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
活動目標:
1.在多次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歌詞重復的規(guī)律,并學唱歌曲。
2.感受數(shù)量遞減的規(guī)律,理解其含義,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3.能與合作表演的同伴相互支持與協(xié)作。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地面上用線畫兩根“圓木”。
2.磁性教具1套。(包含池塘背景和3只小青蛙)
3.號碼牌2套。(數(shù)字為1-3)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ㄒ唬┘w復習歌曲《頭發(fā)、肩膀、膝蓋、腳》。
1.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唱《頭發(fā)、肩膀、膝蓋、腳》這首歌,邊唱邊整齊地做動作。
2.教師:這一次,我們把歌詞“頭發(fā)”藏起來不唱,用拍手來代替。
(二)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1.教師:今天,我們要學唱一首新歌,唱的是什么小動物呢?請你們聽一聽、猜一猜。ń處煆椬嘈,只唱歌詞中“啊嗚啊嗚啊嗚”和“呱呱呱”)
2.教師:你們猜是哪種小動物?說給大家聽一聽!
3.教師:你們猜得對不對?聽我來唱一唱。ń處熯叿冻枨,并演示磁性教具)
。ㄈ┯變焊惺芨枨鷥(nèi)容,并初步學唱。
1.教師:小青蛙去游戲,開始的時候,共有幾只青蛙坐在池塘邊的圓木上?(教師出示3只青蛙,放在磁板上)3只青蛙已經(jīng)準備好了要去捉蟲玩游戲,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教師邊演示教具邊帶幼兒學唱全曲)
。ㄋ模┙處煵シ乓魳反艓,幼兒進行表演唱。
1.教師:我要請3個小朋友扮演青蛙,蹬在“圓木”上游戲,誰愿意來試試?(教師給請到的“小青蛙”每人掛一個號碼牌)
2.教師:你們看,3只青蛙跳水的順序已經(jīng)排好了,誰是第一個?誰是第二個?……現(xiàn)在請按號碼牌順序蹬在“圓木”上。大家來看看,他們蹬的順序?qū)Σ粚?現(xiàn)在我們一起唱歌,唱到青蛙“跳進池塘”時,“小青蛙”就按著順序跳水,然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唱歌。
3.教師:你們看,池塘邊有兩根“圓木”呢!這次我們可以邀請更多的小青蛙來游戲了!
4.教師先請3個幼兒,等他們自主排序之后,再開始游戲。
活動延伸:
教師根據(jù)幼兒掌握序數(shù)概念的情況不斷增加游戲難度。在以后的音樂游戲中,有意識地要求幼兒控制排序的時間,總結出更多的合作經(jīng)驗。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2
一、活動目標
(一)學唱歌曲,感受小青蛙快樂、自豪的情緒、情感。
。ǘ┠芨鶕(jù)歌詞內(nèi)容大膽想象,并樂于用動作表現(xiàn)小青蛙。
二、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理解歌詞內(nèi)容,感受小青蛙快樂、自豪的情緒、情感。
。ǘ╇y點:能清楚地唱快節(jié)奏的八分音符樂句。
三、活動準備
。ㄒ唬┣嗤苁峙。
。ǘ┮魳稢D(歌曲《小青蛙》)。
四、活動過程
。ㄒ唬┬∏嗤艿母杪。
1、教師出示青蛙手偶
——呱呱呱,誰來了?聽,小青蛙正在唱歌呢!我們來聽聽它唱了什么。
2、聽錄音完整欣賞歌曲一遍,初步了解歌詞內(nèi)容。
——小青蛙唱了些什么?(幼兒自由述說。)
3、教師小結
——小青蛙不僅向我們介紹了它的長相,還向我們介紹了它的本領。
(二)小青蛙真能干
1、教師清唱歌曲
——小青蛙介紹自己時是怎么唱的?(教師用圖譜的`方式記錄歌詞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學說歌詞。視幼兒的傾聽情況,教師靈活把握清唱的遍數(shù)。)
2、學唱并表演青蛙捉蟲
——小青蛙的眼睛為什么張得大大的?它是怎么捉害蟲的?(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學唱樂句“看見害蟲我就一口吃掉它”。)
——為什么小青蛙捉蟲那句唱得那么快?它看到害蟲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掌握八分音符樂句節(jié)奏較快、急促的特點。)
——小青蛙真能干,誰能學一學青蛙捉蟲的動作?(鼓勵幼兒邊唱邊想象、表演青蛙發(fā)現(xiàn)蟲、捉蟲、吃蟲的動作。)
3、學唱并表演青蛙唱歌跳高。
——除了捉蟲,小青蛙還有什么本領?誰能學著小青蛙的樣子邊唱邊跳?這時它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學唱樂句“又會跳高又會唱歌呱呱呱”,并加上動作。)
。ㄈ┪沂强鞓返男∏嗤。
1、師幼合作表演。
——小青蛙真可愛,讓我們一起跟著小青蛙們?nèi)コ靥吝呑较x、跳高、唱歌吧。(教師邊唱邊表演前三樂句,幼兒邊唱邊表演第四樂句。)
2、同伴合作表演:幼兒兩兩相對站立,一人扮演昆蟲,一人扮演小青蛙。音樂起,兩人根據(jù)各自的角色自由表演,待到第四樂句時,扮演青蛙的幼兒即面對扮演昆蟲的幼兒做發(fā)現(xiàn)蟲、捉蟲、吃蟲的動作。第二遍,互換角色。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掌握節(jié)奏型××|×××|;
2、幼兒嘗試制作打擊樂器并為樂曲伴奏;
3、再熟悉兒歌的基礎上通過肢體動作及情境表演感受音樂的生動有趣;
4、在集體演奏中保持與音樂以及他人的協(xié)調(diào)一致,體驗團結協(xié)作參與演奏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制作蛙鳴筒(鋁棒、竹簽、珠子、吸管、膠布、椰奶罐);
2、木魚、馬蹄板、鈴鼓、串鈴、響板;
3、節(jié)奏卡兩張、律動磁帶;
4、青蛙頭飾與師幼人數(shù)相同;
5、情景創(chuàng)設、池塘、荷葉、一只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 師幼問好:
(二) 以節(jié)奏型 × ××|×××|; ××|××|。
師: 小 朋友 你們 好。 幼:老師 你好。
(三) 復習節(jié)奏:
A出示木魚,幼兒拍手打節(jié)拍。
1、× 2、××| 3、×××|××× 4、×××| ×××
5、×××| ×××。
B小朋友學小動物叫,老師來打節(jié)奏。
C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學小動物叫,并以相應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小動物叫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蛙鳴筒,請幼兒初步掌握使用蛙鳴筒的方法和兒歌中使用蛙鳴筒的'位置;
2、滑動蛙鳴棒,根據(jù)它發(fā)出的聲音告訴幼兒蛙鳴筒的名稱;
3、請幼兒誦讀兒歌《小青蛙》,教師用蛙鳴筒伴奏;
4、認識節(jié)奏型 ××|×××|,出示節(jié)奏圖;
5、制作部分
簡單介紹材料,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制作打擊樂器并體驗;
6、欣賞(情景表演,小青蛙出場,播放樂曲);
7、表演活動(互換角色)。
三、結束部分
1、創(chuàng)編根據(jù)小朋友大膽創(chuàng)編并鼓勵小朋友用叫聲或蛙鳴筒打出相應節(jié)奏。
2、游戲播放音樂,請小朋友繼續(xù)活動。
四、延伸
1、投放蛙鳴筒制作材料,滿足幼兒制作欲望;
2、投放樂曲磁帶及已做好的蛙鳴筒豐富幼兒區(qū)角活動。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2/4的節(jié)奏型。
2、創(chuàng)編小青蛙的不同動作,體驗獲得成功和參與活動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聽音樂做動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熟悉歌曲。
2、樂譜、節(jié)奏卡,幼兒人手一份青蛙胸飾,青蛙圖片、寫字板。
3、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小青蛙》,讓幼兒盡快投入音樂活動中,激發(fā)活動的興趣。
2、運用拍手、青蛙的叫聲、跳等多種形式復習鞏固對這兩種節(jié)奏的.掌握。
二、創(chuàng)編節(jié)奏
1、出示幾種節(jié)奏卡幼兒分別找出與青蛙媽媽和小青蛙的叫聲相對應的節(jié)奏型。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節(jié)奏
——小青蛙除了“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這樣叫以外,還可以怎樣叫?
——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
——引導幼兒按2/4拍的節(jié)奏進行創(chuàng)編,掌握2/4節(jié)奏的特點。
——個別幼兒在寫字板上展示他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并集體練習。
三、創(chuàng)編動作
1、熟悉音樂旋律,掌握音樂節(jié)奏。
——幼兒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嘗試區(qū)分樂句,教師利用四色卡幫助幼兒區(qū)分。
2、鼓勵幼兒隨音樂創(chuàng)編小青蛙的各種動作,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的興趣。
——教師提醒幼兒跟著節(jié)奏做動作,相互之間不碰撞。
3、在個別幼兒示范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藝術化,并以集體練習的方式規(guī)范動作。4、組織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與節(jié)奏相符。
——幼兒可以一個樂句做一個動作,也可以做兩個動作。
4、再一次出示幼兒創(chuàng)編的各種節(jié)奏卡,鼓勵幼兒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媽媽和小青蛙的叫聲,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5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跳躍歡快的情緒,結合樂器打擊樂曲的節(jié)奏。
2、能合拍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動作。
3、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應該保護它們。
二、活動準備:
1、青蛙頭飾人手1個、節(jié)奏圖譜2張、兒歌圖譜1張、彩虹傘1個。
2、音樂《青蛙》、錄音機。
3、小鼓一面;魚蛙鼓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
1、拍一拍節(jié)奏。
出示鼓,師:這是什么?(鼓)它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咚咚咚),聽一聽!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先聽我敲鼓,再請你按照同樣的節(jié)奏拍手。X X| X—|| X X| XX X||
2、唱一唱節(jié)奏。
師:哇,節(jié)奏拍得真好!小朋友,你知道小鴨是怎樣叫的?我用鼓敲出小鴨叫的節(jié)奏,請小朋友學小鴨叫唱出來。(嘎嘎 |嘎嘎 嘎)
那小貓是怎樣叫的?(喵 喵| 喵喵 喵)
還有一個小動物,請你猜猜他是誰?身披綠棉襖,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蟲,豐收立功勞。太棒了,小青蛙怎樣叫的?聽我敲出節(jié)奏,請你學小青蛙叫唱出來!
。ǘ┨剿髑嗤艿腵叫聲及動作。
1、出示圖譜,練習節(jié)奏型。
師:小朋友們聽鼓聲練節(jié)奏練得真好,瞧,小青蛙們排著隊來啦。ǔ鍪厩嗤艹璧墓(jié)奏圖譜)
看著圖譜能不能唱出節(jié)奏來?這些小青蛙是一樣的嗎?哪里不一樣?兩只青蛙是連在一起,它表示的節(jié)奏有什么不一樣呢?來唱一唱,(呱、呱、呱呱呱)
加上動作練習一遍。
2、師:
(出示青蛙跳水的節(jié)奏圖譜)這群小青蛙在干什么?(跳水)
跳到水里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用咚的音來唱出節(jié)奏。跳水的青蛙哪里不一樣?這兩只小青蛙在一起表明這個節(jié)奏是怎樣的?要快一些,來,我們練習一遍。小青蛙是怎樣跳下水的?帶領幼兒邊唱邊跳出節(jié)奏。
3、游戲:看誰反應快。
(1)出示任一節(jié)奏圖譜,幼兒唱出來,看誰反應快。
。2)用小小的聲音唱一遍;用大大的聲音唱一遍;我們站起來唱一遍。
。ㄈ┮龑в變嚎磮D譜說兒歌。
1、出示圖譜,討論說兒歌。
。1)出示圖譜。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張很特別的圖譜。圖譜上面有什么?里面藏著一首兒歌。你能說出來嗎?
。ㄖ笀D譜)教師指著圖和字示范說出第一句“一只青蛙,跳回家”。繼續(xù)指著圖和字,第二句怎樣說呢?“兩只青蛙,跳回家”。讀出節(jié)奏圖:咚咚咚咚咚?矗詈筮@句比較難的哦,“一只、兩只、三只、四肢、噗通、噗通跳回家”。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兒歌。
。2)集體說一遍兒歌。
師: 哇,你們太棒啦,掌聲鼓勵一下自己!來,我們試著看圖譜表演一遍兒歌。說兒歌時,我們就拍手,當說到咚咚咚和呱呱呱時,我們就用加上身體動作來表演。
2、引導幼兒聽音樂看圖譜說兒歌。
。1)欣賞音樂,師:老師還帶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欣賞。
。2)討論:你喜歡這首音樂嗎?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我們配合著音樂把兒歌說一遍吧,來,試一試!引導幼兒隨著音樂說兒歌1—2遍。
。ㄋ模┮龑в變河脴菲餮葑。
1、認識樂器,探索樂器的演奏方法。
。1)師:
看,認識嗎?看看它像什么?(小魚)形狀像小魚卻能發(fā)出青蛙的聲音,所以叫它魚蛙鼓。下面要請大家試試看,怎樣演奏魚蛙鼓?請每個小朋友來取一個魚蛙鼓和一根小棒,男小朋友到我左邊的筐子里拿,女小朋友到我右邊的筐子里拿。
。2)講解演奏的方法。
討論:你是怎樣演奏魚蛙鼓的?請個別幼兒演示。引導幼兒一起學習敲魚蛙鼓,同時嘴里說節(jié)奏“咚咚咚咚咚”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演奏魚蛙鼓?怎樣可以發(fā)出青蛙的聲音呢?引導幼兒學習滑奏的方法:一手握住魚蛙鼓,一只手拿小棒,從里向外劃一下,再從里到外劃第二下。同時嘴里說節(jié)奏“呱呱呱呱呱”!停止演奏的時候,兩只手各拿著樂器分別放到兩條腿上。
2、看圖譜說兒歌,演奏魚蛙鼓。
師:我們用魚蛙鼓伴奏說兒歌吧?說兒歌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要響亮整齊,魚蛙鼓放在腿上不演奏,說到“咚咚咚”的時候,我們敲魚蛙鼓;說到“呱呱呱”的時候,我們用小棒滑奏魚蛙鼓。
3、聽音樂打擊樂曲節(jié)奏。
。1)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說著兒歌來演奏一遍。
(2)根據(jù)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幼兒再來表演一遍。
。ㄎ澹┯螒颍呵嗤芑丶。
1、幼兒戴青蛙頭飾做游戲。
(出示青蛙頭飾)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回小筐里。每人來拿一個青蛙頭飾戴到頭上。呵呵,變成可愛的小青蛙了!
(出示彩虹傘)來,把彩虹傘鋪平,這是什么?對,就是一個大池塘嘍。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去玩吧!一起說兒歌,做動作,當唱到“跳回家”時,小青蛙一起跳進池塘里。
2、聽著音樂進行第二遍游戲。
。1)討論:小朋友,你喜歡青蛙嗎?為什么喜歡它呢?我還帶來一段青蛙的視頻,請大家仔細的看哦!
(2)引導幼兒欣賞青蛙的視頻。
。3)討論:青蛙有什么本領?我們怎樣對待青蛙呀?走,小青蛙一起跳著出去玩嘍!播放音樂,師幼學青蛙跳走出。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6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4/4拍樂曲的節(jié)奏變化。
2.愿意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青蛙跳舞的模樣。
3.喜歡并樂意參加音樂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音樂,青蛙相關動畫,幼兒自制頭飾、胸飾
活動過程
一、經(jīng)驗回顧與提升
1、最近,我發(fā)現(xiàn)你們都穿上了短袖,為什么呀?
2、原來春天已過去,夏天來到了,天氣變得越來越熱,你們還從哪些地方找到了夏天?
3、播放動畫,幼兒回憶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4、看動畫,講講青蛙在干什么?
5、邀請小朋友參加青蛙音樂會。
二、聽音樂,幼兒感受樂曲的節(jié)奏變化。
1.音樂會前,青蛙們先要排練一下,瞧,它們來了,有多少青蛙參加呢?這樣吧,來一只青蛙你們就“呱”叫一聲好嗎?
2、有些青蛙唱累了要休息一會兒,到它這兒就停一下
3、又有些小青蛙想?yún)⒓铀鼈兊呐啪?/p>
4、它們要排隊形了
三、音樂會除了唱歌還有什么節(jié)目?
你們喜歡小青蛙嗎?今天我們也來扮演青蛙,跳個青蛙舞好嗎?
邊聽音樂邊自編青蛙動作,合著音樂節(jié)奏,以荷花姐姐的角色加以指導。
四、夏天到了,你們再回家找找還有哪些動物也出來了呢?下次我們再來研究好嗎?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jīng)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xiàn)方式!痹谌粘5膶嵺`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xiàn)、樂器演奏等等內(nèi)容,節(jié)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7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常準切分音。
2.在活動中感受數(shù)量遞減的規(guī)律。
3.在游戲中體驗歌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音樂。
3.小青蛙指偶。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
師:今天我們要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你們聽是什么聲音?我們一起來學小青蛙吧。
。ǚ鸥枨魳,教師帶領小朋友做小青蛙的動作進入活動場地)
二、練聲《小青蛙唱歌》。
出示小青蛙:小朋友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誰?小青蛙是怎么唱歌呢?下面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學小青蛙唱歌。
三、出示課件,引入課題
過渡語:今天池塘邊來了一群的小青蛙,你們看看有幾只小青蛙?小青蛙身上有什么?原來這是三只帶斑點的`小青蛙。
三只小青蛙坐在圓木上要做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
1.欣賞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提問:剛才歌曲里面唱的小青蛙坐在圓木上是要做什么呢
2.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范唱歌曲,幫幫助幼兒感受歌詞中青蛙逐一減少的規(guī)律(教師分段范唱后提問,還剩下幾只青蛙)
提問:三只小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只去哪兒了,還剩下幾只?
原來小青蛙椒一只一只跳進池塘里的。
3.教師演示課件,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四、學唱歌曲
1.幼兒唱小青蛙吃蟲子和呱呱呱的聲音
2.大家一起完整唱
3.分組唱
過渡語:剛才唱歌的小朋友唱的非常不錯,吃蟲子的小朋友也很棒,現(xiàn)在請所有小朋友一起來唱這首歌
五、表演唱
1.集體表演唱
2.幼兒三人一組表演唱
師:請小朋友三人一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再來玩一次。
六、活動自然結束
師:現(xiàn)在請我們的小青蛙到外面更大的池塘里做游戲吧。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8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游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二、活動準備:
1、農(nóng)田背景一幅,紙制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著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 一只小青蛙 呱呱呱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 復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 提問:
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fā)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讓幼兒用形體表現(xiàn))
3、 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1) 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2) 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4、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5、 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2)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游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nóng)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tài),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歌曲并學唱歌曲中的動物對話,同時明白同類動物相配的道理。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在角色表演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1、課件
2、貓咪 烏龜 公雞 青蛙等頭飾
3、圖譜
4、蓋頭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歌曲,并回答問題?
1、故事中出現(xiàn)哪些小動物,發(fā)生了一個什么事情。
2、完整聽歌曲,聽聽和老師的故事是一樣的么?
二分段傾聽歌曲,并學習歌曲中的對話。
1、第一次碰到誰,烏龜、對話內(nèi)容是什么?
2、第二次碰到誰,公雞、對話內(nèi)容是什么?
3、第三次碰到誰,貓咪、對話內(nèi)容是什么?
4、第四次碰到誰,青蛙、對話內(nèi)容是什么?
青蛙找到老婆了嗎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們把青蛙先生路上發(fā)生的事情告訴青蛙小姐好嗎?(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三、 節(jié)奏演奏
1、尋找身體樂器演奏
師: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興。高興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唱一次。
2、(請教師引導幼兒幫助動物找出不同的動作)學習青蛙先生的樣子找老婆去,
烏龜對話時(拍手)、
公雞對話時(跺腳)、
貓咪對話時(拍肩膀)、
找到青蛙后(擁抱)。
四、分組進行活動當小動物,以情景劇的.形式跟著來做游戲。
帶頭飾分為烏龜組、公雞組、貓咪組、青蛙組進行活動。
五、掀蓋頭游戲,鞏固歌曲體驗樂趣。
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蓋頭,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多次的蓋頭。掀錯了以對話的形式告訴青蛙,然后繼續(xù)進行,一直找到青蛙小姐為止。
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
活動反思: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時,班內(nèi)大部分幼兒在掌握歌詞存在困難,總是記不清歌曲中動物出場的順序,教師對幼兒的能力估計過高,枯燥,教學效果差,將歌詞內(nèi)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利用劇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兒對學習新歌的興趣,幫助幼兒輕松記憶歌詞,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歌詞變得形象性,幼兒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能準確的把握歌詞內(nèi)容。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0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jù)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情緒。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難點:能根據(jù)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xiàn)歌曲不同的情緒。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能熟悉、熟唱歌曲;知道不同體態(tài)、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他們說話的音色和節(jié)奏是有區(qū)別的。
2、物質(zhì)材料:音樂VCR,胖青蛙、瘦青蛙、國王青蛙、公主青蛙、老青蛙、嬰兒青蛙頭飾若干,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一體機音箱1個。
四、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
游戲一:《快樂的小青蛙》,用多媒體播放VCR《小青蛙》,幼兒邊長邊表演,表現(xiàn)出小青蛙活潑、快樂的而情緒。能用較自然的聲音歌唱,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發(fā)聲練習。
游戲二:《我是一只青蛙》!"師幼以對唱的方式,模仿唱出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奧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國王)的叫聲。
師:5 6 5 4 ∣3 3 1 ∣ 3 1 2 3 ∣ 5 — ∣
我是一只x青蛙,我會怎樣叫?
幼:3 3 3 ∣5 5 5 ∣ 3 3 2 2 ∣ 1 —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3、演唱歌曲。游戲三:《百變歌王》。教師演示課件,逐一出示不同角色形象(正常青蛙、餓、著急、哭、累、吃辣椒的青蛙、)的青蛙,幼兒根據(jù)課件提示,學習用不同的音色或者節(jié)奏流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并嘗試通過改變音色或節(jié)奏來表現(xiàn)歌曲不同的情緒。
4、拓展延伸。游戲四:《青蛙王國合唱團》,教師扮演國王,幼兒可根據(jù)提供的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歌唱,體驗一首歌曲多種情緒的樂趣。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jīng)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xiàn)方式!痹谌粘5膶嵺`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xiàn)、樂器演奏等等內(nèi)容,節(jié)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于是,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次以節(jié)奏為基礎,滲透簡單的音樂常識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圍繞感知休止符到實踐體驗運用休止符這兩個重點內(nèi)容展開,通過幾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幫助孩子們感受休止。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1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jù)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現(xiàn)歌曲的不同情緒。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難點:能根據(jù)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xiàn)歌曲不同的'情緒。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能熟悉、熟唱歌曲;知道不同體態(tài)、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他們說話的音色和節(jié)奏是有區(qū)別的。
2。物質(zhì)材料:音樂VCR,胖青蛙、瘦青蛙、國王青蛙、公主青蛙、老青蛙、嬰兒青蛙頭飾若干,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一體機音箱1個。
四、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游戲一:《快樂的小青蛙》,用多媒體播放VCR《小青蛙》,幼兒邊長邊表演,表現(xiàn)出小青蛙活潑、快樂的而情緒。能用較自然的聲音歌唱,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發(fā)聲練習。游戲二:《我是一只青蛙》。師幼以對唱的方式,模仿唱出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奧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國王)的叫聲。
師:5 6 5 4 ∣3 3 1 ∣ 3 1 2 3 ∣ 5 — ∣
我是一只青蛙,我會怎樣叫?
幼:3 3 3 ∣5 5 5 ∣ 3 3 2 2 ∣ 1 — ║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3。演唱歌曲。游戲三:《百變歌王》。教師演示課件,逐一出示不同角色形象(正常青蛙、餓、著急、哭、累、吃辣椒的青蛙、)的青蛙,幼兒根據(jù)課件提示,學習用不同的音色或者節(jié)奏流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并嘗試通過改變音色或節(jié)奏來表現(xiàn)歌曲不同的情緒。
4。拓展延伸。游戲四:《青蛙王國合唱團》,教師扮演國王,幼兒可根據(jù)提供的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歌唱,體驗一首歌曲多種情緒的樂趣。
活動反思: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jīng)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xiàn)方式。”在日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xiàn)、樂器演奏等等內(nèi)容,節(jié)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于是,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次以節(jié)奏為基礎,滲透簡單的音樂常識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圍繞感知休止符到實踐體驗運用休止符這兩個重點內(nèi)容展開,通過幾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幫助孩子們感受休止。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2
活動目標:
1、學唱二聲部歌曲,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進一步喜愛合唱這種演唱形式。
活動準備:
二聲部圖譜、已學會的一聲部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缎淙~》
師:請大家跟著音樂的旋律做動作,進音樂王國去表演吧。
練聲:
1、復習《落下來》
來到了音樂王國,我們來唱唱《落下來》大家邊唱邊做動作,注意身體放松,面帶微笑,輕聲整齊的唱,感覺像一個人在唱。
2、合唱訓練
。1)看手勢唱音階。
師:小音符被我們好聽的聲音吸引來了,他們要和我們做個"看手勢唱音階"的游戲。請看我的手勢唱出音階。
師:請這半的孩子看我的這只手,這一半的小朋友看我這只手,看我的手勢唱音階。
二、學習二聲部合唱《小青蛙》
。ㄒ唬⿵土暩枨缎∏嗤堋
師:"你們唱的真好聽,現(xiàn)在老師彈一首曲子,小朋友聽聽是什么歌曲?"
"你們的耳朵真靈,那我們要用什么樣的情緒來表演唱這首歌曲呢?"(用歡快跳躍的聲音,快樂的表情來表現(xiàn)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師:"剛才小朋友在演唱的時候,強弱拍子不夠明顯,這是兩拍子的'歌曲,第一拍要唱的重一些,第二拍要唱的輕一些,我們再來試一試。"
。ǘ┨剿鞯诙暡康难莩獌(nèi)容,學習伴唱。
(1)師范唱合唱第一遍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新本領,二聲部合唱,我請林老師跟我一起來唱這首歌,請小朋友仔細聽,我們是怎么唱的?"
提問:"聽了我們的演唱大家感覺怎么樣?"(歡快)
"剛才我和林老師唱的一樣嗎?"
"哪個老師唱的跟你們一樣,哪個老師唱的和你們不一樣?"
。3)師范唱第二遍
師: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小朋友在聽一遍.
師:"剛才馬老師和林老師唱的一樣嗎?哪位老師唱的和你們一樣?(和你們一樣的,這是歌曲的第一聲部。)哪位老師和你們唱的不一樣,(林老師)林老師唱了什么?(呱、咚、游)林老師唱的是歌曲的第二聲部。
(4)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圖譜,探索歌曲的第二聲部。
師:"現(xiàn)在老師再來唱一遍,請小朋友認真聽,馬老師唱的什么地方唱的不一樣?在什么地方又和林老師一起唱同樣的歌詞?(教師一邊指圖譜一邊演唱)
師:"剛才馬老師在什么地方唱的跟林老師不一樣是歌曲的前半部分還是后半部分?"(前半部分)
A、小青蛙在池塘邊玩耍的時候,很開心,發(fā)出好聽的叫聲。
。"呱"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B、接著,它就在東邊跳跳,西邊跳跳"咚"的一下子跳到水里面
("咚"我們也來唱一唱。)
C、在間奏的地方,青蛙在游泳"游"一起來試一試)
D、接下來在什么地方馬老師和林老師唱一樣的歌詞?(歌曲的后半部分)好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5)全體幼兒跟隨教師學習第二聲部。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演唱一遍"
青蛙叫"呱""呱""呱""呱"
跳到水里"咚""咚""咚""咚"
青蛙游泳"游""游""游""游"
一起唱"咕兒呱呱……"
(6)抓出重難點,學習象聲詞(呱、咚、游)
師:剛才我們唱的(呱、咚)都是象聲詞,在念這些象聲詞時我們要念的活潑一點,跳躍一點,我們來試一試。"游"前面兩個小節(jié)要念足兩拍,后面的也是跳躍一點。
。7)配上音樂進行練習
現(xiàn)在我們配上音樂來試下,
三、嘗試進行二聲部合唱
(1)與老師合作進行二聲部合唱
師:"大家學得真快,現(xiàn)在看我指揮,我唱第一聲部,你們來唱第二聲部,注意我一個人唱你們這么多人音量不能太大,要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唱的時候大家都要能聽到馬老師的歌聲。跟你們合作真是太愉快了,我們再來一遍吧。
。2)幼兒分組合唱。(交換)
師:"馬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能控制自己的音量,真是越來越有音樂家的潛質(zhì)了,接下來我們分成兩個聲部來唱。以這里為界限,這一半的唱一聲部,這一步的唱二聲部,唱不時候要傾聽別人的聲音,大家一起唱就像一個人唱一樣,第二聲部的歌聲音量不能超過第一聲部的音量。
。3)請兩位孩子合作表演,
。4)跟老師互動
師:"今天來了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學本領,我們來邀請后面的老師一起唱一唱,我們小朋友唱第一聲部,請老師唱第二聲部,在咕兒呱呱的地方我們一起唱,
四、律動下課。幼兒隨音樂跳出音樂室。
師"你們和老師配合的真不錯,今天我們學習了二聲部合唱,小朋友有學會了新本領。是不是很開心,我們一起跳個舞吧!
教學反思:
喜愛動物是兒童的天性,通過學生互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非常寬松、活潑的氛圍,以輕松生動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音樂活動,放手給學生一個自由充分發(fā)揮的空間,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一種放松的、活躍的心里狀態(tài),這樣既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不足的地方是在最后的綜合表演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學生的興奮度過高,所以課堂有點吵、亂,下次組織綜合表演時,我必須加強有效的組織能力,在活動前,要明確的提出具體該怎么做的要求,讓學生更有序的進行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3
活動目標:
1、通過節(jié)奏游戲,逐步掌握× 0 × 0 × 0 × 0 、×××× 、 ×× 、× 0的節(jié)奏,學會演唱歌曲小青蛙學唱歌”.
2、嘗試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體驗演唱不同的象聲詞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圖譜(嘴巴)X為張開的嘴巴,0合攏的嘴巴。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模仿小動物進教室。
今天的'天氣真好,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快聽聽有誰來啦?”
2、玩節(jié)奏游戲。(根據(jù)各班情況調(diào)整學習節(jié)奏的方法)
。1)出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看圖用不同身體動作演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拍身勢)
小動物們走累了,先休息一會,我們一起來玩好玩的游戲吧。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嘴巴)這些嘴巴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你會用身體動作拍出圖譜節(jié)奏嗎?”(可先學習休止,十六分音符可以最后學)
(2)嘗試用嘴巴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演唱節(jié)奏圖譜。
小朋友真厲害,能用身體的不同動作演示節(jié)奏圖譜了。你們能用嘴巴發(fā)出的聲音來演唱圖譜嗎?我們試一試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出示青蛙圖片。
這幅節(jié)奏圖譜真有趣,能拍身體動作還能唱歌,小動物也想來和我們一起學本領了,快看看誰想學唱歌呀?(小青蛙)。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青蛙是怎么學唱歌的?”
。2)幼兒念歌詞。小青蛙學唱歌,嘴巴是怎么樣?它喜歡在那里唱歌呀?怎么唱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幼兒學唱歌曲小青蛙學唱歌”。
4、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體驗演唱不同的象聲詞所帶來的快樂。
小青蛙學得真快,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想學唱歌呀?想一想還有什么小動物會在什么地方唱?怎么唱的?”
引導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歌詞,重點唱好象聲詞。
5、聽音樂表演,再次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唱歌游戲吧。”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4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歡快節(jié)奏并按節(jié)奏的變化拍手。
2、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及幫助他人的幸福感。
活動準備:
小青蛙圖片、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恍】腿顺鍪緢D片(小青蛙)。請大家先跟小青蛙打個招呼吧。
二、教學過程:
1、模仿小青蛙的走路與叫聲。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青蛙是如何叫的吧(呱呱),再來學學小青蛙是如何走路的。(跳跳)
2、幼兒感知歌曲。
師:今天呀,這只小青蛙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聽聽吧。(播放歌曲)
3、設置任務,幫助小青蛙回家。
師:小朋友你們聽到了嗎?歌曲中的小青蛙回家了,可老師手里這只小青蛙還沒回家。那咱們一起去幫助小青蛙回家好不好?在幫助小青蛙的'路上有三個任務,只有完成了任務,才能幫助小青蛙回到家里,你們想不想去試試?
任務一:拍手打節(jié)奏(教師帶領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節(jié)奏)。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去拍手打節(jié)奏,我們一起去試試吧。(再次播放歌曲)
任務二:看圖譜學唱歌(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出示圖譜,并講解規(guī)則:一個荷葉代表“跳”,一個嘴巴代表“呱”。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圖譜一起唱歌。
任務三:合唱團表演(幼兒看教師指揮手勢,表演大合唱)。
教師將小朋友分3組,每組5人,三小組分別代表“小青蛙”、“跳”、“呱”。小朋友看老師的指揮手勢完成大合唱。
三、活動總結:
小朋友太棒了,完成了三個任務,也幫助小青蛙回到了家里。在幫助小青蛙的過程中你們快樂嗎?能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多多幫助他人哦。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5
一、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體驗參與音樂游戲的樂趣,感受四二拍的節(jié)奏美。
2.技能目標: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根據(jù)音樂旋律做動作。
3.認知目標:感知歌曲內(nèi)容,理解歌詞的意思。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夠聽音樂前進或停止,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
2.活動難點:感知歌曲內(nèi)容,感受四二拍的節(jié)奏美。
三、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小青蛙找家》音頻和歌詞圖譜、荷葉道具。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會唱歌曲《小跳蛙》。
四、說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發(fā)聲練習導入
帶領幼兒跟著歌曲《小跳蛙》進行唱跳活動,復習已有經(jīng)驗的同時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活動主題。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小跳蛙》這首歌曲嗎?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跳一跳吧!
(試講指導: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需要通過復習前經(jīng)驗的形式,引導幼兒開嗓,保護幼兒嬌嫩的嗓子。同時,還需要充分的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為幼兒營造一個歡樂的氣氛。)
(二)活動展開
1.教師播放音頻,幼兒初步感受歌曲內(nèi)容
(1)教師播放《小青蛙找家》歌曲音頻,引導幼兒完整感知欣賞音樂。
(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
師:小朋友們,小青蛙最后回到家了嗎?它是一口氣跳回家的還是跳一跳、歇一歇回家的呢?
(預設性回答:①回到家了,是一口氣跳回家的;②它休息了一會兒才回家的;③它跳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2.教師借助多種材料,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出示歌詞圖譜,引導幼兒理解歌詞。
師:到底小青蛙是怎么回到家的,好像小朋友們的答案不一樣。老師這里有一幅圖,能夠幫助小朋友們理解并記住小青蛙是怎么回家的,我們一起看看吧。
(試講指導:教師在出示“歌詞圖譜”的時候可以采用趣味一點的方式,比如:魔法魔法變變變、神奇百寶箱等)
(2)教師根據(jù)歌曲節(jié)奏示范小青蛙跳,引導幼兒感受四二拍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師:小青蛙說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示范一下它是按照什么節(jié)奏跳的,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哦。
(小結:小青蛙是按照|X X|X X|XX X|XX X|的節(jié)奏跳回家的。
試講指導:教師首先自己要能夠正確區(qū)分節(jié)奏和節(jié)拍,并用孩子能聽懂的話簡單的解釋。)
(3)教師結合歌詞圖譜,分句教唱歌曲,幼兒學習。
3.創(chuàng)設寬松的情境,幼兒用動作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1)教師提供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做動作。
(2)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三)活動結束——游戲結束
教師組織游戲活動,幼兒鞏固所學歌曲
(1)教師組織幼兒玩《小青蛙找家》的游戲,鞏固幼兒經(jīng)驗。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小青蛙是怎么跳回家的,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好玩的游戲,名字就叫做《小青蛙找家》,請小朋友們仔細聽游戲規(guī)則:
、俸扇~是小青蛙的家,小朋友們要根據(jù)音樂指示找家。
、诋斠魳讽懫鸬臅r候,小朋友們跟著音樂節(jié)奏向前跳;音樂停止的時候迅速站定到一片荷葉上。
、勖枯営螒6位小朋友參與,但是只有5個“家,音樂停止沒有找到家的小朋友淘汰,“家”也相應減少一個。
五、活動延伸
延伸至美工區(qū):引導幼兒制作青蛙剪貼畫。
答辯題目:你覺得本次活動最突出的亮點是什么?
【答案要點】
答:非常感謝考官提問!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游戲法、直觀教具法、圖譜支架等方法,在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感受節(jié)奏、學唱歌曲的同時,保證了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歌曲和游戲的歡樂。當然在試講的時候由于緊張,在環(huán)節(jié)的組織上面有一些差強人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會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幼兒組織更多生動有趣的活動。
【技巧點撥】
在教師資格面試考試中,藝術領域活動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而彈、唱也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技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考生的試講可能用不了10分鐘,或是還沒講到重點部分就被考官叫停。如何在短暫的10分鐘內(nèi)讓考官看到自己的技能掌握情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分數(shù),也是考生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基于此,我們一般會建議考生盡量把技能展示放在試講的開頭或是前半部分。那么應該如何在音樂活動中,更好的將試講跟技能結合呢?
首先,巧妙的利用導入。音樂活動中音樂是必定會存在的,那么在導入時,老師就可以帶領幼兒唱一些旋律輕松、歌詞簡單的歌曲來幫助幼兒開嗓,比如《身體音階歌》《我愛我的小動物》等;或者帶領幼兒以回顧舊知的方式,唱一唱學過的歌曲,輔以一些動作、游戲等,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能充分調(diào)動活動氣氛。想要再高級一些,就可以用簡單的歌曲帶領幼兒做柯爾文手勢進行導入,比如《小星星》;蛘邔煞N或幾種導入方式相結合用作導入,不同音樂活動類型選擇不同的方式即可。
其次,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活動展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亮相。彈鋼琴和聲樂是每一個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上學時的必修課,也是每一個想要成為幼兒教師的考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因此,在活動展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考生可以通過彈唱本次活動要學習的或需要用到的歌曲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彈唱技能。有的同學會覺得自己五音不全唱不好,這個時候就重點放在“彈”,用主和弦將歌曲現(xiàn)場彈出來;有的同學怕自己一緊張彈崩,那就把重點放在“唱”上面?梢允菐Ц柙~唱,也可以是哼唱。當然,彈琴和唱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考生平時就需要大量練習。
最后,在保證動靜結合的前提下,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多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動方式—游戲、歌詞/節(jié)奏圖譜、拍手拍腿、情境創(chuàng)設等。比如,在上面的活動《小青蛙找家》中,就采用了歌詞圖譜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詞。
【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相關文章:
音樂小青蛙教案05-06
《小青蛙》音樂教案12-30
小青蛙音樂教案02-07
《小青蛙找家》中班音樂教案(通用21篇)11-10
中班音樂青蛙合唱教案03-28
中班健康教案《小青蛙》03-23
小青蛙捉害蟲中班教案10-12
小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打呼嚕01-08