,如果教師不踩剎車,孩子們說上一節(jié)課也說不完。而對作品的整體感受只能用漂亮兩個字來形容,很難用語言來表述。
2、怎樣引導幼兒進行更深層次的欣賞
欣賞一幅畫,并不僅停留在像什么,要更深層次的挖掘,老師的提問設計很重要。如何層層深入的引導幼兒進行欣賞是關鍵。
3、如何引導幼兒課后延伸,使欣賞更深入
欣賞波洛克作品及嘗試他的作畫方法,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可以有很多的延伸活動?梢詮牟煌慕嵌热バ蕾p他的作品(比如從欣賞者的心情,畫家作畫時的心情,顏色也代表著心情、一種顏色代表著一種心情等多角度的去欣賞),也可以嘗試波洛克的其他作畫方法,用木棒、筆沾顏料滴到畫紙上或用樹枝、泥沙等工具作畫,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效果,不一樣的感受。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民間童謠有興趣,喜歡用童謠做游戲。
2、傾聽指令,并根據(jù)指令作出反應,提高思維的邏輯性和敏捷性。
活動準備:
小老鼠卡片、小背心、帽子和書包、花環(huán)、頒獎音樂、老貓頭飾、圖片3張。
活動過程:
一、學習童謠
教師可通過出示圖片,引出兒歌。
二、游戲一“貓捉老鼠幾點了”
玩法:幼兒扮老鼠,老師扮貓,一問一答念兒歌,最后老師說出銜走花花洋傘的老鼠是怎樣的,符合條件的老鼠要趕快逃到旁邊,否則要被貓抓走。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是否逃得對,沒有逃的是否有遺漏。
規(guī)則:能聽清指令,正確逃跑的老鼠為贏。沒有逃或逃錯的老鼠為輸,要被老貓抓走。
三、游戲二“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圖片幼兒裝扮自己,將自己變成穿著不同的老鼠”
玩法:幼兒根據(jù)自己選擇的卡片上老鼠的`樣子,用背心、書包和帽子等裝飾物來裝扮自己,并記住自己的號碼,能用完整語言表述自己是一只怎樣的老鼠。玩法同前,幼兒扮老鼠,老師扮貓,一問一答念兒歌,老師說出銜走花花洋傘的老鼠是怎樣的。游戲不斷進行,教師提出的條件不斷變化,并增加難度。如戴帽子穿背心、穿背心不背書包……
規(guī)則:裝扮完請兩位好朋友幫助檢查自己的打扮是否與圖片吻合;聽清條件逃跑正確的老鼠為贏,沒有逃或逃錯的老鼠為輸。
四、游戲三“根據(jù)老鼠號碼進行游戲”
玩法:幼兒知道自己圖片上的號碼,教師要不斷變化要求,并增加難度。如號碼比6小、比2大比8小、號碼是比6大的雙數(shù)、不穿背心號碼比8小……
規(guī)則: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迅速做出反應,否則也算游戲失敗,接受暫停一次游戲的懲罰。
游戲結(jié)束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游戲狀況為勝利者頒獎,評選本次游戲中的“機靈鼠”。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2、提高幼兒的投擲和快速繞圈跑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沙包一個、在地上畫好邊長為6米的正方形跑城。(里面留一個出口)
2、活動人數(shù):8—14人
三、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把幼兒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
。ǘ┗静糠。
1、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jīng)Q定誰先跑,另一組幼兒分別站在城的四周用沙包打跑城的人,跑到最中心的幼兒為到家,外面的幼兒不能打。
2、幼兒跑到中心后,再跑出來為勝利。被沙包打到的小朋友下場。跑出來的小朋友可以再跑一次,如果勝利的跑出來,就可以將自己組的小朋友救活。
3、在外面打的小朋友不能到城里去打。只能用這一個沙包,沙包離誰近,誰就www。300168。com迅速撿起沙包退到城外打。
注意:踩線者為犯規(guī),視為無效。
。ㄈ﹦(chuàng)新玩法。
1、游戲活動開展以來,受到了班里所有小朋友的喜愛。下午戶外活動,我領著孩子們來到游戲區(qū),這里早就畫好了場地。
2、孩子們解散后自動的選擇了愛玩兒的游戲,有的跳十間房,有的跳九間房,有的跳棋盤房。玩兒跑城的小朋友圍成圓圈“手心手背”他們要用這種方式來分成兩組。
3、教師也參與到游戲中。
。ㄋ模┙Y(jié)束部分。
跑了一圈以后,孩子們怎么也打不到城里的我,馮田語和李炳都有些懶洋洋的,李先洋也跑得呼呼直喘,看到這些,我故意跑到張佳面前,假裝不知道沙包在她手里,張佳很容易就打到我,她高興得跳起來:“我打到魏老師了!蔽沂恼f:“我還沒看到,沙包什么時候傳到你手里去了!蔽蚁铝藞,李先洋也很快被打下來,“我們輸了,該換你們組了!甭牭綋Q人,大家都雀躍起來。
四、活動結(jié)束。
幼兒放松,整理場地。
大班教案 篇4
一、生成背景:
正當我準備結(jié)束《風娃娃的朋友》這節(jié)活動時,謝菲等一些孩子自告奮勇地幫我收拾剩余的材料時,一不小心把胡椒粉撒在了鹽中,孩子們手忙腳亂、七嘴八舌、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這個說,“我來!蹦莻擄擄袖子說:“讓我來。”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的小可愛樣,結(jié)合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生成了教學活動《鹽中的.胡椒粉》。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尋找更多奧密。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發(fā)現(xiàn)摩擦產(chǎn)生熱;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和欲望。
三、活動準備:
細篩子,塑料棒,皮毛,杯子,勺子。
四、活動過程:
師:昨天,老師在廚房做菜不小心把鹽和胡椒粉撒在了一起,你們看它們在一起吵架了,[師表演指偶游戲]
[點評:抓住幼兒興趣點,以指偶游戲?qū),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
小朋友,你們趕緊想個辦法讓它們不再吵架。
幼兒1:把它們分開。
師:可鹽和胡椒粉都是很細小的粉末,分不開怎么辦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材料,細篩子、皮毛、塑料棒、杯子、勺子,請小朋友利用這些材料把它們分開,讓我們趕緊行動吧。
2、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1)幼兒自選材料操作;
(2)師提問:你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樣做的?成功了嗎?
幼兒1,我用的是細篩子篩,可鹽和胡椒粉都從洞里漏下來。
幼兒2,我用嘴吹,不僅吹不干凈,還很嗆人。
幼兒3,我是用小勺把胡椒粉舀出來的,也舀不干凈。
幼兒4,我用的材料是塑料棒和皮毛。
師:你為什么用這兩種材料?
幼兒4,我從電視里看到,只要把塑料棒放在皮毛上摩擦,塑料棒就發(fā)燙,這時塑料棒就會吸出胡椒粉了。
師:讓我們一起用這種方法來試一試。
幼兒再次集體操作。
活動結(jié)束,師小結(jié)。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現(xiàn)進行家鄉(xiāng)街道的特點和面貌。2、引導幼兒用不同形式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街道。重點:幼兒根據(jù)已有生活經(jīng)驗大膽表現(xiàn)進行街道的特點和面貌。
難點:用不同形式表現(xiàn)家鄉(xiāng)的街道。
活動準備:
家鄉(xiāng)街道圖片、卡紙、蠟筆。
活動名稱:
一、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的家住在那條街嗎?你們最喜歡我們?nèi)鸾鸬?/p>
那條街?你覺得那條街道最漂亮?為什么?
2、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街道特點。
二、播放街道視頻,交待區(qū)域活動內(nèi)容。
1、剛才很多小朋友都說到了我們家鄉(xiāng)的街道,也看到了不同的幾條街。今天老師帶來了你們大家去過的也最喜歡的一條街,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什么地方。(紅都廣場)
2、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用不同的.材料來做自己喜歡的街道,你們喜歡
嗎?(喜歡)
3、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老師也做了一條街道,你們看看老師的街道是用那些材料做的。等下小朋友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街道,好嗎?
三、交待區(qū)域活動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活動。
1、師:老師在手工區(qū)給你們準備了橡皮泥、一次性餐快、積木、彩色紙等你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材料制作家鄉(xiāng)街道、在圖書區(qū)給你們準備家鄉(xiāng)街道的書和紙、筆、你們可以在圖書區(qū)制作有關家鄉(xiāng)街道的圖書。
2、組織孩子們討論選擇喜歡的區(qū)角或材料。
教師:現(xiàn)在你們可以和同伴商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可以和朋友說說你們想用什么材料來制作?(讓幼兒現(xiàn)在座位上商量玩什么)
教師:商量好了嗎?誰來說說商量的結(jié)果?你準備用材料什么和誰一起去玩?準備怎么玩?(讓孩子在進區(qū)前想好玩什么,怎么玩)
2、重點對制作街道和制作圖書的孩子提出要求。要求圖書區(qū)的幼兒制作好后講講家鄉(xiāng)街道故事。
3、組織幼兒進區(qū)進行游戲。引導幼兒共同合作。
四、在重點引導制作家鄉(xiāng)街道幼兒的同時,關注其他幼兒的游戲情況。
五、組織幼兒收拾玩用具。
六、評價幼兒此次活動情況。
教師:今天的游戲活動結(jié)束了,現(xiàn)在請孩子們來說說你今天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啟發(fā)幼兒講述自己在區(qū)域發(fā)生的有趣事情)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顏色變變變的神奇和有趣,并通過變色瓶游戲,初步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的神奇。
2、在活動中能大膽猜測,有條理地操作,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通過實驗,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色的神奇
難點: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會生成新的顏色
活動準備:紅花藍三原色顏料、透明瓶子每人一個、瓶蓋每人兩個,有顏色的圓片片若干,記錄表一張、PPT
活動過程:
一、說顏色,感知色彩特點。
1、出示紅黃藍三原色寶寶
什么顏色寶寶來啦?和他們打個招呼吧。(紅、黃、藍)
哪些東西是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
總結(jié):原來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紅紅的.、黃黃的、藍藍的,他們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找顏色,萌發(fā)幼兒對變色瓶的興趣。
1、出示三個裝著水的透明瓶子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瓶子?里面有什么?有顏色嗎?
現(xiàn)在顏色寶寶要和小瓶子玩躲貓貓的游戲,我們來找一找?
搖一搖,變一變,找一找。找到了什么顏色?(紅色,把紅色的片片貼在瓶子上)
還有顏色寶寶躲在哪里呢?誰來幫忙找一找?(將藍色和黃色的片片分別貼在瓶子上)
2、幼兒分組操作,找一找顏色寶寶。
你們想不想也去找一找,請你用剛才的方法去找顏色寶寶,并且把手臂上與自己瓶中一樣顏色的片片貼在瓶子上。
3、集體交流,找到的顏色。
你找到了什么顏色寶寶?什么顏色躲在你的瓶子里呀?變成了什么顏色的水?還有誰和他一樣的,舉起來看一看。
你們都成功了,真棒。原來這是一個變色瓶。
三、變顏色,了解兩種顏色變化的特點。
1、猜測兩種顏色混合后的變化。
唱:找個朋友,找個朋友,我們拉拉手。瞧,紅色找了誰?(黃色)
紅色、黃色親一親,抱一抱,搖一搖會變出一個新寶寶,可能是什么新顏色呢?(出示記錄表,將幼兒的猜測記錄下來)
紅寶寶又要去找朋友了,誰來幫它找個朋友?那紅色、藍色親一親,抱一抱,搖一搖又會變出什么顏色呢?
那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請你們先在身上找一個顏色片片,把它貼在瓶子上;然后帶著你們的瓶子寶寶走到自己的桌子邊上,擰下瓶子上的瓶蓋,找一個剛才貼的顏色片片一樣的瓶蓋擰上去,要擰緊一點哦,小心水跑出來。然后再搖一搖,變變變,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由于幼兒園的孩子們對漢字認識有限,導致他們在學習一些歌詞較長、段落較多的歌曲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記不住歌詞、混淆段落、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等問題,從而使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吃力,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便試圖尋找能幫助孩子們快速記憶歌詞的辦法。經(jīng)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圖畫很敏感,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大體甚至準確地描述圖畫內(nèi)容,我便有了一個想法:能不能用圖畫來記錄歌詞幫助孩子們理解記憶呢?我決定嘗試一下,于是,就設計了《小籬笆》這節(jié)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 學會歌曲《小籬笆》第一段,幫助幼兒準確地記憶理解歌詞內(nèi)容。
2. 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
3. 簡單了解3拍子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小籬笆》第一段音樂 畫圖用的紙和筆(師用) 琴
活動過程:
師領幼兒隨音樂入場,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課題,引出歌曲《小籬笆》。
一、 請幼兒認真傾聽歌曲,師用畫歌詞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1、 師唱第一遍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
師唱第二遍,幫助幼兒逐句分析、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畫出相對應的圖畫。
2、師幼一起看圖,完整地說出歌詞。
二、簡單向幼兒介紹3拍子樂曲的`節(jié)奏特點,引導幼兒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
1、放音樂,師幼共同看圖欣賞歌曲,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
2、引導幼兒了解3拍子“強弱弱”的節(jié)奏特點。
3、請幼兒看著畫好的歌詞,打著節(jié)奏,再欣賞一遍歌曲。
三、幼兒學唱歌曲。
1、 師彈琴,請幼兒看著畫好的歌詞,跟唱歌曲。
2、 師彈琴,請幼兒完整地合唱歌曲。
3、 放音樂,師幼共同演唱歌曲。
四、活動結(jié)束,師領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中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天下家家戶戶團園的日子。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此次活動《八月十五的月亮 》。音樂是一門非具像藝術(shù),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遞給他們,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成為熱愛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長劑。
活動目標:
1、 在聽唱中感受歌曲旋律與節(jié)奏。
2、 理解歌詞,體驗中秋團圓的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歌詞,愿意唱歌曲,體驗中秋團圓的情感。
活動難點:
感受歌曲旋律與節(jié)奏。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北京,我們的首都》有感情的將京劇的感覺唱出來,在唱句尾字時轉(zhuǎn)彎。
二、理解歌詞
1、欣賞
月餅送到別人家,音符朋友還會唱首歌,他唱了什么?
2、理解
歌里唱了什么?我們把聽到的歌詞說一說。
3、學唱歌曲
我們和音符朋友一起邊送月餅邊唱。輕聲跟音樂唱,把嘴巴張大張圓,這樣圓圓的月餅才更香甜。
三、探索歌曲旋律、節(jié)奏
1、 聽辨旋律
中秋節(jié)到了,音符朋友想和我們一起去過中秋,他們唱著歌來了,聽聽他們唱了什么?提問:音符朋友邊唱邊送來了音樂月餅,一個音代表一個月餅,我們用手數(shù)一數(shù),一個月餅拍一下。(引導幼兒傾聽歌曲旋律,拍手表現(xiàn)旋律節(jié)奏)
2、 手拍旋律,腳踩拍率
音符朋友一步一步走著送音樂月餅,走的穩(wěn),別把月餅掉了。(幼兒聽音樂用跺腳表現(xiàn)拍率,一拍跺一下腳)
1111 55 61 5
x x x x
音符朋友請我們幫助他們一起送音樂月餅,跟著音符朋友,走的.穩(wěn)當,月餅別少送也別多送。
活動延伸:
幼兒跟著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練習。
活動反思:
音樂是藝術(shù),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shù)教學中的藝術(shù)。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顒又畜w驗旋律、節(jié)奏的感覺是重點也是難點,老師要從引導幼兒傾聽入手,利用多種手段給予孩子感受、表現(xiàn)旋律、節(jié)奏的機會。讓幼兒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fā)起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通過讓幼兒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難點,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了解秋葉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嘗試運用語言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落葉的感知。
2、通過仔細觀察秋葉和樹葉貼畫,提高幼兒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到戶外觀察秋天樹葉的情景,并撿回一些落葉。
2、與詩歌內(nèi)容匹配的課件。
3、幼兒與家長共同搜集一些不常見的秋葉。
4、錄音機、音樂磁帶及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探究秋天樹葉變化的興趣。
1、師:聽,誰在哭呀?(出示樹葉寶寶)為什麼它會哭呢?(幼兒猜想)
師:原來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可怎麼辦呢?
(讓幼兒想辦法送樹葉寶寶回家,引出森林媽媽,并學說“森林”。)
2、師:讓我們一起送樹葉寶寶回“森林”里去吧?
二、利用課件,讓幼兒感受秋葉飄落的自然美
我們一起來到大森林:
1、師:小朋友說說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說出:風來了,樹葉會落下來。(背景音樂:大風吹)
2、讓幼兒邊聽音樂,邊盡情地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背景音樂:小樹葉)
師:學一學樹葉是怎樣從樹上飄落下來的。(幼兒學樹葉飄的動作,教師給予鼓勵、表揚。)看,這片樹葉真像一只美麗的蝴蝶!
3、幼兒想象,并大膽的用動作和語言來展示自己。
師:大家看一看,這片小樹葉像什麼?
4、讓小朋友對照大屏幕給這些樹葉寶寶找一找媽媽。
配畫外音:我是柳樹葉,大柳樹是我的媽媽;我是梧桐葉,梧桐樹是我的媽媽……
5、學習詩歌并仿編:
師:小朋友,想一想,地上這麼多樹葉可以用來干什麼呢?小動物用它來干什麼呢?
利用動畫:
小螞蟻撿起一片:當作渡船
小老鼠撿起一片:當作雨傘
小刺猬撿起一片:當作葵扇
梅花鹿撿起一片:當作餅干
仿編:
小白兔撿起一片:當作什麼(帽子)
小鳥撿起一片:當作很麼(被褥)
我們小朋友撿起一片:當作什麼(書簽、標本)
三、通過觀察,了解樹葉的形狀及顏色
1、組織幼兒討論,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
師:樹葉寶寶被秋風一吹,飄呀飄呀,飄到了我們面前。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桌上的葉子,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的是什麼葉子?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
幼兒:
我的'樹葉是楊樹葉,是黃色的,是圓形的。
我的樹葉是楓樹葉,是紅色的,象金魚尾巴
……
2、展示幼兒與家長共同搜集的資料
師:除了飄落在我們桌子上的樹葉寶寶外,還有哪些你認識的樹葉寶寶呢?銀杏樹葉、柏樹葉等。
四、引導幼兒欣賞樹葉畫并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樹葉粘貼畫的愿望。
師:小朋友,我們面前有這麼多好看的樹葉,我們用它干什麼呢?(出示幾幅樹葉粘貼畫,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想不想動手來制作一幅美麗的圖畫呢?
指導幼兒進行樹葉粘貼(讓幼兒展開想象,盡情創(chuàng)意)。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10-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1
【精選】大班教案08-1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8
[精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